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细菌世界历险记/经典名著阅读精选/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丛书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高士其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高士其(1905-1988),科学家、教育家、作家、残疾人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美国,因科学实验致全身瘫痪。归国后从事科普创作与抗日救亡。新中国成立后,撰著数百万字的科学作品,被亿万青少年亲切地称为“高士其爷爷”。创建新中国科协、中国科普研究所等,为中国科普事业的奠基人。为表彰他对科学与人类进步所做出的贡献,被授予“中华民族英雄”称号。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授予星座命名,国际编号3704号星为“高士其星”。 书评(媒体评论) 本套丛书中的国学、古 典文学名著都是学生必须 读的,他们精心组织专家 编写,使其具备科学性和 实用性,极大地廓清了对 经典的误读误解。值得中 小学生、语文教师认真一 读。 ——中国红楼梦学会顾 问、中国古典主义普及研 究会副会长 蔡义江 本套丛书中的外国文学 作品,采用了名家的全译 本,编排了专业的解读栏 目,搭配了精美的原版插 图,内容健康,品位上佳 ,很值得中小学生阅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终 身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法 国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柳 鸣九 我推荐学生阅读本套权 威完整版名著。丛书紧扣 新课标精选书目,科学地 编排了“导读”“旁批”“要点 评析”“考点精选”等栏目, 能帮助学生领悟名著精髓 ,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和写 作能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 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主编 顾振彪 后记 1995年第一届全国科普 大会召开时,中国青年报 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 《高士其的遗产》。该记 者走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 ,看到了一度在七十年代 末期,八十年代红红火火 的科普创作,书籍、报刊 、杂志的情况。与现今科 普创作、书籍寥落的情况 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 。而一个先进发达的国家 ,它的科学刊物、科普刊 物与文学刊物的比例应该 是五比一或六比一。这是 全民科学化进程不可缺少 的环节,每一个家庭,每 一个人都有可能是科技专 业户或科技工作者。 2002年全国人大、政协 会上一位女委员提出了绿 色科普的概念。何为“绿色 科普”,她认为,社会也普 遍认为“两院院士写科普, 实质上是科而不普,因而 应由科学家出命题、内容 、框架,由文学家进行创 作和加工。”实际上这个问 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高士 其先生的科普创作中就已 经解决。高老把科学、文 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 到了艺术上高度和谐的统 一。高士其在科普作品中 不仅用拟人化的手法,通 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神 秘的科学讲得农妇与孩子 都能明白。所以,他创作 的一系列优美流畅、脍炙 人口的作品流传至今,启 迪了一代又一代人走向科 学的道路。 时间再回溯到1999年, 《人民日报》一篇文章的 标题这样写道:高士其的 传人在哪里?文章提出了 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今 天的时代产生不了高士其 这样的科普大家?这个问 题迄今未有答案,因而在 高士其百年诞辰之际,我 们有必要追溯一下高士其 的成长道路。 那么高士其是怎样成长 的呢?我们可以理解为文 化的高士其、科学的高士 其和哲学的高士其。 