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谭鑫培的京剧人生(精)/荆楚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周传家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的写作以谭鑫培的生平经历及其所创建的老生流派“谭派”的发展脉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谭鑫培对京剧发展的重要影响。谭鑫培对于京剧,特别是老生艺术的贡献是巨大的,是他确立了京、汉语音为主的湖广韵、中州调语音系统,极大地更新丰富了老生唱腔,树立起全能型演员的典范。
本书力求深入浅出,既保持了严谨的学术性,言而有据,又做到了表达流畅,雅俗共赏,兼具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极强的可读性。
目录
第一章 南雁北飞
一、故土难离
二、落户津门
第二章 初涉人生
一、学徒生涯
二、婚事风波
第三章 坎坷江湖
一、初闯京师
二、京东粥班
三、镖行护院
第四章 艺梦难圆
一、搭入三庆
二、转益多师
三、醉心老生
第五章 百折不回
一、暂别三庆
二、初试锋芒
三、站稳脚跟
四、三足鼎立
第六章 志在必得
一、入宫承应
二、三庆情结
三、精益求精
第七章 多事之秋
一、宫廷内外
二、清歌漏船
第八章 千锤百炼
一、独占鳌头
二、佛缘有加
三、炉火纯青
第九章 迈向巅峰
一、大红大紫
二、伶界大王
第十章 抱恨以终
一、得罪权贵
二、面对挑战
三、巨星陨落
附录一 谭鑫培艺术年表宋学琦
附录二 谭门七代嫡传世系表
附录三 谭派老生世系谱
附录四 谭鑫培研究资料索引
后记
重版后记
序言
湖北乃九省通衢,北学
南学交会融通之地,文明昌
盛,历代文献丰厚。守望传
统,编纂荆楚文献,湖北渊
源有自。清同治年问设立官
书局,以整理乡邦文献为旨
趣。光绪年间张之洞督鄂后
,以崇文书局推进典籍集成
,湖北乡贤身体力行之,编
纂《湖北文征》,集元明清
三代湖北先哲遗作,收两千
七百余作者文八千余篇,洋
洋六百万言。卢氏兄弟辑录
湖北先贤之作而成《湖北先
正遗书》。至当代,武汉多
所大学、图书馆在乡邦典籍
整理方面亦多所用力。为传
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湖
北省委、省政府决定编纂大
型历史文献丛书《荆楚文库
》。
《荆楚文库》以“抢救、
保护、整理、出版”湖北文
献为宗旨,分三编集藏。
甲、文献编。收录历代
鄂籍人士著述,长期寓居湖
北人士著述,省外人士探究
湖北著述。包括传世文献、
出土文献和民间文献。
乙、方志编。收录历代
省志、府县志等。
丙、研究编。收录今人
研究评述荆楚人物、史地、
风物的学术著作和工具书及
图册。
文献编、方志编录籍以
1949年为下限。
研究编简体横排,文献
编繁体横排,方志编影印或
点校出版。
《荆楚文库》编纂出版
委员会
2015年11月
导语
在京剧将近二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潮起潮落,几度辉煌。如果说“全能全智”的程长庚堪称“伶圣”“鼻祖”,梅兰芳登峰造极,享誉世界,不愧为杰出代表的话;那么,谭鑫培则是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本书共十章,记录谭鑫培的一生。
后记
本书原名《谭鑫培传》
,系吴乾浩先生主编的《京
剧泰斗传记书丛》之一,
1996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从首次出版至今已有
二十多年矣。2013年,承
蒙谢柏梁先生和上海古籍出
版社垂青,曾修订再版。此
次适逢湖北省编纂出版大型
历史文献丛书《荆楚文库》
,斯作又得以忝列其中。
《荆楚文库》作为传世
文献自有其规范性和严肃性
,谭鑫培与京剧结缘,他的
一生与京剧互相交织融合,
其生命的律动与京剧的发展
相互应和。故此次重版将书
名易为《谭鑫培的京剧人生
》。并将作者本人早年发表
的文章《论谭鑫培的文化意
义》置于正文之前,以使读
者能对谭鑫培的艺术成就、
历史定位及其对京剧发展的
影响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和认识。然而遗憾的是,由
于本人才疏学浅,加上年迈
岁增,力有未逮。难以尽如
人意,只能寄望于后学。
此次重版是以上海古籍
出版社的修订版为底本,调
整版式后收入《荆楚文库》
。本书重版过程中得到编委
会专家的精心指导和热情帮
助,更难忘长江文艺出版社
给予的鼎力支持,在此一并
致谢!
