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于秋阳,女,经济学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应用经济学博士后(2015—2018)。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产业经济、区域经济、文化创意产业。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一等基金、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和专项课题等纵向课题近20项,主持旅游规划项目及各类咨询项目30余项。 目录 一、现实基础 (一)长三角已逐步夯实高铁网络建设基础 1.“八纵八横”高铁网络格局基本形成 2.高铁建设基础完备,密度居世界前列 3.积极开展高铁站点配套设施建设 (二)长三角已逐步构筑世界级城市群载体 1.长三角城市群总体发展基础较好 2.高铁驱动城市群形成快速交通圈 (三)长三角已基本具备旅游一体化协作条件 1.高铁沿线旅游产业成熟度较高 2.高铁沿线旅游经济带逐渐形成 3.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加速推进 (四)旺盛需求下高铁旅游机遇与挑战并存 1.高铁旅游的井喷考验目的地接待能力 2.高铁旅游需求升级冲击传统旅游产品 3.高铁旅游新需求加剧沿线目的地竞争 二、主要问题018 (一)现存主要问题 1.从产品品质上看,团体活动多方受限,过程体验不佳 2.从开发水平上看,行业资源统筹不足,营销力度不够 3.从运营监管上看,供求双方对接不畅,信息仍不对称 4.从软件服务上看,旅游需求未受重视,人力资源匮乏 5.从硬件配套上看,高铁站点发展不均,接驳质量不一 (二)深层原因剖析 1.主观观念: 铁路部门重旅轻游,管理存在围栏效应 2.客观限制: 铁路运输功能与旅游活动特征存在矛盾 3.营商环境: 存在企业进入壁垒,市场化程度仍较低 4.舆论导向: 媒体引导不足,受众对高铁旅游了解不够 三、发展思路 (一)国外、国内借鉴 1.欧洲高铁旅游的特色运营模式 2.国内区域高铁旅游合作模式 (二)指导思想 (三)主要目标 四、推进举措 (一)强化上海引领长三角高铁旅游一体化地位 1.继续增强上海作为高铁旅游枢纽城市的集聚作用 2.形成“沪宁杭合”多核心的长三角高铁旅游网络 (二)全面落实长三角高铁旅游联盟分工协作 1.明确联盟组织形式与运作机制 2.细化联盟功能,落实联盟协作分工 (三)打造长三角高铁旅游多层次产品体系 1.依托长三角高铁旅游网,分类更新业态产品 2.优化高铁旅游线路和服务,提升产品品质 (四)提升高铁旅游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品质 1.规范高铁站点的商旅中心做好服务衔接 2.完善铁路旅游网络平台和信息延伸服务04 (五)优化长三角高铁站点与旅游配置模式 1.构建区域高铁旅游网络模式 2.打造高铁旅游目的地模式 3.推出高铁旅游精品线路模式 4.串联旅游景点与配套服务模式 五、保障建议 (一)机制创新 1.区域协同机制,全面对接长三角区域合作平台 2.横向合作机制,部门协同推进高铁旅游一体化 3.市场联动机制,加强区域产品建设与市场推广 4.运营保障机制,做好高铁旅游一体化公共服务 (二)对策建议 1.政策引领,出台高铁旅游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 2.媒体引导,树立“把旅客变游客”营运理念 3.优化供给,提升沿线城市旅游配套服务水平 4.统筹调度,促进长三角高铁旅游运力扩容 5.完善监管,优化长三角高铁旅游市场环境 6.强化支撑,加强人才交流培训与技术支持 附件一:长三角高铁沿线旅游资源调查及线路设计 附件二:长三角高铁站点旅游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附件三:长三角旅游专列服务满意度调研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作者从高铁驱动下的区域旅游供给和需求两个维度对高铁旅游加速长三角一体化展开研究,主要从现实基础、主要问题、发展思路、推进举措、保障建议等几方面展开,并针对高铁旅游运营状况、市场主体与管理难题、站点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匹配情况等方面的现实状况与主要问题,深层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