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彭明辉谈现实与理想)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彭明辉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理想是成全自己的心愿,活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做有意义的事,体验人生各种难得的美好经验与感动,让自己觉得这样的一生充实、值得;而现实则是屈就于养家糊口的不得已,为了别人的羡慕与掌声而做自己不能认同的事,满足了虚荣心却看不见这样的生活里有何意义与价值。

所有的人都在内心里渴望理想,所有的人都在内心里鄙视现实,所有的人都崇拜敢于活出自我的人,所有的人也都羡慕可以把理想付诸实现的人。因此,人应该是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理想,找寻活出自己的机会。

但是,事实却又好像刚好相反,我们好像一辈子都在屈就现实,一辈子都在追求人云亦云的“成就感”而不曾成全自己,甚至在有了孩子之后,还害怕孩子会不顾现实地去追求理想。为什么?

关键在于我们对于现实的可畏有太多不真实的想象与夸大,对理想的可贵却了解得太少!比如,“爱情与面包”这个古老的话题,把现实比喻成不可或缺的具体事物,花力气就可以得到;而把爱情与理想想象成抽象而飘忽不定的东西,花再多心力都可能得不着。在这种比喻下,很多人当然宁可去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而畏于去追求看不见、摸不着的理想。

但是,面包与现实不见得就真的那么唯物而牢靠,爱情与理想也不一定虚幻而可有可无。毕竟,不管现实或理想,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快乐与幸福。而快乐与幸福都是心里的感受,就不可能无关乎心灵的满足。假如我们最终想要的是心灵的满足、人生的幸福,以及活出自己的意义与价值,那么物质只不过是媒介,而现实也只不过是追求幸福的工具而已。

就像一趟喜马拉雅山的旅程,现实只不过是支持你爬上巅峰的基地营,不可或缺,但毕竟不是真正的目的;如果耽溺在大本营里而忘了攻顶,就枉费一路上的辛苦。同样的,一辈子畏于现实而不曾去追求过理想,不曾认真地为自己活过,那就枉费一辈子所承受的烦恼与痛苦了!钱能买到的幸福

人必须不畏于现实,才敢去追求理想;想要不畏于现实,就要先彻底看清现实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以为财富和现实都远比爱情与理想具体、可靠,事实上它们和爱情与理想一样抽象!很多人以为财富可以买到快乐和幸福,却很难看清楚富人不一定比穷人更快乐。

财富是抽象而飘忽不定的,就像股票与房地产,表面上有很坚实的物质性基础,但是它们的价格却随着飘忽不定的人心而暴涨暴跌,所能换取的物资和服务则要看瞬息万变的汇率和通货膨胀率。花不掉的钱得拿来投资,但是一场次级房贷危机却让许多人的财富变成废纸。一个人问他朋友:“听说你去年赚了很多?”他得到这样的回答:“赚五年说不定一年就赔光,不到死的那一天很难盖棺论定。’’

现实是具体的、物质的,还是抽象的,随着人心而变幻莫测?吃饱穿暖这种最基本的现实确实是纯物质性的、不可或缺的,但是一旦超过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后,所有的现实通通都是抽象的,比爱情和亲情更可有可无,甚至是与事实脱节的想象。

很多公司的小职员午餐只能吃12元的便当,因而很羡慕大老板经常吃数百元的料理或西餐,觉得自己如果可以天天吃蓝带三星的餐厅,一定会很快乐。但是,天天吃蓝带三星餐厅的大老板却根本感受不到这个小职员想象中的快乐——吃惯了就稀松平常,没什么好快乐的。

小职员为什么羡慕吃顶级料理的人?因为顶级料理对他而言很难得。难得才会觉得可贵,重复的次数够多就会觉得不稀奇,重复的次数太多就会觉得厌腻——金钱所能买到的快乐全部都有这个局限。

所以,小职员每天吃12元的便当,没什么感觉;偶尔吃一次两三百元的大餐,觉得很快乐;很难得吃一次800元的豪华大餐,更是快乐得不得了。大老板呢?每天吃数百元的午餐,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偶尔吃到没吃过的料理,很开心;很难得有机会喝到好年份的红酒或顶级鱼子酱,开心得不得了。两个人的花费差距百倍,每个月快乐的次数差不多,超开心的次数也差不多——难得才会觉得可贵,与频率有关,与花费多少钱关系较小。到头来,5万元所能带给富人的快乐,抵不上50元所能带给小学生的满足——而且这个小学生说不定还把这50元存起来,根本不用花它就已经很快乐!

