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的父亲陈序经/长相忆书系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陈其津 |
出版社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陈其津教授撰写的这本传记,给我们简要地介绍了陈序经先生一生起伏跌宕的道路和辉煌的业绩。传记参考了陈序经先生自己写的回忆录,也融入了陈其津教授与姐妹们对父亲的回忆,并用书面资料加以佐证,这是本书的一个特色。近些年.关于陈序经的研究、传记,在海内外陆续发表。但是,本书不是别的关于陈序经的传记所能替代的,将成为今后有关陈序经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作者简介 陈其津(1935一2015),生于天津,祖籍海南文昌。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先后在北京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科学研究所、鞍山广播器材厂和华南工学院等单位从事科研生产和教学工作;1983年赴美国肯塔基大学电机系进修和从事研究工作;曾为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教授,广东省第六届、第七届政协委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家世源流 一、远祖 二、祖父 第二章 父亲的童年 一、私塾 二、小学 三、远赴南洋 第三章 学海行舟 一、中学 二、大学 三、留学 四、再度留学 五、祖父逝世 第四章 治学与论战 一、任教岭大 1.文化问题大论战 2.教育方针争论 3.北上南开任教 二、在南开任职期间 1.在南开经济研究所 2.乡村建设的大论战 3.其他方面 三、西南联大时期 1.南迁昆明、重庆 2.任教西南联大 3.文化学系统 四、二战后恢复南开 1.南开复校 2.教育问题大论战 3.南方之行 第五章 主持岭南大学 一、重返岭南 二、治校方略 1.长远目的 2.教授治校 3.走向发展 4.学风改变 三、动荡时期 四、岭南精神 第六章 学海沉浮 一、院系调整 二、默默耕耘 三、再事行政 四、主持暨大 第七章 陨落北乡 一、奉调南开 二、含愤而逝 三、身后余波 四、平反昭雪 第八章 学术成就 一、文化学论著 二、社会学论著 三、东南亚论著 四、历史学论著 五、政治学论著 六、教育学论著 第九章 为人品德 一、先辈传统 二、温馨家庭 三、助人为乐 四、廉洁奉公 附录 陈序经年表 陈序经世系简表 增订本后记 再版后记 编辑后记 序言 人性的美德和独立自 由的治学精神——序《我 的父亲陈序经》(增订本 ) 叶显恩 陈序经先生,我早在 大学时代,就闻其名、读 其文,且不胜高山仰止之 至!1962年.我投在中山 大学梁方仲教授门下攻读 明清经济史专业。此时陈 先生已经出任暨南大学校 长,仍然居住在中山大学 马岗顶旧居,与我的导师 粱先生是近邻。他们彼此 过从甚密,我因而在梁师 府上得谒识陈先生之缘。 知道与陈先生有同乡之谊 。更使我增添了-诸多亲 切感。每当我在校园里遇 到陈先生,总是情不自禁 地驻足,并以崇敬的目光 送他远离。1965年,梁先 生带我们三位研究生北上 京师做学术考察,此时陈 先生已调往天津任南开大 学副校长。本来我们一行 人离京后的第一站是到南 开拜访陈先生,但我因研 究需要,遵导师梁先生之 嘱独往安徽,失去了随同 梁先生往访并请益陈校长 的机会,而且永远失去了 谒见这位大师的机缘。每 当兴念及此,总有一种遗 憾的凄凉感掠过心头。 