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编草帽、打草鞋、摇煤球、穿牙刷、变戏法、拉洋片、吹糖人、弹棉花……代代相传的老行当,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留下了很多精湛的技艺传承。这些老行当,是为适应当时人们生活的需求而产生的,它们像历史发展长河中的美丽浪花,对社会发展和方便人们的生活起了一定作用。历史不应忘记它们,而应给它们记上浓重的一笔。 作者简介 江涛,(1966— )男,浙江平阳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行社管理系教师。副教授。法学硕士。先后主编《旅游政策与法规》等教材五本,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已出版《老话说得好----不可不知的民言俗语》等著作多部。 目录 章 生活服务类老行当 接生婆:助产孕妇受尊敬 奶妈:士夫之子有食母 梳头婆:淡淡清香刨花水 缝穷:拼接合理很耐用 哭丧婆:涕泪直流假伤心 媒人:牵线搭桥做月老 修脚:肉上雕花刀尖舞 剃头:理人间万缕青丝 磨刀:磨剪子唻戗菜刀 修洋伞:穿针引线接骨架 锔瓷:一气呵成疤变花 补锅匠:走街串巷游四方 箍桶:坚固耐用木质品 编草帽:轻盈透气好凉爽 打草鞋:成本低廉耐穿用 编蒲扇:纳凉驱蚊自然风 摇煤球:大小匀称火力壮 窝脖儿:最怕倾斜破碎声 更夫:夜间巡逻与报时 人力车夫:舒适便利价低廉 第二章 文娱服务类老行当 变戏法:平中求奇手法妙 拉洋片:好听好看土电影 卖估衣:衣裳颠倒半非新 吹鼓手:吹吹打打添气氛 木偶戏:悬丝傀儡题材广 皮影:全凭十指逞诙谐 吹糖人:一吹一捏见功夫 私塾:习文练字有传统 师爷:辅佐主官无官衔 唱堂会:体面荣光待亲友 茶馆:一盏清茗伴棋局 大碗茶:凉棚板凳歇歇腿 堂倌:嘴灵眼尖要勤快 修钢笔:书写流畅字圆润 修钟表:方寸世界艺术家 穿牙刷:牛骨猪鬃毛不耐用 抬滑竿:山路漫漫吱呀声 第三章 店铺经商类老行当 牙行:双方说合成交易 编扫帚:扫尘除秽爱干净 鸡毛掸:五颜六色不沾灰 老虎灶:卖茶卖水兼浴室 酸梅汤:盛暑期间渴生津 豆腐脑:口感滑嫩润肠燥 糖葫芦:酸甜适口老少宜 馄饨摊:巧卖馄饨暖人心 烤地瓜:营养价值很高 卖凉粉:晶莹沁齿有余寒 卖冰糕:风吹日晒游乡卖 爆米花:味道微甜白如雪 梨膏糖:三分卖糖七分唱 货郎担:口齿伶俐嘴巴甜 当铺:乘人之危假救济 香蜡铺:生意红火物品多 棚铺:扎彩牌楼搭席棚 大车店:房屋简陋功能全 第四章 农业农村类老行当 弹棉花:声声弦响雪花飘 锻磨:铁锤錾子响叮当 放蜂:追着花儿收获蜜 骟猪:一刀斩断“是非根” 杀猪匠:经验老到年节忙 赊小鸡:春赊秋收信用高 阉鸡:肉质更嫩生长快 鸬鹚捕鱼:矫健鱼鹰迅捷鱼 拉纤:争牵百丈上岩谷 砖窑工:古朴耐久用途广 打胡基:砌墙盘炕耐寒热 铁匠:火炉旺盛忙不停 钉马掌:厚薄匀称没毛刺 泥瓦匠:横平竖直经验丰 捉漏:翻瓦找缝慢动手 木匠:顺应纹理做家具 制秤:不识秤花难当家 银匠:雕花焊接技艺高 皮匠:做鞋修鞋街头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