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西域,不成国史,一部中国人在西域的千年历程史!
西域改变中国,班超改变西域……
建武十四年,西域一批朝贡使节来到洛阳,汉光武帝刘秀谢绝邀请,对西域撒手不管。汉朝退出后,西域各方势力重新洗牌。西域各大国摩拳擦掌,北匈奴亦虎视眈眈,明流暗流一起涌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域不只是传说之二三绝三通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瀚海箫声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无西域,不成国史,一部中国人在西域的千年历程史! 西域改变中国,班超改变西域…… 建武十四年,西域一批朝贡使节来到洛阳,汉光武帝刘秀谢绝邀请,对西域撒手不管。汉朝退出后,西域各方势力重新洗牌。西域各大国摩拳擦掌,北匈奴亦虎视眈眈,明流暗流一起涌动…… 内容推荐 建武十四年,西域一批朝贡使节来到洛阳,汉光武帝刘秀谢绝邀请,对西域撒手不管。汉朝退出后,西域各方势力重新洗牌。西域各大国摩拳擦掌,北匈奴亦虎视眈眈,明流暗流一起涌动…… 明帝末年,班超的外交小分队出现在西域,班超凭借智慧展开外交斡旋,与西域各国重修旧好,再建西域都护府。同时,汉朝派出军队,打击北匈奴,西域丝路的畅通、繁华得以重现。 班超奉命返京后,西域都护府举步艰难,汉朝无奈撤出西域。北匈奴乘势南下,控制西域,继而侵扰敦煌。为打击北匈奴,东汉王朝派班超之子班勇再通西域。随着黄巾起义的爆发,东汉陷入混乱,无暇西顾,西域面临着更大的变数…… 本书是《西域不只是传说》系列第二部《三绝三通》。 目录 第壹章 皇帝应该懂点管理学 海归新政 炒作 皇帝轮流做,明日到你家 攻城快乐 爱拼才会赢 人怕出名猪怕壮 男人哭吧,不是罪 世外桃源 秀才扛起枪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第贰章 三国 混血是一种优势 礼尚往来 “分赃不均” 刘秀的预言 窝里反 脱下征袍换长衫 西域出了个贤 狐假虎威 贤也有三只眼 你伤害了我 管理是一门艺术 又是那把椅子 投名状 专家的意见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第叁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 人精刘庄 四海升平 于阗初兴 无问道 南北匈奴 礼仪冲突 王景治黄 西天取经 有一种占领叫失败 秀才很疯狂 班超最合适 班超也要有个家 风雪车师路 汉家神箭 我乃范羌 有一种撤退叫胜利 第肆章 一个人的战斗 西域海伦 他总是心太软 求人不如求己 班超的策划书 班超的烦恼 幕后黑手 迷雾中的贵霜 鸿门宴 半夜鸡叫 统一大计 地雷 姐姐的爱 我要打匈奴 胳膊拧不过大腿 窦宪老兄,天下无敌 天作偶合 千里追踪 第伍章 不要迷恋他 求婚不成 抢亲 吃饭是个大问题 西域都护府重新开业 这个国家姓窦 外甥终于行动了 北匈奴的末日 胃溃疡 汉军远征 张纡好毒 这就是爱 消化不良 逼上梁山 梦回大漠 敲山震虎 萝卜开会 第陆章 再回首 玉门依旧 副官甘英 商人的春天 小鬼涿辊 啊,大海全是成水 就这样算了吧 归来吧 任尚的新思路 糊涂庙糊涂神 猫抓老鼠 鸡肋 沟通很重要 羌人称帝 添乱 就差钱 第柒章 子承父业 不抛弃 不放弃 合脚的小鞋 态度决定一切 龟兔赛跑 打的都是钱 大月氏的黑手 还乡团 经验很重要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张■的现身说法 虎父无犬子 沟通从心开始 西域谁人不识吾 太监、皇帝和外戚的三角恋 第捌章 最是夕阳红 匈奴退场 一个部不能少 太守指挥都督 做人要厚道 仇恨的种子 借刀杀人 局中局 狸猫换太子 阿罗多事件 大清洗 疯狂的太监 那一跪 再见,西域 试读章节 西出阳关就是西域。那里有广博的大漠,有积雪经年不化的天山,有灿若星辰的点点绿洲,也有空气中弥漫着的挥之不去的汉朝气息。这是一百多年的积淀。