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论鉴三十六计(精)
分类
作者 徐致远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徐致远,1986年生,山东潍坊人,现供职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酷爱历史,军迷一枚。
邮箱:xuzhiyuan26@sina.com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充分阐发三十六计原意,见解独到深刻,论
述清楚明了,文笔凝练生动,并创新性地在如何应对
三十六计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探索,不但可以作为研
究《三十六计》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学习中华古典
军事文化的通俗读物,是一部启迪智慧、引发思考的
佳作。
——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尹卓少将
谋形造势运智藏神无俗计,隐身循形韬光养晦有
良谋。
——国防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刘春志少将
本书立足军事战争领域,在阐述三十六计“是什
么”“怎么用”的同时,以一个青年军事迷的视角,
首次就“怎么破”作了阐述,“评析—破解—战例”
浑然一体,“正用”“反破”相得益彰,古今军事相
互融合,可谓别具一格,为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佳作。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张世平少将
目录
自序
总说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度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问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精彩页
(孟)获再回洞中,与亲弟孟优商议曰:“如今诸葛亮之虚实,吾已尽知,汝可去如此如此。”
孟优领了兄计,引百余蛮兵,搬载金珠、宝贝、象牙、犀角之类,渡了泸水,径投孔明大寨而来;方才过了河时,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摆开:为首大将乃马岱也。孟优大惊。岱问了来情,令在外厢,差人来报孔明。孔明正在帐中与马谡、吕凯、蒋琬、费祎等共议平蛮之事,忽帐下一人,报称孟获差弟孟优来进宝贝。孔明回顾马谡曰:“汝知其来意否?”谡曰:“不敢明言。——容某暗写于纸上,呈与丞相,看合钧意否?”孔明从之。马谡写讫,呈与孔明。孔明看毕,抚掌大笑曰:“擒孟获之计,吾已差派下也。——汝之所见,正与吾同。”遂唤赵云入,向耳畔分付如此如此;又唤魏延入,亦低言分付;又唤王平、马忠、关索入,亦密密地分付。
各人受了计策,皆依令而去,方召孟优入帐。优再拜于帐下曰:“家兄孟获,感丞相活命之恩,无可奉献,辄具金珠宝贝若干,权为赏军之资。续后别有进贡天子礼物。”孔明曰:“汝兄今在何处?”优曰:“为感丞相天恩,径往银坑山中收拾宝物去了,少时便回来也。”孔明曰:“汝带多少人来?”优曰:“不敢多带。只是随行百余人,皆运货物者。”孔明尽教入帐看时,皆是青眼黑面,黄发紫须,耳带金环,翳头跣足,身长力大之士。孔明就令随席而坐,教诸将劝酒,殷勤相待。
却说孟获在帐中专望回音,忽报有二人回了;唤入问之,具说:“诸葛亮受了礼物大喜,将随行之人,皆唤入帐中,杀牛宰羊,设宴相待。二大王令某密报大王:今夜二更,里应外合,以成大事。”
孟获听知甚喜,即点起三万蛮兵,分为三队。获唤各洞酋长分付曰:“各军尽带火具。今晚到了蜀寨时,放火为号。吾当自取中军,以擒诸葛亮。”诸多蛮将,受了计策,黄昏左侧,各渡泸水而来。孟获带领心腹蛮将百余人,径投孔明大寨,于路并无一军阻当。前至寨门,获率众将骤马而入,——乃是空寨,并不见一人。获撞入中军,只见帐中灯烛荧煌,孟优并番兵尽皆醉倒。原来孟优被孔明教马谡、吕凯二人管待,令乐人搬做杂剧,殷勤劝酒,酒内下药,尽皆昏倒,浑如醉死之人。孟获入帐问之,内有醒者,但指口而已。获知中计,急救了孟优等一干人;却待奔回中队,前面喊声大震,火光骤起,蛮兵各自逃窜。一彪军杀到,乃是蜀将王平。获大惊,急奔左队时,火光冲天,一彪军杀到,为首蜀将乃是魏延。获慌忙望右队而来,只见火光又起,又一彪军杀到,为首蜀将乃是赵云。三路军夹攻将来,四下无路。孟获弃了军士,匹马望泸水而逃。正见泸水上数十个蛮兵,驾一小舟,获慌令近岸。人马方才下船,一声号起,将孟获缚住。原来马岱受了计策,引本部兵扮作蛮兵,撑船在此,诱擒孟获。
