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长空铁翼(二战十大战斗机)
分类
作者 周明//李巍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周明、李巍著的《长空铁翼(二战十大战斗机)》详细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0种最具代表性战斗机的设计、制造、性能、发展、参战情况和在战斗机发展史中的地位,对相关战役和代表飞行员也有描绘和介绍,是比较适合于专业人员和资深军迷阅读的军事装备类读物。

内容推荐

纳粹德国Bf-109、FW-190,英国“喷火”,日本零式,美国P-38、P-47、F4U、喷气先驱Me-262,苏军拉式……二战名机辈出,争奇斗艳,在那个波谲云诡、正邪殊死较量的战争年代,上演了一幕幕令后世惊叹的传奇。周明、李巍著的《长空铁翼(二战十大战斗机)》合于专业人员和资深军迷阅读的军事装备类读物。

目录

第一章

 Bf一109/Me-109战斗机:德意志的飞鹰

第二章

 “喷火”战斗机:不列颠的救星

第三章

 P-38战斗机:奇特的双身恶魔

第四章

 零式战斗机:太平洋上的恶煞

第五章

 FW-190战斗机:纳粹的屠夫鸟

第六章

 P-51战斗机:美利坚的野马

第七章

 P-47战斗机:敦实的大奶瓶

第八章

 F4U战斗机:最彪悍的海盗

第九章

 拉式系列战斗机:苏军的雄鹰

第十章

 Me-262战斗机喷气时代的报春燕

试读章节

第一章

Bf-109/Me-109战斗机:德意志的飞鹰一波多折的起步

1933年,纳粹党在德国刚刚上台执政,为了在1934年举办的第四届国际飞行大赛上展示德国航空技术的巨大成就,要求各飞机制造厂商设计生产一种竞技飞行用机。由于时间紧迫,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的威利·梅塞施密特博士就在已经完成了部分设计的M-37型教练机的基础上改装成了双座运动竞技机,这就是Bf-108,Bf是生产商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的缩写。

1934年2月,Bf-108首次试飞,获得巨大成功,它在试飞中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比设计的预期还要好,因此德国政府很快就为6架原型机埋单,并和其他厂商的飞机一起,由空军派出专家小组进行试飞测试。不料就在7月27日,第一架原型机(编号D—LBuM)在试飞时坠毁,来自帝国航空部(德语:Reichs Luftfahrt Ministerium,缩写为RLM,是纳粹德国管理空军的政府机关)的试飞员当场身亡。

由于早年梅塞施密特博士为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研制的M-20客机接连发生三起严重的坠毁事故,导致多人死亡,引起了当时汉莎航空公司的采购代表厄哈德·米尔希的极度不满,两人也因此结怨极深。后来米尔希摇身一变,成了帝国航空部的部长,他公报私仇,明确规定禁止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自行研制飞机,只能以授权许可的方式代工生产别的飞机厂商设计的飞机。这次事故一出,米尔希自然又会乘机大作文章,梅塞施密特博士费尽口舌,才没有让Bf-108中途夭折。经过几天通宵达旦的工作,总算在7月31日的截止日期前完成了另外5架原型机的改进。

8月1日的比赛如期举行,Bf-108果然不负期望,以时速320公里的高速博得一片喝彩,也给德国空军的官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当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知道梅塞施密特和米尔希之间的恩怨。

也就在此时,德国空军的新型战斗机竟标也开始了,要求必须采用下单翼布局,武备至少要2挺7.9毫米机枪,机身结构能够承受高速俯冲和急速横向翻滚,并且使用倒V型12缸液冷发动机。具体由容克和戴姆勒.奔驰公司负责发动机研制,亨克尔、阿多拉和福克沃尔夫飞机制造公司负责机体设计,但还是由于米尔希的个人影响,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依旧被拒之门外。

由于Bf-108在飞行比赛中的出色表现,而且其他几家飞机生产厂商总是抱怨时间紧、工作量大,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态度,再加上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也对Bf-108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因此1935年帝国航空部同意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提供3架原型机,参加新战斗机的竞标。但同时就有人带来了米尔希的口信:这只是验证技术的原型机而己,别指望会有什么批量生产的订单。

梅塞施密特面临着艰难抉择:如果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研制新飞机,很可能在米尔希的影响下被束之高阁。恰在此时,但泽大学邀请梅塞施密特去任教。是继续研制,还是就此收手?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梅塞施密特以德国人特有的耿直和刻板,还是选择了继续研制新飞机。

新的战斗机方案就是以Bf-108为蓝本的,全金属蒙皮,下单翼,可收放后三点起落架,封闭式座舱等,都是当时最前卫最先进的技术,虽然这些技术之前已经分别在其他的机型上得到了应用,但从未被如此集中地应用到一架飞机上。高技术所带来的不一定是高回报,倒很可能是高风险。

1935年8月,第一架样机完工,由于德国自己的新发动机还没有完成,所以暂时采用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茶隼”V12水冷发动机。在完成了所有的地面测试后,第一架Bf-109V1(V表示试验型,V1表示第一种试验型,编号为D—IABI)于9月由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首席试飞员汉斯·诺奇驾驶,顺利完成了第一次试飞。P1-2

序言

蓝天碧空,千百年来都是人类梦寐以求能够一展身手的舞台,正是因为有了翱翔长空的梦想,人类便一直努力探索征服天空的方法。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在北卡罗来纳州的霍克小镇首次驾驶一架有动力的飞机——“飞行者一号”成功升空,这一伟大成就,是人类征服天空的辉煌开端,而这种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纵的航空器的问世,对于人类此后的战争形式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人类所有的高新技术都是首先应用于军事,飞机也是如此。1911年,意大利和土耳其爆发战争。10月23日,意大利皮亚扎上尉驾驶布莱里奥XI型飞机对土军在的黎波里的阵地进行了航空侦察。11月1日,皮亚扎又驾驶飞机向土军阵地投掷了手榴弹,这一事件被公认为空中战争的肇端。从此,人类战争就从二维空间扩展到了三维空间,从平面战争扩展到了立体战争。

