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棋局(当石油枯竭遇上全球变暖我们怎么办)/读点石油财经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英)杰里米·莱格特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石油已经成了现代人类生存、活动的基础。90%的陆地、空中、海上的交通运输以石油作为能源,商店里95%的商品有着石油的痕迹,一头奶牛从出生到送到市场出售需要6桶石油,足够驾车从纽约到洛杉矶之用。笔者写作本书之时(2005年),全世界的石油消耗量是每天8000多万桶,每年290多亿桶,这些数字在几十年间一直在迅速的增加,而据预计未来仍会继续。美国政府预测到2025年全球的原油消耗量将达到每天1.2亿桶左右,每年430亿桶。而作为工业国家能源政策顾问的国际能源署在2004年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中预测,到2030年原油消耗量才达到每天1.2l亿桶。这些机构在预测时从不曾怀疑这些需求的可行性和石油工业的能力。但实际上石油工业的产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达到每天1.2亿桶。人类预计的未来经济的根基就是不稳定的。不管是从规模还是意义来讲,我们的社会现在处于史无前例的集体自我欺骗之中。

美国的石油需求占现今全球石油需求总量的1/4。在最近35年间其国内石油产量一直在下降,而需求却在稳步增长,美国的相对份额开始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其石油进口的增加。今天美国每天消耗的20007j"桶石油中就有500万桶来自中东——这片长期处于激烈冲突的土地却蕴藏着几乎全球2/3的石油储量。每天15002~桶的原油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动荡的水域穿过狭窄的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世界各地。其实只要美国政府要求提高其国内汽车和轻型卡车的燃油效率,哪怕每加仑汽油多跑2.7英里,就完全没有必要每天进口500万桶石油,也就能平息这一过程中的许多流血冲突。但它不仅不这样要求,反而允许通用等汽车厂商生产更耗油的车辆。许多SuV运动型跑车油耗高达每英里0.25加仑。1975年美国SUV车的市场份额只有2%,到2003年已经达到了24%,1987年到2001年间美国汽车的燃油效率从每加仑26.2英里降到了每加仑24.4英里,而这段时间其他国家正在研究生产燃油效率高达每加仑60英里的汽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多位美国总统都在中东地区进行过各种军事行动,尽管政客们喜欢用民主的外衣粉饰他们在苏伊士以东的军事纠葛,但明眼人一下就能看穿其真实目的。1980年吉米·卡特宣称波斯湾的通道事关国家利益,必要时可使用“任何手段,包括军事武力”。事实上美国也一直在这么做,并由此获得了数仟亿美元的账单。

这种策略日益模糊了美国至少一半民众的道德观念。这个曾经在世界民主史上有过突出贡献、出现过像马歇尔计划这种里程碑事件的国家,竟然由于对石油的深深依赖而陷入了外交政策的迷宫。它武装了一些专制政权,胡乱拼凑一些借口,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公然轰炸着另外一些国家。

美国不是唯一一个陷入这种需求与道德困境的国家。欧洲的高速公路从克莱德赛德延伸到了卡拉布里亚,从里斯本贯穿了立陶宛。原本只供本地消费的农产品现在却毫无必要地沿着这条又长又宽的大动脉运往欧盟各地。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石油的储量却是少得可怜,即使由于柴油短缺不得不强迫工厂停工,他们依然试图模仿这种模式。

即使石油是取之不尽的,这半个世纪对石油的依赖仍让人难以理解。但更让人困惑的是,在我们一步步地掉进这个陷阱中时,我们一直都知道石油资源是有限的这个事实。按当前的使用速度,本世纪内全球的石油储量就将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我们不确定的只是时间而已。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解释这一点。

为什么我们没有早点寻找石油以外的替代能源呢?几十年前我们就知道,氢燃料、生物燃料、燃料电池和其他先进的电池都能为未来的交通提供直接的动力,太阳能和许多其他的替代能源能提供分解水和充电所需的电力。我们也知道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发新的公共交通工具能节省大量的石油。这些替代物现在占有的市场太小,也许还不能快速顺利地取代石油。但它们的确有效,而且多年来它们一直在等待着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在一个三十多年前就能将人类送到月球去的社会里,难道真的找不到能替代石油的能源吗?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没有寻找解决的方法呢?这将是本书分析的第二个问题。

本书第三个目的是尽力地回答石油耗尽的速度的问题。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产量不可避免会在某一天达到最高。这一天通常被称为“石油峰值点”,我们可以认为是其顶点。过了这一天,整体石油产量将会持续下降。按目前这种巨大的全球需求水平,石油的顶点会在什么时候到来呢?

