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三部分,宏观决策篇从建设路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与国内自贸试验区对接四个方面研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国别(地区)篇选择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点国家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枢纽城市香港、澳门,研究其在“一带一路”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态度、角色和作为;专题研究篇关注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一带一路”恐怖活动以及福建省“海丝”核心区建设四个专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许培源 经济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华侨大学经济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从事国际经济学、亚太经贸关系研究,主要关注开放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研究。
宏观决策篇
第一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及其建设路径
第二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及其经济效应
第三章 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理论创新与实证检验
第四章 各个自贸区功能承接“一带一路”研究
国别(地区)篇
第五章 印尼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第六章 马来西亚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角色
第七章 中泰经贸关系及“一带一路”合作
第八章 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机遇、定位与作为
第九章 澳门的地理历史人文优势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专题研究篇
第十章 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及其经济效应
第十一章 “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的创新与增长效应
第十二章 “一带一路”沿线恐怖活动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第十三章 福建省“海丝”核心区建设的机制与路径
前言
”一带一路”是中央统揽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基于国家主权安全和经济发展利益需要,在周边和国际环境趋于复杂的背景下,提出的一个重大构想。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轴,本书研究“一带一路”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贸合作及其经济效应,包括宏观决策篇、国别(地区)篇和专题研究篇三部分。
宏观决策篇从建设路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与国内自贸试验区对接四个方面研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建设路径方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是:以国际经贸合作为核心,以海上运输通道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骨架,以沿线的重点港口、中心城市、资源区块、产业园区为支撑体系,以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手段,以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建设方向,推动以南海和重要通道为主的海上合作和共同开发,实现海上的联通便利化;同时,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经济融合,形成开放式国际经济合作带,打造具有强大产业聚集效能的经济走廊,以利益交融、互利共赢的一体化伙伴关系,重构海丝经贸合作新格局,参与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拓展国际发展新空间。
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当前沿线各国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差异显著,南亚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均最低,是推进自由贸易区谈判的优先领域;中国的贸易自由化水平较低,应着力扩大市场准入、减少贸易限制;东非、南非的贸易便利化程度低,应着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关效率等。进一步模拟评估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国际经济效应发现: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均对沿线各区域的实际GDP、社会福利、进出口等产生正向激励,但贸易便利化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