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传位的恩怨(三朝内禅)/宋朝往事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黄敏捷 |
出版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所谓内禅,就是皇帝在还没有驾崩之前,提前把皇帝的宝座交给自己的儿子。例如,李渊传位于李世民,乾隆让位于嘉庆,都属于内禅。说起来,其他朝代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但南宋的内禅行为更频繁,也更具代表性,比如南宋前三位皇帝,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和宋光宗赵悼,他们都提前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三朝内禅,每次的做派与收场都不相同,读罢此书,了解真相后,定会使你唏嘘不已…… 作者简介 黄敏捷,华南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唐宋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学术兴趣点主要在近古财政、赋税与基层社会研究,对政治、经济变革也颇怀好奇,曾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史学月刊》《文史哲》《中国经济史研究》《史林》《安徽史学》等刊物,并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收录,也主持国家社科与省部级相关研究项目。 目录 总序 引子 第一章 赵构的幸运与烦恼 一、“泥马渡康王”的背后 二、做了一个月的“太上皇” 三、那些失去了的孩子 第二章 何人可继大统 一、谁可关心立储 二、养子如何养成 三、东府与西府 四、南内与北内 第三章 最终还是看走了眼 一、东宫之争 二、“英武类己”的恭王 三、等了十八年 第四章 皇帝梦圆后 一、绍熙初政,宜若可取? 二、“任贤”和“纳谏” 三、父子情仇 四、立子还是立侄? 第五章 悍后、疯皇与又一次内禅 一、皇帝疯了 二、过宫风波 三、又一次内禅 尾声 后记 序言 后周显德七年,岁在庚 申,公元纪年则曰960年。 这一年的“春节”,就在公历 1月31日。经过了数十年的 各方势力混战,天下还在 大乱,百姓生活仍在苦难 之中(当然,传统王朝盛 世,百姓也在苦难之中, 乱世倍增而已)。不过, 古今一例,百姓们大过年 的,假装也要假装一下, 麻醉也要麻醉一下,大户 小家都欢天喜地,撤旧符 ,换新桃,祭祖悬影,张 灯结彩,宴饮欢唱。无论 内忧外患如何,生活总要 继续下去。可是,就在中 原大地一片祥和气氛之中 ,突然——可以说非常非 常突然,大年初一,北境 传报紧急军情!北汉勾搭 辽军,攻打过来!开封城 内,惊慌失措的百姓,惊 慌失措的大臣,还有惊慌 失措的小皇帝,焦急一迭 声:怎么办?怎么办? “大周”,说起来总是中 原正朔,且蓬勃之际,岂 能坐以待毙!必须抵抗, 必须派富军事指挥才能的 大将率军抵抗!不过,谁 是具有这样能力的大将呢 ?当然,朝廷知道,百姓 知道,只有赵匡胤一人而 已。赵匡胤成竹在胸,也 不推辞,安排妥当,于初 三日带兵北征。走了一天 ,来到陈桥驿,夜色降临 ,驻扎下来。接下来的故 事,三尺孩童以上,便无 人不知、无人不晓了。“黄 袍加身”的“陈桥兵变”成为 古今耳熟能详的“往事”。显 德七年,飞速变成了建隆 元年,开启了一个全新朝 代:宋朝。