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退缩到成长(发展你自己)/我们内心的焦虑系列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作者 林紫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林紫,中国知名心理服务机构“林紫心理机构”创始人,心理学博士,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副会长,国际员工心理帮助EAPA协会中国分会理事,上海市公安局及司法系统特聘心理专家,全球早教机构“金宝贝”特聘专家。
作为中国最早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教育与员工心理服务的专家之一,为数百家世界五百强及国内大中型企业提供心理服务,并曾应邀为外交部和公安部各级领导举办心理培训。为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幼儿园、早教中心、社团、商会等举办上千场讲座,同时与不丹前首相进行圆桌对话,探讨国民幸福指数,对于中国的心理咨询及EAPA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的成就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先后接受了包括英国BBC广播电台、美国《新闻周刊》、法新社上海分社、《中国日报》等逾百家媒体的采访,并且受邀作为心理学家参与法国纪录片《CHINA ME》的采访与拍摄。
2003年,组建中国专业心理志愿者团队,秉承“尽我们的力量,让世界少一分遗憾”的信念,先后参与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韩亚空难、马航失联事件等的心理援助和灾后重建,帮助了 数十万有需要的个人与家庭。
2008年,与杨澜、李冰冰等10位不同行业的杰出女性一起当选《心理月刊》“更好地生活”优秀人物。200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心理工作者,并作为心理行业杰出代表入选上海市妇联主办的《上海女子》画册人物。著有《心灵捕手》丛书,发表文字近千万。
书评(媒体评论)
认识林紫博士,是在2013年“国民幸福指数”圆
桌讨论会上。从那时起我就知道,她是一个对生命有
着十足的热忱、对幸福观有深刻造诣的实践者。因
此,我特别推荐林紫博士的“我们内心的焦虑”系列
书籍,希望你能从中收获从容与平和。
——肯赞·多吉 不丹前首相
希望你和我一样,既有健康的体魄,更有挑战自
我的强大内心。愿林紫博士的心灵智慧,帮你成长为
自己心中的冠军。
——本·华莱士 美国退役职业篮球运动员
认识林紫老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老师的谦
恭,不论是在问学还是待人上,她都一样真诚。对于
还在定义生命目标、高焦虑的我而言,是难得的轻
松。在这样一位导师面前,人性的平等和尊严,是自
然而不造作的。十年的时间,我的焦虑,总能从林紫
老师的几句关怀中得到缓解。
——李骥 音乐人、企业家
林紫老师和她的团队,20年来先后参与了许多重
大灾难的心理救援与重建。汶川地震后的第三天,林
紫心理机构的专业心理志愿者,就带着完整的援助计
划抵达灾区,持续三年开展公益心理援助。我真诚地
希望:在林紫老师专业与爱的力量影响下,你也能更
好地活着。
——倪鑫 IBM大中华区数字化负责人
目录
自序 你太过焦虑,是因为从未与自己在一起
第1章 心灵探测:定位发展阶段
〈埃里克森八阶段〉
01 你听过的歌曲藏着你成长的秘密
情绪记忆
02 童年和妈妈的关系如何影响你未来的婚姻
依恋关系
03 做自己的心灵清创师
创伤修复
04 成长路上的每一步你都踩稳了吗
心理任务
05 父母离婚对孩子影响到底有多大
彩蛋
第2章 成长计划:找到性格优势
〈MBTI〉
06 测一测,你的性格有哪些优势
MBTI测试
07 内向&外向,让天性为你引路
内外倾
08 遇上事儿时,你习惯走脑还是走心
感觉与直觉、思维与情感
09 你喜欢临场发挥还是事先规划
判断与知觉
10 夫妻性格有差异,怎么相处更和谐
彩蛋
第3章 爱情养成:经营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
11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着你们的亲密关系
共同人格
12 当Mr. Right遇到Mrs. Always Right
两性差异
13 原生家庭不是“原罪家庭”
原生家庭
14 讨好他人不如取悦自己
自我悦纳
15 怎么让老公心甘情愿做家务
角色互换与扮演
第4章 生涯规划:确定职业方向
〈霍兰德职业倾向〉
16 这一生究竟可以做什么
生涯规划
17 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怎么办
职业倾向
18 你该继续打工还是出来创业
职业锚
19 人为什么要工作&你为何而工作
职业人格
20 对工作现状不满该怎么办
彩蛋
第5章 情商修炼:处理复杂人际
〈萨提亚家庭理论〉
21 真正的高情商,指的到底是什么
冰山理论
22 沟而不通为什么
沟通模式
23 为什么嘴巴说的并不是心里真正所想的
一致性
24 明明想要变更好,为什么很难开始行动
自我成长
25 如何读懂他人话语背后隐含的需要
彩蛋
精彩页
01 你听过的歌曲藏着你成长的秘密
〈情绪记忆〉
对自己有了更加宽广和深入的认识了解之后,我们的人生任务之一,就是主动发展自己,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被发展。就像大家常引用的那句话:“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则是成长。”
怎样让自己从内而外破壳而出,活出更多的可能性呢?
