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华尔街之战(贝尔斯登72小时覆灭记)(精)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美)凯特·凯利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三天之前,星期一

艾伦·施瓦茨整个周末都待在棕榈滩。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出席贝尔斯登的长期合作伙伴——弗莱森电讯公司的董事会晚宴,并计划参加几天之后的投资洽谈会。他出发之前,贝尔斯登表面上看起来还是非常平静,而莫利纳罗在与他的数次通话中也一再表示公司目前一切正常。

然而,这一切随着星期一公布的下调贝尔斯登信用评级的消息彻底改变了。更糟糕的是,这条敏感的头条新闻让市场陷入了极度恐慌——巨大的抛压让贝尔斯登的股价直线跳水。作为公司的标志性事件,这对于包括媒体投资者、分析师和公司高管参加的贝尔斯登年度会议来说无疑是个不祥之兆。

下午,施瓦茨见到了华特·迪士尼的首席执行官鲍勃·伊格尔,后者正在就明天召开的一场主题会议接受采访,但是他的这场预备会议很快就被从纽约赶来的施瓦茨中断了,这位贝尔斯登的高管正在为如何缓解市场的狂躁情绪而发愁。下午4点收盘后,施瓦茨发布了一则声明,坚决否认贝尔斯登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问题,但是市场对此的反应相当冷淡。

伊格尔本人对这种事情简直太熟悉了。四年前,当他担任公司总裁的时候,就曾经面对过来自费城有线电视巨擘康卡斯特电信公司的恶意收购威胁,双方围绕着迪士尼的未来控股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施瓦茨作为一位与迪士尼长期合作的银行家,凭借着其冷静的头脑和过人的胆略,帮助公司在这场战斗中笑到了最后。现在,对于当年在危难之中为公司出谋划策的施瓦茨来说,此时的他对于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有着一种突如其来的不安。

他们在高档的弗拉格勒牛排餐馆用过晚餐后,一起穿过了位于明天会议所在地的那条街。伊格尔在路上给施瓦茨提了一个建议:“别让那些家伙看出你现在非常焦虑。”他又补充道,“不论你做什么,你一定要让公众和你的投资人知道公司的一切还在你的掌控之中。”

星期二

施瓦茨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解决危机的撒手锏——即将在下个星期公布的季度盈利报告。从目前的估算来看,贝尔斯登上季度每股收益超过1美元,而这一点现在只有施瓦茨本人知道。如果到时公布这一消息,肯定能给市场的焦虑情绪降降温。

他现在已经毫不犹豫地将希望寄托在这份盈利报告上,并幻想着市场能够从中判断出贝尔斯登仍然运转正常。然而,他现在必须马上行动起来,因为贝尔斯登的股价在星期二继续下跌,最终报收于63美元/股。

星期三

施瓦茨周三早上在接受美国财经新闻频道CNBC采访时,对有关贝尔斯登即将倒闭的谣言予以坚决的否认。在这次采访的过程中,他试图用一种心平气和的态度陈述自己的观点。他说:“虽然市场已经明显走弱,但是贝尔斯登的流动资金量并没有受到影响,我们的资产负债表依然很健康。”然而,这次采访却被一则突发新闻所中断:纽约州州长艾略特·斯皮策因涉嫌与某非法卖淫集团有牵连,预计将会马上辞去所有职务。此时,施瓦茨的表情仍然显得非常平静,但是他的大脑却在快速地思考。“该死!”他琢磨着,“看来在采访结束之前我是什么消息也不会得到了。”

过了一会儿,节目的主持人大卫·法柏请施瓦茨就高盛拒绝与贝尔斯登的交易这件事情发表一下看法。施瓦茨似乎是想收回之前说过的话,说道:“我并不是十分在意这件事,贝尔斯登将和所有主要的竞争对手直接交易,我们之间的交易非常活跃。”然而,观众们却发现他的解释如此苍白无力。

