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荷塘月色(朱自清专集经典彩绘本)/美冠纯美阅读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朱自清
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多年以来,《荷塘月色》一直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是朱自清最为著名的散文之一,是现代散文名篇。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月下的荷塘与荷塘上月色的优雅、朦胧之美。此外,作者还运用了“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启发读者进行更加深远的想象,呈现出一种幽深的意境。文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相应;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诗意盎然,多用叠字,具有一种强烈的音韵之美。
本书分为“感悟生活”“故人旧事”“行走的踪迹”“思索人生”四辑,其中系统收录《荷塘月色》《背影》《扬州的夏日》《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诸多经典的散文名篇。每辑前附有“导语”,介绍朱自清先生该辑散文主题下的创作风格;每篇作品前附有“导读”,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写作特点和主题思想等。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教育家、批评家。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隽永深刻、沉郁顿挫,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思想沉厚著称,极富真情实感和感染力,他的散文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家庭小品,如《背影》《给亡妇》等;二是海外游记,如《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三是写景美文,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春》等。
目录
感悟生活
歌声
匆匆
《忆》跋
荷塘月色
看花

冬天
买书
故人旧事
背影
白采
阿河
儿女
白马湖
我所见的叶圣陶
给亡妇
行走的踪迹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绿
扬州的夏日
威尼斯
罗马
潭柘寺 戒坛寺
圣诞节
吃的
思索人生
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航船中的文明
正义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说话
沉默
论诚意
论废话
论青年
论气节
序言
以《散文集〈背影〉序
》代序言
胡适之先生在一九二二
年三月,写了一篇《五十年
来中国之文学》;篇末论到
白话文学的成绩,第三项说

白话散文很进步了。长
篇议论文的进步,那是显而
易见的,可以不论。这几年
来,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
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
小品散文”。这一类的小品
,用平淡的谈话,包藏着深
刻的意味;有时很像笨拙,
其实却是滑稽。这一类作品
的成功,就可彻底打破那“
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

胡先生共举了四项。第
一项白话诗,他说“可以算
是上了成功的路了”;第二
项短篇小说,他说“也渐渐
的成立了”;第四项戏剧与
长篇小说,他说“成绩最坏”
。他没有说哪一种成绩最好
;但从语气上看,小品散文
的至少不比白话诗和短篇小
说的坏。现在是六年以后了
,情形已是不同:白话诗虽
也有多少的进展,如采用西
洋诗的格律,但是太需缓了
;文坛上对于它,已迥非先
前的热闹可比。胡先生那时
预言,“十年之内的中国诗
界,定有大放光明的一个时
期”;现在看看,似乎丝毫
没有把握。短篇小说的情形
,比前为好,长篇差不多和
从前一样。戏剧的演作两面
,却已有可注意的成绩,这
令人高兴。最发达的,要算
是小品散文。三四年来风起
云涌的种种刊物,都有意或
无意地发表了许多散文,近
一年这种刊物更多。各书店
出的散文集也不少。《东方
杂志》从二十二卷(一九二
五)起,增辟“新语林”一栏
,也载有许多小品散文。夏
尊,刘薰宇两先生编的《文
章作法》,于记事文,叙事
文,说明文,议论文而外,
有小品文的专章。去年《小
说月报》的“创作号”(七号
),也特辟小品一栏。小品
散文,于是乎极一时之盛。
东亚病夫在今年三月“复胡
适的信”(《真美善》一卷
十二号)里,论这几年文学
的成绩说:“第一是小品文
字,含讽刺的,析心理的,
写自然的,往往着墨不多,
而余味曲包。第二是短篇小
说。……第三是诗。……”这
个观察大致不错。
但有举出“懒惰”与“欲速”
,说是小品文和短篇小说发
达的原因,那却是不够的。
现在姑且丢开短篇小说而论
小品文:所谓“懒惰”与“欲
速”,只是它的本质的原因
之一面;它的历史的原因,
其实更来得重要些。我们知
道,中国文学向来大抵以散
文学为正宗;散文的发达,
正是顺势。而小品散文的体
制,旧来的散文学里也尽有
;只精神面目,颇不相同罢
了。试以姚鼐的十三类为准
,如序跋,书牍,赠序,传
状,碑志,杂记,哀祭七类
中,都有许多小品文字;陈
天定选的《古今小品》,甚
至还将诏令,箴铭列入,那
就未免太广泛了。我说历史
的原因,只是历史的背景之
意,并非指出现代散文的源
头所在。胡先生说,周先生
等提倡的小品散文,“可以
打破‘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
信”。他说的那种“迷信”的
正面,自然是“美文只能用
文言了”;这也就是说,美
文古已有之,只周先生等才
提倡用白话去做罢了。周先
生自己在《杂拌儿》序里说

