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学到很多实用的和服知识,图片也很漂亮,是
一本非常珍贵的书。要是能有更多这样的书就好了。
——日本读者
从一月的初谣到十二月的一阳来复,十二个月的
标题都非常富有内涵。本书兼备了风趣性与知识性,
请大家一定要读一读。
——日本读者
通过文字与美丽的照片,从各种角度浅显易懂地
介绍了有关和服的知识与历史,让我对和服的兴趣大
大提升。作者的品格也被温暖地传达了出来。我正反
复阅读此书。
——日本读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和服草子(包裹在和服里的日本美学)(精) |
分类 | 生活休闲-时尚娱乐-服饰搭配 |
作者 | (日)田中优子 |
出版社 | 湖南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书评(媒体评论) 能学到很多实用的和服知识,图片也很漂亮,是 一本非常珍贵的书。要是能有更多这样的书就好了。 ——日本读者 从一月的初谣到十二月的一阳来复,十二个月的 标题都非常富有内涵。本书兼备了风趣性与知识性, 请大家一定要读一读。 ——日本读者 通过文字与美丽的照片,从各种角度浅显易懂地 介绍了有关和服的知识与历史,让我对和服的兴趣大 大提升。作者的品格也被温暖地传达了出来。我正反 复阅读此书。 ——日本读者 后记 在本书中,我试着按季节划分,重新审视自己的和服 ,也试着将与它们有关的记忆重新唤起,变得更爱每件和 服了。 包括那些没有在本书中出场的和服与布,也是同样。 母亲穿过的和服、别人说“已经没法穿了请拿去吧”赠予 我的和服。还有,本书频繁提到的新潟县十日町市的吉泽 织物,每当要用到捻丝绸,吉泽与一氏都会将它们提供给 我。对我来说,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重要的和服。 更有每次去东南亚、印度,与好的布相遇的经历。往 往会遇到不属于当下的数十年前的物品。例如,在老挝买 过一条长裙,我将其改成另外式样的裙子,成为所谓的“ 古着”。穿这条裙子时,经常会被不认识的人搭话,问“ 请问裙子是在哪里买的”,有眼光的学生也会夸赞“真漂 亮”。我也认为这裙子漂亮,看到有人持同样的想法很是 高兴。不可思议的是,如果穿最近的衣服,就不大会得到 这种反应。是不是在东南亚,人的力量也在逐渐退化呢? 英国的工艺设计师兼诗人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同时也是中世纪工艺的研究学者。他曾这样描述 中世纪匠人:“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中享有自由”,因此他 们会“为了快乐而工作”;因为那时的人们“劳动创造的 价值很少,所以为了取悦自己或他人,就算浪费几个小时 ,也不会被抱怨”。相反在今天,“每一秒都要争取最大 的利润”,于是“不允许在艺术上浪费一秒的时间”。当 劳动能够被购买,我们在手工上花费的时间也就开始急速 减少。 我们只要将和服或布放在身边触摸,就自然能明白什 么是美,什么不美。布的存在感,不是单纯靠看的印象就 能决定的,只有拥有才能发现它独有的个性,将其变成独 一无二的“我的布。我的和服”。达到这个境界,就不会 在意别人的看法,只重视事物对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对衣服的终极理想,就是甘地的衣服。甘地脱下他 律师时代的西装,也脱下他运动员时代的衣装,最后将由 自己纺线、用手织机织就的一块白色棉布卷到身上。这是 对自身抗争与思想的表达。将思想和衣食住行统一起来很 难,但我想以此为目标。 这本《和服草子》是二〇〇四年一月到十二月的一年 问连载于淡交社杂志NAGOMI的合集。为和服拍照的小林庸 浩先生精彩地捕捉到了这些和服让我也感到“美”的瞬间 。请务必仔细欣赏每月开头处放的小林庸浩先生拍的照片 。 本以为要在忙碌的日常中坚持连载一年然后出单行本 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将这一切化为可能的,是自由编辑 人原八千代,我从心底感谢她。