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从“教师专业意识品质在教师专业活动与行为中的作用表现”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实质性内涵出发,以理论引起意识、意识引起行为为基本机制,构建起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导出工作标准、评价标准、认定标准、发展标准合一的教师能力标准体系,并构建了与标准条目等效的教师能力自陈量表和与之配合的能级模案,以描述性语言呈现教师专业意识所及的地平线视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直接指向第五能级教师养成的教师教育课程的框架结构和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 宁虹,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第三届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北京市高校育人标兵,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学术领域:教育哲学、 教师教育、教育研究方法及方法论研究。代表性成果有《教育研究导论》《重新理解教育——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思考》《现象学教育学探析》《教育的发生:结构与形态——发生现象学的教育启示》《师棋推演:教育发生的模拟实现》《“人工智能教育”:居间的构成性存在》等。 目录 发生与构成性:教师能力研究的理论奠基 一、严格科学的实践取向:在张力关系中开辟道路 二、严格科学的素质教育——教师的专业 三、认识何以可能——教师之教的原理 (一)教育在根本上是意识品质的养成 (二)教育即生活——拥有生活的形态 (三)教育发生的维度 四、教育的发生:结构与形态 (一)原初意义的存在与意义的流传增殖 (二)流动变换的视域及超额意指 (三)主体性的教育构成 五、发生学原理与构成性标准:教师专业建设的范式变革 (一)发生与构成:原理—标准—课程 (二)历史机遇与范式变革 第二章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 一、构成性标准:教师能力的内涵与标准作为导引 二、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 (一)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概述 (二)关于“教”的理论 (三)关于“教”的意识 (四)关于“教”的行为 第三章教师能力标准文本 一、构成性与理论导出标准 二、教师能力标准 三、教师能力标准的解释 第四章教师能力的表现与测量 一、教师专业意识与教师能力的表现 二、教师对教材的增益——教师能力之所在 三、教师对教材的增益——操作定义及其教育意义 四、基于内涵的教师能力测量 五、教师能力自陈量表 六、教师专业意识能级模案 第五章语文教师专业意识能级模案 一、语文教师专业意识能级五 二、语文教师专业意识能级四 三、语文教师专业意识能级三 四、语文教师专业意识能级二 五、语文教师专业意识能级一 第六章数学教师专业意识能级模案 一、数学教师专业意识能级五 二、数学教师专业意识能级四 三、数学教师专业意识能级三 四、数学教师专业意识能级二 五、数学教师专业意识能级一 第七章物理教师专业意识能级模案 一、物理教师专业意识能级五 二、物理教师专业意识能级四 三、物理教师专业意识能级三 四、物理教师专业意识能级二 五、物理教师专业意识能级一 第八章化学教师专业意识能级模案 一、化学教师专业意识能级五 二、化学教师专业意识能级四 三、化学教师专业意识能级三 四、化学教师专业意识能级二 五、化学教师专业意识能级一 第九章零距离教师教育:从标准到构成性教师教育课程 一、从标准到零距离教师教育课程 二、零距离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论证 (一)实践与发生 (二)认识内在于实践 (三)自身发生与展开的方式 (四)热爱——教师的专业存在状态 (五)文化与儿童主体性 (六)基础教育反哺大学教师教育 三、教师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一)教育原理 (二)基础教育模拟教学实践课程 (三)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结语严格科学的实践取向——具有范式变革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