绿洲上随处可见汉朝式样的民舍,旷野里也是一片片的汉式农田,集市上更摆满了各种各样汉朝的稀罕玩意儿,就连官道上疾驰而来的这一支队伍也熏染着浓厚的汉朝气息。 领头的是两个年轻人,年长的是莎车王康,年轻一些的则是他的弟弟贤。满脸的征尘掩盖不住深深的哀容,如果不是军情紧急,兄弟二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匆忙出征。正值居丧期间,他们应该在灵前为老父亲多尽几天孝。 提起康和贤的父亲——老莎车王延,那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是见过世面的、到过大码头的学者,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长安做质子,可以说是生在莎车.长在长安。未央宫的巍峨、街头闹市的繁华、奇形异状的各国商人、规模宏大的上林苑,这些对于年轻时候的延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同时也是康和贤小时候百听不厌的故事。当然长安不只有这些,还有灯红酒绿、绿树红墙,以及数不尽的游乐场所、奢靡之处,但是这并不是延眼里的长安。 在延眼中,长安是书声朗朗的太学,是高效运作的政府,是井然有序的暮鼓晨钟,而延更关心的是什么造就了汉朝的强大和开放。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同是质子,有的人蚕室、受宫刑,有的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而延在长安这些年学会了汉语,甚至可以登堂入室,虽然没有文凭,却也是自学成才。知识就是力量,学得越多,延越感受到汉家经典的博大,越觉得自己的渺小。 回国登基之后。在长安学到的知识自然就派上了用场,延对莎车进行了彻底拘改革。莎车有一个优势,就是距离汉朝的屯田据点比胥■很近。那就是一个现成的学校,现成的示范田。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莎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延也越来越无法理解玉门关内所发生的一切:祥瑞频生、王莽代汉、巡游展览……也难怪,王莽代汉这样高深的理论、尖端的实践,对于延这种自学成才的人来说,理解起来确实有些困难。 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延不得不绷紧了神经。匈奴塞下示威、戊己校尉府叛乱、乌孙大小昆弥的使者遭受冷遇,尤其是焉耆攻杀都护使但钦,使得延感到震惊。更震惊的是新朝对此并没有什么应对的措施。延可以理解焉耆的行为,却不能原谅焉耆对秩序的破坏。因此,天凤三年(公元16年),王俊发动焉耆战役的时候.莎车王延毅然派出了大队人马随行。可是这一仗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使得西域的形势急剧恶化。 当年王俊兵分数路出击焉耆,自己却先中了焉耆人的反问计,导致全军覆没。都护府与焉耆两地相距四百多里,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不是一天能够到达的。搞个长途奔袭不行吗?那样的话,累个半死,强弩之末,正好被收拾。王俊的作战方案是分兵数路,分进合击。这就给焉耆提供了各个击破的机会。 得胜后的焉耆联军没有停息.直接挥兵杀向李崇、龟兹联军,傍晚时候就到达了对方的临时营地。咋这么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原来焉耆的游骑早就盯着新军各路人马的行军路线。这一仗对焉耆来说也是生死之战,胜则存,不胜则亡.怎么能不慎重? 这是一场真正的偷营劫寨。李崇、龟兹联军也就五千人上下,而焉耆联军却有万人以上。关键是李崇完全没有想到会在半路遇到焉耆人的主动攻击。营寨被劫,李崇且战且走,等到天明的时候才摆脱焉耆的纠缠。再回头一看,身边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待他退到都护府收拾残部,以现在的力量再坚守已经不可能了,李崇不得已放弃都护府。跟随龟兹余部退向龟兹。 