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光与盐(第1卷)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李可柔//毕乐思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可柔、毕乐思编著的《光与盐(第1卷)》介绍的十位人物,都生活在一个充满挑战的历史时期,为塑造新的中国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旧有的社会秩序崩溃之后,他们一同探索新的方式来创造新的社会秩序,提倡为中国带来道德和社会更新所必需的美德。

本书通过传记的方式描述了这些塑造历史的人的性格和作为,不只是他们的言语。他们是改革的行动家,不仅仅是理论家。今天,作为全球化社会中的公民们,依然能够从这些中国公民社会的早期建立者和跨文化的使者们身上,得到激励和鼓舞。

内容推荐

李可柔、毕乐思编著的《光与盐(第1卷)》中的十位历史人物是当时社会中的“光”和“盐”。作为“光”,他们为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国人带来了真理和希望;作为“盐”,他们在社会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持守自己的信念。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容闳:心系中华

第二章 唐国安:“清华”第一任校长

第三章 石美玉:中国医学界最早留学美国的女医生

第四章 范子美:传统与现代之间

第五章 丁淑静:中国“新女性”的开路者

第六章 梅贻琦:战争年代的大学校长

第七章 林巧稚:用双手托起千万人的希望

第八章 韦卓民:跨越中西文化的桥梁

第九章 吴贻芳: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第十章 晏阳初:立志乡村建设的改革家

本书人物大事年表

注释

作者简介

封面及正文图片资料来源

试读章节

“新中国”恢复主权运动

1907年,唐国安的事业有了重大的转机,他进入了清朝政府的外交部门,担任外务部司员,兼管京奉铁路。这一次,他有幸与几位当年与他同期赴美的留学生一同工作,致力于他们的改革目标——使中国恢复完整的主权,终止外国势力在华的霸权。外务部是在1901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之后,清政府应西方国家的要求而成立的。在清政府的最后十年里,由袁世凯负责外务部的各项事务。1907至1909年期间,袁世凯任外交大臣,后来又当上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统。

当时,袁世凯想恢复对西藏和蒙古的主权,抵挡日本在满洲的势力。对于防止中国被进一步瓜分,这一点迫在眉睫。他看上了留学生们的知识、技能以及与洋人的关系,于是就广泛招募在西方和日本留过学的精英分子,试图通过比较巧妙和有效的方式来对抗外国势力的入侵。袁世凯在管理方面事必躬亲,与智囊们密切联系、商讨事宜,赢得了他们的尊敬。

唐绍仪是唐国安的堂兄,非常具有政治头脑,他长期担任袁世凯的助理。他帮助袁世凯招募了那些受过外国教育、有现代社会经验的中国人,包括唐国安、梁敦彦和颜惠庆,梁和颜后来都担任过外交大臣。不久,这些年轻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外交官在国外就开始享有盛誉,他们的态度与行事方法与朝廷里的那些昏庸、腐朽的官僚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外务部还借助外交手段,对内减少官僚的束缚,对外有效抵制那些试图占领中国领土和控制中国主要企业的外国势力。当时,中国新兴的煤矿和铁路常常是列强觊觎的目标。

最初,唐国安在担任袁世凯及清朝皇子们的翻译和秘书的同时,协助监督连接北京和奉天(今沈阳)的京奉铁路。此外,唐国安还担任袁世凯家人的英语教师,以补助他的薪水。微薄的工资和清朝官员服饰的高档要求,让唐国安感到为难,同时他还要忍受那种令人压抑的官僚作风和等级制度。

1908年,唐国安在袁世凯的第一次外交会晤中担任翻译,《纽约时报》的记者认出了他。在这篇报道中,这位记者写到:“上一次我见到唐先生的时候,他身着欧式服装,担任中国《南方报》的编辑……我问他为什么这次的着装竟然如此不同,他笑着说,‘你知道,北京和上海不同,这里更趋于保守。’”

袁世凯的新外交策略是“以夷制夷”,试图通过获得美国的支持,对抗欧洲、俄国和日本,因为美国看起来更愿意与中国建立平等、互惠的关系。袁世凯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说,要大力推动中美联盟,联合对抗其他发达国家,制止外国势力瓜分中国。他声称美国是大清国真正的朋友;称赞他身边那些留学美国的人要比留学欧洲和日本的更加出色;强调眼下高涨的爱国主义情绪并不是要敌对外国人;同时,还表达了对美国制度的敬慕,对即将离任的罗斯福总统和曾经访问中国的新一届总统候选人威廉·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的高度敬意。袁世凯说,塔夫脱先生在上海的讲话充分展示了他渊博的学识和对华的友好态度,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采访的最后,袁世凯邀请美国太平洋舰队访问中国,欢迎他们近期正式访华。他直截了当地说:“你们知道,许多外国军队都曾经以友好或者不友好的方式‘访问’过中国,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友好国家的舰队考虑过我们的这种诚意……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样的访问将是我们国家外交领域的一个转折点。”同年,美国舰队抵达厦门,开始了对中国的访问,唐国安则成为清政府接待团的翻译和顾问。

