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近年来,儿童史作为社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已经进入了历史研究者的视野,但研究尚不充分。本书专以秦汉史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标志着此领域学术境界的提升。本书分为十四章,不少章节研究切入角度新颖,例如“巫风鬼道文化生态中的求子技术”、“孤儿的社会救助形式”、“秦汉文献中的‘易子而食’记忆”等章节,涵盖了秦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既显示了作者扎实的文献搜集能力,也提出了在传统研究领域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观点。总之,本书为秦汉史研究,特别是儿童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具有开创性的著作。 作者简介 王子今,1950年12月生于哈尔滨,西北大学考古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毕业,历史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出版《秦汉交通史稿》《史记的文化发掘》《秦汉区域文化研究》《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秦汉社会史论考》《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秦汉史:帝国的成立》《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秦汉社会意识研究》《秦汉闻人肖像》《秦汉文化风景》《秦汉称谓研究》《战国秦汉交通格局与区域行政》《秦汉交通考古》等秦汉史研究论著。 目录 序 引言:秦汉儿童史与秦汉儿童生活史 一 出生权利和初生命运 二 婴幼儿健康与基本生存条件 三 儿戏:游艺生活 四 童蒙教育 五 “神童”的出现 六 劳动儿童与儿童劳动 七 社会灾难、社会犯罪与受害儿童 八 社会上层儿童生活考察 九 未成年人的赋役责任与身份继承 一〇 少年吏:未成年人的参政机会 一一 “少年”“恶少年”与社会秩序 一二 未成年人的社会地位 一三 朦胧情性 一四 “童男女”的神异地位 本课题前期成果和阶段性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