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注释《论语》皆以剖章析句为能事,罕有学者统摄诸章以探究其所在篇帙的总体意趣。作为一种尝试,本书在经心于章句的辨悉时亦以篇为一可理解的散逸整体,对其看似互不连属的章句间隐然贯穿的命意做了略成一家之言的阐示。
与依篇疏解构成一种互补,本书对章句的理会除字词、句脉的必要训释外尚颇重相关古籍对其意之所属的印证。由参酌而考辨去孔子立教未远的战国以至两汉遗籍,不仅有助于把握语境不详的各则语录的指归所在,也为窥知整个孔门义理的原委提供了一条富于历史真切感的蹊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论语解读(人文大讲堂)(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黄克剑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历来注释《论语》皆以剖章析句为能事,罕有学者统摄诸章以探究其所在篇帙的总体意趣。作为一种尝试,本书在经心于章句的辨悉时亦以篇为一可理解的散逸整体,对其看似互不连属的章句间隐然贯穿的命意做了略成一家之言的阐示。 与依篇疏解构成一种互补,本书对章句的理会除字词、句脉的必要训释外尚颇重相关古籍对其意之所属的印证。由参酌而考辨去孔子立教未远的战国以至两汉遗籍,不仅有助于把握语境不详的各则语录的指归所在,也为窥知整个孔门义理的原委提供了一条富于历史真切感的蹊径。 作者简介 黄克剑,1946年出生于陕西虢镇。曾先后任教于华中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著有《两难中的抉择》、《寂寞中的复兴》、《挣扎中的儒学》、《人韵———种对马克思的读解》、《心蕴——一种对西方哲学的读解》、《百年新儒林——当代新儒学八大家论略》、《黄克剑自选集》、《美:眺望虚灵之真际———种对德国古典美学的读解》、《西方文艺理论史——从柏拉图到尼采》(合著)、《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等,译有《政治家》(柏拉图著)。 目录 孔子与《论语》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这是我第一次撰写疏解 性文字,有幸借此以别一种 方式谛听孔子的训诲,却也 因此在感通古今的字斟句酌 中惴栗于自身生命局量的不 足。 历来注释《论语》皆以 剖章析句为能事,罕有学者 统摄诸章以探究其所在篇帙 的总体意趣。作为一种尝试 ,这里的疏解由章而篇而又 由篇而章,在经心于章句的 辨悉时也对那些看似互不连 属的章句间隐然贯穿的线索 有所留意。从松散的篇章结 构中寻找某种可依篇疏解的 措思头绪,原出于这样一种 预断:《论语》分篇辑录“ 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 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 《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序》 ),绝非随机杂凑,其编纂 者集取先师话语时不可能不 融进自己对所辑话语的理解 ,试图经由《论语》走近孔 子的人,首先不期而遇的当 是儒学境域的引路者,他们 把散落的夫子遗句有序化了 ,也因此辟出了一条可望进 入孔门而登堂入室的蹊径。 与依篇疏解构成一种互 补,这里对章句的理会除字 词、句脉的必要训释外,尚 颇重相关古籍对其意之所属 的印证。《论语》所辑孔子 之言或孔门诸贤论学而闻自 夫子之语大都语境不详,欲 较准确地把握其指归所在, 不可不参酌夫子立教未远之 战国以至两汉遗籍。此种援 引诸文献以做疏证的文字约 分两类:一类为《论语》章 句的互证,如以《卫灵公》 第十九章“君子病无能焉, 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印证 《学而》第一章“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以《 先进》第二十一章“论笃是 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印证《颜渊》第二十章“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 居之不疑”;以《述而》第 二十六章“善人,吾不得而 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 矣”、《子路》第十一章“善 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 杀矣”,印证《先进》第二 十章所谓“不践迹,亦不入 于室”的“善人之道”等。另 一类为引用其他著述(“经” “史”“子”“集”)以证知《论 语》章句,如以《礼记·中 庸》所谓“礼仪三百,威仪 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参较《论语·八佾》第三 章“人而不仁,如礼何?人 而不仁,如乐何”;以《孟 子·公孙丑上》所谓“夫仁, 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 ,参较《论语·里仁》第一 章“里仁为美。择不处仁, 焉得知”;以《孟子·离娄上 》所谓“得天下有道:得其 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 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 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 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 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 也”,参较《论语·颜渊》第 一章“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焉”等。书中疏证所用文献 唯求精当、简约,不以博采 广纳为胜,倘文献之间不无 扞格,则亦务必在比勘、校 度之后决断其弃取,以免因 其杂然并陈而使人不得要领 。诚然,对章句的疏证未必 只是篇帙疏解的佐证,但视 野更开阔的疏解毕竟决定着 章句疏证所不可能没有的义 理导向。 如果说章句的疏证重在 以古证古,章句而篇帙的疏 解重在以今解古,那么,那 些由古而今的迻译所勉力求 取的则在于以今切古。这“ 切”是切其理,切其境,也 是探其蕴而会其神。切古一 如证古、解古,并不只在于 诉述一种慕古的情思;在证 古、解古而切古的起念处, 寓托着的其实是一份心有所 通、性有所系而道有所契的 生命化的期冀。 我深知,在《论语》“热 读”的当下如此疏解经籍未 必合于时宜,然而肩负着人 生难以名状的忐忑和沉重, 仍不能不就此对翘企中的人 文运会做某种近于无望的祈 告:但愿留住几希学苑的尊 严,还孔子些许不可再少的 庄重和从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