因为任何一个领域大家 的成长必须是文、理、哲 三者并重,如果以一个大 树来比喻的话,那么文化 就是大树的树根,哲学则 是大树的升华。而政治、 经济、哲学、科学、教育 、医学、艺术都是这棵大 树上所结的果实。由此可 见文化基础的重要性。 恰恰是这样(读《文化道 论》),高士其在三岁时, 就读了三字经“人之初,性 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幼学须知“云淡风轻正午 天……”、千字文“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此 外,还有《增广贤文》等 书,而做人的基本道理也 尽在这些简单的经典之中 了。四岁时,又读了孔子 的《大学》《中庸》,一 篇八百字的《大学》他整 整背诵了八百遍,倒背如 流。每逢家里来客人时, 祖父就把小高士其叫出来 ,当众背诵。高士其则摇 头晃脑地、吐字清晰地背 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 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幼小的高士其虽然不懂 这些古文的明确意涵,但 却充满了莫名的喜悦和兴 奋。他隐约地感到在这些 语言文字后面,是一个精 神世界的大门。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 的增长,幼时所背诵的经 典字义,都一一的消化、 理解和吸收了。文化的原 理、传承的精神、历史的 使命感也随之而建立了, 当然,这与那个时代中国 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 备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压 和凌辱密切相关。 高士其在小学时期,几 乎阅读了所有的中国古典 小说,如《封神榜》《包 公案》《济公案》《儒林 外史》《今古传奇》《徐 霞客游记》《子不语》《 薛仁贵》《三国演义》《 西游记》《水浒》《红楼 梦》《西厢记》《施公案 》《说岳》《七侠五义》 ,也包括一些翻译过来的 西方文学,如《小说月报 》《福尔摩斯探案集》《 黑奴吁天录》,等等。同 时,高士其白天在福州明 伦小学上学,晚上在家祖 父继续教他四书五经。这 些都奠定了高士其深厚的 文化基础和文学造诣。 高士其六七岁时,开始 接触自然科学,他的一位 叔叔给他讲了细菌、病毒 和微生物的知识。使他在 脑海中浮起了对微观世界 的好奇与探索。在此后的 明伦小学和清华留美预备 学校中,高士其正式接受 了自然科学的教育。在对 自然科学的学习中,他全 面发展而又重点突出,他 热爱化学,每次做化学实 验时都十分准确。因此, 他怀抱化学救国的远大理 想,同时,他也喜欢数学 ,他为数学的奇妙变化而 感到入迷,他还对微小的 生物世界充满了兴趣。由 于兴趣广泛,爱好众多, 他获得了“博物学奖章”。赴 美留学后,他在自然科学 方面又得到进一步的深造 ,这些都自不待言。 …… 1958年,周恩来总理批 准在建国门古观象台旁, 为高士其建立一座符合他 身体状况和生活需要的特 殊住宅,并圈以很大的院 落。但高士其认为与机关 的同志们离得太远了,隔 绝了与群众的联系,他更 愿意在机关大楼旁安家。 于是就在全国科协所在地 建立了一幢普通的二层小 楼,这就是今天被人们所 称为的“高士其小楼”。 小楼落成以后,每逢星 期六、日,节假日都宾客 盈门、络绎不绝。在三年 困难时期,机关的同事和 青年朋友们经常在这里可 以享受到高士其为他们提 供的香烟、奶糖、饼干等 稀有物品。记得六十年代 初期,每天下班后,高士 其喜欢在机关大门口等候 下班的人们,与之亲切地 交谈。 目录 导读 科学童话:菌儿自传 我的名称 我的籍贯 我的家庭生活 无情的火 水国纪游 生计问题 呼吸道的探险 肺港之役 吃血的经验 乳峰的回顾 食道的占领 肠腔里的会议 清除腐物 土壤革命 经济关系 科学小品:细菌与人 人生七期 人身三流 色——谈色盲 声——爆竹声中话耳鼓 香——谈气味 味——说吃苦 触——清洁的标准 细菌的衣食住行 细菌的大菜馆 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祖宗 ——生物的三元论 清水和浊水 地球的繁荣与土壤的 劳动者 细菌学的第一课 毒菌战争的问题 凶手在哪儿 科学趣谈:细胞的不死 精神 细胞的不死精神 单细胞生物的性生活 新陈代谢中蛋白质的 三种使命 民主的纤毛细胞 纸的故事 漫谈粗粮和细粮 炼铁的故事 谈眼镜 “天石” 灰尘的旅行 电的眼睛 镜子的故事 摩擦 热的旅行 温度和温度计 从历史的窗口看 技术革命 土壤世界 水的改造 衣料会议 光和色的表演 血的冷暖 星际旅行家离开 地球以前 谈寿命 未来的旅行 蜜蜂的故事 庄稼的朋友和敌人 大海的宝藏 大力宣传戒烟 笑 痰 梦幻小说 后记 精彩页 这一篇文章,是我老老实实的自述,请一位曾直接和我见过几面的人笔记出来的。 