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神秘的化学》是英国著名科普作家吉布森撰写的一部化学趣味科普读物,作者从化学是什么开始说起,分别介绍了化学中基本的实验方法以及最常见的水、火、电、金属、空气等物质的化学特性、作用等基本化学常识……作者以讲授的形式撰写,不仅激发了小朋友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兴趣,是一本通俗易懂、轻松耐读的化学学习入门读物。 《化学趣味》是我国著名化学家沈鼎三为青少年创作的一部化学常识科普读物。在本书中,作者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物品引入枯燥的化学知识,拉近了读者与化学的距离,增加了化学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作者还以生动的笔触介绍了多个富有趣味性的化学实验,通过不断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不断引导读者独立思考,建立科学的化学思维,让化学更加简单、易懂,是一部给孩子的优秀化学启蒙书。 《化学奇谈》是法国著名科学家、博物学家法布尔创作的一部给青少年阅读的化学科普入门读物。法布尔通过人物对话和讲故事的方式,用文字巧妙地勾勒出轻松有趣的实验场景,将晦涩、生硬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让枯燥无味的化学变得充满趣味和神秘。化学教材中一个个枯燥乏味的名词,在这本书里变成了最动人的故事,帮助孩子从小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本书译者顾均正是著名科普作家、出版家、文学翻译家,他翻译的这部《化学奇谈》文笔优美,用词精确,使得原著更具可读性。 作者简介 法布尔,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一贫困农民家庭。15岁时,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依靠孜孜不倦的自学,法布尔获取大学物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75年,法布尔举家定居于乡间小镇。1880年,法布尔用积蓄购买了一处旧民宅——“荒石园”。余生的三十几年,法布尔就隐居在“荒石园”。一边继续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总结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资料,著成十卷本《昆虫记》。 目录 《神秘的化学》 第一章 化学是什么 第二章 认识化学 第三章 几种简易的实验 第四章 不能见的“砖石” 第五章 让不能见的“砖石”变得能见 第六章 理想的舞蹈 第七章 水的构成 第八章 什么是爆发 第九章 燃烧能够毁灭物质吗 第十章 呼吸空气 第十一章 电和化学 第十二章 从未见过的金属 第十三章 神秘的物质 第十四章 更神秘的物质 第十五章 星光化学 第十六章 元素周期表 《化学趣味》 Chapter 1 火 1.在谈论“火”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总结 2.蜡烛的燃烧 一 3.蜡烛燃烧时还产生了什么 4.当进行化合作用时,我们感觉到了热 5.火的发生 Chapter 2 空气 6.空气 7.空气里有些什么 8.我们把空气吸进去做什么 9.植物对空气有什么作用 10.植物的生长 11.动物、植物和空气的作用 12.空气里的其他物质 Chapter 3 水 13.水的组成 14.从水果中制出氢的许多方法 15.怎样收集氢气 16.制取氢气 17.氢能燃烧且比空气轻 18.氢燃烧时产生了什么 19.水的成分 20.海水 21.盐的实验 22.溶解与结晶 23.自然界的蒸馏术 24.溶解和不溶解 25.硬水和软水 26.硬水的组成 27.硬水如何变成软水 28.河水 29.水里的毒质 30.气体如何溶解在水里 Chapter 4 地球 31.关于地球 32.从石灰石中制取二氧化碳 33.氧的制法 34.氧的故事 35.制氧的男一法 36.氧的性质 37.氧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物质 38.金属氧化后重量会增加吗 39.构成地球的金属 40.什么是煤 41.煤气的制造 42.制造煤气的副产品 43.煤的用途 44.煤气与火焰 45.煤矿爆炸的原因与预防 Chapter 5 元素和化合物 46.单质和化合物 47.关于化合物 48.混合物与化合物 49.关于元素 Chapter 6 非金属元素 50.氮 51.氮和氢、氧化合成硝酸 52.硇精 53.碳、金刚石和石墨也是由碳构成的 54.氯是可怕的毒气 55.硫 56.制造火柴的磷 57.硅 Chapter 7 金属元素 58.铁是最有用的金属 59.陶土中含有的金属 60.石灰中含有的金属 61.镁条 62.食盐中含有的金属 63.神奇的食盐 64.钾 65.铜 66.锌 67.锡 68.铅 39.汞 70.银 71.金 Chapter 8 结论 72.化合是有一定比例的 73.元素的化合量 74.倍北定律 75.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76.化学究竟研究些什么 77.化学的演进史 78.化学是我们最亲爱的依赖者 79.衣和食离不开化学 80.住和行与化学的关系更大 81.化学既“凶残”又“慈祥 82.化学是最有能力、最有权威的“怪物” 83.化学的前程是远大的 实验提示 各实验所需仪器 药品 《化学奇谈》 第一章 楔子 第二章 混合与化合 第三章 一片面包 第四章 单物质 第五章 复物质 第六章 呼吸的实验 第七章 空气的实验 第八章 续空气的实验 第九章 两只麻雀 第十章 燃磷 第十一章 燃金属 第十二章 盐类 第十三章 关于工具的话 第十四章 氧 第十五章 空气和燃烧 第十六章 锈 第十七章 在铁店里 第十八章 氢 第十九章 一滴水 第二十章 一支粉笔 第二十一章 碳酸气 第二十二章 各种的水 第二十三章 植物的工作 第二十四章 硫 第二十五章 氯 第二十六章 氮的化合物 序言 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化学家,被誉为“稀土 之父”的徐光宪先生曾说 :“化学是不断发明和制 造对人类更有用的新物质 的科学。