由此,也就进 入了我们这套丛书的主题 :“宋朝往事”。 在中国历史上,“宋”之 魅力,独树一帜,让人不 停地想起它。提起宋朝往 事,很多人都感觉历历如 在目。那么,以后见者之 明,再观察宋代,到底该 如何认识宋呢?陈寅恪先 生讲“华夏民族之文化,历 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 赵宋之世”,就已经为它定 性定向,成为我们认知宋 朝的一个基底性叙述了。 不过晚清民国以来,学者 与世人在外敌入侵的背景 下,看待宋朝总是觉得它“ 积贫积弱”,几乎只有陈先 生独具慧眼,但是随着世 界的变化,研究逐步深入 ,观念多轮更新,世人越 发理解陈先生的先见之明 ,发现宋朝既不贫也不弱 ,乃至更多强调“宋朝”有趣 又有生机的那一面了。在 当代中国人看来,这是一 个有意思、有故事的风雅 时代。 宋朝文化,偏于“雅致” 一路的气象,已经有无数 学者指出过了。虽然“西园 雅集”其事本身未必完全符 合史实,但是“雅集”精神却 是宋代真实的“文化心理”。 他们吟诗词而唱和,他们 抚琴听音,他们绘山水而 问禅风,“宋型”的文人风貌 就显现于其中。从“西园雅 集”的千年反复阐释与模仿 当中,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而“雅集”所体现出来的“ 极简”美学,是宋代高雅文 化的全部核心所在。扬之 水先生说:“抚琴、调香、 赏花、观画、弈棋、烹茶 、听风、饮酒、观瀑、采 菊、诗歌和绘画,携手传 播着宋人躬身实践和付诸 想象的种种生活情趣。”当 然,这种风雅文化,也深 深影响到市井文化,推动 了市井文化与风雅文化同 步大放异彩。甚至或者可 以说,在宋人那里,市井 文化就是风雅文化的变身 。 宋朝经济,由以工商流 转增值为主的经济运行模 式,初步迈向了现代经济 的门槛。又因为总掌控区 域大幅度缩小,外部军事 压力过大,财政供给压力 倍增,不得不开拓在传统 农业经济之外的财政来源 ,竟有意外收获,也就是 发现了一条新经济之路: 由工商业繁荣,进而推动 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和 商业贸易,对比前朝,都 有了大幅度的进步。作为 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 指标,宋朝常年铜钱铸造 数量,比唐代鼎盛高峰还 多出数倍,更不用提出现“ 交子”这样具有现代化性质 的纯信用货币。当然,受 限于诸多因素,并未能或 者说完全没可能实现从传 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惊险 一跃。 宋朝政治,在传统时代 的政治大势中,堪称特例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不因政治斗争因素随意 诛杀大臣,都是宋朝的独 有特殊之处,因而建立了 一种相对开明的政治局面 。虽然我们完全了解,宋 代的政治也有诸多问题, 党同伐异,文字狱,争执 与整肃似乎也都没少过, 但是在整体上观察帝制时 代的政治,完全可以确认 ,宋朝相对偏于宽松。从 整个王朝政治史上观察, 两宋还都可以说是独特的 存在。而科举取士,更是 奠定了读书人在政治上的 进取之心,社会流动开了 一个虽不宽松但也绵绵 不 绝的上下交通渠道。有志 者,可以通过考试进入统 治阶层,自认对天下有责 任,亦有担当,“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宋 朝都是奠定中华文化终形 成的重要一环,无宋则不 足以言中华文化。不过, 普通读者对宋朝的印象, 在经历了长期的看低之后 ,则有近似180度的大转弯 。