我自己不会写字,写出来,就是蚂蚁也看不见。 我也不曾说话,就有一点声音,恐怕苍蝇也听不到。 那么,这位笔记的人,怎样接收我心里所要说的话呢? 那是暂时的一种秘密,恕我不公开吧。 闲话少讲,且说我为什么自称做“菌儿”。 我原想取名为微子,可惜中国的古人,已经用过了这名字,而且我嫌“子”字有点大人气,不如“儿”字谦卑。 自古中国的皇帝,都称为天子。这明明要挟老天爷的声名架子,以号召群众,使小百姓们吓得不敢抬头。古来的圣贤名哲,又都好称为子,什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真是“子”字未免太名贵了,太大模大样了,不如“儿”字来得小巧而逼真。 我的身躯,永远是那么幼小。人家由一粒“细胞”出身,能积成几千,几万,几万万。细胞变成一根青草,一把白菜,一株挂满绿叶的大树,或变成一条蚯蚓,一只蜜蜂,一头大狗,大牛,乃至于大象、大鲸,看得见,摸得着。我呢,也是由一粒细胞出身,虽然分得格外快,格外多,但只恨它们不争气,不团结,所以变来变去,总是那般一盘散沙似的,孤单单的,一颗一颗,又短又细又寒酸。惭愧惭愧,因此今日自命做“菌儿”。为“儿”的原因,是因为小。 至于“菌”字的来历,实在很复杂,很渺茫。屈原所作《离骚》中,有这么一句:“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芭”。这里的“菌”,是指一种香木。这位失意的屈先生,拿它来比喻贤者,以讽刺楚王。我的老祖宗,有没有那样清高,那样香气熏人,也无从查考。 不过,现代科学家都已承认,菌是生物中之一大类。菌族菌种,很多很杂,菌子菌孙,布满地球。你们人类所最熟识者,就是煮菜煮面所用的蘑菇香草之类,那些像小纸伞似的东西,黑圆圆的盖,硬短短的柄,实是我们菌族里的大汉。当心呀!勿因味美而忘毒,那大菌,有的很不好惹,会毒死你们贪吃的人呀。 至于我,我是菌族里最小最小,最轻最轻的一种。小得使你们肉眼,看得见灰尘的纷飞,看不见我们也夹在里面飘游。轻得我们好几十万挂在苍蝇脚下,它也不觉着重。真的,我比苍蝇的眼睛还小1000倍,比顶小一粒灰尘还轻100倍哩。 因此,自我的始祖,一直传到现在,在生物界中,混了这几千万年,没有人知道有我。大的生物,都没有看见过我,都不知道我的存在。不知道也罢,我也乐得过着道逍遥遥的生活,没有人来搅扰。 天晓得,后来,偏有一位异想天开的人,把我发现了,我的秘密,就渐渐地泄露出来,从此多事了。 这消息一传到众人的耳朵里,大家都惊惶起来,觉得我比黑暗里的影子还可怕。然而始终没有和我对面会见过,仍然是莫名其妙,恐怖中,总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什么‘微生虫’?没有这回事,自己受了风,所以肚子痛了。” “哪里有什么病虫?这都是心火上冲,所以头上脸上生出疖子疗疮来了。” “寄生虫就说有,也没有那么凑巧,就爬到人身上来,我看,你的病总是湿气太重的缘故。” 这是我亲耳听见过三位中医,对于三位病家所说的话。我在旁暗暗地好笑。 他们的传统观念,病不是风生,就是火起,不是火起,就是水涌上来的,而不知冥冥之中还有我在把持活动。 因为冥冥之中,他们看不见我,所以又疑云疑雨地叫道:“有鬼,有鬼!有狐精,有妖怪!” 其实,哪里来的这些魔物,他们所指的,就是指我,而我却不是鬼,也不是狐精,也不是妖怪。我是真真正正,活活现现,明明白白的一种生物,一种最小最小的生物。 既是生物,为什么和人类结下这样深的大仇,天天害人生病,时时暗杀人命呢? 说起来也话长,真是我有冤难申,在这一篇自述里面,当然要分辨个明白,那是后文,暂搁不提。 因为一般人,没有亲见过,关于我的身世,都是出于道听途说,传闻失真,对于我未免胡乱地称呼。 虫,虫,虫一—寄生虫,病虫,微生虫,都有一个字不对。我根本就不是动物的分支,当不起“虫”字这尊号。 称我为寄生物,为微生物,好吗?太笼统了。配得起这两个名称的,又不只我这一种。 唤我做病毒吗?太没有生气了。我虽小,仍是有生命的啊。 病菌,对不对?那只是我的罪名,病并不是我的职业,只算是我非常时的行动,真是对不起。 P2-4 导语 在《细菌世界历险记》中,作者高士其彻底揭去了科学神秘的面纱。他用拟人化的手法,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神秘的科学讲得形象生动,明白晓畅。他以其诗人的情怀和极具人性化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精妙的科学世界,让读者在与其零距离接触的同时,又能沐浴文学的清辉。 