陈先生离开我们,迄 今已有四十个年头了。他 的音容笑貌,并没有因时 光的洗刷、岁月的消磨而 被淡忘,相反,他走得愈 远,愈为人们深切地记起 ,也愈加显得伟岸高大、 鲜明耀眼。2003年陈先生 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全国 从北到南的不少高校和学 术团体,如南开大学、中 山大学、暨南大学等,乃 至其家乡海南文昌,都举 行了不同形式的隆重的纪 念活动.以追思这位中国 学术史、教育史和文化史 上的大师的丰功伟绩和他 留下的丰厚的精神遗产。 中山大学和海南文昌还分 别在其旧居和故居树碑纪 念,并举行了揭牌仪式。 我想起陈先生殒时草草火 化,殁后近四十年的百年 冥诞之际却为人们如此隆 重纪念追思,这到底说明 什么呢?值得人们深思。 我想,给人影响最深 、震撼最大的莫过于无形 的精神力量。陈先生之所 以赢得人们如此的敬重和 景仰,大概是由于他为人 为学的美德和人格魅力吧 ! 陈先生在为人上,向 我们昭示了独立的人格、 自由的思想,他忠于良知 ,不曲学以阿世,维护着 知识分子的尊严,留下了 人性的美德;在治学上, 他不计名利得失,经过格 物致知的探索,砥砺磨淬 的历练,以学贯中西的远 见卓识,以涉足多学科的 气魄和勇气,或开拓进取 ,为学科的创立奠下基础 ,或开创新学科,构建自 身的学术体系。他淡泊耿 介的为人风格,独立自由 的学术精神.堪当楷模, 经过历史潮流的检验,披 沙拣金,益见其美。因而 ,他离去愈远,愈为后学 者所追思、所景仰。 陈先生的长子陈其津 教授为其父作传,即将付 梓,问序于我.虽然自愧 不敢当,仍乐于趁此发表 一些看法。 权位不移人,平实淡 泊,以苦节自砺.充满平 民情怀,这是陈序经先生 为人的一个鲜明特点。 他是海南文昌清澜瑶 岛村人.早年留学美国、 德国,1928年获美国伊利 诺伊大学博士学位,回国 后,终生从事教育和学术 研究工作,涉足文化学、 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 、历史学等研究领域,可 谓学贯中西,蜚声海内外 。他先后任南开经济研究 所所长、南开大学经济学 院院长、西南联大法商学 院院长、岭南大学校长、 中山大学副校长、暨南大 学校长、南开大学副校长 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他首批被授予一 级教授,任全国政协第二 届委员、广东省政协第一 届常委等。他1934年到南 开大学工作,大半生供职 于南开,最后病逝于南开 大学副校长任上。他是一 位杰出的文化学家、历史 学家、教育家,为推进我 国的学术研究和发展我国 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 献。 这样一位堪称中国近 现代学术史上少有的中西 兼通的大师级学者、教育 家和杰出的大学管理者, 尽管信高誉隆、权重位尊 ,但他始终保持平民的心 态,不失书生本色。他常 对人说,他是为教授服务 的。对学校的勤杂工友, 他也一视同仁,优容宽待 。任职暨南大学期间,他 的海外朋友为了让他从中 山大学往暨大上班方便些 ,赠给他一部小汽车。他 上班途中只要车上有空位 ,遇到教师工友,便招呼 他们上车,顺路送一程。 校长专车被称为搭客“小 巴士”。他如此优容雅量 ,坦诚宽厚待人,自然令 人感到亲切可爱.深得知 识分子的景仰和爱戴,赢 得“善于团结人”的美誉。 也正因为他的优秀品格, 当1949年国民党“抢运学 人”计划实施时,他能说 服国学大师陈寅恪等一批 一流的专家留在他主持的 岭南大学执教。 作为私立大学校长, 他掌管大额款项,但对各 种款项分文不动,以廉洁 奉公自律。薪水收入,除 供家内日常开销外,便用 于学术活动的开支,平日 不做积蓄。