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姑娘人生像开了挂
这篇文章来自于一条私信。
发私信的是一位大三的姑娘,她说自己很自卑,因为她对床的室友实在太优秀了。她室友家境好,随手买的包约等于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成绩好,国家奖学金年年拿到手软;身材好,发全身照从来不用P,已然腰细腿长;不仅如此,她还有个感情稳定的男朋友,一个温柔稳重的学霸。
姑娘说,每次看到她,都觉得自己非常失败。为什么同样的年纪,我就一无所有呢?
我给她讲了个故事。
我学新闻,大二的时候采访过一个做自媒体的姑娘。她即将毕业,仅年长我两岁,但人生履历已经十分厚实:开原创工作室、经营自己的团队、接受很多媒体的采访、出很多次差。她大二的时候,就已经租得起很贵的上海市区两室一厅公寓,挣得到每月五位数的零花钱。现在她大四,别人还在愁一个月五千的薪资,她已经月入十万,正在攒一辆跑车的钱。
她活成了被自己包养的状态。
更重要的是,她不仅有财,还有头脑,四年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后被保送为名牌大学研究生。
她还长得美。
说实话,我采访她之前,心里是很酸的。人类天生爱比较,爱算计斤两:命运分给我的粥,凭什么就比别人的稀一点呢?
我的嫉妒止于她告诉了我,她光环背后的真实生活。她从大一起就已经开始阅读很多本枯燥的商业书籍,一边学习,一边想办法挣启动资金。她永远嫌自己穷,嫌自己没内涵,所以别人休息的时候,她都在恶补。她曾经低声下气地劝说客户,灰溜溜地吃亏,大包大揽地扛下所有狗屁倒灶的破事带来的委屈,业内的前辈当着她的面挖苦数落,她也只好奉送笑脸。
她的拳头都握在心里。
那天我就想:为什么我们总是会觉得有些人,轻飘飘地就把你想要的一切都拥有了?
因为他们为之挥汗拼命的时刻,你都看不到。你只知道眼前这个姑娘,自给自足,很争气,学历高,收入好,挎着香奈儿和你言笑晏晏。你看不到她所有深夜痛哭的时刻,你不知道她在哪里跌过跤,伤口曾有多难看。她熬过来了,才有了今天。
柴静在《看见》里说:每个轻松的笑容背后,都是一个曾经咬紧牙关的灵魂。
每个出类拔萃的人,都为他现在所站的位置,付出了很多很多。
昨天我查到了自己的考研排名,专业第一,这意味着我可以去自己心仪的学校了。
深夜,一位学妹过来说:“学姐,你真是我心中人生开挂的代表啊。”
然后她讲,她如何羡慕我一边考研,一边写字挣很多钱,好像很轻松,就把很多人的梦想都实现了。 但我心里是在讲,很轻松吗?
明明是双倍的累。
我所有头昏眼花赶稿的日子、冒雨泡图书馆的日子,绝大多数人都看不到。别人像是看见我建好了一座精致的城堡,同在城堡外对我赞不绝口,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怎么一砖一瓦堆高它的。
我曾被砖石砸脚,胳臂布满误伤的瘀青,在灰头土脸的日子赶工,疲惫地负重,这些你都不知道。
你只知道城堡我建好了,建得很气派。
于是你跟别人说:“你看那个城堡的主人,她多幸运。”
不,一点也不幸运,和“开挂”一点关系也没有。我实在是吃过太多太多苦了,才敢觉得这些奖赏我都配,这光荣我都担得起。
坐享其成,是这世界上最不实际的奢望。
别人在图书馆奋笔疾书时,你在被窝里酣畅地沉迷懒觉。
别人在健身房汗如雨下时,你在空调间里怡然翻阅着社交软件。
别人在为了深造报班考证时,你在商场花着省吃俭用来的钱,流连忘返。
最后别人拿了奖学金,有了好身材,收到了梦想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你就开始惊叹:天哪,你的人生真是开挂了。
你只顾着把付出交给鸡汤,把前程交给锦鲤,自己呢,本职不做好,爱好不发展,未来不考虑,瘫在沙发上盼望理想人生从天而降,你好顺势抱个满怀。
我认识一个圈里的姑娘,写的文章篇篇爆红,稿费颇高。很多人酸溜溜地说她运气真好,每次写的话题正好大家都爱看。但在一片唏嘘声中,我心里知道,哪里有什么“正好”,她是因为给杂志社默不作声地写了十年的稿子,才厚积薄发出今天的成绩。