化学科学是现代 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学科。” 化学是基础性学科之 一,任何科学都是在它的 基础上进行的。不仅如此 ,它还涵盖了我们生活的 全部,是一门与我们的生 活、生产密切相关的自然 科学。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与我们的衣、食、住、 行紧密相连。学习化学, 在掌握化学知识之余,更 重要的是养成“化学思维” ,也就是联系实际生活, 养成从微观到宏观分析事 物的能力,合理运用化学 ,将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更深刻地探究事物本质 。 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对 化学的兴趣,帮助他们今 后更好地学习化学,我们 特地编辑了这套《给孩子 的化学三书》。这三本书 分别是法国科学家、博物 学家法布尔所著,著名科 普作家、翻译家顾均正翻 译的《化学奇谈》;英国 化学家、科普作家吉布森 的《神秘的化学》;著名 化学家、科普作家沈鼎三 的《化学趣味》。 《化学奇谈》是一本 内容广泛的化学科普读物 ,是法布尔任教时编写的 诸多科普著作之一,由顾 均正先生翻译。无论是著 者还是译者,都可称得上 是当时的“名家”。全书主 要围绕保罗叔和他的侄子 一一爱弥儿和裘尔斯展开 叙述,以故事体来写作, 同时还有大量的对话,并 不断地提出问题,很容易 抓住孩子的阅读兴趣,间 接地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 能力。同时,作者利用日 常生活中的一切用具,开 展各种有趣的化学实验, 浅显易懂,引人入胜,让 孩子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就连叶圣陶老先生也说 :“《化学奇谈》虽然也 是一本书,但不是叫人‘读 ’的书,也不是叫人‘记忆’ 的书。原著者法布尔用他 的巧妙的笔把‘试’字的工 夫曲曲描写出来,使读者 不仅具有化学的知识,并 且能做化学的实验,同时 又长进了“试”的能力,可 用以对付别的事物。” 《神秘的化学》是英 国化学家、科普作家吉布 森所著。作者开篇便抛出 问题,引领读者从浅学易 懂之处逐步深入,并配有 有趣的小故事,激发读者 的好奇心,环环相扣。书 中还生动地列举了“氧原 子舞”和“氢原子舞”等新奇 有趣的事物,帮助孩子更 好地理解,加深认识,让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就轻 松地学习了化学知识,可 谓是一本妙趣横生的启蒙 性化学科普读物。 《化学趣味》原名《 化学初步》。化学是一门 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 有实验,化学就会变得抽 象、难懂。作者从我们熟 知的事物入手,将化学学 习的内容大致分为“火”“空 气”“水”“地球”以及“金属 元素”“非金属元素”等几个 方面,并将有趣、专业的 实验和这几方面的知识结 合起来,把难懂的化学系 统、连贯地讲述清楚,是 一部实验性化学科普读物 。该书作者是我国著名化 学家沈鼎三。他早年从事 教育工作,编著有大量化 学书籍,为各地大、中学 校所采用。同时,还写了 许多科普性文章,发表于 《中学生》《新少年》等 杂志。后期转而从事染料 工业,首创靛蓝连续染色 机。我们的五星红旗之所 以鲜艳、不褪色,就是使 用沈鼎三先生研制的化学 性染料“旗红”。中国很多 著名的染料专家都出自于 沈鼎三先生的培养,他的 一生是为中国化学事业发 展奉献的一生。 这三本小书,创作至 今已经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涉及了化学学习中的各 种问题,历经时间的检验 ,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所 喜爱,这其中必然有它的 奥妙所在。我们在整理出 版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 原著语言特色,在此基础 上做了相关注释,方便读 者更好地理解、掌握,对 一些因时代变化已经不适 宜的内容作了删减。这三 本小书不仅可以帮助孩子 开启化学研究之门,更重 要的是让他们养成较强的 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 惯。愿孩子们爱上化学, 专心致力于化学的研究, 造福人类! 编者 2020年7月 导语 这三本小书涉及了化学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历经时间的检验,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所喜爱,这其中必然有它的奥妙所在。 这三本小书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开启化学研究之门,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养成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书评(媒体评论)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 该使我们的推理受到实验 的检验,除了通过实验和 观察的自然道路去寻求真 理之外,别无他途。 ——法国化学家 拉瓦 锡 时间最大的快乐,莫 过于发现世人从未见过的 新物质。 ——瑞典化学家 舍勒 只传授知识和技术的 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 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 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 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 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 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 题,使多项智力因素皆得 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 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 的教学形式。 ——中国化学家 戴安 邦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 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 ——俄国化学家 门捷 列夫 一旦科学插上幻想的 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 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 期望一定会成功。 ——英国物理学家 化 学家 法拉第 一切科学上最伟大的 发现,几乎都来自精确的 量度。 ——英国物理学家 化 学家 瑞利 多看、多学、多试。 如果有成果,绝不炫耀。 一个人如果怕费时、费事 ,则将一事无成。 ——英国化学家 拉姆 赛 这本《化字奇谈》虽 然也是一本书,但不是叫 人“读”的书,也不是叫人“ 记忆”的书。原著者法布 尔用他巧妙的笔把“试”字 的工夫曲曲描写出来,使 读者不仅具有化学的知识 ,并且能做化学的实验, 同时又长进了“试”的能力 ,可用以对付别的事物。 “化学”,这名词写在课程 表里多少枯燥乏味,但在 这本书里差不多是最动人 的故事了。读者将这样想 ,“我也能像裘尔斯、爱 弥儿那样做的呀”,又因 实验的设备是“俯拾即是” 的,或者是可以自制的, 读者将马上“自己动手”, 照书上所说的做,更自出 心裁地做。 ——著名作家教育家 叶圣陶 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 家一般地思,像美术家一 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 写。 ——法国著名戏剧家 罗丹 他观察之热情耐心、 细致入微,令我钦佩,他 的书堪称艺水杰作。我几 年前就读过他的书,非常 喜欢。 ——法国著名作家 罗 曼·罗兰 精彩页 第一章 楔子 保罗叔是一个极有学问的人,他隐居在乡间,日以浇花灌菜为事。他的两个侄子和他同住,一个叫爱弥儿,一个叫裘尔斯,都是极热心于学问的孩子。裘尔斯年纪较长,他甚至感觉自己对于文法和算学有了相当的门径,以后钻研学问竟可不必再进学校,因为从学校里得来的知识是极有限的。叔父也竭力鼓励着他们的求知心,他老是说在我们生命的战争中,最好的武器是一种受训练的智力。 近几天来,叔父心里常常盘旋着一种计划,他想教他的侄子学习初步的化学,因为他认定化学是在实际应用上最有成效的一种科学。 他自己问:“这些孩子将来成为何等样的人?他们将要做制造家、匠人、机械家、农夫,还是别的什么,我原不能预知。但无论如何,有一桩事是可以确定的,就是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最好能够把他们所做成的东西,原原本本地陈述出它的所以然来。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必定要有一点科学知识。我要我的侄子知道空气是什么,水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呼吸,柴薪何以会燃烧;何者为植物生命中的主要营养元素,何者为土壤的成分。这些基础的真理都是与农业、工业、卫生等有着极大的关系的。我不要他们人云亦云地学得一些模糊的零碎知识,我要他们完全从自己的观察与经验中知道这些事情。在这里书籍并没有多大的用处,它至多只能作为科学实验上的一种补助品罢了。但是,我们将怎样去观察与实验呢?” 因此,保罗叔熟思着他的计划,但这计划有着极大的困难,那就是没有一个实验室和一副精巧的化学器械。现在他们手头所有的只是一些普通的家用物品,如瓶、翁、壶、罐、盆、碟、盅、杯之类。骤然看去,这些似乎必不能做任何严密的化学实验。固然,他们的住所离市镇不远。迫不得已的场合,他们还可以在最低的经济限度以内,去买一些必要的药品和器械。然而怎样可以从这些简单的应用品中教授有用的化学知识,根本上还是一个问题。 有一天,保罗叔终于对他的侄子们说,他要指导他们去做一种小游戏,以减少他们正当功课的单调无味。他没有说起“化学”这个名词,因为即使说出来,他们也不能懂得。他只说了些他指示给他们看的各种有趣味的东西,和他预备要做的各种奇怪的实验。活泼和好奇是一切儿童的天性,爱弥儿和裘尔斯听了他的话,都觉得非常快活。 他们问:“我们什么时候实行呢?是明天还是今天?” 叔父说:“今天,立刻就做,且让我有五分钟的预备。” 第二章 混合与化合 这事不久就实行了,保罗叔先跑到邻近的锁匠家里,从他的工作台上掇了一些东西,用纸包好,然后又跑到药铺里买了几分钱的药品,把它包在一张旧报纸里拿回家来。 他解开一个纸包来问孩子们说:“这是什么?” 爱弥儿说:“这是一种黄色的粉末,你把它在手指间捻起来,有一种极轻微的声音。我想这一定是硫黄。” 裘尔斯说:“不错,这一定是硫黄,我们可以实验。” 他说着,就跑到厨房里去拿一块烧红的炭来,把黄色粉末撒一些在上面,就见它发蓝焰而燃烧,同时放出一种像硫黄火柴般的使人窒息的臭气。 裘尔斯得意地说:“这总可证明了,燃烧时发蓝焰,并且放出使你咳呛的臭气的只有硫黄。” 叔父说:“是的。这是研细了的硫黄粉末,称为硫黄华。现在你们且看这是什么?” 他解开另一个纸包,就露出了里面的金属粉末——从它闪光的颗粒看来,一望而知是一种金属的粉末。 《化学奇谈》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