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为什么这么多人在中年遭遇众多挫折? 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些挫折当作一种危机? 这种危机与经历又代表了怎样的意义? 中年危机——詹姆斯·霍利斯将其称为“中年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自己的机会,霍斯教授提出了一个看似可怕实则具有解放意义的问题:“除了我的过往以及我所扮演的角色,我究竟是谁?”当我们发现,自己一直在以虚假的自我生活,被不切实际的期望驱使着扮演—个“临时的”成年人格时,我们就打开了第二个成年期的大门,将迎来真实的人格。 在本书中,霍利斯教授基于荣格心理学的视角,以一种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呈现了中年经历的层次,并带领我们重新审视、界定、调整自己的人格,从而了解内心真正的需求,抛开童年创伤与“临时人格”的束缚,从痛苦出发,穿越“中年之路”,前往意义的彼岸,最终形成稳定、成熟、完善的人格。 作者简介 郑世彦,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编辑,著有《看电影学心理学》,译有《生涯咨询》《选择理论》《爱的先知:弗洛姆传》《成为我自己:欧文·亚隆回忆录》《我们内心的冲突》等。 目录 第一章 临时的人格 童年创伤 个人情结 第二章 中年之路的出现 内在压力与预警 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身份变化 撤回投射 身体和时间感的变化 希望的减退 神经症体验 第三章 内在的转变 人格面具与阴影的对话 亲密关系问题 中年外遇 父母情结的影响 职业世界:工作与使命 劣势功能的显现 阴影入侵 第四章 文学案例研究 《浮士德》与《包法利夫人》 《地下室手记》 诗人与诗歌 第五章 个性化:荣格的当代神话 选择与决定 个体化的意义 第六章 航海与孤独 从孤独到独处 消化分离的创伤 经历丧失和撤回投射 直面恐惧的仪式 联系失落的孩子 激情的生活 灵魂的沼泽地 伟大的辩证 牢记死亡 生命是一束光 精选参考书目 普通参考书目 序言 为什么这么多人在中年 遭遇如此多的挫折?为什么 我们会把这种挫折当作一种 危机?这种经历的意义是什 么? 中年危机,我更愿意称 之为中年之路,为我们提供 了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 ,并提出了一个看似可怕实 则具有解放意义的问题:“ 除了我的过往以及我所扮演 的角色,我究竟是谁?”当 我们发现自己一直在以虚假 的自我生活,被不切实际的 期望驱使着扮演一个“临时 的”成年人格时,我们就打 开了第二个成年期的大门, 将迎来我们真实的人格。 中年之路是一个重新界 定和调整人格的机会,是介 于首次成年的青春期和无可 避免的老年及死亡之间的过 渡阶段。那些清醒地穿越了 这段旅程的人,会为自己的 生命赋予更多的意义。那些 没有清醒穿越的人,无论他 们在外部世界表现得多么成 功,仍然是自己童年的“囚 徒”。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的 精神分析实践对象主要是中 年人;中年之路代表了一个 极好的——尽管常常令人痛 苦——修正自我感(sense of self)的机会。因此,本 书将会探讨以下这些问题: ·我们是如何获得特定的 自我感的? ·有哪些变化预示着我们 进入了中年之路? ·我们如何重新定义自我 感? ·荣格的个体化概念与对 他人的承诺之间有何关联? ·有哪些态度和行为的改 变能够支持个体化过程,并 帮助我们穿越中年之路,渡 我们脱离痛苦,去往意义的 彼岸? 深度心理学家认为,一 个人的成长空间取决于他向 内看和承担责任的能力。如 果我们总是将自己的生活看 作由他人造成的困境,看成 一个可以“迎刃而解”的问题 ,那么就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勇气 ,人格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荣格在一封1945年谈及 个人成长的信中写道: (成长)的史书由三部 分组成:洞察力、忍耐力和 行动力。