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让我们爱憎分明(中学生典藏版)/梁晓声作品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梁晓声
出版社 山西教育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建筑工人家庭,祖籍山东荣成——父亲少年时跟随乡亲们“闯关东”,后来在哈尔滨市成家。梁晓声初中毕业于哈尔滨市二十九中学,适逢“文革”,不能继续升学也不能就业;两年后又逢“上山下乡”运动,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知青”,先后做过知青班长、连队小学老师、团报道员、木材加工厂抬木工。
1974年,梁晓声被木材加工厂推荐,成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1977年,梁晓声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任剧本编辑编剧;1988年,梁晓声调入当年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梁晓声调入北京语言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至今。
到目前为止,梁晓声创作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2300多万字,由青岛出版社结集为50卷的“梁晓声文集”——现已出版长篇部分20卷。
梁晓声在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创作方面获奖多多,不少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并有不少作品被译成外文;梁晓声亦发表了大量散文杂文、随笔、社会时评,同样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反响。
梁晓声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当之无愧的多面手,“常青树”。自上世纪80年代初始,他的许多作品非但没有被边缘化,反而更加以其鲜明的人文性和对时代的思考性越来越成为无法被忘却的文学经典……
目录
生命姿态
赏悦你的花季
飘扬起你青春的旗
让我们的头脑聪明起来
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
最合适的,便是最美的
说“比”
让我们爱憎分明
平凡的地位
人生和它的意义
关于情感
“理想”的误区
解剖我的心灵
倘我为马
我与我们的共和国
我的少年时代
玫瑰天堂
第一支钢笔
给哥哥的信
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
父亲的演员生涯
父亲的遗物
母亲养蜗牛
母亲播种过什么?
体恤儿子
当爸的感觉
给儿子的留言
山高水长
阅读一颗心
我的使命
师千秋
金庸和克莉斯蒂
沉思闻一多
我所站在的弧上
做竹须空,做人须直
思想力量
人性似水
近虑远忧
话说公孙龙过关
论教育的诗性
论大学精神
时间即“上帝”
法理与情理
“奥运”精神意味什么
民主与爱国
论崇高
论贫穷
猴子
关于“孝”——写给九十年代的儿女们
关于不幸、不幸福与幸福
精彩页
让我们的头脑聪明起来
“聪明”一词是对我们人类头脑的称赞。特别聪明,便叫做“智慧”;比智慧还智慧的头脑,那就是天才的头脑了。天才的头脑带给我们人类许多利益,或者科技发明;或者社会思想;或者,仅仅代表人类想象力的高级水平。比如爱迪生,比如卢梭,比如爱因斯坦、霍金。
那些聪明、智慧和天才的头脑,是怎样变得聪明、智慧和天才的呢?
有一种看法认为那差不多是天生的。主要根据是某些人的头颅特别大,因而大脑体积也比我们寻常人大,比我们寻常人的脑沟回深而紧密。确乎,爱因斯坦、马克思、列宁,都是大头颅的人。
但是,我们从历史照片上看得出——爱迪生的头颅一点儿也不比我们寻常人大,牛顿的头颅也不大,霍金更不;鲁迅也不,胡适也不。以上基本是一个事实。
指证这样一个事实,对于我们寻常人不但是必要的,简直还应该是喜悦的。因为那事实告诉我们寻常人——聪明的、智慧的、天才的头脑,肯定并不绝对是天生的。正常的人在大脑方面的基因差异,我以为不见得会大于猴子和猩猩、狼狗与猎狗之间的差异。