我认为这个问题将是各国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内关注的核心。要认识它,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下面一些基本概念。P5-7

书评(媒体评论)

《大棋局》一书给予我们一种震撼性的阅读……作者以有力的笔触富有激情地为我们呈现了他的论点,令读者无不信服。不同于古希腊神话中那位悲情的预言家卡珊德拉,他是一位拥有数十年丰富经验的科学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就如何终止目前已经初现端倪的全球能源危机展开激烈的辩论。

英国《独立报》

非常精彩!该书内容既有充满激情的个人观点,也同时具备强有力的、非常理性的科学依据。迄今为止,这显然是我所读过的关于石油峰值论战的最佳记录。我真切地希望该书能够引起相关人士的关注。

乔纳森·波立德英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

这是一部颠覆传统的文学作品,是一部值得馆藏的好书……杰里米·莱格特不愧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柯林·塔奇英国《卫报》

作者为我们很好地解释了能源问题的严重性,这将引导我们逐步摆脱对于石油的依赖。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本书以一种客观公正、轻松乐观的视角,满怀信心地为我们详尽的展示了如何通过提高能效和使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引领人们获得在生态意义上可行的软着陆。全书文笔轻松但却极具冲击力,值得政治家和规划师们仔细阅读。

《悉尼先驱晨报》

目录

第一部分 石油资源的枯竭

 第一章 难以为继的石油供应

 第二章 石油的勘探与开采

 第三章 顶点

 第四章 危机有多严重

第二部分 石油枯竭遇上全球暖化

 第五章 温室中的石油枯竭

 第六章 我们是如何步入窘境的(一)

 第七章 我们是如何步入窘境的(二)

 第八章 我们能够做什么

尾声 蓝珍珠的未来

序言

在全球化的视野下,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的中心议题,甚至成为国际政治的重心。国家间围绕世界能源的控制权所进行的激烈争夺,各国维护自身利益所制定的能源安全战略,以及各国政府积极主导的替代能源开发,使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而油价波动、低碳经济、气候变化以及环境保护诸多问题,不仅是政府首脑、智库学者的案头工作议题,而且成为切切实实的民生问题。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以石油天然气为主,扩展到了煤炭、电力、风能、生物质燃料、核能、能源科技等各个方面,而伴随着能源问题的国际化,中国也从国际社会的幕后走到台前,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

中国石油作为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承担着履行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围绕着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这一战略目标,积极实施“资源”、“市场”和“国际化”三大战略,注重国内外资源和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取得巨大成就。但是,能源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石油企业的海外发展往往伴随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引人瞩目的中俄石油管线一波三折,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无果而终,无不打着深刻的政治烙印。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创业经验,给扩大国际能源合作提出了~系列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此背景下,组织国内外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能源领域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将学术研究与企业决策支持相结合,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为此,我们考虑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从国外引进一批优秀的国际石油政治、经济、金融、法律类图书,翻译出版,并与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组成“读点石油财经丛书”系列,计划每年出版10种左右的图书,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起到一定的借鉴、参考和决策支持作用。

我希望通过“读点石油财经丛书”的陆续出版,为石油企业广大干部、员工提供国内外最新的石油财经方面的知识储备,并为大众读者拓宽能源问题的全球视野。

王国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党组成员

内容推荐

这本《大棋局(当石油枯竭遇上全球变暖我们怎么办)》由杰里米·莱格特著,曾法、王蕾、肖燕姣译。即使石油是取之不尽的,这半个世纪对石油的依赖仍让人难以理解。但更让人困惑的是,在我们一步步地掉进这个陷阱中时,我们一直都知道石油资源是有限的这个事实。按当前的使用速度,本世纪内全球的石油储量就将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我们不确定的只是时间而已。《大棋局(当石油枯竭遇上全球变暖我们怎么办)》的目的之一就是解释这一点。

编辑推荐

能源是世界经济的命脉。21世纪将是能源战争的时代,能源稀缺必将导致世界经济产生巨变。

这本《大棋局(当石油枯竭遇上全球变暖我们怎么办)》由杰里米·莱格特著,曾法、王蕾、肖燕姣译。英国首席科学家和你一起探讨世界能源的未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8: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