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鑫(Ahmed Moharmed Elsaid Soliman),埃及希克迈特文化投资公司总裁,埃及“‘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研究中心”理事会成员。曾撰写并出版《中国道路——奇迹与秘诀》《不与民争利》《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等图书,并组织编写《简明汉语教程》(中阿版);翻译出版《人民语录》《当代中国经济十八个热点怎么看》《多远新疆》《中国梦什么梦》《马云的颠覆智慧》《鲁迅精选小说集》《我不是潘金莲》等图书。
中国生病,痛在我心
我认为,这近一个月,中国正在经历新时代以来最糟糕的局面。中国此次疫情扩散情况的严重性远远超过了2002年至2003年暴发的SARS病毒。这场疫情不仅让中国人民陷入了悲痛、恐慌之中,每个一直关注中国,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的国际友人也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目睹中国正在面对的黑暗时刻,目睹人们为此遭受的痛苦,作为朋友的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到悲痛和同情。
对我个人而言,中国是我的另一半生命和根基。二十年前,我开始学习汉语。在这二十年中,无论以何种方式,我觉得自己始终是同中国人民在一起的:“共同”经历了非典时期,见证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在中国的生活起源于宁夏——一个并不被大家熟知和关注的地方,但也因此,我可以自下而上,全面地了解中国。后来,我将事业从宁夏扩展到了北京、上海、湖北、广州等中国的多个省市,曾经获得过“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友谊奖”,还被聘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CBI项目外国专家”和“北京国际图书节读书形象大使”。在《人民日报》的采访中,他们称我为“当代马可·波罗”。相信大多数来中国的外国人或许并没有这样的机会和经历。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始终对中国持有很强的责任感。我爱中国,除了对中国本身的爱,还因为我的妻子是中国人,我的女儿有一半的中国血统。所以,当我看到中国有难时,当我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痛苦时,我的心也随之感到非常悲伤。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不仅仅是居住在中国,而是切实地融入到了中国的生活中,我的许多梦想在中国得以实现,并为此感到自豪。所以,在困难之时和中国站在一起,对我来说是一种不需要加以思索或抉择的义务,就如我会在任何严峻的情况下站在我的祖国母亲身边一样。
从我所从事的中阿文化交流及翻译工作出发,自得知新型冠状病毒暴发起,作为阿拉伯的中国友谊使者,我期望中国能迅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社会生活能尽快回到正轨。所以,虽然身在埃及,但我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变化和发展,并同我在中国的朋友保持沟通,给予他们精神支持。我通过一些方式鼓励埃及人民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人民一起为中国祈祷,并提醒大家,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问题上一直持有令人尊敬的立场。
在世界上参展人数最多的开罗国际书展上,我向许多参加书展的人派发了关于中国的出版物。我想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因此,我在希克迈特文化投资公司所有的展位上,都放置和悬挂了用各种语言书写的为中国和武汉加油的横幅以及广告牌,鼓励参展的民众和标语合照,这样我在中国的兄弟们,我的好朋友们就不会感到自己是在孤军奋战。我们与你们同在,永远与你们同在,我们将会共同克服眼下的所有困难,肩并肩迎接曙光。
当我从中国朋友那里得知目前中国各个医院的医用口罩都严重短缺时,我竭尽全力为我的第二故乡宁夏银川市和河北唐山市运送了尽可能多的口罩。
2月1日,我在埃及接到了一位中国朋友的电话,在电话里朋友告诉我中国医院现在的床位爆满,急缺口罩,医护人员不足,而且有的医护人员因为接诊时未佩戴口罩而受到病毒感染。在银川,情况也不容乐观。听到这些消息,我感到心如刀绞,我觉得自己必须要做些什么去帮助我的中国“家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捐赠口罩。但是因为疫情暴发后,在埃及的中国人也采购了大量的口罩运回中国,所以想要大批量购买口罩变得不太容易。我先后跑了几家医院,刚开始医院不同意售卖口罩,但是我告诉他们“我们这里不会得这样的病”,加上我的软磨硬泡,最终我买光了医院的库存。除此之外,我还在黑市上采购了一些口罩,而那时黑市的价格竟然要比市价高出三倍多。一天的时间里,我东拼西凑筹集到2000多个医用N95型口罩。
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运输和捐赠对象了。考虑到自己的力量微乎其微,而武汉的缺口巨大,世界各国和中国的社会各界都会把捐赠的物品运送到武汉。所以,我决定为银川和唐山的医院捐赠。在唐山市,我通过中国文化中心的老师直接联系到了丰南区红十字会,通过他们将口罩捐赠给有需要的医院。而在银川,我决定通过我所在的外国专家局将口罩定点捐赠给宁夏第四人民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宁夏人民医院。
接下来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些口罩要如何送到接收人的手里。物流?太慢!在当时的局势下,我认为出于人道主义,捐赠口罩的运输应该不会遇到太多问题,但现实还是有些让人失望。我和大使馆沟通过,却被告知:目前不能运输任何物资。类似捐赠的事情,还需要时间去安排。最终,我想到,如果有朋友能乘坐最近的航班去中国,或许可以帮忙托运。我联系了周边许多朋友,询问他们是否有去中国的计划,也让他们帮忙询问身边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一个愿意帮忙的朋友。而此时,我也得知,他乘坐的飞机将是近期最后一班由开罗飞往中国的飞机。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爆发。中图公司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问候和关怀,也了解到许多海外声援中国的感人故事。
本书收录了14位海外汉学家的13篇文章,中英双语对照,图文并茂。他们的文章充满真情实感,不仅介绍了各国支持中国抗击疫情的行动和舆论,也诉说着自己对中国的思念和祝福。其中多位汉学家还回顾了2003年非典期间,中国朋友对他们的无私帮助和照料。这次新冠病毒在中国的肆虐,他们感同身受,一直关注着疫情的变化和发展,并同中国的朋友保持密切的沟通。
他们与中国人民携手并肩,或捐赠物品,或加油鼓劲,不仅为抗击疫情做出了自己的实实在在的贡献,也影响着他们身边的人关注中国,认识中国,并为中国发声。
通过他们的讲述,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所做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非凡成果,凸显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中国精神,反映中国制度与中国道路所焕发出来的强大力量。
本书收录各位汉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他们在中国抗击疫情期间的所思、所见、所闻、所感、所行,文笔生动,感情真挚,而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其更具冲击力。
本书的出版和发行,有助于树立中国人坚韧、勇敢、团结的正面形象,凸显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中国精神,反映中国制度与中国道路所焕发出来的强大力量。
本书共收录来自埃及、突尼斯、意大利、瑞典、匈牙利、土耳其、澳大利亚、日本、泰国、缅甸、格鲁吉亚、伊朗、乌兹别克斯坦等13个国家汉学家的13篇文章。各位汉学家从不同的角度, 讲述他们在中国抗击疫情期间的所思、所见、所闻、所感、所行, 文笔生动, 感情真挚, 而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其更具冲击力。这些海外汉学家精通中文, 心系中国, 热爱中国文化, 这次新冠病毒在中国的肆虐, 他们感同身受, 一直关注着疫情的变化和发展, 并同中国的朋友保持密切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