近数年,欣赏宋朝,研 读宋朝,描绘宋朝的生活 则成为影视、阅读、游戏 等各类市场上的新宠。各 类时新或传统媒体,时不 时地就出整本的宋代专题 ,制作了各种各样的音频 课、视频课,坊间也在学 术著作大批出版的同时, 出现了无数种关于宋朝的 通俗著述。在关于宋朝的 叙述大繁荣之时,在这无 数种关 导语 这是一部历史类通俗读物。我国帝制时期,父死子替、兄终弟及是较普遍的皇位更迭方式。这种方式下,皇位继承只会发生在上代皇帝去世之后。但在南宋前期,皇位的传承却连续以“内禅”的形式出现。南宋前四帝,继位时上代君主均仍在世,他们都是在还可以继续做皇帝的情况下,将皇位让给了儿子或者侄儿,这在整个中国古代并不常见。这固然与一直困扰宋朝皇室的身体问题有关,但也受宋代所处的时代氛围、国际环境所影响。而且,每次内禅前后上演的充满戏剧性的皇室“父子”情仇背后,都透视着从深宫之中、朝堂之上到万里疆场内外的各方角力,也揭开近古皇朝极权模式所面临的新困境。 后记 直到今天,我还能清楚 地记起去年受邀参与辽宁 人民出版社和耿元骊老师 联手打造的这个出版项目 时,自己的惊喜与期待。 作为一名“大龄后学”,能有 这样一个机会与早已成为 我的“前辈”的史学才俊共事 ,可以随时就写作与研究 在群里请教,本身就是很 幸福的事,何况还有和我 有许多共I-g学术兴趣的 耿老师作为我的引路人。 所以,当耿老师令我定下 选题的时候,我就借机挑 战了一下自己,选了一个 南宋的话题,想要借此逼 迫自己补上南宋史、政治 史的短板。 谁知,任务接受后,才 知道自己给自己挖了多么 大的一个坑。 在我还是一名英语教育 专业、辅修语文教育的师 范生的时候,从小看着《 少年文艺》《收获》长大 的我,从没想过自己会转 而读史。但就在我快毕业 的那年,竞然是一本小说 改变了我。那是王安忆先 生写的《父系与母系的神 话》。王先生以开阔的视 野、奇丽的想象和精巧的 推理,填补着史籍记载中 那些片鳞碎甲之间的缝隙 ,愣是把千百年前的祖先 的“神话”拼接成宏大历史背 景下营役苍生的缩影。后 来我才知道,那本书其实 是王先生“以小说创造历史” 之尝试作。但当时,这本 书给我的震撼恰恰是对“历 史”“钩沉”过程的惊心动魄 。运不就走活生生的侦探 工作么?在有限的信息中 寻找蛛丝马迹,眼睛掠过 历史的吉光片羽,还原出 别人所不知道的真相,体 悟千年前人们的哀乐情仇 ,这不是很刺激么?于是 当参加完华师的保送入学 考试,接到通知要选专业 时,我走到邮局,在电报 纸上郑重写下了“志愿报读 历史专业”一行字。 然后,结局大家都应该 能想到了。我受到的专业 训练,是“有一分史料说一 分话,,“历史学只是史料 学”的原则,这与文学的要 求截然不同。我不但明白 了天马行空的想象要在史 料面前颔首低眉,还得了 历史人都懂的职业病,就 是无法看自己熟悉领域的‘‘ 历史小说”、无法看“历史剧 ”——这些作品中的任何一 处史实的失真,都会让我 浑身不自在。当然,遇到 自己不熟悉的年代与事件 ,没碰到我的‘‘职业敏感点” ,则还是能甘之如饴。 于是,渐渐地,每当看 到一些历史类的作品受到 欢迎,有那么多的读者通 过它们了解历史——尽管 这些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 ——我都会想:学院派的 历史学者能在普及历史知 识方面做点什么? 正因为如此,在接受了 耿老师的这个任务后,我 就不断问自己:历史学的 实证主义与普及读物的可 读性之间应当如何取舍与 平衡?几经踌躇之后.猛 然想起,我一直追随的几 位导师,他们都是治学严 谨到近乎苛刻自求的学者 ,但他们的课不是一样吸 引了大量外校、外系的同 学来旁听,他们的专业讲 座不也一样精彩而隽永吗 ?