我以为我们人类的头脑也像我们的双手一样,越用,其表现才越高级。手越用越灵巧,头脑越用越“灵光”。有脑不好好用,我们对不起自己的脑。因此,如果我们够坦率的话,就不得不承认,寻常人之所以寻常,恰恰寻常在——我们用脑用得并不十分好。
首先是我们大多数中年人用脑用得并不十分好。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群体。时代发展的速度太快,使得中年人很倦怠。倦怠之人,其脑迟钝。因而我们对自己头脑的要求已降得很低,仅仅要求我们自己的头脑成为前人的、别人的,又尤其是外国的别人的思想、经验、发明和创造的认可者。
我们的头脑,往往会很自然地便成了所谓“知识”的接收器、储存器。这当然也是衡量头脑聪明与否的一种标准,但绝不是很能动的标准,于是便存在着一个对“知识”二字的理解问题。 我个人认为,“知识”二字虽为一词,但其实包含着双重词性,乃是由知性和识性组合成的一个具有行动意味的词。知就是知道,识就是不但知道,而且善于变为自己的头脑再生聪明的基础。仅仅知道,不再生自己的聪明,知道了又如何呢?有不寻常的再生聪明,才有不寻常的思维,从而才有不寻常的行动。那行动,最初即是创新的冲动。而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冲动,决定人后来能否具有发明的能力。
我认为,同学们的问题很可能和我这样的中年人所经历的问题是一样的。同学们都有着年轻的、崭新的、质地饱满的大脑。这是诸位宝贵的个人资本。倘它运用得好,产生思想力、想象力,最终产生发明和创造,那么便也是国家的宝贵资本了。
我希望同学们切记,你们的头脑,不仅属于你们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民族,属于国家。将来之中国,与别国相比,最终比的是你们这一代中国人,与别国同代人的头脑的质量。因而我希望同学们万勿像我这样一个中年人似的,仅仅满足于自己头脑的记忆能力超强。超强的记忆能力,当然也是好头脑的衡量标准,但还够不上是真正聪明的标准。
我的悲哀是,连记忆也无可奈何地减退了。但倘若同学们在拥有年轻的、崭新的头脑时,却仅仅将它当记忆器来用,那么委实也是一种悲哀。
我以我的眼忧虑地看到,你们的某些同代人,对于学习这一件事,其实是又刻苦又懒惰的。几乎一概刻苦,都体现为两个字——背与记。在背与记方面,每对自己的头脑运用到接近虐待的地步。而被虐待所伤害的头脑,那在思想和创想方面,是没法不懒惰的。
懒惰了的头脑中,是不太容易产生有价值的发明和创造的。但公正地、实事求是地说,这从根本上并非人们的错,而折射出了我们的教育模式的弊端。值得欣慰的是,各界人士的眼已经看到了这一弊端,并且正在通力为着你们而扭转。
同学们,彼人也,吾亦人也;彼能是,吾何不能是?
愿你们以这样一种志气激励自己,使你们的头脑聪明起来,为了我们中国繁荣昌盛的明天,争做具有创新才智的一代新人!P9-11
导语
一肩担时代道义,一肩担生活责任,梁晓声先生义无反顾地走着,写着。他不断地在用文字为读者建构着精神上的故乡,愿我们都能在他充满光热的文字里,找到慰藉与力量。本书不仅可以读到梁晓声先生的人生经历、生活主张、哲学思考,更能通过其既温情、质朴又敏锐、犀利的文字,认识到一个最真实坦荡的梁晓声。
序言
梁晓声先生早年就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
有暴风雪》《雪城》《年轮》等一批作品饮誉大江南北,
2019年又因长篇小说《人世间》获得我国文学界最具分量
的茅盾文学奖,可谓文坛长青树。与共和国同龄的梁晓声
先生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里,一直秉持现实主义的创作理
念,关注民生疾苦,与时代同行,笔耕不辍,迄今已经给
读者留下了2000多万字的丰厚的文学财富。我们从其数百
万字的散文作品中辑录出《种子的力量》《让我们爱憎分
明》这两册作品给读者,希望中学生朋友们读后能从中汲
取写作与成长的启示。
《种子的力量》分“尘世万象”“灵魂独语”“心之
圭臬”“文化表情”四辑内容。“尘世万象”这一组文章
描绘了以一群小人物为主的故事。善良的看门人赵大爷,
为清誉而晚年劳作不息的老妇人,还有咪妮与巴特这一对
相依为命的猫狗等,通过他们曲折的命运变化,折射整个
社会的世态人情。文章通篇洋溢着的对市井小人物及动物
的悲悯怜惜之情,体现了梁晓声先生一以贯之的人文立场
。“灵魂独语”是作者从自己日常生活琐事中提炼出来的
人生哲思。这些如流沙一样的生活瞬间,在梁晓声先生的
记录思考中,闪现出了独特的哲理光芒;也让寻常的日子
,因有了思考的沉淀而具备了精神上的定锚之力。“心之
圭臬”专辑则集中展示了作者的写作经验、写作立场。这
些写作经验的实用性很强,是我们借鉴写作的珍贵宝典。
