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毛泽东读三国演义(精)/毛泽东读四大名著系列
分类
作者 董志新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毛泽东读三国演义(精)/毛泽东读四大名著系列》是一部研究和介绍毛泽东解读《三国演义》,应用“三国智慧”,弘扬“三国文化”的新著。
在有关研究毛泽东以及毛泽东与传统文化的著作十分丰富的情况下,本书从“毛泽东读《三国演义》”这个具有诱惑力的课题切人,广泛搜求相关专题资料,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毛泽东阅读、欣赏、评论、运用《三国演义》的众多十分精彩、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片断,条分缕析地总结了毛泽东解读、运用《三国演义》小说于人生道路和革命生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的宝贵经验,展示了毛泽东对于读书,对于做人,对于干好事业的有现代意义的人生观念,从中可以看到毛泽东思想的博大精深;看到毛泽东的政治智慧、军事韬略、组织才干、外交风度、人才理念、人生感悟……
全书内容划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三国演义》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的评论,对《三国演义》出版的关注;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三国演义》哲学思想的借鉴,对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阐扬;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三国演义》政治经验、人生价值的挖掘:第四单元是毛泽东对《三国演义》战争指导经验、军事谋略技巧的吸取和运用;第五单元是毛泽东对《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漫议、鉴赏和征引。全书整体上是毛泽东对“三国文化”的批判继承,对“三国智慧”的吸纳弘扬。 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一本智慧的书,那么本书则把毛泽东巧取活用“三国智慧”的情况和经验,全面系统地展示到了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董志新,吉林永吉人氏。白山出版社原总编辑、编审。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2010—2020)。
几十年来醉心于毛泽东与传统文化、《红楼梦》与红学、孔子与孙子兵学的思考与探索。著作有《何其芳论红楼梦》(整理校订),以及《将才论》《毛泽东读三国演义》《毛泽东读红楼梦》《毛泽东读水浒传》《毛泽东读西游记》《毛泽东品论语》《毛泽东品孟子》《毛泽东品老子》《毛泽东品庄子》《毛泽东品孙子兵法》《毛泽东品韩非子及其他》等。
目录
毛泽东与“三国智慧”(自序)
得到《三国演义》乐不可言
爱看古代的传奇小说
务农时有空就读《三国演义》
公认的三国故事大王
给新军战友讲三国故事
三国竞争之时“令人喜读”
游历《三国演义》名城
得到《三国演义》乐不可言
我也喜欢这两本书
东华山上读《三国演义》
能看三国百分之五
长征轻装不扔《三国演义》
不读这三部书不算中国人
要看历史小说
有中国古老哲学的方法论
转战路上闲谈《三国演义》
“书中写谁的本事大呀?”
吸收其中的好东西
直到更明白为止
纵谈三国历史
想看看《关于(三国演义)》
小人书言简意赅
两种线装木刻大字本
说我凭着《三国演义》指挥打仗
不是科名显赫的人
罗贯中不是进士
善于使用语言的巨匠
批注使人看时有个头绪
罗贯中以蜀为正统
要恢复题咏诗
“锄头”即唯物史观
主人公没有农民
我们要造一个锄头
“知识性了解”不行
方法无非两条
靠实践积累经验
小说史书不可等同视之
《三国演义》头两句符合辩证法
国共两党实无不能合作之理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好中有坏坏中有好
和平友好是基本的
撤点过多群众不满意
高不高兴搞大社
要有意识地保持对立面
说这符合辩证法
不测风云与旦夕祸福
我们要准备一些人牺牲
我这个“防风林”就有几道
这也是自然辩证法
忧患与生俱来
现在就交班
嘱咐斯诺保重
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
眉头一皱 计上心来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虚晃一枪 回马便走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人的认识与锦囊妙计
掉过石头折过旗杆
群众就是孔明
诸葛亮与民众拥护
刘备把诸葛亮比作水
群众就是孔明
臭皮匠·诸葛亮·群众智慧
大家都来当师长
还有党代表呢
经验不多不要紧
