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字(七个尖角顶的宅第)(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纳撒尼尔·霍桑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红字》是霍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小说以深邃的主题和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形成独特的风格,1850年一经问世便引起巨大轰动,时至今日仍是不朽的经典。《七个尖角顶的宅第》是一部描写大家族衰亡史的小说,串联整个故事的那座大宅第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作者简介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me,1804~1864),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浪漫主义小说家、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人之一。其作品多以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新英格兰为背景,反映当时清教徒们复杂的情感及心理活动,具有神秘色彩。其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极具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长篇经典小说《红字》奠定了霍桑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其后他又完成了《带七个尖顶的房子》、《玉石雕像》、《教长的黑面纱》等多部作品。
目录
译本序
红字
海关
——《红字》之引言
第一章 狱门
第二章 市场
第三章 相认
第四章 会面
第五章 海丝特做针线
第六章 珠儿
第七章 总督的大厅
第八章 小鬼和牧师
第九章 医生
第十章 医生和病人
第十一章 内心
第十二章 牧师的夜游
第十三章 海丝特的另一面
第十四章 海丝特和医生
第十五章 海丝特和珠儿
第十六章 林中散步
第十七章 教长和教民
第十八章 一片阳光
第十九章 溪边的孩子
第二十章 迷惘中的牧师
第二十一章 新英格兰的节日
第二十二章 游行
第二十三章 红字的显露
第二十四章 尾声
七个尖角顶的宅第
引言
第一章 古老的潘钦家族
第二章 小店铺的橱窗
第三章 第一位顾客
第四章 柜台后的一天
第五章 五月和十一月
第六章 莫尔井
第七章 客人
第八章 今日之潘钦
第九章 克里福德和菲比
第十章 潘钦花园
第十一章 拱顶窗
第十二章 达盖尔派摄影师
第十三章 爱丽丝·潘钦
第十四章 菲比的辞别
第十五章 愁苦相和笑脸
第十六章 克里福德的房间
第十七章 两只猫头鹰的出逃
第十八章 潘钦州长
第十九章 爱丽丝花束
第二十章 伊甸园之花
第二十一章 启程
序言
译本序
十九世纪上半叶,在新
生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文化中
心新英格兰地区,随着政治
经济形势的新发展,出现了
神学和哲学上的重大变革。
唯一理教派虽脱胎于加尔文
教,却否定“命定论”和“原
罪观”,认为人可以不必通
过任何中介与上帝直接沟通
,使自己获得新生;这一教
派的名称之含义便是只尊圣
父,以示有别于传统的“三
位一体”,这样就把“圣子”
耶稣由神变成了人,与教众
也就成了兄弟关系。超验主
义则进一步反对当时占统治
地位的洛克的“感觉论”这一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主张人
能超越感觉和理性直接认识
真理,从而打破了旧有教条
的束缚,释放了人的主观能
动性。作为这一哲学理论的
中坚分子拉尔多·华尔多·爱
