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谢倩霓,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少年文艺》杂志执行主编,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成长小说《薄荷香女孩》《梦田》《喜欢不是罪》《你是我的城》等二十多部,童年自传体系列儿童小说《我要上学了》《我要放假了》《我要毕业了》、小学生生活故事“谢天谢地来啦”系列等,另有短篇小说集《水流轻轻》《梦中的橄榄树》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文介绍到英美等国家,部分图书版权被输出到韩国、新加坡、越南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 作品曾获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长篇小说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大奖及优秀作品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上海市文艺创作精品奖、上海市好作品奖等奖项。作品被列入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书目,并多次入选各地中小学生寒暑假阅读推荐书目。 后记 关于细荷的故事,关于 你和我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 在赣西北山区一户乡村中学 教师的家里,一个毫不起眼 的女孩来到了人间。她一直 很乖地、安安静静地读着书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再到 研究生。送她上大学的时候 ,爸爸妈妈颇有些惊疑:怎 么一眨眼就读大学了呢?一 点都没费心啊! 其实,表面安静的孩子 反倒有着更加丰富的内心。 周围的人和事,以及书本中 的世界,都映在她的眼里、 心里,助她渐渐地描画出一 条独特的成长路线:虽无深 深的印迹,却一直是清晰、 认真而诚实的。 而爸爸妈妈呢,自以为 没费什么心,但他们自身淳 厚的秉性,以及不经意间自 然流露的对子女的关爱和呵 护,早已在女孩的心里犁出 一片温情的沃土,令她在领 会真善美的同时,对即便是 糟糕的生活也仍怀有一丝暖 暖的期盼和感激。 这些感悟、期盼和感激 ,如今都从心里流露到笔端 ,变成一篇又一篇的文章, 一本又一本的书。这些长长 短短的小说和散文,都是写 给走在成长路途上的男孩女 孩看的。 可是,写了这么多年, 我心里的不满足感却越来越 强烈。我感觉到,有一个小 人儿,一个很小、很亲近的 小人儿,她一直怯生生地, 却又无比顽强地躲在我的心 里,我迄今为止写出过那么 多文字,却从来没有好好地 对她进行过描画。我的笔好 像是因为珍惜、因为不想轻 易触碰而躲着她,有时候呢 ,也会忍不住轻轻擦过她那 柔软的小身子,留下一两篇 小小的故事。 现在,她已经在我心里 待不住啦,她哗啦哗啦地生 长着,身姿秀美,亭亭玉立 ,带着泥土的厚实,带着花 、野草的天然的芳香,带着 薄荷一样顽强的生命力。 于是,在一个滴水成冰 的冬日的清晨,我怀着一股 巨大的火一般的激情,开始 了这个名叫细荷的小女孩一 路长大的故事的写作。 这一写,就写了整整一 年半的时间。 心情如火,笔调却格外 的安静、舒缓、细腻。 因为那个时候的天空安 安静静的,大地安安静静的 。细荷身边的人呢,也都遵 照着各自的天性,安安静静 地走在各自的路上。贫穷、 困窘、意外、伤害、甜蜜、 忧伤、友情的突然降临、亲 人的突然远离,它们都像广 袤的野草地里的一朵一朵小 野花,安然地盛开,安然地 凋谢,用自己生命的颜色和 力量点缀着野草地,散发出 蓬蓬勃勃的生命的气息。 我多么希望自己的笔触 能写出这样的一种天,这样 的一种地,这样的一种人和 事。不要现在的热闹和搞笑 ,不要流行的、人为的戏剧 安排,不要非常态的大起大 落,不要从天而降的车祸和 种种不治之症,我只想要一 种来自泥土的真切,一种来 自大地的芳香,一种来自一 个小小生命的几段真真切切 的生命体验—— 这个关于细荷的故事主 要选取了三个时间节点来描 述:入学前后、中年级、小 学毕业。因为对于一个孩子 的成长来说,这三个时间节 点至关重要,是儿童成长期 的三个成长关键点。 故事开始时的细荷是一 个还不满六岁的小姑娘,她 的世界很小,每天只是跟在 奶奶的身边,在自己营造的 花园里徜徉。同时,她的世 界又很大,任何一件细微的 事情都能在她小小的世界里 激起巨大的波澜。她就像拥 有无数个敏锐的触角,各色 人物和事件在她小小的生命 里如风一样穿梭,打下各种 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有 或无的印记,让她初识漫漫 人生路途中最初的感觉和滋 味。 《我要放假了》里的细 荷,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 生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 成长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 。故乡的土地和世态人情开 始在她眼前呈现出一幅幅打 着独特印记的画卷,油茶花 、野果子、黝黑的山民、秋 天里漫山遍野的茅草……为 她的成长背景涂抹上了浓重 的地域色彩。