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
要从集体中求完全
给我参谋参谋
单独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
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消除兄弟误会
怀疑错了赔个礼
张飞有很高的原则性
兄弟重新团结起来
三国都有知识分子
应采取七擒七纵的办法
怎么一下子就说服了小叶丹
对蒋介石为什么不可以一擒一纵
敢来个八擒八纵
诸葛亮在南中的改革
共产党还可以搞八擒
七擒孟获也是练兵
虚夸危害很大
我也要鞠躬尽瘁
鲁迅——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
邹韬奋——真诚地为人民服务
孙中山——为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精力
毛泽东——我也要鞠躬尽瘁
叶参座舌战群儒
彭老总临危受命
蕴含着很深的战略战术
第一本军事教科书
蕴含着很深的战略战术
看战争、看外交、看组织
《三国演义》中多处讲到偷袭打埋伏
弱者先让一步
一把火烧出个三国鼎立
做孙刘联合的文章
把东吴搞得议论纷纷
曹操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
不会重蹈曹操的覆辙
一把火烧出个三国鼎立
主和·主战·读书
群英会上的英雄大多年轻
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
这次看的是《火烧连营》
刘备没有处理好主次矛盾的关系
犯了错误被火烧连营
应打运动战各个击破
借东风·借晨雾·借大炮
借晨雾全歼顽敌
今晚只唱借东风
借用蒋介石与万耀煌的矛盾
诸葛亮会观察分析天气变化
东风就是大炮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中了毛泽东的空城计”
毛委员的“空山计”
“信止追兵”唱“空城”
边区不能老唱“空城计”
忽听得城外乱纷纷
新闻攻势退敌兵
困难时期唱《空城计》
仨人合演《失街亭》
错用关羽马谡
仨人合演《失街亭》
挥泪斩马谡是万不得已
原子弹和关云长的大刀究竟哪个死人多
东临碣石有遗篇(曹操之~)
《自明本志》好文章
时常记得秋风过许昌之句
东临碣石有遗篇
其中有咏曹操一首
曹操对统一的贡献最大(曹操之二)
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不做把许褚比作樊哙的蠢事
曹操骂汉献帝有道理
曹操懂用人之道
魏君待之若旧
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
打下统一的基础
这个冤案要翻(曹操之三)
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
赞同鲁迅说曹操是个英雄
注文贴了魏武不少大字报
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
曹操和诸葛亮谁更厉害
两本书对曹操的评价不同
为西晋统一铺平道路
符合历史唯物论观点
曹操被骂现在恢复名誉
曹操并不痴
郭老为曹操翻案有贡献
骂曹始于宋朱熹
郭嘉多谋善断
警卫战士比许褚厉害
会像蒋干一样抱怨
华佗是高明的医药学家
傅医生就是华佗
给关云长治疗过箭毒
华佗无奈小虫何
华佗读的是几年制?
华佗编了“五禽戏”
董卓毁灭了洛阳
袁绍这个人多端寡要
景升父子皆豚犬
也想做一出张松献地图
刘备这个人会用人(刘备之一)
团结人终成大事
入川时干部少而弱
北方人组织一个班子南下
难道我们还不如刘备(刘备之二)
撤退舍不得丢下老百姓
甘露寺是全国出名的
刘备请孔明干什么
三顾茅
序言
毛泽东与“三国智慧”
试问:《三国演义》
问世六百年,有哪位读者
,有哪位学人,有哪位小
说史家,有哪位政治领袖
,像毛泽东那样对这本小
说终生喜读,历久弥坚;
热情推荐,大力普及;多
有评论,妙语连珠;灵活
运用,无所不在!遍寻其
间,可谓世所罕见,无出
其右者。
解读《三国演义》,
运用“三国智慧”,弘扬“
三国文化”,是世纪伟人
留给我们的一笔精神和文
化遗产。
(一)
毛泽东辞世之时八十
余岁,而他读《三国演义
》的历史超过七十年。在
乡村私塾读,在城镇学堂
读,在井冈山上读,在中
央苏区读,在长征路上读
,在延安窑洞读,在转战
途中读,在西柏坡民房读
,在北平双清别墅读,在
中南海书房读,在视察的
火车上读,身体好时自己
读,患目疾时请人读。他
读《三国演义》的脚印,
踩到了生命的终结:直到
1976年1月,他还以赞赏
的口吻谈到曹操的自学成
才。(《建国以来毛泽东
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1月第1版,第13
册,第489页)
读《三国演义》持续
的时间长,评《三国演义
》涉及的范围广。毛泽东
对《三国演义》一百二十
回,解读评点时几乎回回
点到;从黄巾起义到三国
归晋,重大事件全在他的
评说视野之内;三国人物
,仔细评论者达三十人。
曹魏集团的曹操、郭嘉、
夏侯渊、许褚、刘晔、蒋
干、华佗;刘蜀集团的刘
备、诸葛亮、关羽、张飞
、赵云、黄忠、廖化、刘
禅;孙吴集团的孙权、周
瑜、吕蒙、陆逊、黄盖、
鲁肃、张昭;司马氏集团