于是孔明招安蛮兵,降者无数。孔明一一抚慰,并不加害。就教救灭了余火。须臾,马岱擒孟获至;赵云擒孟优至;魏延、马忠、王平、关索擒诸洞酋长至。孔明指孟获而笑曰:“汝先令汝弟以礼诈降,如何瞒得过吾!今番又被我擒,汝可服否?”获曰:“此乃吾弟贪口腹之故,误中汝毒,因此失了大事。吾若自来,弟以兵应之,必然成功。此乃天败,非吾之不能也:如何肯服!”孔明曰:“今已三次,如何不服?”孟获低头无语。孔明笑曰:“吾再放汝回去。”孟获曰:“丞相若肯放吾兄弟回去,收拾家下亲丁,和丞相大战一场:那时擒得,方才死心塌地而降。”孔明曰:“再若擒住,必不轻恕。汝可小心在意,勤攻韬略之书,再整亲信之士,早用良策,勿生后悔。”遂令武士去其绳索,放起孟获,并孟优及各洞酋长,一齐都放。孟获等拜谢去了。此时蜀兵已渡泸水。孟获等过了泸水,只见岸口陈兵列将,旗帜纷纷。获到营前,马岱高坐,以剑指之曰:“这番拿住,必无轻放!”孟获到了自己寨时,赵云早已袭了此寨,布列兵马。云坐于大旗下,按剑而言曰:“丞相如此相待,休忘大恩!”获喏喏连声而去。将出界口山坡,魏延引一千精兵,摆在坡上,勒马厉声而言曰:“吾今已深入巢穴,夺汝险要;汝尚自愚迷,抗拒大军!这回拿住,碎尸万段,决不轻饶!”孟获等抱头鼠窜,望本洞而去。
P15-17
导语
徐致远著的这本《论鉴三十六计》是对《三十六计》的评论和鉴赏,同时书中内容围绕着使计方与受计方之间的比拼博弈展开。
本书从正反两个方面讨论三十六计的理解及破解。每计一篇,每篇分为“评析”“破计”“战例”三个部分。“评析”部分结合具体战例,对每一计的含义、用法、优缺点、注意事项等进行深入解析;“破计”部分结合理论及实例,分析每一计的应对方法。“战例”部分通过典型战例对每一计的使用及破解作进一步详细阐释。
序言
《三十六计》是集我国古典军事智慧之大成的一本奇
书,主要讲的是在何种情形下通过何种方式能够克敌制胜
,共讲了六大类、三十六种情形和方式组合。由于其成书
时间较晚(约在明清时期),面世时间更短(其手抄本于
1941年在陕西彬县被发现),广泛传播更是1961年以后的
事了,因而目前关于《三十六计》的研究远不如其他古典
军事典籍深入,既没有像《十一家注孙子》中的古代军事
大家对其进行注释,也罕有堪称权威的理论著述,特别是
对于《三十六计》中的一条条计策,作为受计的一方应如
何应对,相关论著更是近于空白。正如《三十六计》“总
说”所言,“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
理,机在其中”。《三十六计》源自《易经》,源自阴阳
变化、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因而其本身也处在相生
相克之中,就像没有永恒不灭的生命,也没有破解不了的
计策。基于相关研究的不足,作为一个军事迷,笔者便萌
生了在对《三十六计》的原意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尝试提
出如何应对这三十六条计策的想法,并在工作之余付诸实
践,历经两载,遂有此书。
本书对应《三十六计》“总说”和三十六条计策,分
别写了三十七篇文章,每文开篇引述并翻译《三十六计》
各计之“解语”“按语”,并包括“评析”“破解”“战
例”三个部分(“总说”篇除外)。“评析”主要是对每
一计的含义、用法、注意事项结合具体战例进行解析,并
根据每一计的特点,将其评价为三十六计中“最XX的一计
”。“破解”主要是结合军事理论及具体事例分析每一计
的应对和破解方法,为便于读者记忆,并同时与三十六计
之四字计名(最后六计计名是三个字)相对应,将每一计
的应对方法也归纳为四个字,置于本部分开头。“战例”
则是通过一个具体典型战例,对每一计的使用及破解作进
一步详细阐释,以增进理解。由于本书可算作对《三十六
计》的评论和鉴赏,同时书中内容围绕着使计方与受计方
之间的比拼博弈展开,如同“华山论剑”一般,故取论鉴
、论剑之音之义,冠以《论鉴三十六计》之名。
如要作一自评,则笔者认为《论鉴三十六计》是一本
既活泼又严肃的书。说它活泼,是说这本书绝不是一本严
格意义上的学术作品。本书没有按照学术著作的体例要求
进行写作,同时考虑到本书写成是多年阅读积累的结果,
故而也没有一一列出参考书目。为了对使计破计的阐释更
加清楚,书中所举例子既多且杂,除了正史战例,还有历
史演义、武侠小说、影视动漫、日常生活,甚至电脑游戏
等。只要笔者认为适合做例子,能够说明问题、方便读者
理解的,都统统奉行“拿来主义”。有时忍不住还会调侃
几句,特别是对现代影视剧中机械地、套路式地使用三十
六计的情节,经常以戏谑的方式引用一二,在博读者共鸣
一笑的同时,也有助于读者加深印象。因此,这本书更像
是军事迷之间面对面的相互交流与探讨。
说它严肃,是说这本书的写作态度,以及书中对有关
问题的思考,是十分严肃认真的。首先,本书的写作完全
依照《三十六计》之本意,力求正本清源。众所周知,三
十六计的计名很多同时也是成语,但是用作成语的含义和
用作一条计策的含义往往有很大差别。很多关于三十六计
的书籍和文章都是从其作为成语的含义角度出发,对三十
六计作出简单化、片面化,甚至是望文生义的解释。例如
,“浑水摸鱼”的成语含义仅仅是乘乱取利,而作为一计
,则主要是讲通过制造混乱使敌人内部发生分化,对其中
