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理论前沿和社会现实背景,详细梳理和阐述了危机后复原力的概念、研究历程、内涵和作用机制以及测量评估等内容,并从实证角度考察了六类群体的复原力状况,探讨了个体复原力的构成要素和促进策略,为后续研究开展和干预策略制定提供了基础。本书既可作为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参考,也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罗凤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副教授,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领导教育与素质测评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目录 章 复原力的提出 节 复原力源自应对日常生活困境的思考 第二节 复原力:一种积极的心理学导向 第三节 危机后的复原与超越 第二章 复原力的研究历程 节 复原力研究的兴起 第二节 复原力的发展沿革 第三节 复原力的研究范式 第四节 复原力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三章 复原力的内涵与作用机制 节 复原力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复原力的作用来源――保护因素 第三节 复原力形成的前提――风险因素 第四节 各因素内在作用机制的复原力模型 第五节 关于复原力保护因素的前瞻 第四章 复原力的测量和评估 节 复原力的测量 第二节 复原力的评估内容 第三节 复原力的发展策略 第五章 复原力的实践应用――创伤干预 节 损失和创伤后的反应与修复 第二节 创伤后的心理成长与复原 第三节 复原力对创伤修复的干预策略 第六章 新兴的职业复原力 节 职业复原力对组织绩效的意义 第二节 工作场所中的复原力开发 第三节 有韧性的组织:创造复原和超越的环境 第七章 复原力的实证研究 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调研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第四节 复原力开发策略探析 第八章 不同群体的复原力分类研究报告 节 在校大学生的复原力状况研究 第二节 新进员工的复原力状况研究 第三节 少年犯人的复原力状况研究 第四节 成年犯人的复原力状况研究 第五节 在职员工的复原力状况研究 第六节 处级领导干部的复原力状况研究 第九章 个体复原力的构建――基于深度访谈的分析报告 节 复原力深度访谈过程 第二节 个体复原力状况素描:主要发现与基本评价 第三节 复原力差异对比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 附录 附录1 复原力调查问卷 附录2 复原力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