不久,唐国安开始忙于袁世凯和唐绍仪的两项工作:第一,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美国联合,加强国际性合作,制止鸦片贸易;第二,重新共同启动派遣中国留学生赴美深造的项目,这与当年幼童留美已有近三十年之隔。这两项事情,其实进一步实现了容闳先生当年的目标。

序言

这本书所讲述的十个人物,是当今的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的人物;这些人物后面的历史,是当今的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的历史。

这些人物为之献身的事业,是当今的中国人应该继续进行的事业;这些事业后面的精神,是当今的中国人应该从中吸取营养的精神。

为什么呢?

在往昔,我们所记住的历史人物,主要是“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古时所谓“才”,多半指“文才”);在当今,我们所关注的同时代人,也多半是政界、商界的“大腕”和演艺界、体育界的“明星”。然而,我们中国人今天的生活,包括日用设施、家庭关系、学校教育、医疗卫生、职业培训、书报传媒、国际交往等方面,以及这些现代化生活所依赖的各种的“硬件”和“软件”,却更多地是得益于古今“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之外的一些人,即那些献身于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的仁人志士们的努力。这些人在“1850年至1950年”间,作为“教育、医疗、媒体、外交领域中的先驱”,以及“妇女运动、民事机构和社会工作的领导者”,凭着感人的献身精神,通过艰苦的终生劳作,在那一个世纪“艰难的环境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许,有一些人记得容闳的名字,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海归”派;有一些人记得梅贻琦的名字,因为他曾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的校长;有一些人记得林巧稚大夫,因为她在1949年以后还很有名;还有一些人记得吴贻芳女士,因为她曾作为中国代表签署《联合国宪章》……但是,我们却久已淡漠了他们,还有晏阳初、韦卓民、石美玉、范子美等人那活生生的高尚的人格,淡忘了他们在踏踏实实的大量工作中展现出来的精神生命,忘记了他们为千千万万普通的学生、农民、读者、病人、产妇、婴儿带来的巨大恩惠!  在当年,中国人不但记得中国与外国交往中的屈辱和不平。也记得其中的友好和互助;不但记得俄国沙皇夺去了我们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也记得美国政府退还了清朝千万两庚子赔款:不但记得日俄在东北的争夺和英法在上海的租界,也记得美国在抗战时对中国的巨大援助和“飞虎队”员的英勇战斗、“驼峰航线”上的惨烈牺牲。在本书讲述的人物故事后面,是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互助的历史,当今无数国人却忘记了,或根本不知道历史的这一面。在中美关系对全世界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对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美好明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在今天,虽然有一些近现代史专家不曾忽略中美关系中友好互助的大量事实,但许多知识分子并不曾注意过中美文化关系中基督教的作用,一般的国人更不知道。本书讲述的这些具有留美背景的杰出人物,其事业和贡献背后的精神动力,乃是他们真诚的基督教信仰。

这些人物为之献身的事业,虽然分布在不同的领域,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中国的普通民众谋取实实在在的福利。在中小学和大学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方面,在医疗卫生保健尤其是妇女儿童的保健方面,在工人的职业培训尤其是农民的技术辅导方面,在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新闻出版方面……他们都取得了在当时条件下令人赞叹的成果。更令人赞叹的是,他们不仅仅为下层民众的外在福利或生活改善而辛劳工作,而且更为普通国民的内在福利或素质提高而殚精竭虑。因为他们都深刻地了解,道德提升或精神文明,是中国社会的真正进步和中国人民的真正幸福所必不可少的。直面今日的国情民情,这样一项艰巨而宏伟的事业,不是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吗?

这样一项事业,当然需要种种条件的配合,然而,它最需要的乃是一种精神。那就是把亿万民众看成自己的兄弟姊妹、骨肉同胞的精神,即《论语》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和《圣经》教人“爱人如己”的精神;那也是在流俗腐败的环境中抵制腐蚀、抗拒不义、寻求人生真谛和历史亮光的精神,即中国贤哲所谓“众人皆浊我独清”、“朝闻道夕死可矣”和耶稣要人做“世上的盐”“世上的光”的精神。在今日的世风人情中,扪心自问,我们不是该从这种精神吸取营养,甚至以之革面洗心吗?

由此四端观之,这本书说的是历史,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讲的是以往的志士仁人,却有益于今日的平民百姓。所以我很希望,有幸能够识字读书的年轻“读者”,不但要读读这本书,更要深长思之,并且起而行之!

2009年2月24日凌晨

中国人民大学宜园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所讲述的十个人物,是当今的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的人物;这些人物后面的历史,是当今的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的历史。

这些人物为之献身的事业,是当今的中国人应该继续进行的事业;这些事业后面的精神,是当今的中国人应该从中吸取营养的精神。

——何光沪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7: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