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我国燃煤发电行业超低排放的巨大贡献为引导,以存在的局部问题为导向,目标是能够进一步完善短期内成熟的超低排放技术,以及提高环保设施运营与管理水平,系统优化污染防治各环节。本书系统地对我国燃煤发电行业超低排放的政策发展与技术路线进行了梳理,重点对我国燃煤发电超低排放以来发现的除尘问题、脱硫问题、脱硝问题、固体废弃物问题以及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应措施。 本书可供电力行业与环保系统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政府部门的决策等相关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能源电力、环境保护、管理科学、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师生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王圣,男,博士,研究员级高工,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东南大学校外博士及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科技部、环保部、江苏省科技厅、工信厅、环保厅、发改委等专家库专家。长期致力于电力环保的科学研究,主要方向:电力环保政策、电力大气污染控制、电力节能减排、电力规划环评等。 获“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产业教授、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八届“青年科技奖”、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十二五”科技创新优选个人、中国国电集团一级奖章、届南京市浦口区“十大科技之星”等。 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0余项、很好科普著作奖2项。发表论文247篇,著作11部,参与编制国家、行业等标准7项,授权20项。 目录 前言 章 概述 节 我国电力发展 第二节 世界电力发展 第三节 我国电力与世界电力发展比较 第四节 我国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与控制 第二章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节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概念 第二节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提出与相关政策要求 第三节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发展与特点分析 第四节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路线选择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及展望 节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颗粒物控制技术路线 第二节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二氧化硫控制技术路线 第三节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氮氧化物控制技术路线 第四节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非传统大气污染物控制展望 第四章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性能评估 节 2017年前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稳定性抽样评估 第二节 2017年后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选择性稳定性评估 第五章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 节 政策与管理方面 第二节 技术与预测方面 第三节 相关政策与建议 第六章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相关的除尘实践问题 节 超低排放改造除尘技术路线选择问题 第二节 超低排放改造后除尘设施性能测试及时I生问题 第三节 超低排放改造后烟尘协同控制问题 第四节 超低排放改造后静电除尘器由于结灰造成除尘效率降低 第五节 超低排放改造后湿式电除尘器超细颗粒物脱除难度加大 第六节 超低排放改造后烟尘浓度在线监测问题 第七节 超低排放改造后设备运行管理问题 第七章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相关的脱硫实践问题 节 超低排放改造后脱硫吸收塔喷淋层喷嘴堵塞问题 第二节 超低排放改造后脱硫吸收塔喷淋层结垢问题 第三节 超低排放改造后脱硫塔氧化风管堵塞问题 第四节 超低排放改造后脱硫塔除雾器结垢问题 第五节 超低排放改造后脱硫塔溢流返浆和吸收塔浆液品质下降问题 第六节 超低排放改造后脱硫塔氯离子高问题 第七节 超低排放改造后湿法脱硫对生态环境影响 第八章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相关的脱硝实践问题 节 脱硝设施人口氮氧化物浓度高的问题 第二节 全负荷脱硝氮氧化物超标的问题 第三节 脱硝设施喷氨优化流场均布的问题 第四节 脱硝系统堵塞导致NOx超标的问题 第五节 尿素制氨技术问题 第六节 氨逃逸光程设置与维护校验的问题 第七节 脱硝设施可靠性管理 第九章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相关的固体废弃物实践问题 节 超低排放后脱硫装置石膏脱水困难问题 第二节 超低排放后石膏杂质含量高问题 第三节 燃煤电厂催化剂问题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