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100年首次出版,以四色印刷还原木板刷印画风,送给每个人内心中住着的那个孩子!
《蓝色的船》为日本著名诗人、画家竹久梦二的诗画集,共收录竹久梦二为孩子创作的诗歌三十余首、画作三十余幅。诗作富有童趣而又不失深刻,画作简洁清新、特点鲜明,诗与画的结合打动人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蓝色的船(精)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日)竹久梦二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距今100年首次出版,以四色印刷还原木板刷印画风,送给每个人内心中住着的那个孩子! 《蓝色的船》为日本著名诗人、画家竹久梦二的诗画集,共收录竹久梦二为孩子创作的诗歌三十余首、画作三十余幅。诗作富有童趣而又不失深刻,画作简洁清新、特点鲜明,诗与画的结合打动人心。 内容推荐 《蓝色的船》是深深地影响了丰子恺、老树画画等人的日本天才画家竹久梦二专门为孩子们所作的诗画集。 竹久梦二的童诗,情感细腻,观察独特,读起来不是教化,而是一种人文关怀。所以即使隔着一个时代,隔着一个国家,我们依然能从中读到感动,读到共鸣,读到趣味,读到会心一笑,读到唉然一叹;梦二的画,自成一体,竹久梦二并不是学院派,而他的画融合了西洋画和毛笔画的长处,简洁不简单,是以能够同时代打动异国求学的丰子恺,而下一个时代又打动了老树画画。 书中的诗与插画,皆是梦二亲手创作,封面也化用了梦二设计的原作风格。 从此以后,蓝色的船开始不停地寻找马可,当夜,第二天,一年,五年,十年…… 目录 蓝色的船 马 树的果实 松树 塌鼻子小平 早晨 去伦敦 夜 大布偶 骤雨 不懂装懂 小猪 黄金瓶 新年的早晨 棒球 威尼斯的鸽子 藤助 山和海 小鸟的巢 好哥俩 小鸟之歌 陶瓷人偶 月夜的海 雨蛙 大狗和小狗 风筝之歌 兔子 知更鸟和小鸭子 飞 风 金色的窗 化妆 熊 月见草 花儿的去处 草一的衣服 雪 试读章节 蓝色的船 弗朗西斯和町野坐在海岸边的断墙上,听玛利亚讲故事。 玛利亚开始讲故事的时候,太阳正缓缓落入海的那一边,金色的波光里,小船各自驶向自己的港湾。 “这是一个小船的故事。”玛利亚说道。 那只小船的主人是一个穷人。他给小船浑身上下都涂上了蓝色,不管是帆还是桨,所以叫蓝色的船。这只小小的蓝色的船每次出海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会聚到海岸边来看。它就是这么一只美丽的船。蓝色的船得意扬扬地摇晃在海波里,然后扬起了蓝色的帆,骄傲地驶出了海岸。 渔夫乘着蓝色的船出海的时候,总会带上自己唯一的儿子马可。有时候晚上也会出海。 蓝色的船非常喜欢马可。马可长着金黄色的头发,和一双星星一样明亮的眼睛。 但是,蓝色的船并不喜欢渔夫,因为他从来不让自己单独出海。 “为什么总不让我单独出海呢。”蓝色的船抱怨道。 “我一定比那个人更擅长,那样我就可以和马可一起快乐地航海了。” 蓝色的船就是这样自命不凡。 一天夜里,渔夫把船系在码头,当时,马可就睡在船尾。蓝色的船看着渔夫离开,于是就磨断了绳索,扬起风帆驶向大海。 蓝色的船得意极了,它听着波浪一声声拍打船舷的声音,看着马可安静的睡脸,觉得无比幸福。 忽而,狂风四起,大海变得怒涛汹涌,蓝色的船急忙降下风帆。可是已无济于事,蓝色的船被吞进了巨浪里。当它再次浮上海面的时候,船上已经没有了马可的踪影。 从此以后,蓝色的船开始不停地寻找马可,当夜,第二天,一年,五年,十年……然而,它最终也没有找到马可。 蓝色的船就像幽灵一样漂在海上,每日每夜,别的船都怕它。它呼唤马可的声音就连在码头都能听得见。 岸边的人们说:“马可乘着金色的波浪去了太阳升起的方向。” 玛利亚的故事讲完了,他指着大海说:“看,蓝色的船就在那里。” 