这一仗莎车由于人多势众独当一路,可还没见到焉耆人,就得到了新军已经战败的消息。莎车人也就不得不暂时退回莎车,静观其变。 然而凯旋的焉耆军看到的也不是热腾腾的饭菜,而是尸横遍野、残墙断壁。家被戊己校尉郭钦率领的部队给抄了,这个结果使焉耆人感到既愤怒又恐惧。恐惧的是自己的境况还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腹背受敌的危险。当务之急是清除在车师的戊己校尉府,打通与匈奴的联络通道。 戊己校尉郭钦和左帅何封在凯旋之后就失去了都护府一干人马的消息。战场就像冰冻了一样,五威将王俊等人音信皆无。探马派出去十几拨.都没有得到任何确切的消息。各种传言都有,就是没有乐观的。直到数日之后,才得到准确的消息,败了,王俊战死,李崇去向不明。 郭钦和何封两人闷坐半晌,默默无语。还是戊己校尉郭钦反应快,眼前浮现出一句兵法:打不过,跑。这么熊,还没打就想着跑?这可不是熊不熊的问题。都护府与戊己校尉府在西域是互为犄角,戊己校尉府在后面,更重要的职责是护路、屯田。现在都护府已经不存在了,戊己校尉府就是一枝独秀,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且很可能要两面受敌,西面的焉耆和东面的匈奴均对其造成威胁。 更重要的是粮食问题很难解决。此次兵出西域一直在运动中.并没有机会屯田,现在已经快到六月了,下种基本来不及了。那么,下半年的伙食要全靠从关内运输。一旦发生后续战斗,粮道被截,戊己校尉府这几千人很可能就交待在这儿了。不战而退确实很难看,但是,现在可不是逞匹夫之勇的时候,不打无准备之仗。撤。 大军撤回敦煌不久,李崇的求救信和请罪折也到了。随后,新军以两关为依托,又同焉耆、匈奴联军大战数场,不利。新军望着西域的李崇也是无可奈何。 那么,李崇为什么不绕到西域南路回国呢?原来李崇手上能战斗的也就不到一千人,还拖家带口的有很多女眷,绕到西域南路是一次新的远征。失去城郭的保护,征途漫漫,那才叫铤而走险。 一晃数年过去了。匈奴在西域的行动越发肆无忌惮.在龟兹的李崇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时,李崇心力交瘁,撒手西去,都护府一干人等进退维谷。 莎车王就是为此才千里迢迢赶到龟兹的。莎车王康决定按照父亲的遗愿.继续维系与中原王朝牢固不可分的关系。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在龟兹的都护府李崇余部。 此时的西域各方势力正在重新洗牌。匈奴虽然重新控制了西域。但也不能面面俱到,而且由于缺乏像汉朝那样的文化感召力,并不受各国人民欢迎。与此同时,西域各大国也摩拳擦掌,纷纷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莎车王康出兵龟兹,迎接都护府余部南下。P3-5 书评(媒体评论) 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班超 东汉一朝,西域三绝三通,但三十六国的质子长期住在洛阳,河西一带已有不少西域移民。灵以来,洛阳一带西域的僧侣突然增加,西域各地也常有汉族商人。这种情况,不仅有利于民族间的交往,也大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中国秦汉史学学会顾问 陈连庆 东汉班超父子经营西域,经历了“三绝三通”,即:一、新莽绝;永平十六年班超通;二、景帝建初元年应还戊己校尉,罢伊吾屯兵;班超苦心经营二十年,于永元六年再通;三、安帝永初元年诏罢都护;延光二年班勇通。 ——西域史地研究专家 张广达 东汉时期西域曾经历“三绝三通”,决策集团对于西域之弃守纷纭不决,这一方面与当时的汉、匈奴、西域力量对比关系变化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东汉决策集团成员对西域的认识差异有一定关系、 ——北京示范大学教授 黎虎 后汉对西域的经营,可以归之于一句话:“三绝三通”,而西域的经营进行得最有成效,时间最长的便是班超时代。 ——日本著名东方学家 长泽和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