编著者识。
2021年5月
精彩页
第一章南雁北飞
一、故土难离
羊年春天的脚步显得格外匆忙,刚进农历三月,太阳就有点灼人,风里也挟带着一股热气。汉水和长江的桃花汛早已涨起来了,水面变得特别宽阔,在阳光下闪烁着万点粼光。龟山和蛇山的绿意一天浓似一天。
坐落在汉水和长江交汇的三角地带的武昌府,沐浴在一片春光里。作为武汉三镇之一,她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方便,乃是九省通衢的交通枢纽。建于黄鹄山巅的黄鹤楼,控龟蛇,扼江汉,揽三镇风光,俯视着人世间的众生万象,被誉为“天下第一楼”。
武昌府江夏县内,房舍栉比,人口稠密,街面上似乎呈现出初夏的景象。来来往往的行人大多换上了单衣,有些推车挑担的年轻后生甚至打起了赤膊。
宾阳门(今大东门)外的田家湾今天显出几分热闹。谭家门口聚集着一群人,有男有女,有老人也有孩子,他们正冲着一位中年汉子道喜:“叫天子!恭喜你了!”“喜添贵子,谭门有指望了!”
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中年汉子脸放红光,连连拱手答谢道:“多谢众位街坊,同喜同喜!”
“叫天子!”一位街坊提议道,“快四十岁了,得了个胖儿子,大喜啊!还不快给大伙来一段‘哦呵腔’(即打锣腔、花鼓戏)!”
“对!挑喜庆的来一段儿!”
“你总在外面跑,好久没听你的打锣腔了!”
那位名唤“叫天子”的汉子连连点头说:“好!好!好!”随即清了清嗓子,做了个戏里的身段,张口来了几句打锣腔名段《绣荷包》。他那嗓子又尖又脆,婉转动听,活像一只叫天子(云雀)鸟儿鸣啭着飞向湛蓝的晴空。
“好!好!”顿时响起一片喝彩声。
“志道!”忽然,院子里有人叫起来。那中年汉子连忙打住,朝众街坊拱拱手说:“俺还得赶紧给婆娘去煮红糖鸡蛋呢!改日再唱!改日再唱!”说着,大步流星地奔回院里。
读者诸君!上面这一幕可并非完全是笔者的虚构,而是实有其人,确有其事,就发生在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三月初九武昌府江夏县宾阳门外的田家湾。那位人称“叫天子”的中年汉子不是别人,乃是日后成为京剧“后三鼎甲”之一、名动全国、风靡一时的“伶界大王”谭鑫培的父亲谭志道。不用说您也能猜着,那个刚刚降生人间的小娃娃就是谭鑫培了。
谭家祖籍湖北江夏县(今属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连谭志道也说不清楚他们家究竟是哪朝哪代迁到田家湾的。这田家湾乃是城乡交界地带,土著的老主户不多,大多是从四面八方流落至此的。有的人到城里混事,有的凭小手艺谋生,有的做些小买卖。谭家起先开着一爿小小的米粮店,生意虽不兴隆,倒也能养家糊口。可是到了谭志道的父亲谭成奎顶门立户的时候,由于连年灾荒,米价上涨,加上他不善经营,米粮店蚀本倒闭了。幸亏他平日里常练拳脚,有些功夫,便托人求情,到江夏县县衙里当了一名捕快。白天黑夜四处办案,缉捕捉拿小偷、歹人。在江夏县一带,谭成奎也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传奇人物了。只因他性情刚直、暴烈,又好酒贪杯,得罪了当地的权豪势要,捕快没干多久,饭碗就被砸了。谭成奎又气又恼,一病不起,撒手归天。那年,谭志道才十几岁。P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