默生,以其文学理论和创作
实践,大大推动了新一代的
浪漫主义文学,促成了有“
新英格兰文艺复兴”之誉的
美国文学的首次繁荣。
在当时涌现的一批优秀
诗人和作家中有一位善写小
说的巨匠,他就是纳撒尼尔
·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
他出身于当地一名门望族,
世代都是虔诚的加尔文教徒
;两代先祖曾是马萨诸塞殖
民地政教合一的权力机构中
的要人,参与过一六九二年
萨莱姆驱巫案及其后的迫害
教友派的活动;霍桑一家后
来以航海为业。小纳撒尼尔
四岁时,做船长的父亲病死
在外,全靠才貌双全的母亲
将他及两个姐妹抚养成人。
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浓重的加
尔文教气氛深深地影响了霍
桑,使他自幼性格阴郁,耽
于思考;而祖先在迫害异端
中的那种狂热则使他产生了
负罪感,乃至改变了姓氏的
拼写,以示有别于祖先。
霍桑十四岁时在外祖父
的庄园住了一年,附近的湖
光山色使他心旷神怡,而他
的孤僻个性和诗人气质也在
此形成。他在波多因大学读
书时深为同学所推重。他在
这里结识的几位同学有后来
成为诗人的朗费罗、当了总
统的皮尔斯和投身海军的布
里奇,他们都对他日后的生
活和创作产生了影响。一八
二五年他从大学毕业后回到
萨莱姆故居,在十二年的时
间里认真思考、读书和写作
,经过焚毁原稿、匿名发表
短篇小说的长期磨炼,终于
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重讲一遍的故事》,从此作
为短篇小说家而闻名。一八
四二年婚后,霍桑迁到超验
主义文人荟萃的康考德居住
,在浓重的哲学和文学氛围
中度过后半生。
霍桑的这一身世和经历
,形成了他复杂的世界观和
独特的创作思想及手法。
《红字》是霍桑的长篇
小说代表作,一八五○年问
世后,霍桑名声大噪,成为
当时公认的*重要的作家。
《红字》的爱情悲剧故
事早已为大家所熟悉,其背
景是一六五○年前后的波士
顿,当时的居民是一六二○
至一六三○年间来此定居的
第一代移民。他们都是在英
格兰故土受詹姆斯一世迫害
而抱着创建人间乐土的理想
来新大陆的清教徒(即加尔
文教徒),史称“朝圣的教父
”。清教徒在英国*初是反抗
罗马教皇专制、反对社会腐
败风气的,他们注重理智,
排斥感情,推崇理想,禁绝
欲望;后来却发展到极致,
不但迫害异端,甚至连妇女
在街上微笑都要处以监禁,
儿童嬉戏也要加以鞭笞。一
六五八年普利茅斯殖民当局
制定的法律中就有这样一款
:凡犯有奸淫罪者,“当于
袖上及背部佩戴布制AD二
大写字母,本政府治下若发
现其未佩此二字母者,立即
予以逮捕并当众施以鞭刑”
。可见,当年罹此羞辱者曾
大有人在,霍桑并非杜撰。
全书的情节和人物紧紧
围绕着“红字”而发展。人物
之间的恩恩怨怨虽然写得十
分含蓄,但我们仍可看出,
贝灵汉总督、威尔逊牧师、
西宾斯老夫人和那位最年轻
而唯一有同情心的姑娘这四
个次要人物,分别是珠儿、
丁梅斯代尔牧师、罗杰·齐
灵渥斯和海丝特这四个主要
人物的反衬或影子。而四个
主要人物的个性更是在与“
红字”的关联中得到深刻的
揭示的。
海丝特·白兰是有形的红
字。在作者的笔下,她汲取
了“比红字烙印所代表的罪
恶还要致命”的精神,把矛
头指向了“与古代准则密切
相关的古代偏见的完整体系
——这是那些王室贵胄真正
的藏身之地”,堪称是一位
向愚昧的传统宣战的斗士,
其高度是很多文学作品中的
妇女形象所难以企及的。她
的这种精神境界尽管没有为
其同时代人所理解,但她的
含辛茹苦、助人为乐等种种
美德,使她胸前的红字不再
是“通奸”(Adultery)的耻
辱徽记,而成了“能
干”(Able),甚至“值得尊
敬”(Admirable)的标志了
。丁梅斯代尔是无形的红字
。他并非不想公开忏悔自己
的“罪孽”,但“赎罪”、“内
省”等宗教意识的束缚使他
显得怯懦。他既要受内心的
谴责,又要防外界的窥测;
他苦熬七年之后,*终虽以
袒露胸膛上的“罪恶”烙印,
完成了道德的净化与灵魂的
飞升,却始终把自己正当的
爱视同邪魔,更无勇气与旧
的精神体系彻底决裂。齐灵
渥斯是红字的制造者。他的
名字原文即有“令人齿冷”之
