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民主建国会肇庆市鼎湖区支部成立,十多年来,李德明带领支部开展爱心助学,让近600名贫困学子完成高中学业或圆了大学梦;助力精准扶贫,让30多户单亲母亲家庭住进了安居房,1000多名困境妇女、儿童渡过难关;组织了30多场文艺晚会和12场道德讲堂,为基层群众送上文化大餐。他十四年如一日,志愿服务逾23000小时,筹集善款超过1000万元,提起他的名字,大家有口皆碑。2016年2月26日,李德明入选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文明办联合推选的全国志愿者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成为全国“最美志愿者”,与此同时,还人选2017年2月“中国好人榜”、2016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榜”。面对荣誉,李德明依然怀着一颗平常心,坦言服务大众是他的本分。
李德明通过爱心助学、智力扶贫,让贫困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贫困生黄淑萍是受助者之一。2006年8月,她收到湛江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本应万分高兴,但高昂的学费令这个年收入只有六七千元的贫困家庭望而却步。父亲要求她放弃读书,但一心想上学的她不想错过机会。李德明得知情况后,不仅发动民建会会员捐资6000元帮助黄淑萍解决大学的学费问题,还联系香港热心人士每年资助她11000元学杂费,使其顺利人读大学,圆了大学梦。在黄淑萍大专毕业后,李德明又继续资助她完成专升本的学业,一帮就是5年。现在,黄淑萍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云浮市工作。
2010年,李德明了解到鼎湖区莲花镇一户五口之家,因父亲不幸去世,家中只剩下聋哑的母亲和读初中、小学的三姐弟。他以最快速度发动民建会会员结对帮扶,给予姐弟三人每人每年3000元的资助款,解决他们的生活费,并一直跟踪捐助他们的读书费用。
已进入花甲之年的李德明本可在家含饴弄孙,但他却不愿休息,常常奔波在鼎湖区的田间、村舍、企业、校园间,听民声,解民困,助力脱贫。2011年,李德明到鼎湖区莲花镇蔗村慰问,发现一个特困家庭还处于人畜同居的状态,生活环境极其恶劣,严重危害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李德明即刻发动民建会会员捐助17000多元建房资金,为其改善生活条件,并帮助其办理无息借贷生产资金50000元,用于扩建猪舍、购买幼猪仔和饲料,发展生产。在李德明的帮助下,这一年,这户家庭终于实现了“人畜分居”的梦想,并扩建了十多卡猪舍,出售猪苗20头,肉猪8头,并有临繁母猪近20头,实现了脱贫。
在帮助单亲母亲危房改建、农村妇女发展生产方面,也处处可见李德明的身影,“有困难找德叔”成为一句暖心话。“德叔一帮忙,总会想办法帮到底。”鼎湖区妇联一位干部说。多年来,民建鼎湖支部与区妇联密切合作,持续帮扶困境妇女儿童及残障人士。李德明说:“不过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而他口中的“量力而行”,却让鼎湖区30多户单亲母亲家庭住上了安居房,让144名农村困境妇女发展生产,摆脱了贫困。
扶贫济困,“筹集资金”是李德明最为头疼的事。他戏称自己是个“高级乞丐”,感慨地说:“社会服务工作千头万绪,有太多人需要帮助。幸运的是,我有支部会员的支持,是他们鼓励了我,我就是大众服务员。”14年来,李德明带领鼎湖民建会会员共筹集爱心资金超过1000万元。他厚厚的爱心账本记载着一项项感人的义举:
从2003年开始,捐资300多万元,帮助近600名贫困学生圆了学业梦。
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创新性实施“好习惯,伴一生”孝心孝行儿童行为教育公益项目,共有1700个家庭儿童参与引导教育,社会反响热烈。
举办12场道德讲堂,现身说法,让3000多名机关干部、医护工作者、师生受到道德滋养和心灵洗礼。
从2008年开始捐助15000元/户,2010年开始捐助20000元/户用于“安居房”建设,至今已捐建特困妇女安居房30多户。
帮扶农村困难妇女发展生产资金,每人2000至3000元,用作农村承包土地或购买种子、化肥等的资金,并筹集100多万元帮助200多名困境妇女创业贷款进行贴息。
从2008年起,捐资每人每年3000元帮扶近200名困境儿童,筹集118万元对300多名重度残疾人进行居家生活帮扶;对多名重症患者进行大病医疗救助,使他们脱离病魔,挽回生命。
捐赠教育医疗设备设施,购买8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捐赠给鼎湖区的乡镇卫生院,促进农村群众就医条件的有效改善;购买100多万元教学设备捐给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发动会员捐助50多万元,在城区和各乡镇主办了30多场文艺晚会,为5万多名群众送上精神文化大餐;筹集90多万元,建设群众公共健身运动场和支持乡村开展卫生村创建工作。
多少人在李德明的帮扶下少了泪水,多了欢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甚至改变了命运。扶危济困十四载,明德尚能暖千人。李德明用他的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爱心赞歌。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