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刘学民,男,1962年生,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方向带头人,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治学会理事,河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二程邵雍研究会副会长。近年来,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近10项,在《红旗文稿》、《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其研究成果多次被评为省部级一、二等奖。 目录 导论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框架 第五节 研究过程和研究人员 章 宝丰县情概述 节 历史概况 第二节 资源概况 第三节 文化发展概况 第四节 经济发展概况 第五节 社会发展概况 第六节 帮扶活动概况 第二章 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 节 社会工作 第二节 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 第三节 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工具性作用 第三章 社会治理呼唤社会工作――以宝丰县留守儿童为视角 节 宝丰县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概述 第二节 宝丰县留守儿童现状及需求分析 第三节 “供需失衡”背景下折射出留守儿童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第四节 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困境呼吁社会工作的介入 第五节 社会需求背景下社会工作介人留守儿童发展的路径 第六节 宝丰县社会工作发展的保障性条件 第四章 宝丰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节 宝丰县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第二节 宝丰县与郑州大学的合作 第三节 宝丰县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启示 第五章 宝丰县社会工作制度建设 节 社会工作制度 第二节 社会工作制度发展与现状 第三节 宝丰县社会工作发展政策现状 第六章 宝丰县社会工作组织建设 节 宝丰县社会工作相关部门和组织 第二节 社工组织参与假期留守儿童托管项目 第三节 宝丰县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的瓶颈与展望 第七章 宝丰县农村留守儿童治理的“宝丰模式” 节 “宝丰模式”的创建及发展 第二节 宝丰县农村留守儿童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宝丰模式”的运行机制 第四节 “宝丰模式”的管理机制 第五节 “宝丰模式”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第八章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的“宝丰模式”的总结与展望 节 宝丰县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的概要回顾 第二节 宝丰县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的实践意义 第三节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的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社会治理是党和政府对过去维稳式社会管理的反思,对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实践。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和社会力量,对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也有自己的追求。河南省宝丰县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之一,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社工机构培育、开展社工专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地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该书研究和梳理了宝丰县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的“宝丰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包括导论、宝丰县情概述、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宝丰县对社会工作的社会需求、宝丰县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组织建设、制度供给、宝丰县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的实务探索以及对宝丰县社会工作助推社会治理的总结与展望九个部分,分析了宝丰县近年来在社会工作方面进行的先行探索和积极创新,总结探索过程中的经验,并立足宝丰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目标。该书通过对宝丰县实证研究,以期对县域农村社会工作和农村社会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