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20世纪80年代美国商务系统前高官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的回忆录,详细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摩擦激烈的10年中两国各界就贸易问题的政策和态度变化过程:日本如何一步步在贸易和科技领域追赶美国:美国如何从放任日本的追赶到从协议和制度上约束日本,进而形成目前决定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诸多法案。 本书是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争端的一手材料,涉及汽车、钢铁、飞机、半导体等领域,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留下了外人无法了解的细节。 对当下的读者来说,阅读本书可以一定程度上重塑对美国政府利决策层的认知,理解为什么美国对外推行强硬的贸易政策,以及为什么对中国的发展忌惮颇多。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引言:当今大国 —— 日本 第一部分 沉睡的巨人 第一章 美国世纪的终结 日本的开放 美国霸权的瓦解 对美国实力的真正挑战 第二章 芯片败局——半导体产业 早期的半导体产业 美日竞争 美日谈判 第二部分 什么使日本腾飞 第三章 认知鸿沟:“不公平”贸易与“开放”市场 “不公平”贸易问题 日本人的差异感 一个封闭的市场 第四章 政界要员:日本强势省厅 早期工业化 省厅崛起 日本的官僚 第五章 官僚战略:日本的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的目的 产业政策理论 产业政策工具 日本如何解释其政策 第六章 株式会社:在日本做生意 日本的公司 就业政策:商业还是教会? 组织的力量 增长和金融政策 战略关切:生产、质量、技术 各界支持 与外国企业的关系 日本商业操作的弱点 第三部分 是什么让美国逐渐衰落? 第七章 人人为己:在美国做生意 一家美国公司样本:摩托罗拉 美国业界的问题 第八章 贸易商还是武士:经济与国家安全间的冲突 关键产业上落败 经济理论的力量 经济与国家安全 第九章 美国贸易谈判:参与者 美国国会 美国对贸易的管理 谈判的边界 第十章 美国贸易谈判:一位内部人报告 在华盛顿制定议程(1981) 东京会谈(1981) 制定一项美国战略(1982) 东京统战(1982) 壁垒问题 “炸鱼和薯条”政策(1982) 贸易谈判和首脑峰会(1982 夏) 罗-康关系(1982—1983) 美国特别工作组(1983—1984) 第四部分 展望未来 第十一章 觉醒 当下形势 正在形成中的殖民地:美国 两难 未来的处方:美国 未来的处方:日本 结论:团结一致 注释 参考书目 导语 美国商务系统前高管回忆录,美日贸易摩擦与谈判亲历者讲述还原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摩擦细节。 这本书对克林顿政府采取对日贸易约束政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结合当下,阅读这本书也能理解美国现在为什么会执行强硬的对外贸易政策。 书中就对外贸易实务中美国相关各方间的信息壁垒、博弈甚或互相拆台的记录,颇有画面感,更有利于厘清旁观者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