这里有一条最轻松的线索,试一试通过自己熟悉的歌曲和音乐,来了解自己过往的自我发展轨迹和未来可以拓展的空间。
先跟大家分享两个我接触过的自闭症孩子的案例。
1998年,我在上海市残联特殊儿童指导中心参与日本心理专家的“动作疗法”研讨会,会议有两天是与十几个3~6岁的自闭症孩子一起度过。这些孩子看着都很可爱,其中有一个4岁的男孩,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让人想起那个美丽而深情的称呼—“天使的孩子”。
“天使的孩子”有着自闭症儿童典型的特征表现:没有目光接触,无法与人交往。任爸妈和老师怎么引导,他都只自顾自默默地呆坐在地板上。
我静静地在孩子对面坐下来,试着轻轻拍手、轻轻哼唱各种随口改编的歌,当不经意间唱到“对面的孩子看过来、看过来”时,孩子突然开心地笑了,紧跟着竟然也拍着小手唱了起来。
孩子的父母非常激动,虽然我无法向他们解释为什么,但歌曲让他们看到了打开孩子封闭心灵的希望之光。
2016年,我去拜访一所微型的华德福学校,遇到一个19岁的男“助教”,他从4岁起一直在做自闭症的康复训练。他看到我们非常开心,主动迎上来打招呼,一字一句非常费力地介绍自己,告诉我们他很喜欢唱歌和弹琴。
我们盘腿而坐,鼓掌请他来一曲,他自豪而又自信地打开琴盖,行云流水地一边演奏一边高声唱他最喜欢的《你是我的眼》:“如果我能看得见/生命也许完全不同……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
随行的几位老师都感动得掉眼泪,为这个自闭症男孩的乐观、努力和纯净。他无法用流畅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他的经历和感悟,但他演唱的歌曲,却让我们知道:他一直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向这个世界靠近。
歌曲或者其他形式的音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魔力,是因为它们可以直指人心、避开意识层面的理性阻挡,打开你的潜意识并且成为你潜意识的一部分;同时,它们能在一瞬间重新带你回到最初听它时的情境中,唤起你的情绪性记忆。
情绪性记忆,是对曾经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存储在我们大脑中与杏仁核相连接的扣带回和海马旁回皮层中。当恐惧感增强时,大脑左杏仁核活动增强,而当幸福感增加时,左杏仁核活动减弱。
情绪性记忆与一个人的成长、行为、知觉、信念、目标,甚至自我和心理健康状况等都有很大的相关性。很多时候,虽然引起情绪和情感的事件已经过去,但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可保存在记忆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和情感又会重新被体验到。
举个例子,很多人听到自己童年熟悉的歌谣时,会产生莫名的兴奋和幸福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有的还会摇头晃脑,好像一下就回到了小时候。如果你问他具体想起了什么,他可能很难准确地描述出某个事件,但一些伴随温暖情绪的画面却会叠加着出现在脑海中。
同样,很多人听到伤感情歌的时候,也会产生莫名的心痛、遗憾等,脑海中或许会有各种画面闪回,但时过境迁,具体的情节其实都已经模糊了。
我曾经反复传播一个重要信息:情绪性记忆比对知识的记忆更能决定一个人的成长和一生的幸福感。
一个情感细腻的香港男孩曾经告诉我,他对流水声有种强烈的好感,原因是他的妈妈当年迫于生计逃去香港,不知道在黑暗的船舱里躲了多久才终于听到了流水声,知道香港要到了。从此以后,妈妈每回听到水声都会很欣喜、放松,多年后他出生了,妈妈讲给他听,于是他就从妈妈那里“继承”了这份特殊的情绪性记忆。
