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必新、何东宁、肖芳、张颖、王丹著的《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物权卷)》突破了传统法律案例类图书的“要点提示、案情、法院审判、裁判要旨、评析”等写作模式;在编写体例上,采取了【裁判规则】、【规则理解】、【拓展适用】、【典型案例】的体例。以裁判规则为主线,在内容和体例上都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突出强调不仅要关注公报案例等指导性案例本身,而且要关注指导性案例所形成规则的理解与适用,侧重于弥补法律漏洞以及阐释实务中如何正确理解与适用法律,致力于为读者迅速查找指导性案例和把握裁判规则提供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
江必新、何东宁、肖芳、张颖、王丹著的《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物权卷)》包括【指导性案例】,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为主,同时,精选了个别最高院裁判的具有指导性的案例。【裁判规则】,通过对案件争议焦点所涉法律问题进行评析,形成裁判结论所确立的规则,对法官在同类案件中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具有极大的参考、规范作用。【规则理解】,以超越个案审判的视野,研究案例所体现的法律规则、法律原理、法律精神以及裁判方法、裁判理念等核心价值,达到将裁判规则适用于类案的效果。【拓展适用】,对相关理论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全面阐释裁判规则的精髓,拓宽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渠道。
第一章 物权变动原则
规则1 善意买受人根据不动产登记,确信登记的权利状态与现实状态相一致的信赖利益应予保护1
【规则理解】
一、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1
二、物权公示的方式2
(一)公示方法之特性2
(二)物权公示之形式2
三、物权公示的效力3
(一)物权公示的设权效力3
(二)物权公示的对抗效力4
(三)物权公示的宣示效力5
(四)物权公示的推定效力5
(五)物权公示的公信效力6
【拓展适用】
一、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的区分7
(一)原因行为的生效要件8
(二)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9
(三)区分原则的意义9
二、公示公信原则与善意取得制度9
三、不动产登记的制度价值12
(一)不动产登记制度概要12
(二)不动产登记的程序设计12
【典型案例】丁福如与石磊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14
规则2 不动产物权变动只能在登记时生效,不能因未登记而认定该不动产转让合同全部未生效19
【规则理解】
一、区分原则的基本内涵19
二、对区分原则的认识过程20
三、区分原则的实践意义22
【拓展适用】
一、非基于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22
(一)非基于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的内涵22
(二)非基于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的情形23
二、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的例外23
三、登记的性质24
四、占有之于不动产的意义25
【典型案例】湖南省总工会与长沙市卫生防疫站房地产转让合同纠纷案27
第二章 不动产登记
规则3 不动产物权应当依不动产登记簿的内容确定30
【规则理解】
一、不动产登记簿的性质30
(一)不动产登记簿的内涵30
(二)不动产登记簿的特征31
二、不动产权属证书的性质和作用32
(一)不动产权属证书的性质32
(二)不动产权属证书的作用32
三、不动产登记簿和不动产权属证书的关系33
【拓展适用】
一、不动产登记行为性质辨析34
(一)不动产登记是不动产物权的公示方式35
(二)不动产登记在现阶段系行政机关的一项行政行为36
二、不动产登记与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关系36
第三章 物权的保护
第四章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第五章 物业管理
第六章 业主知情权
第七章 建筑物共有
第八章 相邻关系
第九章 善意取得
第十章 财产无主的认定
第十一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十二章 抵押权
第十三章 债权出质
第十四章 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