心理学只在第一部 分被人需要,而在第二、第 三部分,道德力量将发挥主 导作用。 许多人把生活当作一部 小说。我们被动地从一页翻 到另一页,以为造物主会在 最后一页告诉我们生命的意 义。正如海明威曾说过的, 如果主人公还没有死,只是 因为作者还没写到结尾。因 此,无论有没有获得启迪, 在人生的最后一页,我们都 会死去。而踏上中年之路会 让我们更加清醒,能够为余 下的篇章担负起责任,敢于 为召唤我们的广阔生活而冒 险。 无论读者身处生命的哪 一阶段,所受到的召唤都一 如丁尼生(Tennyson)在 《尤利西斯》(Ulysses) 中所言: 长昼将尽,皓月徐升。 内心召唤,耳边回响。 一起来吧,我的朋友。 探新寻异,永不为晚。 导语 中年,是一段从痛苦到意义的旅程。 许多人把生活当作一部小说,我们被动地从一页翻到另一页,以为造物主会在最后一页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但并非如此。 勇敢踏上中年之路,会让我们更加清醒,为人生余下篇章担负起责任。 聚焦荣格人格发展理论,荣格派著名心理分析师经典之作。 书评(媒体评论) 何时进,何时退,何时 用,何时藏,人生就在这些 之间,这就是焦虑本身。寻 找焦虑止损点的过程大概率 是痛苦的,但找到它特别重 要,中年之路就是这样一段 从痛苦到意义的旅程。 很多人经历的焦虑其实 跟年龄无关,有关的是外部 现实和我们内心的冲突。有 的人在年近30岁时就感受到 了这样的波动,有些人在四 五十岁,还有些人则直到晚 年都没能走出漫长的童年期 。“临时人格”必须死亡,成 熟的人格才能诞生。 那些体验了这次“死亡” 的人,能够在之后的岁月里 更有意识、更清醒地活着; 而那些避免了第一次“死亡” 的人则为第二次死亡所困扰 ,焦虑于自己这一生不够有 意义。 ——吴晓波 财经作家 早在童年时期,人们内 在的自我认知和后天形成的 人格之间就已出现越来越大 的裂痕,而大多数中年危机 都是由这种分裂的痛苦所引 发的,中年危机就是这样一 种精神上的临界点。 但人们应该意识到,这 种痛苦症状是积极的,它带 来了一条充满机遇的通道, 供人们重新界定、调整人格 ,得以泯灭旧我迎接新生。 《中年之路》基于荣格心理 学的视角展开,将给那些正 值人生巅峰却陷入迷茫的人 们带来切实的助力。 ——杨韶刚 广东外语外 贸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 导师 荣格所说的“中年危机” 并非“上有老,下有小”的现 实危机,而是“繁华过后成 一梦”的意义危机。少壮时 人们习惯在外部指标指引下 奋斗打拼,当有一天外在目 标基本达成,人却倍感空虚 ,方才惊觉面具之下一无所 有——这是很多现代人正在 经历的精神悲剧。 中年,与其说是一个时 间事件,不如说是一种心理 体验,它是人生的第二成年 期,让我们开始理解内心的 冲突,寻获不可避免的人格 碰撞的意义。那些坦然踏上 “中年之路”,勇敢经历“人 格第二次成型”的人,将在 精神层面上重获新生。 ——王芳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致独特的你:人格心理学 40讲》主讲人 精彩页 我读五年级的时候,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老师买了一些本来用作潜艇望远镜的玻璃棱镜。课前课后,我们会(透过玻璃棱镜)在过道上摸索着前进,有时会撞上墙壁或其他同学,并乐在其中。我们着迷于究竟什么是现实,以及如何在如此弯曲的视角下找到道路。我很好奇那些一直戴着眼镜的同学,是否会看得更清晰,或者是否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当我得知眼睛里的晶状体也会折射光线时,我不得不进而怀疑,我们所看到的现实,是否完全取决于晶状体。 年少时的觉察对现在仍有启发意义,我意识到无论现实情况本身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它都离不开我们看待它的视角。