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
昭;东汉末年割据军阀及
其幕僚董卓、袁绍、刘表
、张松……几乎囊括了三
国各派政治势力的主要人
物。对曹操、刘备、诸葛
亮、关羽的评论,多达十
几次,甚至几十次。
毛泽东对《三国演义
》熟烂于心,用起来几乎
到了张口即出信手拈来的
程度,著书立说,报告演
讲,漫谈闲聊,都少不了
提到三国故事与人物。笔
者收集到的有关毛泽东与
《三国演义》的资料,即
多达260多条。毛泽东懂
得,在《三国演义》里面
有波澜壮阔的战争,有斗
智斗勇的激战,有此长彼
消的竞争,有哲人叩问天
地,有武人杀伐决断,有
政治家纵横捭阖,有诗人
壮怀激烈,有伟人彪炳史
册,有小人遗臭万年,小
说里面渗透着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积淀
着许多世纪不同时代人民
的生活理想与审美情趣,
凝聚着数百年圣哲贤才的
聪明智慧。阅读《三国演
义》打开了毛泽东的智慧
之门;运用《三国演义》
,使毛泽东的著述文采斐
然,讲演余香满口,举措
进退有据,人格增添魅力
,他使政治领袖、军事统
帅的人生道路流光溢彩。
《三国演义》是“三国
智慧”的载体,是“三国文
化”的母体之一。在毛泽
东的人生道路和革命生涯
中,因读《三国演义》而
在精神、学识、才智方面
更加富有;《三国演义》
生,这正是他爱国情愫的
映现。挖掘民族精神宝库
,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代代相传,延续发展。正
是出于这种自觉,他无论
在何种情况下,顺境和逆
境、得意和失意、卑贱和
高贵、胜利和失利,都矢
志不渝地勤奋阅读和全力
应用《三国演义》,表现
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挚爱

现代意识贯注于古代
典籍。毛泽东解读和运用
《三国演义》的基点是马
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
证法,至迟在1926年他
就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唯
物史观来分析研究《三国
演义》等古典小说。(陈
晋:《毛泽东与文艺传统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年3月版,第131页)
毛泽东正是用这个全新的
思想方法之光照亮了解读
和运用《三国演义》的道
路。他认为《三国演义》
评论中的“为曹操翻案”,
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小
说人物形象曹操,“符合
历史唯物论观点”;他用
刘备得到诸葛亮说是“如
鱼得水”的典故来阐述党
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
关系,充分论述了群众是
力量的源泉的历史观;他
对三国事件和三国人物做
出历史的、阶级的、辩证
的考察与分析,不囿旧说
,迭出新见,卓尔不群。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毛
泽东较早地运用马克思主
义的方法研究分析《三国
演义》,产生了一批批令
人耳目一新的结论,提高
了《三国演义》的阅读和
研究层次。毛泽东不仅善
于用新潮的观念,而且善
于用新出的概念来叙述和
解释古典小说内容,比如
说周瑜是“共青团员”挂帅
,诸葛亮“没有当过支部
书记”,黄盖有“革命自觉
性”,这些活跃于现实生
活中的崭新概念与词汇,
与古典小说的人物故事嫁
接到一起,拉近了历史和
现实的距离,消除了隔膜
感,产生了贴近性,以为
周瑜、孑L明、黄盖等小
说人物就生活在人们中间
,使古典小说很好地为现
实服务。
着眼于实际需要。毛
泽东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讲述《三国演义》如数家
珍,但他绝不做书奴,绝
不当书痴,不以学识丰富
自娱,善于把书读活,更
善于把书用活。他每一次
征引运用《三国演义》都
产生了实际效果,使古老
的传统文化与新的实践碰
撞产生火花,放射出绚丽
的光彩。不能说毛泽东有
关这本小说的每次
导语
作为一部综合反映三国时代政治、军事斗争生活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所蕴含的社会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它既包含着政治、军事斗争的谋略、经验和智慧,也包含着识人用人、实现人的价值等多方面的人生体验。毛泽东是从哪些方面解读和运用《三国演义》的呢?董志新编著的《毛泽东读(三国演义)》为您解答!
立足于今天的竞争需求,以现代的眼光回头重新审视《三国演义》,沉吟慷慨激昂的英雄史诗,回味扑朔迷离的智谋绝唱,使人们进一步看清了这样一个事实:智慧成为了从个人到国家迎接新挑战的重要武器。总结荟萃了数百年中国人政治军事智慧的《三国演义》,毛泽东半个多世纪解读和运用《三国演义》的丰富经验,在任何时代都有借鉴意义,都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很值得后代子孙光大弘扬!