1962年,长子 成婚的费用也不得不向朋 友筹措。他虽然出身于富 商之家,但自幼养成不贪 财的美德。例如,当他还 在美国留学时,其父因代 偿债务而接管一个濒临破 产的橡胶园,经注入资本 并改善经营,多年后此园 有大的发展。其父考虑将 此种植园归还原主,发电 报征求他的意愿。他毫不 犹豫地复电说“归还”。这 使其父笑逐颜开,连连称 赞他“不贪财” 导语 《我的父亲陈序经》是陈先生子嗣陈其津所著,该传记是陈序经传记版本中很为具体、全面的。 这部传记内容全面、具体、生动,不但较多参照了陈序经先生生前所写的《家传》等一手资料,还采访了很多陈序经先生的亲友,而不少事件过程的描述,作者本人就是当事人,因此很为翔实可读。 后记 这本拙著,在原版的 基础上做了些许修改和补 充,以今日的面貌呈现在 读者面前。 令我十分感激的是, 成书的过程始终获得国内 外诸多前辈和朋友们的热 心鼓励和支持。除了“前 言”提到父亲的生前好友 和知名人士外,还有中山 大学的王正宪、潘孝瑞教 授伉俪,胡守为教授,丘 捷教授及胡立彬博士;南 开大学的冯承柏教授,曹 焕旭教授。刘集林博士; 暨南大学的张德昌先生, 徐善福教授,陈合宜教授 及夏泉博士;北京大学的 汤一介教授,陈国坚先生 ;中南民族大学的张世保 博士;华中师范大学的田 彤博士,沈高群先生及夫 人王玫女士,冯高义先生 ,方露茜老师,徐诰平女 士;加州大学的Austinc Franr博士;加拿大李瑞 明先生和不列颠哥伦比亚 大学何保山教授;美国的 刘通群先生,何自强先生 ,黄伟良先生和夫人郭开 兰女士,杨叔进先生和夫 人郭开华女士,司徒展教 授及夫人(Flovence). 他们都给我提供了很多宝 贵的意见和资料。 在此还须提及的是,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一 直得到姐姐曼仙、穗仙和 妹妹云仙、渝仙的鼓励和 支持,血浓于水,令我感 到人世问同胞情怀之可贵 。尤其难得的是德高望重 的端木正教授生前为此书 的原版赐序,著名学者叶 显恩教授为此书的增订本 撰写极有分量的序言。增 订本所以能赶在父亲逝年 四十周年顺利出版,首先 是和海南省委常委周文彰 和宣传部的重视和支持分 不开的.也是和文昌市人 民政府以及海南省文化历 史研究会的支持和帮助分 不开的。还有王春煜教授 为催生此书所表现出来的 热忱,王卓森、符海平和 蔡旭三位同志为校勘书稿 付出的辛勤劳动,从他们 身上我十分高兴地看到这 一代本地学者以弘扬海南 为己任的高尚情操。在此 ,一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 诚挚的感谢! 限于本人的学识和能 力,本书难免存在一些不 够完善的地方,或存在某 些缺点甚至于错误,尚祈 方家与读者诸君不吝指正 。 陈其津 2007年 精彩页 第一章 家世源流 我的祖辈世居在海南文昌县清澜港附近的瑶岛村。瑶岛别名瑶头,也叫洋头,有人还开玩笑叫它“羊头”。村的形状似半岛。从我们村到海边最近处步行五至七分钟。当年我们村与附近村的人,常到海边捕鱼。离村步行十至十五分钟,有一码头,叫作下洋。这里有一个庙.称“下洋庙”。当年,下洋码头的海面有很多帆船:大的可到东南亚各地;中的可出海捕鱼,或到海南岛沿岸各港口,如嘉积、陵水、三亚各处;小的有的用帆,也有的用桨,可以到文昌县城、清澜港码头及下市各处。 由我们村到文昌县城约六点五公里,可乘船前往。1956年暑假我和四妹云仙(按:陈序经先生有子女五人,本书作者陈其津为唯一儿子.排行第三。在本书中,他习惯用五兄妹的总排序来称谓,而不是用习惯的实际大小称谓,故大妹陈云仙、二妹陈渝仙分别称为四妹、五妹)曾回瑶岛村。当时我大学毕业,即将分配到北京工作。父亲鉴于我们子女未回过家乡,让我和四妹趁假期回去看看。我们乘公共汽车由海口市到清澜,由大表姐李春容陪同我们一起回去。