请姑娘们务必明白一句话:少问“凭什么”,多问“为什么”。
先别埋怨“凭什么别人什么都有啊”,静下心来想想“为什么别人什么都有”,或许你就能懂,含金汤匙出生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人的人生,倘若比你的更好,一定是因为,他付出得比你多。
所有人生“开挂”的姑娘,都为她们手中的好时光闷头努力过很久。
只是你不知道罢了。(P2-4)
Chapter 1 想改变人生的人,早就出发了
为什么有的姑娘人生像开了挂
单身期才是姑娘们最关键的奋斗期
想改变人生的人,早就出发了
救赎,总在千万次流汗掉泪的坚持中
“不自律”正在让你失去真正的自由
生而为人,怎么可以不拼命
一无所有前,我有见过我的梦
撑不过去的时刻,再多撑一小会儿
给20岁女生的10条人生建议
比什么也没有提升自己的GDP过瘾
任何一种成功,都是时间的礼物
岔路也有宝藏,成功也可非主流
Chapter 2 人生要脱胎换骨,只靠一张脸是不够的
人生的主动权,你要自己夺回
再不用力活,真的就老了
90后每个月收人多少才正常
被优越感耽搁的年轻人
我宁愿你“怕”的事情越来越多
你的圆融里,要有泾渭分明
段位高的姑娘,才能活得更洒脱
人生的选择权,是要自己挣来的
人生要会“抓”,也要会“放”
我们的过去中,隐藏着未来的密码
人生要脱胎换骨,只靠一张脸是不够的
你买的是包包,不是神灵
Chapter 3 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成熟的
你怎么这么不成熟
我们为什么都活成了自己的反面模样
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成熟的,尤其是感情
在流眼泪之前,至少心曾经热过
人只年轻一次,别急匆匆变老
活在美颜软件里的女孩
命运赠送的所有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别让期待成负担
欲望未实现前,从容都是绷出来的
比金钱更重要的
深夜是成年人的避难所
Chapter 4 别用父母的苟且,追逐你的诗和远方
不向父母开放的朋友圈
所谓成长,不过是在与匮乏作战
别用父母的苟且,追逐你的诗和远方
谁是第一个发现你微信头像变了的人
长情不一定好,绝情不一定不好
吃不只是“吃”本身那么简单
放过自己吧,不要再挨饿了
我不想再有趣了
人生没有那么多侥幸
没有人过得跟朋友圈里一样好
快乐应是一件微妙又自然的事
Chapter 5 去谈一场舒服的恋爱吧
想谈一场舒服的恋爱
藏在嘴边的爱
想晚一点遇见你,在不那么容易丢盔弃甲的年纪
难过不是有比较级的一件事
娇纵,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残缺
不敢伸手要糖的姑娘
别用十二分的爱,换七分
大叔虽好,食用需谨慎
别让甜美过早蒙上一身柴米油盐的灰
幸福的人容易长胖
在爱情里犯过的蠢
香奈儿恋爱论
奋斗,本就是人生的必然
前几天看见一位姐姐的朋友圈,内容是说年轻作者容易焦虑,担心自己头脑里的东西终有一日弹尽粮绝,但写作多年的人反而更放松,不是不怕“无话可讲”,而是逐渐接受了这种焦虑,甚至认同了它——焦虑天然就是职业作者的一部分。
看到这条朋友圈时,我正和好友一起坐在前往西湖的车上,那是个柔软的黄昏,我刚刚结束连续一个星期的工作,想着自己22岁的人生,怎么就已经疲于奔命。
但看到那席话,我当下释然了。
我记得,一个深夜跟朋友们一起打车返校时,那个司机一直滔滔不绝跟我们聊他的儿子,说他的儿子和朋友一起报了个北方的大学,“是很好的大学”,停车间隙他翻出手机里的照片,指给我们看:“这就是我儿子,长得一点儿也不漂亮。”可语气里的爱,根本遮掩不住。
我们问他是不是一直跑夜班,他说是的,晨昏颠倒。我们说这对身体不好的,他笑了笑说:没办法,养家嘛。
我有点儿……愧疚,因为那天白天我跟一位朋友吵了架,我悄悄在遗憾自己没有用上巧妙的辩术,不尽兴。
但掂一掂这种烦恼,究竟算什么呢?