施瓦茨在当天的晚些时候就坐飞机回到了纽约。现在,贝尔斯登面临着20亿美元的现金缺口,而公司实际的偿还能力只有8亿美元。施瓦茨对莫利纳罗说:“把这个消息放出去吧。”其实,他根本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贝尔斯登缺钱的现状,而贝尔斯登的股价当天已经收于62美元以下了。

P13-15

作者简介
凯特·凯利(Kate Kelly),纽约时报畅销书《华尔街之战》作者,CNBC驻华尔街资历记者。凯利在《华尔街日报》工作十年,曾深度报道高盛、摩根士丹利、纽交所等金融机构。期间获得一次利文斯顿青年奖和两次杰拉尔德·勒伯奖。目前凯利和家人在布鲁克林居住生活。
后记

贝尔斯登的结局只是众多遭受致命打击的金融公司的缩影。在收入损失和不断失去的市场信心的双重作用下,大量的经纪公司和债权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纷纷走到了破产的边缘。截至2008年9月,也就是J.P.摩根收购贝尔斯登6个月之后,华尔街中的大部分投资银行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了。

即使对于那些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业内人士来说,他们也没有明显感觉到次贷危机所产生的影响。贝尔斯登与J.P.摩根在5月底进行的这笔收购交易,也只是处于此次危机相对平静的时期。美联储对投资银行敞开贴现窗口的行为让市场重拾了信心。此外,贝尔斯登在从事包括对冲基金以及风险管理在内的高风险投资基金业务方面的良好声誉,也让其他规模较大且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健康的公司对此放松了警惕。

随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在2008年5月短暂触及13 000点的高点,大盘蓝筹股在当年的春季实际上是处于上升通道当中的。华尔街其他金融机构的高管对市场的前景依然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劳埃德·贝兰克梵在4月初的时候对投资者表示,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全部4节比赛中的第3节。此后不久,摩根士丹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马克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然而,事情并没有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同年6月,拥有150年历史,且在规模和经营范围上都可以和贝尔斯登一争高下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布了其自1994.年上市以来的第一份亏损报告。与此同时,全美最大的经纪公司美林证券,也被手中持有的价值550亿美元的有毒抵押资产压垮了。虽然两家公司都在努力地筹集资本,但是投资者已经不再对它们的未来抱有任何幻想了。

由次级贷款引发的危机迅速蔓延开来。7月初,全美第七大抵押贷款发行商,同时也是南加州规模最大的储蓄贷款公司——印地麦克银行(IndyMac Federal Bank),因为持有的高风险住房贷款出现了持续的巨额亏损而宣布破产。没过多久,拥有或者担保全美几乎一半住房抵押贷款的政府支持企业房利美和房地美,也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巨大压力。在市场对两家公司缺少足够现金的担忧之下,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股票分别创下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低。

监管机构很快采取了干预措施。7月末,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议案,批准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增加对两房的监管力度,其中包括向房利美和房地美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以及在必要的时候将其实行国有化等内容。尽管该议案受到了来自国会议员的强烈抵制,亨利·保尔森仍然在9月初的时候将这些问题公司列人了政府的“接管名单”。《华尔街日报》将政府的这次行动视为“本年度最具戏剧性的市场干预行为”,财政部在向每家公司注资10亿美元的同时将其现任cE0免职,并且承诺当房利美和房地美因为住房贷款导致进一步亏损时,向其提供高达2000亿美元的追加援助。

市场对这一消息的反应是比较正面的。人们普遍认为美国房地产市场将会因此而重拾信心,而且抵押贷款利率也会在未来的几个月内下跌。然而,当危机重新在投资银行领域迅速蔓延的时候,政府暂时的救助措施注定是难以奏效的。

雷曼兄弟和美林证券此时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雷曼兄弟公司虽然从次贷危机开始的时候就在想方设法自救,但是它持有的大量的商业抵押贷款投资组合所造成的巨额亏损已经让其无力回天了。雷曼兄弟发布预警称,公司在第三季度的减记资产价值为40亿美元,但是公司仍在想办法筹集更多的资金。那些在这个时候还愿意为雷曼兄弟提供资金的债权人,纷纷要求其追加数十亿美元的抵押品,而信用评级机构也表示要下调雷曼兄弟的信用评级。这样一来,雷曼兄弟寻求信贷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了。