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大国都在自己的武装力量中成立了军事航空部队——当时还没有空军的概念——开战之时,各国飞机的总数也不过1000架左右。在战争中,飞机的作用逐渐得到了体现和认可,各国对于军事航空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使飞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早期的飞机上都是没有武装的,当敌对双方的飞机同时出现在空中,为了阻止对方飞机的活动,飞行员开始是用随身携带的手枪射击对方飞机。当然,这种手枪的射击根本没有任何实际作用。最初的空战战术只是利用己方飞机的数量优势来占据空中的有利位置,迫降对方飞机,英国航空队就曾多次运用过这种战术。此外,沙皇俄国飞行员别出心裁地在飞机上装上大刀或是带重锤的钢索,甚至还有抓钩,来给对方飞机造成损坏。

1914年10月5日,法国飞行员首先在飞机上装上了机枪,并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空战,击落了1架德军的侦察机。不过这只是在侦察机上安装机枪,还不是专门用来空战的飞机。

随着真正意义上的空战出现,各国都开始研制适合空战的飞机。1915年1月,沙皇俄国生产出了c.16战斗机,装有2挺机枪,其中1挺有协调装置,可以从螺旋桨转动的空隙中射出子弹,但这种飞机没有实战记录。法国飞行员罗朗·加罗斯在自己的莫拉纳·索尔尼埃L型飞机上装上机枪,并在螺旋桨的桨叶尖包上金属片,使得在射击时打不到桨叶的子弹可以正常射出去,而打到桨叶的子弹则会被金属片反弹出去。1915年4月1日,加罗斯就驾驶这架改装过的飞机击落了1架德军侦察机,在此后的15天里他又接连击落了4架德机,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击落5架敌机的王牌飞行员。很多学者都认为加罗斯改装的这架飞机就是专门用来空战的飞机——战斗机的开山鼻祖,从此,战斗机开始登上了战争舞台。

战斗机(Fighter planes),旧称驱逐机(Put-suit),现在比较规范的叫法是歼击机,也就是在空中消灭敌机和其他航空器、争夺制空权的专门进行空战的飞机,是现代空军的主要机种之一。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种战斗机应该算是1915年德国研制出的装有射击协调器的福克E.I型飞机。机枪固定安装在机身头部,通过机枪与螺旋桨旋转的协调装置,可以使机枪子弹穿过螺旋桨的旋转面而不会击中螺旋桨的桨叶。同时取消了后座飞行员,驾驶飞机和操纵机枪射击都由前座飞行员一人来完成。这种飞机的出现,确立了战斗机机载武器的典型布置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空战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飞机的空战能力。德军的福克战斗机投入实战后,立即给协约国的飞机造成了巨大威胁,并使协约国飞机损失惨重,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福克战斗机击落的协约国飞机就超过了6000架,史称“福克灾难”。

在这之后,战斗机在速度、高度和火力等方面的性能不断提升。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战斗机的最大飞行速度达到200公里/小时,升限高度达到了6000米,发动机输出功率都超过了200马力,续航时间达到了6小时以上,通常装备1~2挺机枪。同时在整个战争期间,各参战国总共生产军用飞机达到了18.2万架,飞机在军事上的作用和意义已经广为人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虽然各国都开始削减军费、裁减军队规模,但是对于飞机这种对未来战争具有重大影响的新装备,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需求,不断有更新颖更先进的飞机问世并装备部队。最新型的战斗机开始向半金属甚至全金属结构、单翼气动布局发展,很多先进的空气动力学理论开始从实验室逐渐应用到了飞机的设计中,口径在20毫米以上的机炮开始装备到战斗机上。一些在体育竞赛飞行中有着出色表现的飞机,也开始作为先进航空技术储备的实验品,成为新一代战斗机研制的原型机,性能持续得到完善,外形也逐渐走出了“原始”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空军赢得了和陆军、海军并驾齐驱的地位,甚至成为了能够主导战争进程的关键力量。战斗机作为空军的骨干,在争夺制空权、为轰炸机护航、支援地面作战等行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掌握制空权更是成为决定战役胜负的前提。比如纳粹德国在战争初期所取得的一系列闪击战的胜利,就和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在性能和战术上的先进性密不可分。再比如纳粹德国计划在英国登陆,但由于在争夺英国制空权的不列颠之战中,英国空军的“喷火”“飓风”战斗机表现出色,牢牢掌握了英伦三岛的制空权,最终迫使德国放弃了在英国的登陆行动。由此可见战斗机对于战争走向的巨大影响力。

因此,战斗机逐渐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在质量上数量上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层出不穷的新型号不断投入战场。这些战斗机各有所长,也在历次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战斗机在技术上的总体水平也已经接近了活塞螺旋桨飞机的巅峰,不少型号的战斗机最大时速都已经突破了600公里,多座重型战斗机、夜间战斗机、战斗轰炸机等战斗机的特种型号也开始出现。雷达开始在战斗机上应用,武器也从机枪、机炮发展到火箭弹。早期的喷气战斗机和火箭动力战斗机也在战争后期出现了。

在整个战争期间,战斗机的作用和价值都得到了极大的认可,尤其是一些性能出众的机型更是一再被人们提及。本书从中遴选出10种比较著名的战斗机,对其研制、发展、技术特点和主要作战情况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以使读者朋友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典战斗机有所了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