那时我有一种感觉,是我们还太年轻,还像飘浮在空中的碎絮,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人生。我们以为诸如“喜欢的男生没有及时回复我的消息”这种事儿,就已经值得哭一哭,但像这位司机一样的中年男子,多年来直面尘土,已经在不声不响扛住命运的重量。
认识的很多中年人几乎都是这样,可以把一些我们认为惊天动地的情节,讲得再云淡风轻不过——类似于“我复读了两年”“离了一次婚”“亏了20万”……
其实仔细回溯,我们这些年轻人一路走来受到的偏袒相比亏待要多太多,我们是手握大把甜美的人,误以为遇到一丁点的挫折,就是自己的不幸。所以我们焦虑,我们难过,我们辛苦并可怜自己的辛苦,我们以为这些是需要被克服,或日刨除的东西——真到了跟命运交战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些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像是,写作的人不必克服焦虑,因为焦虑常在。每个人的焦虑也都是克服不完的,因为焦虑是人生的附属品。
想清楚了这一点后,反而能活得更有力量。
19岁时,我在上海市中心的公司实习,每天早晨不到七点便起床,拎着电脑赶上五号线,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拥挤”,去市区上班的人太多,都坐这五号线,人群密集得伸不出手已经不算什么,车门偶尔都会关不上。 那时我总想逃避,觉得这不该是真正的生活,后来我才发现,这条线上的上班族们,哪个不是挤了好几年,或者将要再挤好多年呢?
奋斗,本就是人生的必然。
我认识的几个在上海上班的姑娘,朋友圈从没有对工作的埋怨,一到周末踏青赏花,很是惬意。但我在工作日的时候跟她们聊天,哪怕凌晨一点,她们都会说:“我一边做着报告,一边跟你讲。”
我想她们已经接受了,比起向往不切实际的优渥,活得勤勉,才能更好地前行。没有人是可以永远安逸度日的,奋斗说苦,也是苦,但说不苦,也不苦。
奋斗都是为了自己——正是这些奋斗,让我们得以触碰得更高。没有谁的人生会是手可摘星辰,都要一步一步,哪怕蹒跚着去爬那条漫长的山路,流完了汗,转眼再看那山尖的云雾,看似飘渺,却就在几米开外。
我这几年最大的进步,就是对待人生变得很坦然,我知道我会有不时的焦虑,会有各种名目的不如意,我知道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的不完满及需要被填补的地方还有很多。
所以比起为自己无法“平滑地绕开这毛糙的一切”而烦恼,我更愿意站得无所畏惧,直面所有从前避之不及的冲撞,让这种冲撞锻造我。
我学会了接受。选择奋斗,是我为这种接受付出的行动。
其实我知道22岁的自己已经得到了很多,但我得到的这些,没有一个不是我自己打拼出来的,我穿的每一件衣服,用的每一支口红,都是稿费里来的,我失过的每一次眠,每一次角落里的痛哭,也都是出于我自己。
但没什么好埋怨的,自负盈亏。
——最后,如果你想说奉劝你奋斗的文章已经泛滥,那么也请容许我再讲一句:
奋斗不为了任何人,只是为了你自己;拨开荆棘后,眼前的一整片风景,一丝不落,全都属于你。
陈大力著的《所有开挂的人生都是厚积薄发》是一本年轻人写给年轻人的励志书。书中作者从年轻人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别人的人生会开挂”,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我们总是太过在意结局,甚至恨不得省略过程,直奔结局;却忘了,所有的结局,都是过程的厚积薄发。你在羡慕别人人生开挂时,是否想过他们背后的艰辛耕耘?你在哀叹自己人生无奈时,是否想过你的付出又有几多呢?如若你真的做到了厚积,那么,相信你的人生也一定会有像火山一样磅礴喷发的一刻。
奋斗都是为了自己——正是这些奋斗,让我们得以触碰得更高。没有谁的人生会是手可摘星辰,都要一步一步,哪怕蹒跚着去爬那条漫长的山路,流完了汗,转眼再看那山尖的云雾,看似飘渺,却就在几米开外。
陈大力著的《所有开挂的人生都是厚积薄发》告诉你奋斗不为了任何人,只是为了你自己;拨开荆棘后,眼前的一整片风景,一丝不落,全都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