序言 国家教育部分别于2001 年和2003年颁布了作为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 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 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 新课标”),2011年又对义务 教育阶段(小学、初中)的“ 新课标”进行了修订,颁布 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准》(2011年版)。“新课标”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 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 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 “新课标”(2011年版)明 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 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 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 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 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并规定了不 同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 指定和推荐了具体的课外 读物。从推荐书目可以看 出,“新课标”把中小学生的 课外阅读,尤其是中外名 著的阅读摆到了非常重要 的位置。 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 湘先生曾一再强调课外阅 读的重要性,他认为自己 的语文能力70%是得之于 课外阅读。多读课外书可 以提高语文能力,这是所 有人特别是语文能力较好 的人的共同体会。而中外 名著则是学生课外阅读的 首选,因为中外名著是人 类数千年的文化积累与文 明传承,这些经过历史的 积淀与检验的文化财富, 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知识源泉。 基于以上考虑,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凭借自身教 育研究资源,组织了一批 学者和专家,包括当代著 名的作家、翻译家、语文 教育研究者、特级教师等 ,根据最新课程标准推荐 书目,并吸收了一些权威 学者最新的青少年阅读研 究成果和阅读书目的推荐 意见,精心编撰了这套“语 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本套 丛书经过周到的考量和严 格的筛选,最终选定了包 含有童话、寓言、故事、 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名著、历史读 物、科普科幻作品等各种 类别的必读书目。 本套丛书是专门为广大 中小学生倾力打造的经典 读物,版本完善,内容准 确,体例设置科学实用。 丛书中的外国文学名著均 为全译本,我们选用了著 名翻译家的译本,并编排 了大量的由国外绘画大师 绘制的精美原版插图,其 中大部分插图都是首次在 国内图书中呈现。针对中 国古典名著、国学类图书 ,我们邀请了包括蔡义江 、张景、马东瑶等在内的 众多学者和专家,由他们 负责编写和把关,以确保 此类图书的权威性与专业 性。 丛书通过“导读”“旁批”“ 要点评析”“考点精选”等栏 目,对名著的精髓部分、 重点、难点、考点,进行 了细致的讲解与指导,帮 助学生有效积累文学知识 ,掌握阅读方法,借鉴写 作技巧,切实提高语文素 养。我们还针对其中思想 内涵较深的作品,组织原 书的著译者和相关学者、 专家编写了权威、专业的 点评,通过对作品重点篇 章、重要段落、内容要点 、精彩语句的批注和评析 ,实现了对作品全面、深 入的剖析与解读,使读者 能够轻松领悟名著精髓, 充分理解名著内涵,真正 读懂名著、读活名著。 我们希望通过本套丛书 的出版,能够有效调动学 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其阅 读品位。希望广大中小学 生把本套丛书当成良师益 友,与名著同行,在阅读 中成长。 李观政 2014年6月于北京 内容推荐 《细菌世界历险记》是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之一。想了解你时时接触的微生物,那就进入神秘的细胞世界,远离看不见的病毒……作者高士其的这本著作闪耀着自强不息的光辉,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