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为总结跨海隧道工程修建关键技术,本书重点介绍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于跨海隧道工程的可行性,同时通过调研、收集国内外已建、在建及计划中的跨海工程论文、设计、建设及运营维护相关资料,对各项目方案论证确定过程,建设时机选择依据,采用的投融资模式及实施效果,项目的经济、技术、环境评价方法、设计、施工期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运营维护及收益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跨海隧道工程,跨海隧道工程技术,跨海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装备,跨海工程关键技术问题,我国跨海隧道建设的现状与展望。 本书可供从事跨海隧道研究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学习和参考。 作者简介 王杨,男,1968年5月出生,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巴基斯坦拉合尔轻轨橙线,北京地铁8号线、13号线霍营站地下通道,北京地铁5号线、7号线磁器口站地下通道,北京地铁大兴线天宫院站地下通道等多个地下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出版专著1部,获得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2017年获得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统战部授予的中央企业侨联首届归侨侨眷及留学人员“优秀创新人才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跨海隧道工程发展与意义 1.2 跨海隧道工程研究现状 1.2.1 跨海隧道工程 1.2.2 跨海桥隧结合工程 1.3 现有跨海技术研究现状 1.3.1 跨海隧道施工技术 1.3.2 跨海桥隧结合工程施工技术 1.4 跨海工程新材料、新技术研究现状 1.5 本书主要内容 第2章 跨海隧道工程 2.1 主要跨海隧道工程 2.1.1 日本青函海底隧道 2.1.2 英吉利海峡隧道 2.1.3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 2.1.4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 2.1.5 狮子洋海底隧道 2.1.6 费马恩海峡隧道 2.2 主要跨海桥隧结合工程 2.2.1 丹麦大贝尔特海峡隧道 2.2.2 厄勒海峡大桥 2.2.3 港珠澳大桥 2.2.4 深中隧道 2.2.5 崇明越江隧道 第3章 跨海隧道工程技术 3.1 跨海隧道技术 3.1.1 地质勘查和超前预报技术 3.1.2 围岩压力与水压力计算方法 3.1.3 盾构法海底隧道 3.1.4 沉管法海底隧道 3.1.5 钻爆法海底隧道 3.1.6 各类型海底隧道对比评价 3.1.7 海底隧道的维护管理 3.2 桥隧结合工程 3.2.1 桥隧结构形式及跨度分配 3.2.2 桥隧相接形式及关键技术 3.2.3 桥隧结合工程与全桥、全隧工程对比评价 第4章 跨海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装备 4.1 跨海工程新材料 4.1.1 高品质特殊钢 4.1.2 高性能混凝土 4.1.3 其他高性能材料 4.2 海底隧道新技术与新装备 4.2.1 海底隧道超长距离掘进的方法与关键设备 4.2.2 超长海底隧道通风与防灾救援方案与设备 4.2.3 深水软弱围岩海底隧道附属工程施工方法与装备 4.2.4 海底隧道结构和防水体系的耐久性与可维护性 4.3 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 4.3.1 BIM技术的应用 4.3.2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4.4 新型跨海工程结构 4.4.1 悬浮隧道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4.4.2 真空管道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第5章 跨海工程关键技术问题 5.1 跨海工程建设时机 5.1.1 社会需求 5.1.2 资金准备 5.1.3 技术准备 5.1.4 相关政策支持 5.2 跨海工程决策依据 5.2.1 跨海工程的决策依据 5.2.2 跨海工程决策期面临的风险及可能发生的问题 5.3 跨海工程投融资模式 5.3.1 跨海工程投融资模式的选择 5.3.2 跨海工程投融资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4 跨海工程交通需求 5.4.1 交通方式 5.4.2 结构形式 5.5 跨海隧道工程施工方法及断面形式 5.5.1 跨海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 5.5.2 跨海隧道工程的断面形式 5.6 跨海隧道施工设备与适用性 5.6.1 盾构机 5.6.2 TBM 5.7 跨海工程运营管理及防灾 5.7.1 桥梁工程的运营管理及防灾 5.7.2 隧道工程的运营管理及防灾 第6章 我国跨海隧道建设的现状与展望 6.1 已建跨海隧道工程 6.2 琼州海峡通道工程 6.2.1 琼州海峡概况 6.2.2 琼州海峡建设条件 6.2.3 琼州海峡建设方案 6.3 渤海海峡通道工程 6.3.1 渤海海峡概况 6.3.2 渤海海峡建设条件 6.3.3 渤海海峡建设方案 6.4 我国跨海隧道建设的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