许多好莱坞女星都有药瘾与性瘾,夜夜狂欢是她们天赋异禀,还是特别堕落?都不是,只是因为无聊到无法忍受,只能找寻刺激——她们钱多到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吃不稀奇,穿不稀奇,游艇、飞机、城堡也都不稀奇,还能有什么快乐可言?狂欢派对好像很刺激,其实却是找不到快乐的人最后的一条路,或穷途末路。美国许多富家子女都因吸毒而横死街头,就是因为已经没办法用钱买到快乐,只能靠毒品维持亢奋而不至于无聊至死。P28-31

目录

★第一部:现实与理想

 第一章 现实与理想的困惑

 第二章 快乐,在不景气的年代里

 第三章 求全无须委曲

 第四章 自我成长,在现实的狭缝里

 第五章 取舍与抉择的智慧

 第六章 爱,在真实的婚姻里

 第七章 活着,为了更高的意义与价值

 第八章 难解的两代情

★第二部:活出自己

 第九章 理想──千古不辍的传唱

 第十章 生命的滋味

 第十一章 无憾的人生

 第十二章 走出当代的虚无

 第十三章 生命的道路无限开阔

★附录

 陪孩子走过更艰难的挑战——台湾地区大学联考前的指导

序言

这本书想要谈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谈理想与现实,谈如何安顿现实,以便有多余的心力去活出自己的意义与价值,去体验甘醇、丰厚的人生滋味。

这是《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彭明辉谈困境与抉择》,的续集,想要引导读者更深入了解人生的一些关键问题。

什么是人生的滋味?

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如何通过对大自然、文学与艺术的熏陶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甘醇、丰厚而有滋味?

如何在现实的狭缝里保持自我成长的力量?

如何在混乱的当下找到值得自己坚持的方向?

如何跟上一代以及与下一代相处?

人活着,如果只有现实和野心的满足,那是一种伧俗乏味的人生。生命的滋味来自于伟大情感的感动与滋润,来自于人的尊严与价值,来自于活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时的那种酣畅淋漓。人活着,最重要的不是外在的成就,而是你曾经是否认识到自己作为人的最高价值、是否体验过生命最深刻而崇高的感动、是否活出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我们从小渴望长大,是为了成为更有能力,更有智慧的人,可以感受生命的滋味与价值,可以造福社会、矫正各种不公平,可以洞见没必要的苦恼与贪欲,可以帮助别人解除内心的困惑与痛苦——我们想要成为有能力享受人生、帮助别人的人,我们想要成为值得自己敬重,让自己看得起的人。

但是,很多人用一辈子来累积财富权势,用外在的成就满足虚荣心,而心里早就已经败坏腐烂,只剩低贱的欲望和无聊的野心。因为分不清楚理想和野心、人的价值和外在的成就、心灵的满足和欲望的饥渴,所以我们也愈来愈分不清楚自我成长和外在成就的差别。我们把愈来愈多的心力用来追求外在的成就,却让内在的自我变成空洞的人。结果,随着岁月流逝,外在的成就愈来愈亮丽,内在的自我却愈来愈空虚、乏味,甚至破败、腐烂到连自己都不敢看。

这样的人生金玉其表,败絮其中,满足了野心与贪婪,却没有活出生命的滋味、意义与价值;这样的人生,不值得!活出生命的滋味、意义与价值

人想要的不仅仅只是饮食男女的奢华,或转瞬即逝的情绪性满足,他更想获得心灵的恬静、愉悦和满足,体验人生中最庄严、神圣、崇高的情感——他希望不断开拓情感所能及的世界,让自己体验情感的升华,印证人跟动物的差别,看见自己作为人的尊严与价值。

人不只是想要快乐和虚荣心的满足,他想要了解外在的世界和自己内在的世界,他想知道为何会有人受到各种的痛苦与委屈,他想知道如何去改善这个世界,让它更少痛苦,让它更能发挥人性的光辉、更少人性的卑劣;他也想了解自己,分辨野心、热情与理想,有能力安顿自己的痛苦、焦虑、虚无与绝望,有能力跟命运安然相处——他想要在思想上不断提升与突破,让自己有更广大、精深的智慧去妥善应对外部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希望用自己的心力和行动去改善外部的世界,让身边的人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变得更幸福,或者更少痛苦。但是,在拥有这种行动能力之前,他必须先要有能力了解人类各种的情感、欲望、烦恼和痛苦——人文的素养是我们了解自我和这个社会的起点,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则是我们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工具。