我们从瑶岛村回程是先乘帆船由瑶岛到文昌。这也是我第一次乘不大的帆船旅行。清澜港的景色很美丽.给我的印象很深。由清澜港可乘船进入到文昌县城。父亲非常喜欢清澜港和当年帆船来往的景色。特意把一张当年黑白色的帆船照片嵌在一个玻璃框架里,照片背景就是当年的文昌县城。这是他曾经喜欢的物件之一。 站在我们村的高处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也可以看到清澜港内最宽与最深处。这一带的村子都被椰子树所包围,从远处看是椰子园,走近了才发现在椰子树林里都是房屋。过去我们村除椰子树外,还有其他树,如海棠树、荔枝树、龙眼树、波罗蜜树等。我家还有山柚林及其他种类的树木。海棠籽可榨油,油可用来点灯。在火油(过去叫洋油或煤油)未输入之前,我们乡下多靠这种油点灯。若用人工去掉油里的一种味道还可以当作食用油。山柚也可以榨油,过去乡间妇女多用这种油抹头发。 我村的东边是海,其他各处多为坡地,坡地贫瘠,除海棠与其他一些树木外,不宜耕种,只在坡与坡之间的低地种些稻或萝h等。村民除养牛、养猪外,尤多养鸡。鸡肥而肉美。所谓文昌鸡,清澜一带的鸡可以作为代表。过去村里人少种蔬菜,萝h最为普遍,除种稻外,多从事渔业,而到东南亚各处工作的尤多。当年我们村陈姓数十家,几乎每家都有人在南洋各地。 一、远祖 我的祖先可追溯到宋代。据父亲说,我们的先世是从福建莆田迁到海南的。我们的先祖陈俊卿在宋代曾登进士,做过官;他的曾孙陈瑶,始迁到文昌瑶岛村。陈瑶迁到海南是在宋代理宗嘉熙年问,距今已有七百多年了。可见,瑶岛村的历史也是相当长的。 瑶公传过三代之后,有一位璝公与一位瑚公。瑚公迁到文昌附近的地评村。他的曾孙名集,字筠,是明末进士。明亡后,他在地评一个湖上盖了一座房子,终其生于此处,以为足不踏清地而忠于明。到我祖父那一代,这湖已变成了一个小水池,旱季差不多没有水。祖父所留下来的遗物是一把古琴,抗战前还在。他写过一些文章、诗词,当年的“海南丛书”中有他的文集。地评的陈氏人丁兴旺,在这里繁盛之后,又分居于附近各处,人口比瑶岛多出很多倍。其中到南洋各地的也很多,居于芙蓉邦后(今马来西亚彭亨州)各地的尤多。 瑶岛的陈氏,从瑶公传到数世之后,有人迁到坡头村。这里的陈氏人数不多。 据过去家谱所载,瑶公传至六世而至臻。臻传到十三世而至士俊。士俊墓在瑶岛附近的锣鼓坑的坡上。士俊生继先,继先生世湖与世涫。世涫生振锦,振锦为第十六世.他有两个儿子,一为文学。另一为文铎。文学生运贵与运彰二人。文铎生运隆、运善和运达三人。运隆和运达都没有儿子。运善生于1841年,其子继辉早逝,其妻子也早逝,后续弦而生继宗、继宝和继宋三位,还有一位女儿。继宗有三子,他们后来都到南洋各处去了。日本占领越南时,继宗与其子在越南,继宋在马来亚。继宝也在马来亚,1948年父亲到吉隆坡时还见过他,他有四个儿子,次子为序均,三子为序琛,四子为序良。 文学公的两个儿子运贵与运彰去世都早。运贵生继韶,继韶婚后曾去南洋,后回乡生序泽。序泽婚后生其存。序泽妻在抗战时逃难.在广州湾被日军打死,其存乃由我曾祖母抚养。序泽在抗战时期逃到越南,后到柬埔寨的马德望,在该处再婚,生有几个孩子。 我的曾祖父陈运彰生于1843年10月11日(农历八月十八),死于1872年9月9日(农历八月初七)。他从事捕渔业、运输业,因船在海上遭遇大风而被溺死,尸首也不知何去。后来我曾祖母去世时,我父亲还记得人们用泥土做一人形当他的尸体,与曾祖母合葬。 据曾祖母说,曾祖父在世之时,家境虽很困难,但曾祖父十分勤俭,又非常乐观。祖父未生前,他们年轻夫妻,男出海,女织网,家庭生活颇为美满。曾祖母还说,曾祖父去世时,假使她没怀祖父的话,她会跳海以殉。 我的曾祖母姓祝,文昌鸡寮人,生于1847年,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