若深究他们讲课精彩的 原因,恐怕与他们对大量 历史细节的精确把握和对 世情的深刻思考有关。虽 然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但我们往往 又会发现,现实有时真的 魔幻得超越任何人的想象 。历史中的事件也一样。 中华文明数千年间延绵不 断,人们在面对日常与非 常时的选择与感受往往类 似。因此,若我们真能细 致挖掘那些当年的细节, 把那些曾经摆在历史人物 面前的境况、把那些曾经 有过的繁华与寥落、追求 与失落真实而丰满地还原 并摆在读者面前,“人同此 心,心同此理”,历史事实 本身就有足够的感染力。 定下这样的一个写作原 则后,真正的挑战到来了 。南宋的史料相对于北宋 而言,系统而有条理的不 多,大量的材料藏在方志 、碑刻、文集中,当年读 博和做博后的时候,就因 为时间不够,无法穷尽材 料而只好取巧,做出来的 作业都是北宋详而南宋略 。现在,选择了与南宋“正 面硬刚”,还希望能还原出 丰富的细节,这难免就开 始底气不足,只好临场恶 补。而作为一名一周上十 来节课的公共课老师,自 己的学术与写作都成了业 余事务,因此在接到任务 后的这大半年,无论是在 地铁上还是在饭桌前,开 着电脑查资料都成了我的 常规操作。幸而,南宋前 四帝的材料在整个南宋时 期里尚算丰富,而我将要 描绘的象限,也有何忠礼 、邓小南、黄宽重、虞云 国等诸先生的著作在前方 引领,因此整个过程尚不 至太过狼狈。而且,在这 种幸福的烦恼中,我果然 不知不觉开始了解南宋前 四帝,触摸到了他们的那 个时代,感受到了他们和 他们身边的众人在人前人 后的意气风发、杀伐决断 或是彷徨委屈、悔不当初 。只是因为时间与篇幅问 题,还有很多想要了解的 却还没来得及细究,这又 为我日后的探寻留下了美 好的空间。 可惜的是,在这份不太 完美的小作将要付梓,我 将要拿到人生第一本印制 精良的“自己的文章”的前夕 ,一直那么爱我,那么爱 我的孩子,一直为这个家 默默付出、到最后一天还 在看视频抄菜谱,准备暑 假期间为家人制作精美菜 肴的妈妈溘然长逝。我交 稿时甚至都想看到她拿到 我的样书时的那个自豪的 表情了,却没想到,我永 远不会看到了。这不得不 说是一个太大的遗憾!现 在, 精彩页 大宋宣和七年(1125),太平日久,人繁物阜的东京城,市面上“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道路两旁举目皆是青楼画阁,似可听见“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在朝堂之上则是文恬武嬉,具有极高书画造诣的宋徽宗关心的是他新建的艮岳园林中要添置的名花美木、珍石异兽;文武百官歌功颂德的是“收复燕云”的“壮举”。谁也不敢提宋朝损兵折将后又付出一百万贯燕京“代税钱”、二十万两的犒军费、每年需交付五十万岁币给金朝的代价,才获得残破不堪的燕京及附近几个州县的尴尬事实,更不敢揭露金朝已经分兵南下,徽宗宠信的宦官童贯以赴京汇报为名丢下了军队、防区和百姓逃回东京的真相,因为徽宗下过“不准妄言边事”的御笔,更兼郊礼在即,为边事预警只会妨碍自己拿到因郊礼“推恩”而获得的诸多利益。 于是,当金军势如破竹,直下保州(今河北保定)、中山府(今河北定县)的时候,宋徽宗才似梦初觉。他一边下“罪己诏”,表示不再征集“花石纲”来修饰他的园林,一边丢下他的充塞奇珍异宝的艮岳与危如累卵的京城,也丢下他借以挥霍二十多年的皇帝之位,带着皇后与部分子女,由蔡攸扈从,逃往江南。接手这个烂摊子的,是他的长子赵桓;被他丢弃在东京的子女中,还有他的第九子赵构。 赵桓,史称他“稍急则恐惧而无谋,稍缓则迟迟而又变其谋”,其实并非为人君之最佳人选——他也不是徽宗最欣赏的儿子。