甫一出生,我们就被赋予了多种“视角”——遗传基因、性别、特定的文化,以及迥异的家庭环境,所有这些奠定了我们对现实的感知。多年后回头看,不得不承认,生活与其说源于我们的真实本性,不如说源于家庭环境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塑造了我们的现实感。甚至不得不承认,生活与其说源于我们的真实本性,不如说源于我们看待现实的视角。 心理治疗师有时会画一张代表家族情感的家谱图。家族几代人所延续的历史会揭示一些反复出现的主题。虽然遗传倾向发挥了作用,但很明显,家族会将其对生活的看法代代相传。父辈将“视角”传给子女,在这个折射的视角下,某些选择和结果被不停地重复。正如我们通过透镜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某些方面,我们也因此错失了这个世界的其他方面。 也许,让中年之路变得有意义的第一步,就是承认家庭和文化的“视角”失之偏颇,而我们正是基于这些视角做出了选择并承受其后果。如果我们在另一个时空出生,有着价值观不同的父母,就会有完全不同的视角。我们被赋予的视角带来了一种受限制的生活,这种生活并不能体现我们是谁,而是反映了我们如何习惯性地看待人生和做出选择。世世代代的人都被人类中心论所吸引,试图捍卫自己的世界观,认为自身的视角比其他物种更优越。同样,我们也深信自己看待世界的视角是唯一正确的,很少怀疑自身感知所受到的限制。童年创伤 哪怕处于最被优待的童年期,生活体验也可能是痛苦的。我们原本在母亲的子宫内与其连为一体,突然间,我们被粗暴地推入现实世界,开始了流放,同时也开始了追寻,以恢复失去的联结。甚至宗教也可以被视为寻找与母体子宫联结的一种投射(religion来自拉丁文religio,意为“人与神之间的纽带”;或者说religare,意为“重新联结”)。对许多人而言,由于贫困、饥饿和各种虐待的影响,对世界的最初体验摧毁了他们对自我的感知。在童年时期,他们就封装了自己的感觉、认知和情感,以免受到进一步的伤害。这些人长大变成了反社会者和精神失常者,充斥于我们的监狱和街道。 可悲的是,对于因此遭受重创的人来说,成长和改变的前景是暗淡的;成长意味着要向充满痛苦的世界敞开自己,而这太可怕了。我们大多数人作为神经质人格幸存下来,这意味着在孩童的原始天性和所适应的世界之间的夹缝中生存。我们甚至可以得出结论,未经审视的成年人格是由童年创伤引起的态度、行为和心理反射的集合,其主要目的是应对关于童年的机体记忆所体验到的痛苦。这种机体记忆也可以被称作内在小孩(theinnerchild),我们的各种神经症代表了无意识地进化出保护这个内在小孩的策略。(这里使用的“神经症”一词不是临床意义上的,而是泛指我们的天性与文化适应之间的裂缝。) 童年创伤的性质可以概括为两个基本类别:(1)被忽视或遗弃的经历;(2)被生活压垮的经历。 我们所谓的临时人格,其实是脆弱的儿童在应对存在性焦虑时采用的一系列策略。这些行为和态度通常在五岁之前就已形成,并以一系列惊人的战略变化加以发展,其共同动机是自我保护。 在儿童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过程中,虽然一些外部因素如战争、贫困或残疾起着重要作用,但对我们生活的主要影响来自亲子关系的性质。人类学家描述了所谓的原始文化的认知过程,并注意到它们如何复现了我们童年期的思维方式。这种文化的特点便是泛灵论和魔法思维。 原始文化和童年期的思维都认为世界充满了灵性,换言之,内在和外界的能量被认为是同一现实的不同方面;这就是泛灵论思维。此外,这些原始文化推断——就像儿童所认为的那样——内在现实和外部世界会相互影响;这便是一种魔法思维。就像原始人只能知道自己的洞穴或雨林的边界一样,儿童也试图理解环境以提升自己的舒适度和扩大生存空间。(在柏拉图著名的洞穴寓言中,人类理解的极限被比作囚禁,被囚者根据自己被困的洞穴墙壁上的影子得出关于生活的结论。)因此,儿童得出的关于世界的结论来自一个狭隘的视角,不可避免的是片面和偏颇的。儿童不可能说:“我的父母有问题,这对我产生了影响。”儿童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活是令人焦虑的,世界是不安全的。P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