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克里·史密斯,布朗大学历史副教授,哈佛大学博士,主修历史与东亚语言,曾任布朗大学东亚研究系主任。本书为作者在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担任富布赖特学者时所著,2001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总序 表格、地图和图形 缩略语 致谢 第1章 处于危机时代的日本 《盛产牛奶与蜂蜜的土地》 关柴 经济振兴与发展现代农村 第2章 地理位置 东北地区 福岛和会津 喜多方 关柴 第3章 农村大萧条 20世纪20年代的危机 大萧条:农村危机和金融危机 农村社会的重重危机 国家危机和民族危机 第4章 拯救农村 昔日的农村 农民利益优先:争取救援的农本主义运动 农本论者的残余影响 应对债务问题 实施债务整理 结论 第5章 制定农村救济政策 作为救济的公共工程 乡村一级的救济 对农村救济工程的评价 救济的局限性 军队与农村救济 结论 第6章 振兴 地方改革 全国范围的自我振兴运动 制定全国自我振兴规划 自我振兴、政府各部门以及第63次国会 振兴规划的框架 改革与振兴的大众文化 第7章 在荒年中振兴:1934—1935年的关柴 欣然接受振兴运动 振兴战略 1934年饥荒 在饥荒中生存 一份乡村计划 制定最完美的计划 第8章 1935—1939年的农村经济 为了振兴组织起来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生产 家庭和农村财务 从复苏到战争:30年代末的农村经济 第9章 重建社区:1935—1937年的关柴 知事、商人和委员会 和谐、文化与纪律 矢部和报德社 村庄集会 日常生活改革 结论 第10章 战争时期的关柴 振兴、农村经济和战争初期阶段 动员农村 农村骨干 移民与振兴 精神动员与农业现代化 第11章 难以琢磨的农村振兴 占领时期的改革 缔造繁荣的农村 城市和农村 难以琢磨的乡村振兴 附录 1934年关柴经济振兴委员会成员 参考文献 导语 鉴于克里·史密斯对大萧条时期日本农村振兴运动的卓绝研究,在此领域他必将声望日重。 这项关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日本转型的研究集中于克服大萧条对农村地区的影响,特别是在东京的地方活动家和政策制定者所进行的努力。本书作者认为,这些努力改变了国家对农村的思考,以及日本对其与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关系的观念,对我们对战争年代和战后重建的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村居民对“绝望”的反应揭示了日本人平均对现代化问题的反思以及他们如何重新创造农村。 内容推荐 20世纪30年代初严重的经济危机、政治动荡以及深刻的社会变革,种种事件在日本现代史上可谓史无前例,更令亲历者深感不安。面对时局变化,日本乡村的应对措施不仅灵活,而且富有独创性。作者深刻剖析了日本东北部农民投身振兴运动、走向经济富强的改革历程,阐述了振兴运动对国家和农民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以及农民为弥合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所做的尝试和努力。本书深入地探究了日本为应对三十年代危机所做的调整与改革措施,聚焦普通国民是怎样克服大萧条的重重困难,解读他们付诸努力背后的深刻含义,帮助我们了解日本怎样走出战争、走向繁荣,同时本书还进一步阐述了包括女性在内的日本农民应对现代社会根本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