徽宗最喜爱的是三子赵楷。赵楷琴棋书画皆通,有乃父之风,还是出名的学霸,曾悄悄参加科举,居然“廷策进士,唱名第一”。加上其母王贵妃又有盛宠,因此深知徽宗心意的宦官童贯与大臣王黼、蔡攸也曾勾结着想要上演夺嫡之谋。虽然阴谋终于没有成功,但这位三皇子赵楷却还是创纪录地被超拜太傅,并被特许自由出入省禁,可见徽宗对他的喜爱。 除了这两名史书上浓墨重彩描绘过的皇子,徽宗实际上还有29个儿子,多得恐怕连他自己都未必能全认出来。其中一位九皇子,日后的宋高宗赵构,更有可能完全不在他爸爸的眼里。这位赵构的母亲韦氏,本是一名普通的宫女,可能也样貌普通。韦氏曾与她的好姐妹乔氏约定,谁先得宠,就在皇帝面前引荐对方,于是在乔氏受宠后,韦氏才因此获得了被徽宗“御幸”的机会。本来,这种偶然被皇帝“光临”一下的宫女,一般很快会被忘记,一切又归沉寂,她们又过着“宫花寂寞红”的生活。只是韦氏却在这样偶然的缱绻中,怀上身孕,生下徽宗的第九位皇子。她得以母以子贵,获得了婕妤的名位。 在皇宫之中,皇子与其母亲的关系是微妙的。母固然要以子贵,而子也要因其母受宠方有可能被父皇重视。正由于韦婕妤根本不被徽宗喜欢,所以赵构这名排行第九的皇子与徽宗的关系就相对疏离,他成为储君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不过,赵构的母亲韦氏也并非柔弱无主见之妇人。史书说她“聪明有智虑”,这个下文还将慢慢道来。这里略要提及的是,从赵构的母亲韦氏日后的表现来看,虽然对于徽宗而言她也许算不上有吸引力,但对于一名身处深宫的母亲来说,她的权谋之术却足以自保,也能保护她的孩子平安无虞地度过这一段未成年的岁月。从赵构日后对权术操弄的娴熟技巧来看,他早年与母亲共同度过的时光,也许已给他的个性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生命的前十几年,九皇子赵构虽然不太有存在感,却还是凭借他的皇子身份,在宫里不宠不辱、无忧无虑地度过了早年的时光。他的爱好也与其父兄不太一样。虽然官修史书对他在读书、书法、儒学上的造诣也有与其父兄类似的“日诵千言”之类的描绘,但也着重提到了他特别的爱好,那就是“喜亲骑射”。而且,他的孔武有力似乎超出了“票友”的水平。史载他能“挽弓至一石五斗”,按当时的标准,已经算是武艺超群,足以被选为皇帝近卫“班直”了。此外,他还能平举着两个各重55公斤的米袋“行数百步”,可谓臂力惊人。 如果在平时,这样的爱好与特长,对于一位皇子来说,不过就是多了一种娱乐项目而已,并无实用。但命运有时就是那么神奇。就在赵构虚岁二十那年,金军打到了开封。父亲赵佶南逃,大哥赵桓仓促登基,金军以战促和,要求宋帝尊金太宗为伯父,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归金,纳犒军费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锦缎一百万匹,并提出要以亲王、宰相作人质等要求。 宋钦宗赵桓早就进退失据。他一方面任用李纲擘划防务,另一方面又趁李纲离朝部署城防时,决意与金人媾和,答应其一切条件,同时在京城搜刮金银准备按和约交付给金人。 因为金人要求以亲王为人质,于是钦宗召见诸弟,问“谁肯为朕行”。这时,因为自己的年少英武而可能受过不少奉承的康王赵构,无论是出于初生牛犊的无畏,还是基于对金军残暴的无知,慨然而出,自愿“请行”。临行前,赵构还颇顾大义,密奏钦宗“朝廷若有便宜,无以一亲王为念”,做好了为此赴死的准备。就这样,一个平时毫不起眼的皇子,开始脱颖而出。 靖康元年(1126)正月,康王赵构和任副使的少宰张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