此外还要感谢NAGOMI的编 辑福井洋子及将本书集结成册时承蒙关照的编辑部的乌饲 琉璃子。负责本书装帧的菊地信义,也是负责十九年前《 江户想象力》的设计师,那时候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次也谢谢您。 最后,为本书封面题字的是我十多年的好友——书法 家冈本光平先生。他还为我的两件和服写了字,这是真正 的哪里都无法买到的原创和服。承蒙很多人的关照。感谢 大家。 田中优子 二〇〇五年三月 目录 前言 一月 初谣 父之宝尽,我之腰带 二月 雨水 亚洲的风 三月 贝寄风 一见钟情 四月 花云 缠绕于樱花的生命 五月 立夏的天空 从江户到印度 六月 紫阳花 凛然系起的母亲的腰带 七月 白南风 冲绳布的触感 八月 盆之月 秋日惊雷 九月 白露 亚洲的星 十月 秋蝶 所谓衰老 十一月 小春 棉的温暖,缟之精粹 十二月 一阳来复 福气圆满 结束语 文库版后记 我的和服之术 穿着方法——领子 抚摸、折叠和服 端折与腰带 颜色搭配 或可值得自豪之物 雨天 夏天的和服 和服内衣 和服的保养 和服的保养——领子 头发、化妆与饰品 得到的,给予的 精彩页 父亲的初谣 新年的初梦、初次演出、初次送货、初次开市、年初的第一道茶、初笔、初次弹奏三弦、歌会初始、排练始发等,所有有关新年的季节性语,多带“初”或“始”字。原来,只是使用了这类字眼,就能让心情变得整肃隆重啊,这就是语言的力量。新年伊始,即便做与平时一样的事情,心情也会有所不同。 父亲在世时,新年里总能在楼下就听到他开嗓的歌声。晚年的父亲,终于可以用略为悠然自得的心情练习谣曲,而正月里则尤为慵懒,于是父亲的初谣中一定还带了点屠苏酒的味道。若是去老师那里进行这年的第一次排练或练习,父亲一定会照惯例穿上大岛绸和服与仙台平袴站上舞台吧。父亲还曾想过,如果今后登台机会多了,就再做套和服或袴。然而,有这个想法没多久,他就身患白血病去世了。 父亲与我都在平民的街区中长大。我成长时双亲健在,祖父却在父亲出生后不久就离世了,父亲似乎连祖父的脸长什么样都不记得。父母一直供我读到研究生,而父亲却连中学都没能读完,祖母仅靠做裁缝养大孩子们。父亲进了家乡的书店做学徒。有一天,那家书店竖起了巨大的旗帜,上书石川达三的《苍氓》。那是昭和十年(一九三五年)第一届芥川奖的旗帜。“文学的时代终于来了”,父亲带着晴空万里的心情仰望着旗帜。那年,父亲十三岁。 父亲最终还是辞掉了工作,边旅行边学习歌谣。这段时光来之不易,却过于短暂。每当想起此事,我心中就充满了疼痛与悔恨,心想为什么没有让父亲早点以他喜欢的方式度过时光,为什么没有更好地支持他,为什么我……人往往在重要的人死去后,才会这样想吧。 对父亲怀着这样的哀思,我将他的祷改成了自己的和服腰带。和服,或者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的布,对我来说并不是单纯的“物品”。人们穿上它,它也就承载了被包裹之人的灵魂——换句话说,承载了与这个人共同经历过的时间、思想与记忆。不过父亲的仙台平祷对我来说过于朴素了,我又托人绣了“宝尽”纹的刺绣。为我刺绣的,是母亲的朋友——日本刺绣家森喜美子女士。 于是,曾是祷的腰带,不仅寄托了对逝者的思念,还被赋予新的生命,摇身一变成为最适合正月的“可喜可贺”之布。它虽是父亲的遗物,却不是让我停留在哀思中止步不前的物品,转而成为了不可替代的、只属于我自己的和服腰带。和服值得玩味之处也正在于此。 中国的宝尽 再说说宝尽纹。宝尽在表达喜庆意味的同时,又有童话般的色彩。宝尽源自中国。中国宝尽有宝珠(贵重的珍珠)、分铜(秤砣)、云珠(珠形状的云)、丁子(丁香)、金囊(装满黄金的袋子)、宝卷(贵重的书画)、七宝、角违(四角重叠的东西)此八宝。 丁子即clove,也作丁香。虽常作为香辛料使用,但它曾是一味药材,因而是对人的身体有着重要作用的宝物。宝卷指的是卷轴字画,象征着高学识。七宝纹是指五个圆环相互嵌套,形成一个圆圈内有四个角的环,称作“四方扣”或者“十方”,象征着构成宇宙的五大基本要素及丰收富饶。 中国传来的“名物裂”上也能见到宝尽纹。名物裂指的是来自海外的贵重织物,多用于茶道。这类织物中产自明代、带有宝尽纹的布,被称作“伊予帘缎子”,因江户时代的茶人小堀远州使用名为“伊予帘”的茶布袋而得名。 