后记
我这样写毛泽东读“四
大名著”
庄子曾经说过一句大
实话:“其作始也简,其
将毕也必巨。”(《庄子·
人世间》)事情开始的时
候比较简单,事情将要完
毕的时候比较繁巨,这反
映了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
。我写作毛泽东读“四大
名著”也是如此。二十年
前,我只是积累了一些毛
泽东谈关云长、诸葛亮、
孙悟空和贾宝玉的资料,
写了诸如《关云长不如彭
老总》、《关圣帝君一个
土豪也不曾打倒》等几篇
短文,那目的也只是写点
随笔札记自我欣赏,并没
有想到发表,更不用说要
写成四大本书了。但从那
时起,对此事就很留心,
读书看报,每有所得,欣
然忘食,不间断的积累材
料,日渐丰饶。资料越来
越多,思路越来越清,切
块扒堆,条分缕析,渐渐
地由写几篇文发展到写几
部书了。
毛泽东是真正“读书破
万卷”的人。有关他解读
和运用“四大名著”的记载
,我搜集和疏理到的就有
数百处之多,这还仅仅是
我目力所及的,没有披露
的、我无缘见到的,还不
知有多少。毛泽东解读和
运用“四大名著”资料众多
,经验丰富。那么,怎样
把这些资料和经验梳理顺
畅撰著成书呢?研究和写
作中,我给自己树了标杆
,想努力实现一些目标。
对于这个专题的资料
占有,我的态度当然是“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没有全面性是谈不上权威
性的。我广泛搜求,查阅
了数百种图书,翻阅了难
以数计的报刊,日有所积
,月有所累,共得毛泽东
读“四大名著”资料800余
条,在同类著述中大约是
占有资料最多的。可毛泽
东政治活动时间之长,实
践范围之广,决定了他与
“四大名著”.发生联系的
资料之多,我相信还有相
当部分资料没有披露,或
披露出来不为笔者所知,
“全面”也只能是相对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还
会有新的资料披露出来,
这方面的情形肯定是“譬
如积薪,后来居上”。找
到的资料,也并非“剜到
筐里就是菜”,还要进行
考据的工作。不用说,凡
是从《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建国以
来毛泽东文稿》等公开出
版的毛泽东著作中查到的
资料是权威的;党史军史
著作中的资料是权威的;
严肃的回忆录、纪实文学
之类,一般也是可信的;
而有些报告文学、纪实文
学乃至回忆录中的资料的
可信度则要大打折扣,有
些则明显让人信不过,笔
者的办法是尽量查到资料
的原始出处。有些资料是
可信的,录自当事人的回
忆,但传闻异辞,在这种
情况下,优先采录较客观
、准确、真实的。本书在
介绍毛泽东运用“四大名
著”情节、人物、典故的
背景时,实际上涉及的是
党史和军史的历史资料,
为保证这些资料的准确性
,凡是有可能的,我都与
《毛泽东年谱》、《毛泽
东传》等权威性著作做了
核校。这套丛书的资料,
其实都是史料,都应该有
信史的特征。这是上不辜
伟人,中不欺今人,下不
负后人的态度。
曾经有几位朋友与我
侃过一个共同的话题:毛
泽东解读古典小说“四大
名著”,其他三种资料都
很丰富,唯独《西游记》
的资料没见多少,能写成
一部书吗?内中透出些许
的担忧。起初,我也有这
样的顾虑。尽人皆知,研
究得有丰富的文献资料,
否则研究将是无源之水无
本之木。缺少资料的全面
性谈不上结论的权威性。
研究《西游记》当然也是
这样。顾虑和担心也有好
处,它促使我处处用心寻
觅资料,扩大搜索范围,
广泛寻求帮助。数年前,
我弟弟志先也加盟到这项
工作中来,他把我处自备
的、外借的、友情赞助的
有关毛泽东的全部文献资
料重新梳理一遍,所获为
数不少,专题资料越来越
多了。为了节省我的时间
,他录制了后两部书的大
部分资料。毛泽东读《西
游记》的资料重点挖掘,
这个专题的资料虽然较之
其他三大名著略逊,但也
还不失丰富,仅毛泽东谈
孙悟空即达四五十次之多
。那么,以前人们对专题
资料的顾虑和担忧是怎样
产生的呢?我分析原因大
略有三点:当时这方面资
料披露较少,不为人注意
;以前没有关注这方面情
况,印象浅淡;小说主要
人物形象太少,毛泽东说
来说去只有唐僧师徒四人
,似乎形只影单。其实,
毛泽东对“四大名著”都很
热爱,解读和运用的实例
都为数不少,只要用心搜
集,较为全面地占有资料
是办得到的。
占有了资料,怎样结
构全书?这个问题解决不
好,书稿很可能会杂乱无
章。这里有两个时空系统
,一个是毛泽东读“四大
名著”历史过程的时空系
统,一个是“四大名著”故
事本身发展的时空系统。
依据这两个时空系统可以
有三种书稿结构:一种是
按照毛泽东的实践经历,
写出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历
史阶段读“四大名著”的情
况;一种是按照四部小说
故事的发展脉络,写出毛
泽东读“四大名著”的各种
情况;一种是把两个时空
系统组合交叉在一起,以
“四大名著”情节延伸、故
事发展、人物形象为经,
以毛泽东解读和运用“四
大名著”的内容为纬,结
构全书。本套书采用的基
本上是第三种办法,但又
不太拘泥于此。首先,笔
者把要表达的内容分为若
干单元。第一个
精彩页
说我凭着《三国演义》指挥打仗
毛泽东爱读《三国演义》,这也曾给他惹来麻烦,这就是中央苏区时的“三国罪案”。
毛泽东的“《三国》罪案”是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制造的冤案。
当时,中央苏区在党内占据领导地位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在《革命与战争》等刊物上连续发表文章,讥讽毛泽东的军事路线是“把古代的《三国演义》无条件地当作现代的战术;把古代的《孙子兵法》无条件地当作现代战略;更有好些博览的同志,拿半个世纪之前的曾国藩作为兵法之宝”。他们蛮横地断言:“这些不合时代的东西——《孙子兵法》、《曾胡左治兵格言》,只有让我们的敌人——蒋介石专有。”(王子今:《毛泽东与中国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56页)