马 国王的马,是金马 孩子的马,是竹马 系在马脖子上的铃铛 叮铃铃地响 夏天的早晨 叮铃铃地 消失在森林的小路上 树的果实 摘啊摘啊 摘不完 果实怎么那么多 吃啊吃啊 吃不完 果实怎么这么多 松树 小松树看着自己的叶子说: “我讨厌这些像针一样的叶子,如果我的叶子都变成金子,那该有多气派啊。” 这天夜里。 小松树睡着了,被它嫌弃的叶子们却睁开了眼睛。 “我们还不如逃走呢。”一片叶子出了声,其他叶子都赞成他的话,于是,它们趁着小松树熟睡的时候都逃走了。 就在这个时候,松树旁出现了一位神仙,他看着光秃秃的松树说: “可怜的松树啊,如果你希望的话,我就赐给你金树叶吧。” 第二天早上,松树睁开眼,看见自己的树叶真的变成了金子。 “啊!多美的树叶啊!”小松树高兴地唱起了歌。 “还有什么树能长出这么美的叶子呢?”它得意洋洋地说。 这时,过来了一个小偷,偷走了所有的金树叶。 “我讨厌金树叶。”可怜的松树哭着说,“如果我能长出像玻璃那么美的叶子就好了。” 到了夜里。 小松树睡着后,神仙又出现了,他又像小松树希望的那样,给了它玻璃树叶。 松树睁开眼。 “啊!好漂亮!”它骄傲地说。 然而,一阵暴风刮过,玻璃树叶被吹得七零八落。 “我讨厌玻璃树叶。如果我能长出像枇杷叶那样又长又大的叶子就好了。”小松树说。 当天夜里,神仙来了,并让它长出了枇杷叶那样又长又大的树叶。 “这样肯定就没事了。”松树高兴地说。 这时,一只兔子蹦蹦跳跳地走了过来。 “这真是一顿丰盛的午餐啊,我要先吃哪一片呢?”兔子说着,就吃光了所有的树叶。 松树哭了,它边哭边说: “呜呜呜,不管多么气派的叶子,也没有带给我一丁点儿幸福。还是原来的叶子最好了。” 听了小松树的话,原来那些像针一样的叶子都觉得它很可怜,就都回来了。 松树高兴极了,它说: “你们回来真好,还是你们最好了。” 从此以后,小松树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 P1-6 序言 在《孩子的国度》和《蓝色的船》之前,我曾翻译过《梦二画集》(春、夏、秋、冬)四卷,那四本画册里,有旅途的孤独、青春的感伤、春闺女子的爱与哀愁,以及那些名动日本的“梦二式”美人纤柔的身姿和哀婉的面容,这些可以说是竹久梦二诗画的主旋律。此外,其中还间有一些描绘儿童生活的诗画,正是这些童真童趣的作品,成为这四册诗画中最跳跃的音符,让人在沉入淡淡的哀伤之时能够偶得会心一笑。如今再翻译这两本书,再去更多地感受梦二源自童诗、童话与童画中的浪漫,我感到无比欣喜。 翻译的过程也是欣赏、感受、体悟、思考,最后贴近原作、融入原作,而后转达原作乃至阐释原作的过程。翻译这两本书时,我总在想,为什么这样简单到稚气的语言、简约到稚拙的画面中竟充满了诗意,其中的诗意又是源自哪里呢? 在梦二的童话里,早晨,太阳会唤醒那个连闹钟、小鸟、南风、公鸡都叫不醒的孩子;到了晚上,月亮会哄着不肯睡觉的孩子入眠;看到衣衫褴褛的孩子,小羊会送上自己的羊毛,蜘蛛会把羊毛纺成丝线,促织会将丝线织成布匹,螃蟹会为他裁剪成衣。而孩子面对偶然发现的鸟巢,也会默默地守候,看着鸟儿生蛋,看着雏鸟孵化,看着幼鸟一天天长大,学会飞翔,最后飞向远方。在这里,大自然和孩子彼此都满怀着友善与温情。自然对于孩子,是温柔的守护,是慷慨的赠予;孩子对于自然,是满心的依赖,是纯真的捍卫。孩子从不会觉得自己和花花草草飞鸟鱼虫有什么不同,孩子感受它们的感受,担忧它们的担忧,与它们交谈游戏,和它们融为一体。 而大自然对于孩子来说又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奇的存在,那里有着许许多多让他们感到不解和新奇的事物。对着大山唱歌的一郎听见山的回声时,惊慌失措;远处的窗户在夕阳下闪耀的金色光芒,也足以引得草吉翻越山丘去一探究竟。这些在成人看来司空见惯的景象,在孩子童稚的心里,却都蒙上了奇幻的色彩,在孩子童真的眼中。也都变成了奇妙的风景。而当我们回看这些孩童眼中与心中的风景、感受他们与自然之间的交融时,便体会到了荡涤心灵的美与诗情。 此外,我想,对孩童的生活与心理的再现也是梦二童诗童话中诗意的重要来源。