美林证券为了重拾市场信心,虽然已经处理掉了部分高

贝尔斯登和J.P.摩根的结合并没有让汤姆·马拉诺看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他发现J.P.摩根在交易管理方面十分混乱,而且在风险控制上没有任何创新。在度过了3月和4月这个多事之秋以后,他离开了贝尔斯登,并且在通用旗下的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GMAC)的住宅资本(ResidentialCapital)担任董事长和cEO。

作为新工作的一部分,马拉诺必须在新泽西州的麦迪逊和费城郊区的办公室之间通勤。他在新公司遇到的问题几乎和以前在贝尔斯登碰到的一模一样。由于住宅资本持续亏损,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仍然不得不与上千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保罗·弗里德曼现在供职于总部位于纽约州韦斯切斯特的对冲基金水手投资集团(Mariner Investment Group)。该基金现在由前贝尔斯登高管李·萨奇斯和比尔-麦克切克负责运营,公司的同事亲切地把它称为“北方的贝尔斯登”。e弗里德曼告诉周围的同事,他从斯卡斯代尔的家到公司只需要短短的五分钟车程,而且他非常想念以前从曼哈顿坐火车回家途中打盹的那段时光。由于牛市的遥遥无期,弗里德曼继续担忧着形势不断恶化的金融市场。

吉米。凯恩仍旧处于退休状态。他有时会去打几杆高尔夫球,有时到位于泽西海岸的家去享受美好时光。最近,凯恩又前往度假胜地博卡拉顿开启了另一段假日之旅。此外,凯恩还在参加国际桥牌巡回赛,并且在2008年11月的北美桥牌巡回赛期间造访了波士顿。他打算继续从事自己的桥牌事业,并计划于2009年2月前往澳大利亚参赛。

“王牌”艾伦·格林伯格一直以名誉副主席的身份在J.P.摩根任职。他目前正在撰写自己在贝尔斯登的回忆录。81岁高龄的格林伯格现在仍然坚持每天上班,和他的那些老客户们一起并肩工作。

目录

前言

2008年3月13日,星期四

2008年3月13日,星期四傍晚

2008年3月14日,星期五

2008年3月14日,星期五晚些时候

2008年3月15日,星期六

2008年3月15日,星期六晚些时候

2008年3月16日,星期日

后记

序言

本书是我在2008年《华尔街日报》上刊登的关于贝尔斯登走向破产的三部曲当中的一部分,出版于贝尔斯登陷入混乱之后的两个半月。书中详细介绍了贝尔斯登内部在公司逐渐走向衰落的这段时间里,与陷入恐慌的债权人、犹豫不决的交易对手方,以及对贝尔斯登完全失去信心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过程。

我所撰写的贝尔斯登三部曲在《华尔街日报》的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共鸣。本书出版以后,我收到了上百封电子邮件和读者的电话,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对这部作品给予了肯定。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一位曾经在贝尔斯登股票部门工作过的,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读者带给我的反馈。他在信中告诉我,当他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会把我写的这些文章念给他们听,并且让他的孩子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在职业生涯中都遭遇了哪些事情。这位读者在信中重点强调了贝尔斯登的破产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此次信贷危机席卷了整个美国经济。

在《华尔街之战》这本书中,我节选了贝尔斯登在破产前最有代表性的三天作为主要内容,并且以每小时为单位进行叙述——从3月13日晚贝尔斯登的高管们意识到公司的现金几近枯竭,到3月16日晚J.P.摩根以每股2美元的价格收购贝尔斯登。我希望借此让广大读者能够切身感受到麦迪逊大街383号内部在这3天的时间里所经历的煎熬。

