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本书紧扣中央精神,是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理论著作。全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支撑,新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相关内容。阐述了以法治为基本方式的国家治理现代化逻辑,指出了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加强法治思维、落实法治方式的具体路径。对广大领导干部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探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王静,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教授,研究生导师。1999年来,长期在中央党校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治社会建设研究,为中高级领导干部讲授《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思维》等专题教学和案例课程。历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高端智库、部委委托研究课题多项,撰写内参、研究报告多部,公开发表著述数十部(篇)。代表作:《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治逻辑》(2017)《无纸化证券与证券法的变革》(2009)。【陕西咸阳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硕士、法学学士】 目录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一、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二、国家治理方式法治化的必然性 三、治国理政法治化的核心要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一、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价值追求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 三、在国家治理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树立法治信仰 一、法治信仰的内涵与外延 二、法治信仰的养成 三、在国家治理中引导法治信仰的树立 尊重和保障人权 一、人权:从自然权利到现代法治理念的发展 二、我国国家治理中的人权观 三、社会权利保障在国家治理中的特殊意义 四、在国家治理中尊重和保障权利 监督和制约权力 一、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内的“权力” 三、在国家治理中监督和制约权力 坚守程序正义 一、程序正义观念的起源与发展 二、程序正义的内涵 三、厘清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关系 四、在国家治理中保障程序正义 维护司法权威 一、司法权威的内涵 二、维护司法权威五要素 三、维护司法权威是落实司法为民的基本途径 四、在国家治理中维护司法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