惊慌不定信心动摇者,便可争取过来为自己所用。再如,
很多人把“关门捉贼”简单等同于“瓮中捉鳖”“关门打
狗”,实际上作为一计,除了这些最浅层次的含义外,更
深层次的含义是指为防止“穷寇”反扑伤人,以四面包围
的高压态势,断绝其求生希望、瓦解其抵抗意志,从而迫
使其投降。还有“美人计”,很多人一听这名字就容易想
歪,其实这一计强调“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
”,当使计者处于弱势时,以柔性的方式“擒贼擒王”,
是极其高明的计策。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简单的理
解和解释,不但降低了《三十六计》的高度,更误导了读
者。因此,本书在重点讲三十六计如何应对的同时,首先
专门安排相当的篇幅,主要从军事的角度出发,解释清楚
三十六计到底是什么意思。其次,本书中每一计的应对和
破解方法都经过了认真仔细的推敲,并以大量理论和实例
作为支撑,只要没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绝不臆想瞎写,
不像《倚天屠龙记》里山中老人创作“乾坤大挪移”神功
时,第七层完全是想象出来的功夫。最后,本书坚持从一
切方便读者的角度出发进行写作。在当今这个寸阴寸金的
时代,读一本书的机会成本极其高昂。笔者同时作为一名
读者,深恶于有些书籍严格贯彻“二八定律”甚至“一九
定律”(书中精华部分不过十分之一二,其余都是无关紧
要的内容),卷帙浩繁文字庞杂内容空洞哕里八嗦语句不
通故弄玄虚纯粹为了凑字数而糊弄读者,坚持“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本书写作时尤其注重读者的体验。一方
面,为使内容充实,差不多每一篇都要用到十几个甚至几
十个案例典故,同时尽量使语言通俗易懂,力求解释清楚
,避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另一方面,为节约读者的
宝贵时间,阐述问题只求清楚明白,绝不长篇大论,除最
后“战例”部分的一个具体战例外,其他例子皆一笔带过
、点到为止。’
在本书的写作中,有两本书对笔者的影响很大,一是
《孙子兵法》,二为《三国演义》。《孙子兵法》是我国
古典军事的基础理论,至今为世人所推崇,《三十六计》
开篇就说:“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三十六条计策
在《孙子兵法》中基本上都能找到依据。《三国演义》更
是为国人津津乐道的一部古典小说,里面既有精彩的故事
、生动的人物,更有围绕着一条条计策的使用和破解而展
开的经典战例,当年努尔哈赤就把《三国演义》当兵书看
,打得明军连连败退。若把《孙子兵法》《三国演义》《
三十六计》三本书摆在一起,《孙子兵法》就像一本军事
原理课本,讲的是纯理论;《三国演义》就像战例汇编,
讲的是纯实践;而《三十六计》就像《孙子兵法》的模块
化应用指南,像架设在《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之问
从纯理论到纯实践的一座桥梁。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很大
程度上学习和参考了《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里面
关于应对破解三十六计的方式方法,很多也能在《孙子兵
法》中找到依据,同时,不少使计破计的案例,也是引用
《三国演义》中的例子。如果说《孙子兵法》《三国演义
》《三十六计》三部书结合在一起,就如同一套完整的中
国古典军事学教材(普及版)的话,本书就像是这套教材
的拓展阅读材料(民间版)。
最后,由于笔者水平能力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少疏漏
谬误。谨以此书,作为一名军事爱好者与广大读者和军迷
朋友的一次交流吧,望读者和军迷朋友不吝批评指正。
徐致远
二○一八年于北京
内容推荐
徐致远著的这本《论鉴三十六计》在对《三十六计》的原意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如何应对这三十六条计策的想法。
本书对应《三十六计》“总说”和三十六条计策,分别写了三十七篇文章,每文开篇引述并翻译《三十六计》各计之“解语”“按语”,并包括“评析”“破解”“战例”三个部分(“总说”篇除外)。“评析”主要是对每一计的含义、用法、注意事项结合具体战例进行解析,并根据每一计的特点,将其评价为三十六计中“最XX的一计”。“破解”主要是结合军事理论及具体事例分析每一计的应对和破解方法,为便于读者记忆,并同时与三十六计之四字计名(最后六计计名是三个字)相对应,将每一计的应对方法也归纳为四个字,置于本部分开头。“战例”则是通过一个具体典型战例,对每一计的使用及破解作进一步详细阐释,以增进理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