我对有大约100人能够接受我的采访感到非常荣幸。大多数受访者都是匿名接受采访的,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叙述不会因为名字、职位和雇主而与自己联系在一起。书中的场景来源于直接引用或者通过对受访者本人采访的再次加工,这一点确实很难做到。此外,采访对象还包括那些与受访者的言语和思想极为相近的人。我一直试图将这些叙述、思想和环境与相关的当事人进行匹配。然而,有些受访者对其他人提供的信息提出了质疑,或者拒绝通过其他的方式对现有的内容进行评论,这些内容我将会在书中以脚注的形式标注。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朋友、同事和顾问的大力支持。我要在此感谢《华尔街日报》的主编罗伯特·汤姆森、执行主编尼克·德欧古恩、货币银行版面的编辑肯·布朗对我工作的帮助。我还要感谢迈克·斯科诺尔菲、迈克·威廉姆斯,以及阿莱克斯·马丁三位编辑让我的书稿更贴近于生活本身。此外,我要对作为良师益友的迈克·斯科诺尔菲再次表示感谢,感谢他长期以来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我要在这里对格里克·艾普、莎拉·艾里森、布鲁斯·奥威尔、赛斯·穆诺金和迈克尔·刘易斯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不知疲倦地解答我的问题以及对本书所充满的热情。我还要对负责这本书的编辑阿德里安·舒尔茨和发行人阿德里安·扎克海姆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对这些信息进行的收集整理工作。感谢鲍勃·巴内特、汤姆·亨特夫和博尼·南森对我在法律及其他方面提供的建议。感谢斯科特·怀特和布莱恩·兰斯提供的技术指导。最后,我还要感谢雅纳·科林斯·莱曼、菲利斯·特伯、梅根·希基,以及其他在帕克斯卢普的核心成员。

最重要的是,我要感谢我的丈夫凯勒·波普,我的父母帕特和乔·凯利,过继的女儿兰妮·波普,以及我可爱的儿子博加特对我的耐心和支持。

凯特·凯利2009年2月

内容推荐

贝尔斯登在2008年3月突然崩盘的余波引发了持续的全球金融海啸。作为华尔街历史最为久远且抵御风险能力最强的公司之一,贝尔斯登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以极低的价格被J.P.摩根收购的呢?贝尔斯登的高管们到底采取了怎样的激进策略导致最终的判断失误?

在《华尔街日报》头版专栏中,凯特·凯利通过在这不同寻常的三天时间里所捕捉到的每一个影像、声音,以及所见所闻,不断为读者呈现最真实的场景和信息,让我们得以近距离观察贝尔斯登最后疯狂的72小时。

贝尔斯登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招聘贫穷且聪明,又渴望成为富人的员工(PSD标准),并引以为傲。精英家庭和常春藤盟校的文凭在贝尔斯登这里并不重要。你愿意为公司的利益付出自己的一切吗?你是否具有成为华尔街斗士的铁石心肠?

贝尔斯登的高管们素以傲慢闻名华尔街。也许正是这种行事风格为他们赢得了无数的财富,让贝尔斯登在从大萧条到互联网泡沫破裂以来的每一次危机当中都能全身而退。不幸的是,次贷危机引发了贝尔斯登高层的内讧。通过鲜活的,且从未公开的细节,作者凯利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这个惊心动魄的周末。

凯特·凯利著史雷译的《华尔街之战(贝尔斯登72小时覆灭记)(精)》为我们讲述了曾经一度辉煌的贝尔斯登的陷落以及人类的愚昧,是如何引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的。

编辑推荐

贝尔斯登公司,这家有85年历史的华尔街“老店”一向以强悍的交易风格著称。然而,贝尔斯登于2008年3月16日接受摩根大通公司的收购,从破产边缘被拯救出来,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的第一个重要牺牲者。这家公司从运营良好到实际上的资不抵债,仅仅发生在约72小时之内。在知名记者凯特·凯利笔下, 凯特·凯利著史雷译的《华尔街之战(贝尔斯登72小时覆灭记)(精)》生动地再现了贝尔斯登最后惊魂72小时的故事,被国内投资者赞为“财经写作的巅峰之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