孩子的一切行为都出自本心,没有矫饰造作,也不懂理智压抑,却最是真纯。就好比那一对在圣诞前夜给圣诞老人写信要礼物的兄妹,那个搞不清三九二十八还是二十九却最擅长画数学老师的脸的小秀吉,那个因为会带她去玩就认定叔叔是世界上最好的人的小女孩,他们就这样未加修饰地出现,以最原初的姿态和最坦率的要求。不管是小小的贪心还是偶尔的调皮捣蛋,都让人觉得无比美好,这是成人世界可望而不可即的真纯。然而,在美好的孩子的眼中,成人世界也是美好的,他们对成人的世界充满了渴望,也尝试着模仿。在小健的心里,爸爸是最厉害的人,哪怕爸爸只是个农民;小女孩模仿妈妈的样子为布娃娃笨拙地清洗衣物,对它说话,为它取名,坚称布娃娃是自己所生;小堇模仿着奶奶的样子戴着老花镜看报,哪管拿倒了报纸;妙子偷偷跑到姐姐的化妆间学着化妆,要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美丽的嫁娘……在孩子的眼中,大人无所不能,他们拥有力量、智慧和美丽,而孩子这些稚嫩的模仿,便造成了一个非真的、被孩童眼睛和行为美化过的成人世界,产生了成年人自己也无法想象和企及的美好。 在讲述和描绘这一切的时候,竹久梦二却将自身隐遁了起来,他没有以成年人高高在上的俯视姿态,也没有用教诫的口吻,他似乎消弭于无形,却又无处不在,他在一声声的鸟鸣里,在波光闪闪的海面上,在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眼中。他和他诗画中的孩子一起,融入了自然,融合出了一首首诗、一段段故事,这让阅读的人几乎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只有回看那些简洁而温暖的描写、简净而柔软的描画的时候,才不得不感叹一声,果然还是竹久梦二。 读梦二的童诗童话,我起初总忍不住去想:他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写下了这些?小小的孩子在高高邮筒旁塞明信片,被老师批评了的孩子站在门外不敢回家,野外的石头上坐着一个女孩,这些画面和字句都是一些细小的片段,读来生动有趣,却似乎什么也没说。可是通过反反复复地阅读、感受,一字字地翻译、体悟,我终于明白,他没有目的,如果非说有什么意图的话,那便是还原,还原那个本就意趣盎然的孩童世界。从翻译《梦二画集》时我便深觉竹久梦二是一个任情任性、纯然无杂的艺术家,就这一点来说,他更接近于是一个孩子,我想这也是他的儿童诗画给人以浑然天成之感的原因。这与中国的儿童文学完全不同,中国的儿童文学即便已不再是早期狭隘的教育儿童的文学,却依然处处体现着成人的文化期待和意志,以及所谓的“改善人类”的“最高目的”,带着成年人想要对未来一代种植价值观和施加影响力的强烈优越感、支配感与设计感。他们将孩童预设成一张白纸,一张可以任由成人去书写和描画的白纸,却忘记了儿童世界本就丰富多彩,甚至有着远非成人世界可比的温柔、美感与诗意。同时又小心翼翼地为孩子挑选适合的故事,谨慎地剔除着来自成人世界的恶俗游戏、争权夺利以及色情和暴力。这当然并无不妥,可是殊不知大自然才是最好的滤镜,贴近自然、融入自然的孩子,才会满眼美好,满心诗意。 而竹久梦二便是将自己退归为孩童,而后又将自己与孩子一起放归自然,在那里与花儿起舞,与小鸟儿歌唱,与小羊小马一起嬉戏玩闹,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刻意,却还原出了一个童真的世界。我作为译者,也希望能尽自己所能,为中国的读者还原出竹久梦二所描写的童真世界。希望读到这两册小书的孩子能看到不一样的儿童文学,也希望能将我自己阅读的感动和熨帖传达给所有的读者。 郭尔雅 2016年11月 书评(媒体评论) 梦二的画是典型的文人才子画,有一种典型的世纪来情绪,伤感、悲观、颓废、凄美,他的画里有一种特别的雅静和伤感的气息在。 ——老树画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