也有相反的例子。我曾经陪伴过某次大火事件的几个遇难者家庭,这些家庭的第一个孩子当年在汇报演出时因为舞台起火而永远地离开了他们,若干年后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每当孩子唱起哥哥姐姐当年唱过的歌曲时,妈妈们就会反应过度地厉声制止,因为这些歌曲既让她们因为想起逝去的孩子而心碎,又让她们极度恐惧再失去第二个孩子。
虽然歌曲本身和火灾没有直接关系,但唤起了她们灾难性的记忆。
那么,在我们长长短短的过往人生中,都储存着哪些对我们有影响的情绪记忆呢?回忆和整理我们听过的歌曲,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清来龙与去脉,更好地发展自己。
请你让自己安静下来,回忆一下从小到大,对你影响最大的一首歌曲是什么?哪首歌曲会碰触到你心里最柔软的部分?哪首歌曲会唤起你的伤感?不要着急,好好想一想,然后写下来,看看这些歌曲背后藏着你怎样的成长秘密。
先来看对你影响最大的歌曲。不同年代的人,有自己不同的记忆。我父母那一辈,年轻时听得最多的是革命样板戏,所以对我妈妈影
导语
我们常常越努力越焦虑,且陷入“努力—焦虑—无意义感—逼自己更努力—更焦虑”的旋涡式恶性循环中,因为我们习惯性地向外探索和追逐,而忘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学会与自己好好在一起,才能让内心获得真正安宁及不再焦虑。
林紫老师将自己20多年来积累的心理咨询案例、思想和方法,以及独特的人生智慧,凝聚成“我们内心的焦虑”系列书籍。共计四册:
1.《从迷茫到清晰:认识你自己》
2.《从退缩到成长:发展你自己》
3.《从自卑到自信:超越你自己》
4.《从完美到真实:放过你自己》
本册为《从退缩到成长(发展你自己)》,发展你自己,则是给这颗叫作自我的种子松土、施肥、浇水,静待花开的过程。
序言
你太过焦虑,是因为从未与自己在一起
你好,我是林紫。1998年,我创办了中国早期的非药
物心理咨询机构—林紫心理机构。20多年来,我做过2万
多小时的个案咨询、800多小时的团体辅导及上千场心理
讲座。我和团队一起,见证了中国心理咨询行业从无到有
的发展。
20多年的心理工作中,我接触了太多人的焦虑:父母
为儿女焦虑,儿女为学业焦虑;老板为企业焦虑,员工为
业绩焦虑;丈夫为家庭财富焦虑,妻子为婚姻关系焦虑
……
同时,所有人似乎都在忙着赶路,头脑里反复念着
“快点、快点”,心里却慌张而惶恐,不知道自己最后究
竟能够得到些什么。
所有焦虑的背后,都隐藏着三个古老的话题:我是
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不清楚我是谁,所以把自己的价值放到他人和他物之
上。
不清楚我从哪里来,所以解不开自己身上重重叠加的
期待与捆绑。
不清楚我要到哪里去,所以时时刻刻担心着未来会怎
样……
这三个话题听起来很形而上,好像一辈子也说不清。
也有人觉得这些是哲学题,就留给哲学家去思考吧。
其实,心理学领域有许多实实在在的观点和方法,可
以帮你厘清思路、摆脱焦虑。
心理学帮你防患于未然,避免不必要的焦虑
20多年来,我和我的团队服务过外交部、公安部的机
关干部,3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员工,也先后参与过汶
川地震、马来西亚航班失联等灾难背后的公益心理援助。
我发现,有太多的心灵伤痛、问题和遗憾,都可以通过早
一点了解心理学而加以避免。
几年前,我去南方给上千位家长讲课,听到一个令人
十分心痛的真实故事。
一对夫妻想要生两个孩子,但当时国家还没有开放二
孩政策,超生要罚许多款。夫妻俩东躲西藏,偷偷生下第
二个孩子之后,把孩子悄悄藏在家里。不许孩子大声哭
泣,不带孩子出门玩耍,四五年时间,孩子甚至连太阳都
没有晒过。
渐渐地,夫妻俩发现不对劲了,孩子5岁了还不会讲
话,不跟家人互动,每天只是一个人缩在角落里,稍微有
点声音就浑身发抖。夫妻俩害怕了,冒着被罚款的风险带
孩子四处求医,但所有的医生都对他们摇头,说孩子废
了,治不了了。
试想,如果这对夫妻早一点知道,剥夺一个孩子哭泣
的权利、剥夺孩子健康成长所需的自由和与外界的互动,
对孩子的心灵会造成不可逆的巨大伤害的话,他们又怎么
忍心亲手废了自己得之不易的孩子呢?
