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菩萨蛮
平林①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②。暝色③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④空伫立⑤,宿鸟归⑥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⑦。
【注释】
①平林:平展的树林,指登高远眺所见之树林。漠漠:迷蒙貌。烟如织:暮烟浓密。
②伤心碧:使人伤心的碧绿色。一说表示“伤心”程度,“碧”与“极”同义。
③暝色:夜色。
④玉阶:阶之美称。一作“玉梯”。
⑤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⑥归:一作“回”。
⑦连短亭:一作“更短亭”。亭,古代设在路边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庾信《哀江南赋》云:“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说明当时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
【译文】
一片平展的树林之上,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蒙了纱一般,秋天的山峦还留下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碧。暮色映入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她徒然地久久凝眸站立。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飞。什么地方是你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
【赏析】
此词是唐词中的□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宋初《尊前集》及稍后的文学《湘山野录》、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都载有传为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所作,《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且将此词推为“百代词典之祖”。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唐五代人所作。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谪仙人”(意为谪居世间的仙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其人爽朗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以“豪放飘逸”而成为唐诗中不可企及的典范。但他也有词留了下来,而且他的词在词史上也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虽然他只有很少几首著作权受到怀疑的词作,但从五代《花间集》以来,所有的唐宋词选集、总集,在具体操作中,都不会忘记李白,至少也要在序跋题记中提上一句这位文学史上的□□位大词人。
这首词可看作是一首怀人之作,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一首游子思乡词,刻画的是游子思乡的惆怅情怀;还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此词的上阕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下阕着重主观心理的描绘。景物的渲染中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主观心理的描绘又糅合在客观景物之中。因而从整体上来说,情与景、主观与客观,融成一片,词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可以说,此词不会因为是李白所作而增值,也不会因为不是李白所作而减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