显然,这是把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排除在“现代战术”“现代战略”之外,并认为是“不合时代的东西”。
“左”倾教条主义者对民族传统文化一笔抹杀,把《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等古代典籍不分精华与糟粕,一概视为“不合时代”的敌人“专有”的东西,作为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置同志于死地的政治帽子和棍子。
毛泽东只是读过《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只是在行军作战中不时地讲述过《三国演义》故事和引用过《孙子兵法》名言,何以就与党内一场严重斗争挂在一起了?
这还得从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谈起。在这次会上,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取得了统治地位。他们不了解中国国情,教条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机械地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极力鼓吹“城市中心论”,断言“山沟沟里是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攻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内一大批革命者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是“游击主义”,是“保守主义”,并撤销了毛泽东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总政委的职务,把凡是不同意他们“左”倾机会主义、坚决站在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一边的同志,统统诬蔑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是“对党的路线怠工”的“两面派”,进行“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
1933年初,由王明把持的临时中央,在上海无法待下去了,只好由上海迁往中央苏区的瑞金。由于毛泽东所代表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是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符合革命斗争实际,扩大了革命根据地,夺取了反“围剿”军事斗争的胜利,因而受到苏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军民的拥护,影响很深。这样,“左”倾路线贯彻并不那么容易。因此,临时中央一到瑞金,就开展了所谓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实质上是把矛头指向了毛泽东。罗明,当时是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代理书记。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撤销毛泽东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后,毛泽东因病住进了福建省汀州福音医院。在那里,他结识了罗明,建议罗明在闽西、闽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并详细介绍了江西三次反“围剿”是怎样取胜的,讲述了游击战争的规律、战略等。不久,罗明出院后,向中共福建省委传达了毛泽东的谈话,并效仿其做法“开展武装斗争”。当时,罗明连中央委员都不是,批“罗明路线”的实质,是王明指定的中共中央局总负责博古碍于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威信,不便直接批判“毛泽东路线”,抓了罗明当替罪羊。诚如博古找罗明谈话时所说,不光是你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还有比你更高级的领导干部,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言而喻,这“更高级的领导干部”,是指毛泽东!
事情不止于此。毛泽东的弟弟、时任红军师长的毛泽覃也因读《三国演义》受到批判。1933年5月,临时中央又开始反对“江西的罗明路线”,把福建省委的“罗明路线”,不合逻辑地扩大延伸到中央苏区来,而首当其冲的是反对“邓、毛、谢、古反党派别”。所谓“邓、毛、谢、古”即邓小平、毛泽覃、谢维俊和古柏同志,当时都是红军和地方的重要干部,都坚定地站在毛泽东正确路线一边,反对和抵制王明、博古等“左”倾路线。
P20-2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1:4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