在一次公安部的危机干预培训课上,一位警官课后找
到我,说两年前他曾成功救下一名准备跳天桥自杀的少
女,少女活了,他却发现自己越来越低落了。少女当时绝
望的表情时不时就会闪现在他眼前,让他甚至也产生了站
上天桥跳下去的冲动。他说,假如两年前就知道这是心理
问题,了解经历危机事件后每个当事人都需要心理干预的
话,他会早点寻求帮助,就不必忍受长期失眠的痛苦,更
不会因为抑郁而与女朋友分手了。
在汶川地震的灾后心理重建工作中,我还陪伴过这样
一个家庭。
这是一个四口之家。地震发生前,父母带着11个月的
小女儿在外地打工,留下两岁的大女儿和外婆一起生活。
地震中大女儿和外婆不幸遇难,爸爸万分悲痛和自责,开
始抽烟、喝酒,喝醉了就骂妻子、打小女儿,对小女儿产
生了强烈的愤怒和排斥,不允许小女儿叫爸爸……
妈妈哭着说,小女儿以前从未生过病,但地震之后开
始变得越来越虚弱,不停地生病,越是生病,丈夫就越是
暴躁,这个家看来要彻底散了……爸爸则愤怒地说,都是
你们娘儿俩老惹我生气,这样的家,早点散了的好!
我邀请这位爸爸与我单独交流,帮助他一步步地看
到:问题真正的根源在于丧女之痛下没有来得及面对和处
理的各种复杂情绪,在于整个家庭都需要的创伤修复。幸
运的是,当我们所在的安置点最终撤除时,这位爸爸已经
能够重新拥抱小女儿,所有家庭成员又站在一起了。这位
妈妈说,幸好遇到了我们,不然她都想带着小女儿自杀
了。
幸好,有心理学。心理学本质上就是帮你防患于未
然,让你在焦虑来临之前能够平静面对。所以,我有一个
越来越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心理学的
普及和早期教育上,预防胜于治疗,让更多非心理学专业
的朋友,有机会系统地学点对自己有用的心理学。
心理学帮你找到内在原因,避免过度焦虑
不焦虑的人生,并不是完全没有焦虑。适度的焦虑和
压力可以成为动力,过度而持久的焦虑,却会让生命之河
干枯。有时候,我们无法摆脱焦虑,是因为烦恼千头万
绪,找不到焦虑的根源所在。
举个例子。2018年世界杯,最令球迷关注和心疼的,
莫过于世界顶级球员之一的梅西。在之前的其他热身赛
上,梅西频繁出现恶心、干呕的情况。心理学家莫雷哈指
出,“恶心是焦虑症的典型症状”。
莫雷哈在分析中进一步补充:“焦虑的根源,极大可
能是个人问题,并不一定是球场上的压力所致。诉讼官
司、债务问题、家庭纠纷及孩子的出生等,都包括其中。
其实运动员也是
内容推荐
1.直指现实痛点,五维度发展自己
自我成长的有效方式是从内打破。探知自己的成长阶段、性格优势、关系模式和职业兴趣,不仅帮你消除那些与亲密关系、职业选择、人际有关的现实烦恼,更会以此为入口,陪你找到自我成长的发力点和方法。本书从“人生发展阶段、找到性格优势、经营亲密关系、确定职业方向、处理复杂人际”这五个维度,让你条理清晰地发展自己,从退缩到成长。
2.20余年智慧结晶,顶级心理学家不凡启迪
一个过度焦虑的时代,是因为烦恼千头万绪,我们却往往无从下手。作者整合自己20多年心理咨询经验和人生智慧,提出了“过度焦虑的根本原因,是无法与自己在一起”的重要观点,并带领大家从心理学、哲学的开阔视角来探索自己、成长自己,逐步缓解焦虑、照见内心安宁并收获受益一生大智慧。这是本书与国内外焦虑书籍的巨大不同和特色。
3.15+心理学流派 20+咨询技术 100+案例故事
借助众多心理学流派理论和技术特点,来从不同角度精准梳理自己、梳理人生。涵盖当前主流心理学思想和治疗技术。内容丰富严谨,故事温暖疗愈,同时设有大量实操自疗练习,轻松有趣,所学即所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