……明代的文艺美术比较
地稍有活气,文学上颇有革
新的气象,公安派的人能够
无视古文的正统,以抒情的
态度作一切的文章,虽然后
代批评家贬斥它为浅率空疏
,实际却是真实的个性的表
现,其价值在竟陵派之上。
以前的文人对于著作的态度
,可以说是二元的,而他们
则是一元的,在这一点上与
现代写文章的人正是一致,
……以前的人以为文是“以
载道”的东西,但此外另有
一种文章却是可以写了来消
遣的;现在则又把它统一了
,去写或读可以说是本于消
遣,但同时也就是传了道了
,或是闻了道。……这也可
以说是与明代的新文学家的
意思相差不远的。在这个情
形之下,现代的文学——现
在只就散文说——与明代的
有些相像,正是不足怪的,
虽然并没有去模仿,或者也
还很少有人去读明文,又因
时代的关系在文字上很有欧
化的地方,思想上也自然要
比四百年前有了明显的改变

这一节话论现代散文的
历史背景,颇为扼要,且极
明通。明朝那些名土派的文
章,在旧来的散文学里,确
是最与现代散文相近的。但
我们得知道,现代散文所受
的直接的影响,还是外国的
影响;这一层周先生不曾明
说。我们看,周先生自己的
书,如《泽泻集》等,里面
的文章,无论从思想说,从
表现说,岂是那些名士派的
文章里找得出的?——至多
“情趣”有一些相似罢了。我
宁可说,他所受的“外国的
影响”比中国的多。而其余
的作家,外国的影响有时还
要多些,像鲁迅先生,徐志
摩先生。历史的背景只指给
我们一个趋势,详细节目,
原要由各人自定;所以说了
外国的影响,历史的背景并
不因此抹杀的。但你要问,
散文既有那样历史的优势,
为什么新文学的初期,倒是
诗,短篇小说和戏剧盛行呢
?我想那也许是一种反动。
这反动原是好的,但历史的
力量究竟太大了,你看,它
们支持了几年,终于懈弛下
来,让散文恢复了原有的位
置。这种现象却又是不健全
的;要明白此层,就要说到
本质的原因了。
导语
以生花妙笔,写温情琐事,绮丽河山,百态人生。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美”著称,文风细腻委婉,语言精雕细琢,布局构思新颖别致,创造了一种情趣之美、景趣之美、希望之美。
本书是名家经典阅读书系“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中的一本,精心收录朱自清先生创作的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和贴近儿童现实生活的多篇散文佳作。
书评(媒体评论)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
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
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
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
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朱自清
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
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
先被提及的。
——叶圣陶
精彩页
歌声
导读
本文原载1921年11月5日《时事新报·学灯副刊》。
《歌声》是朱自清早期的散文作品,描绘的是作者在音乐会上听歌的感受。朱自清先生凭借自己细腻的感受、丰富的想象和诗意的情怀,营造出一种无比优美的意境。
歌声原本难描难绘,但作者在描绘歌声的时候,运用了通感这一艺术手法,把歌声这种听觉形象与触觉、视觉、嗅觉等多种感觉交叠在一起,将无形之物转化成我们能够摸得到、看得到、闻得到的物象,描绘出一幅美不胜收的江南微雨图,韵味十足,令人心驰神往。作者还把感情也注入歌声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把情与景、虚与实和谐地统一起来,吟唱出一首发自灵魂的歌曲。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①,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②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濛濛的雨,园里没了秾郁③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匆匆
导读
本文原载1922年4月11日《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54期,并入选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本。
散文《匆匆》写于1922年5月,当时正值五四运动落潮之际。作者面对令人失望的现实,心情苦闷,感伤彷徨,但并不颓废消沉,而是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在本文中有很好的体现。
在这篇文章里,朱自清以丰富的想象,形象地捕捉住时光逝去的踪迹,描绘了燕子、杨柳、桃花等自然万物的荣枯,暗示时光的流逝。这一写法,使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给人以真切的质感,同时表现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惋惜和焦虑。
此外,作者运用排比、拟人、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尽情地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特别是用贯穿全篇的设问及反问,将心中曲折顿挫的复杂情感描绘到了极致,动人心扉,耐人寻味。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①: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②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