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许多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终端能量流控制一般均涉及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PLC)是自动化控制领域一种重要的控制设备。因此,“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类课程是各高等院校电气类、自动化类、机电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因该课程内容与工业生产运行过程密切相关,也是与社会需求结合比较紧密的工程应用类课程之一。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突出的重要性。
笔者任教于浙江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20余年,长期教授“电气控制与PLC技术”“PLC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等课程。作为课程责任教师,笔者强烈地期望能在该课程教学中凸显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近年来已先后完成了多项与该课程相关的优秀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性实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项目。特别地,通过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理念下的PLC课程虚实结合多层次混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建设,完善了构建多层次混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内容和实施手段。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均为笔者近些年教学建设和改革研究的总结成果,已经在所在高校相关专业中教学实践多年,效果良好。
全书分3篇,共7章内容。
第1篇:PLC理论与实践基础,包含第1章和第2章。第1章为PLC理论基础,主要介绍PLC的工作方式、结构组成、编程元件、编程语言、编程规则、编程步骤等。第2章为西门子PLC编程软件的使用,介绍西门子S7-200以及S7-200 SMART类型PLC对应的STEP 7-MicroWIN、STEP 7-MicroWIN SMART两种编程软件的安装、窗口组件、使用方法,以及s7_200_sim仿真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第2篇:PLC基础实验平台与实践,包含第3章和第4章。第3章为PLC基础实验平台,介绍PLC基础实验箱、PLC与PC通信设置。第4章为PLC基础实验,主要提供10多种基于PLC实验箱的PLC基础实验项目素材和内容。
第3篇:PLC课程设计与实践,包含第5章~第7章。第5章为PLC综合实践平台,主要介绍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及内容、电气制图与常用CAD软件、MCGS工业组态软件的应用。第6章和第7章为PLC课程设计实践,分别提供10多种基于实训平台装置、基于虚拟场景模拟的PLC综合课程设计项目素材和内容。
最后,附录A、B、C分别提供西门子S7-200(SMART)PLC外围接线图、PLC课程设计选题表和报告(说明书)的格式范例。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笔者所在高校PLC实验室主要设备提供厂商——杭州力控科技有限公司多位工程师在资料、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在设备使用和学生实践指导方面得到了实验室梁盛辉老师的很多帮助,部分章节常识性介绍内容参考了一些已出版的文献,在此谨致谢忱。虽已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因编写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不妥之处仍在所难免,尚希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编者
202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