意。他把爱变成恨,以复仇
作为生活目标,不惜抛弃“
博爱”的基督精神,以啮噬
他人的灵魂为乐
导语
《红字》和《七个尖角顶的宅第》这两部作品以曲折隐秘的方式传达了作者纳撒尼尔·霍桑对美国历史、社会、政治、宗教、艺术和道德等诸多问题的见解,思想深邃,艺术精湛,散发出持久的魅力,是当之无愧的美国文学典范。
精彩页
需要表明的是,尽管本人无意在家庭的炉边或对个人的朋友过多地谈论我自己的为人行事,我一生中还是有两次被叙述自身经历的冲动所左右,欲对公众一吐为快。第一次是在三四年前,当时我描写了我在一座幽静的老宅中的生活。以飨读者——可以无法原宥也确实毫无理由地说,那是无论宽容的读者抑或冒失的作者都难以想象的。而如今——虽说我深居简出,却依然十分乐于找到一两个前一次的知音——,我又一次强拉住公众的衣襟,讲述我在一处海关的三年经历。在写作中,著名的“本教区执事”的先例得到最忠实的遵循。不过,事实似乎是这样的:当笔者任其书稿迎风飘散时,他谈话的对象并非对他的书不肯卒读或不屑一翻的多数人,而是对他的理解胜于他的大多学友或同伴的少数人。确实有些作者远不止于此,他们完全沉溺于叙述私事,只适于某个独一无二的充分同情的心灵和头脑阅读;似乎那部撒遍世界的印制出来的书,肯定会揭示作家本性不连贯的片断,并通过与作品的这一交流,完整他的生活圈子。诚然,即使在我们客观地讲述之处,亦难礼数不缺地面面俱到。但是,由于思想僵化和语言麻木,除非讲话人同其听众处于某种真实关系,否则,设想有一位虽不算最亲密、却是善解人意的好心朋友在聆听我们的谈话,这种想法还是可以原谅的;此时,由于意识到了这种亲切,天生的节制消失了,我们可以海阔天空地谈起我们周围的环境,甚至我们自己,但在这一面具之后仍然保持着最内层的我。在这一程度上并在这些限度之内,依本人之浅见,一位作家才可以在不会冒犯读者或他自己的权利的前提下,写出其自身经历。
诸君同样将会看到,这篇题为《海关》的随笔具有总是为文学所认可的一种适度,诸如解释下述正文的大部事实如何为我所掌握,并为这里所包容的叙述的确切性提供证据。事实上——这一真正把自己置于编撰的地位或者充其量在构成作品的故事中屡发议论的愿望——这才是我同公众建立个人关系的舍此无它的真实原因。在达到这一主要目的的过程中,似乎可以允许用些许附加的笔触,轻描淡写一下此前未曾涉及的生活模式以及进入其中的一些人物,而作者无非是刚好侧身其间。
在我的故乡萨莱姆,半个世纪之前的德比老王时代,位于车水马龙的码头的顶端——如今为木头发朽的库房所累,商业活动的景象几乎荡然无存:或许只有沿着孤凄码头的什么地方停有一艘三桅帆船或方帆双桅船卸着毛皮;或者在近旁有一艘新苏格兰公司的纵帆船在码放着装舱的木柴——我说的是在这破旧的码头的顶端,那里时常被海潮冲刷,沿着那排建筑物底层的背部,还长着一道并不繁茂的野草,显示出倦怠地度过多年岁月的痕迹——从前窗放眼望去,这里一派死气沉沉,而在海湾对面则耸立着一座宽敞的砖砌建筑。从其屋顶的最高点上,在每天上午的整整三个半小时之内,随风飘扬着或无风下垂着合众国的国旗;但由于那十三道条纹是竖直的而不是水平的,便表明了这里是山姆大叔的民政机构而不是军事驻地。建筑物的前面,饰有一个前廊,在六根圆木柱支撑的阳台下,有几级宽阔的花岗岩台阶下到街边。入口的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美国鹰徽:秃鹰伸展着双翼,胸前有一面盾牌,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每只爪子都混握着雷石和倒钩箭。由于这只不愉快的猛禽特有的习惯性的坏脾气,从它利喙犀目的凶相和通常是残忍的表现来看,它似是对温顺的居民区预示着灾祸;尤其警告着对自己的安全十分在意的全体市民,谨防有人闯入其羽翼遮蔽下的建筑物。然而,尽管它凶相毕露,此时此刻却有许多人在这只联邦之鹰的羽翼下寻求庇护;我斗胆想象,在这只鹰的胸扉中具备一个鸭绒枕所有的一切柔软舒适。不过,即使在它心情最佳的时候也毫无伟大的温情,而且或迟或早——早比迟更经常——它会带着爪子的抓痕,利喙的啄伤,或它那倒钩箭造成的流脓的创口,振翅飞离窝巢。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