“自我成长”这样的理想和外在的成就只有微弱的关联,它的初衷就只是想办法对自己和这个世界多一点儿了解,以便扩大自己思想上所能认识的世界;想办法提升自己对大自然、文学、艺术和历史上人类有过的各种理想,有愈来愈细腻、敏锐、深刻的觉察,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甚至使它变得愈来愈庄严、深刻而可贵;当自己能力能及时,随缘而尽心地帮助身边的人,但是成败毫不强求,唯求尽己、尽心而已。

自我成长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做的事,它不需要别人的肯定,它不需要跟别人竞争,它更不在乎别人的羡慕或否定。

真正的自我成长就是认认真真、朴朴实实做自己。理想很单纯,人生的意义也很单纯:尽力开发自己内在各种潜在的可能性(尽己),诚诚恳恳用心对待身边的人(尽心),掌握机会去追求各种最极致的感动和各种情感经验(尽兴),让自己善用每一分每一秒来提升生命的价值。做自己,没有挫折与输赢

年轻人喜欢问我:“你人生中最大的挫折是什么,你怎么走过去?”我每次都只好很腼腆而真诚地回答:“我想不起人生中有什么挫折!”

从高中时代开始,我就只在乎自己的成长,而不在乎外在的输赢与成败,所以也没输赢也没挫折。我本来就只在乎高中三年有多少成长,而且在文学领域与思想上的成长也确实远远超乎预期,所以大学联考(中国台湾地区的高考)丢了几十分而到南部去念大学,但是我从不以为这叫挫折;在中国台湾“清华大学”当讲师,让学生看不起,但在哲学和艺术领域的成长突飞猛进,那是我人生中最顺利的阶段,因此更加谈不上是挫折。

其实,一个认真追求自我成长的人只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有进境与累积的人,哪会去管赢输,更谈何挫折?

谈赢输与挫折的,都是只看见成就而看不见成长的人。一个人的成就不只跟努力的程度有关,也跟机遇、运气、竞争者之间的禀赋差异有关,因此输赢难料,不顺遂的时候就有挫折。

其实,输赢一点儿意义都没有。如果你赢的时候凭的是运气,有什么好得意?如果你赢的时候靠的是爸妈给你的天赋,又有什么好了不起?炫耀家财的人没志气,仰仗上一代权势的人没骨气,那么天赋过人又有什么好得意?它又不是你自己挣来的!

人该在意的只有自己的努力和自我成长,以及认真地活出生命的滋味、意义与价值,如此而已。

内容推荐

《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彭明辉谈现实与理想)》由彭明辉编著。

《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彭明辉谈现实与理想)》讲述了:

我们从小渴望长大,是为了成为更有能力,更有智慧的人,可以感受生命的滋味与价值,可以造福社会、矫正各种不公平,可以洞见没必要的苦恼与贪欲,可以帮助别人解除内心的困惑与痛苦——我们想要成为有能力享受人生、帮助别人的人,我们想要成为值得自己敬重,让自己看得起的人。

但是,很多人用一辈子来累积财富权势,用外在的成就满足虚荣心,而心里早就已经败坏腐烂,只剩低贱的欲望和无聊的野心。因为分不清楚理想和野心、人的价值和外在的成就、心灵的满足和欲望的饥渴,所以我们也愈来愈分不清楚自我成长和外在成就的差别。我们把愈来愈多的心力用来追求外在的成就,却让内在的自我变成空洞的人。结果,随着岁月流逝,外在的成就愈来愈亮丽,内在的自我却愈来愈空虚、乏味,甚至破败、腐烂到连自己都不敢看。

这样的人生金玉其表,败絮其中,满足了野心与贪婪,却没有活出生命的滋味、意义与价值;这样的人生,不值得!

编辑推荐

如何在现实的夹缝里保持自我成长的力量?如何在混乱的当下找到值得自己坚持的方向?

《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彭明辉谈现实与理想)》(作者:彭明辉)是被《读者》《青年文摘》等多家有影响力的文摘选摘过的《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之后的又一部力作,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告诉当下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年轻人,自我成长是一件安安静静的事,它不需要别人的肯定,也不需要与别人竞争,更不必在乎别人的否定。停止内心的躁动,从这本书开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