而作者在几篇文章及书信里阐释的写作原则与立场,则体
现了一个文化人的自省意识与责任担当。“文化表情”专
辑有电影评论,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还有对当下流
行文化的审思与诘问,视角独特,发人深省。
《让我们爱憎分明》由“生命姿态”“玫瑰天堂”“
山高水长”“思想力量”四辑内容组成。“生命姿态”带
领读者去窥探复杂的人性与人生,带领读者去思索我们在
人生的每个瞬间,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活出自己锃亮的生
命质地。“玫瑰天堂”是对亲情的讴歌与展示,母亲的慈
爱,父亲的宽厚,是滋养作者的不息暖流。梁晓声曾经说
过,写亲情题材的作品,不仅是对父辈的思念和感恩,更
因为他们身上深烙着那一代人的印记——在贫困中承担起
责任和义务,默默忍受着生活的艰辛,用双手养育家庭,
体现了中国底层人民的精神品格。“山高水长”书写阔大
的人格,是作者信仰的支撑。雨果在人欲横流的时代依然
抱持着的对美好人性确信无疑的虔诚理念,闻一多先生不
惜以生命去唤醒大众与民族的勇气、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威
胁嗤之以鼻的耿耿骨气等,都是激励作者以文字为普罗大
众服务的动力。“思想力量”则是作者对一些宏观问题的
深度思考。在针砭时事的酣畅笔墨里,展示了一个作家的
道德良知。
阅读这两本书,我们不仅可以读到梁晓声先生的人生
经历、生活主张、哲学思考,更能通过其既温情、质朴又
敏锐、犀利的文字,认识到一个最真实坦荡的梁晓声。
一方面,他关注普通草根阶层,对国家对社会,有着
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梁晓声先生与共和国同龄,出生于城
市一个贫苦的建筑工人家庭,青年时期经历黑龙江兵团建
设生活,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在复旦大学深造,毕业后先
后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北京语言大
学等单位工作。成长历程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的梁晓声先
生,一直致力于为平民阶层代言,关注下岗工人、农民、
进城务工人员等这些弱势人群的生存状况,并惯以善意的
眼光,发掘普通人身上的美好。他的思想者形象和知识分
子情怀,是其写作的温暖底色,这种底色为他的作品留下
了朴实的民间温度。
另一方面,梁晓声先生热爱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家
庭,对自己的父母亲人,一直有着深厚的情感。虽然年少
时期生活十分贫穷,母亲常常需要借钱度日,哥哥更是由
于生活压力患上精神疾病,但是父母的勤劳、善良、慈爱
,依旧让这个家庭有着融融的暖意。谈到家庭时,梁晓声
先生曾经说过:“自从家产生了,然后产生了最初的家庭
伦理,全部人类文化的这棵大树,是在家这个块根上生长
起来的。”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人世间》,就是以
梁晓声先生的家庭为原型创作的。可以说,家庭,不但是
梁晓声先生身心的安居处,也是其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而其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又何尝不是由对家庭的责任感
扩展而来呢?
就这样,一肩担时代道义,一肩担生活责任,梁晓声
先生义无反顾地走着,写着。他不断地在用文字为读者建
构着精神上的故乡,愿我们都能在他充满光热的文字里,
找到慰藉与力量。
(作者系《语文报·青春阅读》主编,语文报社图书项
目部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内容推荐
本书由“生命姿态”“玫瑰天堂”“山高水长”“思想力量”四辑内容组成。阅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读到梁晓声先生的人生经历、生活主张、哲学思考,更能通过其既温情、质朴又敏锐、犀利的文字,认识到一个最真实坦荡的梁晓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3: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