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有效的学校改进?
学校改进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质量提升、促进公平和激发活力。
本书努力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既从理论上探讨了学校改进的内涵、特征及模式,又呈现并分析了10个真实的学校改进实践案例,以期为中小掌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催生出更多更富创造性的学术观点与实践探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有效的学校改进(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大夏书系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何谓有效的学校改进? 学校改进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质量提升、促进公平和激发活力。 本书努力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既从理论上探讨了学校改进的内涵、特征及模式,又呈现并分析了10个真实的学校改进实践案例,以期为中小掌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催生出更多更富创造性的学术观点与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 赵德成,心理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学校评估、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影响力评估等。近年来主持教育部、北京市教科规划办、北京市教育学会等单位委托课题多项,在SSCI及CSSCI期刊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近50篇,出版及合作出版著作4部。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学校改进是什么及怎么做 第1章 如何理解学校改进 第2章 学校改进模式 第3章 有效的学校改进 第二篇 学校改进最佳实践案例分析 第4章 现代学校治理视野下的未来发展规划 第5章 减员增效:干部领导力提升的关键 第6章 谁来当教研组长 第7章 绩效工资改革:是机遇还是挑战? 第8章 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 第9章 以学评教,教学相长 第10章 四季公园课程的开发 第11章 歌声里的彩虹 第12章 课间十分钟 第13章 如何处理校园伤害事故 第三篇 最佳实践案例的生成与应用 第14章 最佳实践案例的生成 第15章 最佳实践案例的应用 序言 一 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梦 想最初是模糊的,但随着有 关研究的深入展开而逐渐清 晰。 1989年高考结束,我在 填报志愿时,第一志愿填报 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当 时的想法是毕业后用自己的 教育智慧改变学校,让学生 特别是处境不利的学生能享 受到良好的教育。大学本科 毕业后我如愿成为一名教师 ,在一所中等师范学校讲授 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 。我不仅教学生理论知识与 实用技能,而且注重培养学 生的仁爱之心与教育情怀, 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扎根基 础教育,有几个现已成长为 特级教师。 2005年,我从北京师范 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毕 业,留校在教育管理学院工 作,继续研究中小学教育, 主攻方向是中小学学校管理 。当时,教育管理学院与教 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是“ 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作 为教师,我和同事们不仅要 承担研究生教学与指导的任 务,而且经常参与针对中小 学校长、副校长及中层干部 的培训工作。在培训中,组 织者精心设计每一个班的培 训课程,邀请全国知名专家 授课,同时做好各种支持与 服务,所以培训对象对培训 的整体满意度很高。但我们 也注意到,有些管理者“听 了激动,看了感动,回去却 一动不动”,也就是说,培 训尚未充分激发中小学管理 者的行为改变,对于促进学 校管理变革与整体质量提升 的影响相对有限。 进一步分析,发现导致 这种问题的原因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中小学管理者在 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无 用”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 人认为,理论是对事物本质 与规律的概括,高高在上, 比较抽象,而管理是一门实 践的学问,中小学管理实践 复杂多变,难以按某种理论 模式简单地推动变革,所以 有些管理者或直接或委婉地 拒绝理论,有些管理者虽不 拒绝理论,但只是用理论来 “解释”或“装饰”自己的实践 经验;另一方面,有些专家 学者坐在书斋里做学问,理 论脱离实践,心中却存在一 种“理论傲慢”,经常带着一 些先入为主的理论模式去指 导中小学做学校改进,对实 践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关照不 够,加剧了实践层面对理论 的抗拒。简而言之,理论与 实践之间存在着微妙的隔阂 ,甚至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怎么办?我萌生了一个 想法,想写一本能在理论与 实践之间架设起沟通桥梁的 学校管理学教材。这里的逻 辑很简单。要想深入促进中 小学的管理变革,必须提高 中小学管理者的理论水平, 这样他们才能用理论反观实 践,发现并解决实践中的问 题。但可供中小学管理者阅 读的有关中文著作或教材比 较少,且多数著作或教材由 专家学者编撰,理论分析较 多,对中小学管理实践中真 实而具体问题的关注不够, 可读性与启发性都亟待提升 。于是,我积极参与了多本 有关教材的编写,在其中也 投入了不少时间与精力,然 而,要让一部多人合作的教 材消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 阂,做到理实相融,同生共 长,其难度不言而喻。 2008年,受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巴州石油一中委托,我带领 一个专家团队指导该校开展 “塔里木油田职工子女教育 例进行专业点评,使有关探 讨更加深入。 第14~15章希望在理论 与实践之间进一步搭建沟通 桥梁,讨论了学校改进最佳 实践案例的生成与应用。最 佳实践案例的生成要求管理 者不仅要具有问题意识、研 究能力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还要善于专业表达,讲好改 进故事,为案例的传播与应 用创造条件。最佳实践案例 可以应用于中小学的欣赏式 探究和标杆管理,也可以在 管理者培训中转化成教学案 例,推动案例教学,有效促 进管理者领导力的提升。 书稿由理论工作者与实 践工作者合作完成。我作为 理论工作者撰写了本书的第 1篇和第3篇。在第2篇中,“ 创新昌平·卓越校长领导力 诊断与提升”项目的10位项 目学校校长作为实践工作者 ,撰写了10个学校改进最佳 实践案例。第4~13章中10 个案例的作者依次是李立荣 、刘忠武、胡长红、赵彩霞 、张庆民、徐雪莲、王洪燕 、王涵、周晓芳和张子路。 我为每个案例撰写了导言与 点评。 在书稿写作中,我们既 注重学校改进理论探讨的严 谨性,又强调实践案例故事 的吸引力,期望本书可以增 进学校改进领域专家学者与 中小学管理者之间的对话, 催生出更多更富创造性的学 术观点与实践探索,推动中 小学管理的深入变革。 本书能成功出版,是多 方协作努力的成果。衷心感 谢提供最佳实践案例的中小 学校长,你们以研究者姿态 实施学校改进行动研究,讲 述发生在学校现场的鲜活故 事,贡献在新时代推动学校 改进创新的管理智慧;感谢 周瑶、曹宗清、李冠宇、张 颖怡和王萌等研究生,你们 协助校长们在行动研究中收 集与分析数据,还参与了书 稿的整理、校对和修改,使 书稿得以高效完成;感谢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 的编辑任红瑚女士,您在选 题策划和书稿写作过程中给 我提出宝贵的建议,为本书 最终面世倾注了很多心力。 感谢所有为本书出版做出贡 献的人,也特别感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