上海来的女教 师、浙江来的木匠师傅,将 “远方”“未来”等字眼带入她 的乡村生活之中;与此同时 ,她继续体味着放牛的女伴 那带着天然芬芳的友情,还 有来自陌生的男孩世界的那 以伤害为表层形式的诸种古 怪的交往,以及孩童世界与 成人世界之间小心翼翼的试 探和冲突……虽然成长的路 途上有伤心,有意外,有种 种意想不到的困窘和难堪, 但是总有温暖的笑容陪伴在 她左右。 在《我要毕业了》中, 已经升入小学毕业班的细荷 与第一部中懵懂的小女孩形 象有了很大的差别。在一种 天然的环境中,在各种平凡 普通的生活细节里,细荷的 自我意识得到了成长和发展 ,她从一个安静的、很乖、 很好养的、一点也不会给任 何人制造任何麻烦的小人儿 ,成长为一个有自己的想法 和坚持,有自己的主张和见 解,一个对自己的未来充满 幻想和渴望的女孩。 我希望我描述出的这种 成长不仅仅属于细荷,也属 于阅读细荷故事的你们,以 及所有有过这些经历的我们 。我希望细荷的故事是一种 天然的芬芳、一种温暖的体 会、一种路途上的贴心陪伴 ,能够轻轻地触动你们的心 灵,就像那些有生命、有质 地,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 文字一样。 在小说的最后,细荷与 比她大了好几岁的 目录 第一章 上学路上 第二章 大头舞 第三章 油茶花开 第四章 中学里的茅柴队 第五章 表哥,表哥 第六章 飘着木香的寒假 第七章 我们都是好朋友 第八章 哦,远方 第九章 初离家门 后记 关于细荷的故事,关于你和我 精彩页 第一章 上学路上 一 细荷惊讶地看着周围陌生的一切。 一个大大的铺了沙砾的泥巴操场,沿着外围画着一圈一圈白色的跑道线;操场的一边有四个高高的篮球架,另一边有一个大沙坑,还有好些高高低低的单双杠;操场的四周,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排一排黄泥黑瓦的房子,它们是教工宿舍、办公室、教室和学生住的寝室。 细荷的新家就在操场前面那些教工宿舍的最前面一排。 对,细荷家搬家啦,搬到山口镇中学来啦! 在细荷二年级暑假的时候,姆妈调到山口镇中学来当老师了,大荷和大荼刚好小学毕业,也即将到山口镇中学来念书,所以爸爸就把家搬到了山口镇中学。这样一来,姆妈也方便照顾家里,照顾还没上学的细荼,爸爸也不用每天辛苦地跑来跑去了。 山口镇中学位于一座被铲平了的高高的山头上。它的前面有一个高高的陡坡,通到下面的平地,然后曲曲折折地通往山口镇老街和小学堂;它的后面有一条平缓的大道直接通往山口镇新街。 “你双脚一起跳,使劲跳!对,就这样一听!你听到什么了?” 陈文峰、周胖、猫子一起激动地围着细荷。 陈文峰、周胖、猫子和细荷一样,都是山口镇小学的学生,都住在中学校园里。陈文峰跟细荷在一个班,周胖跟猫子在另一个班。 其实,细荷既认识陈文峰,也晓得周胖,可是她从来也没搭理过他们,因为在小学堂里,男生和女生是不会在一起说话的。细荷也晓得猫子,不过她也没跟她说过话——细荷太忙了,她要跟本班的姑俚玩各种各样的游戏,还要跟梁小荞去放牛,几乎没有时间跟外班的人搭话。 不过现在,特别是礼拜天的时候,他们有的是时间说话;而且现在又不是在小学堂里,女生跟男生是可以说话的哟。 细荷还不太习惯跟细崽俚说话,她脸红红的,在陈文峰和周胖的殷勤指点下,双脚蹬地使劲跳起来。 咚咚咚,咚咚咚!细荷脚下的大操场的泥巴地,发出一阵一阵沉闷又空洞的声音。 “现在你换个地方跳,这里。”陈文峰指点着,唰的一下吸回了快要流到嘴唇上的鼻涕。 陈文峰个子高高的,长得秀气,脾气也好,从来不会欺负细姑俚;他每次测验的成绩都特别好,尤其是算术,老是得满分。可惜他太爱流鼻涕了,他的鼻子下方一天到晚晃着两条白白的鼻涕。有时候,细荷都恨不能从练习本上撕下一页,卷成两个小纸卷,将他的两个鼻孔塞起来。 细荷听了陈文峰的话就换了一个地方,继续使劲用双脚跳。 奇怪,这个地方除了响起细荷的双脚落在泥地上发出的闷闷的声音,却没有刚才那样咚咚咚的空洞的声音了。 “告诉你,前面你跳的地方,就是那个发出咚咚声的地方,下面肯定有棺材!” 猫子忍不住了,抢在两个细崽俚前面揭秘。 猫子长着一张白净的瓜子脸,睫毛长长的,使得一双眼睛看起来毛茸茸的,真有点像猫咪。 “啊?”细荷脸色发白地看着他们。 “真的。听别人说,这座山以前就是一座坟山,下面有好多棺材!” 周胖眯着眼,有点幸灾乐祸地看着细荷。 “啊?真的还是假的?”细荷的脸更白了。 难道他们大家都住在坟山上?这也太可怕了吧! 虽然细荷见过棺材,见过奶奶躺在里面的样子,但她还是害怕棺材,非常害怕。 那是一道神奇的木墙,将人阴阳两隔。 P1-5 导语 本书是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获得者谢倩霓首部“自传性”长篇小说,塑造一个特别的“个体”——小镇女孩细荷,细致描摹其在小学阶段一点一滴的成长感悟,谱写成长的美丽和奥秘,展现淳朴深厚的亲情和单纯美好的友情,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懂得爱与勇气。 内容推荐 细荷一家搬到了新的地方,她也进入了新学校。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成长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她结交了新朋友猫子,但两人的友情却遭遇了一次考验。假期到来,故乡的世态风情在她眼前展现出一幅幅打着独特印记的画卷,油茶花、野果子、秋天里漫天的茅草……为她的成长背景涂抹上浓重的地域的色彩。当多才多艺的潘老师、木匠陈博士来到山口镇,“远方”“未来”“梦想”等字眼便悄悄闯入了细荷的乡村生活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