这种布由大条纹与金线织成石叠纹,上面的八宝纹样也同样织入金线。我曾经见过用伊予帘的复制品做的和服腰带,觉得十分罕见,就买了下来,不时拿出来使用。宝尽纹样在江户时代经常被使用,现在已不太常见了。 P7-10 导语 包裹着1300年的日本历史,可传家,是精美的嫁妆;如宝石,是贵族的象征。 日本文化领域杰出贡献奖紫绶褒章获得者田中优子名作。 重述四季和服之美,品味日式美学精髓,探索日本的历史和文化变迁。 更有大师的私人和服之术,教你打造独特典雅风情。 序言 平日研究江户时代日本的文学及生活文化,我也会将 其与同时代的亚洲其他文化做比较研究。深入那个时代的 日常生活,就会特别注意布这样的东西。 江户时代的布,无论在日本还是其他国家,既是日常 物品,也是如宝石般珍贵的存在。它是父母传给孩子的物 品,是出嫁女儿的财产,是贵族可夸耀的资本,也是飘浮 着异国香气、引人浮想联翩的事物。布,充满了记忆,尤 其是那些自己纺线、漂染、编织、缝缀的布,既是人们的 基本生活素材,有时也是人们一生都无法舍弃的宝物。 例如生活在老挝或泰国的赫蒙族,为自己的女儿或母 亲染布、刺绣,常常耗时数月,乃至数年。他们先用蜡画 出复杂的几何图样,然后染成蓝色。据说,布的长度有双 臂张开后的四倍,而后在这样的布上细致地做出褶皱,精 心地布满刺绣。女儿将母亲为自己做的布和自己亲手做的 布带在身边,嫁到夫家。 女儿则为母亲制作白寿衣;如果已出嫁,还要做公公 的白寿衣。制作白寿衣时,女性在布中寄托着自己的心情 ,花时间刺绣。活着的人,将时间用在走向死亡的人身上 。可以说,女儿或媳妇制作的布是将死之人的陪葬品—— 而这,是无法用钱买来的。白寿衣上凝聚着宝贵的时间, 因而不能说制作白寿衣是盼着收受人死去,也不能说是不 吉利的。 赫蒙族至今还保留着这种丰富的生活方式。对日本人 来说,这种生活业已十分遥远且已消逝。曾经,日本人也 会为布花费时间。各地的纺线、染色、纺织有一定的地域 差别,但打补丁、缝补绽线可能是每一个女人都会做的事 。“缝缀”真是个美丽的词。既有缝合面料之意,也有用 语言创作诗歌、组织文章的意思。 由于本书的文章是按照季节编成的,因而我特别喜爱 的著作——堀切辰一的《遍历褴褛》《布的生命》《布的 记忆》等内容不能编入此书。堀切辰一并不制作新布,而 是研究使用旧的,满是开线修补痕迹、补丁的布料的学者 。他将多达八十多块补丁布作为对象,研究其使用背景, 采访与它相关的历史并记录下来。 福井贞子的《野良着。》也是一本描写衣服生命的书 。那些衣服属于劳动者,他们穷尽其可能,物尽其用。生 于明治时代、以裁缝为生的某个女性,四点就起床,用抹 布与掸子打扫卫生,结束后去打水、洒扫庭院、浆洗衣物 、饲喂牛马,用餐结束后收拾餐具、劈柴、照看孩子,其 间还要接受有关身形装束、打招呼的礼仪、日常起居的行 为举止等训练,到了晚上则正坐着缝补衣服。还有一位已 婚女性,据说每晚与丈夫的祖母、婆婆一起,摆出针线盒 ,正坐着缝补衣服。衣服会因同一个位置历经多次修补变 得过薄,只能加上衬布一起缝。最终不管怎么缝补,布都 好像要破裂了。这时,媳妇就会征求祖母与婆婆的同意, 三人共同确认“布的寿命到了”,再与布依依惜别,将其 拆掉,用以织新布。 布是有生命的。既然是有生命的事物,就有寿命将尽 的一天。布辞世时,也会接受家族的送行。 想象过去的布与生活,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类似的故事 。对我来说,这不仅是古时候的故事,也是我与自己的和 服、自己的布之间的故事。它们不是更换不息、买来又扔 的商品,而是不知不觉间一起生活的物品,是富有生命的 。正因如此,我寄托在《和服草子》中的思想,不是“买 许多好的和服奢侈度日吧”,也不是“因为有了这么好的 和服,所以要变成更好的自我”,而是将和服回归到“布 ”这个基本之源,让人们去体验它的生命。 古旧的和服、转送的和服、重新制作的和服、得到重 生的和服,接触它们就像是在读诗歌、俳句与古代故事般 ,其中寄托着以历史为名的生命。 我尝试将这样的想法放在内心深处,通过十二章文字 ,讲述我穿着在自己身上的重要的和服与腰带。不是做学 问,只是想写我的所思所想,是为“草子”。“草”或“ 草子”等词,在古典文学中,意思是心得,也即散文。和 服、布等,是与草非常相合的词汇,它们都来自自然,也 伴随着季节更替穿于人的身上。 在江户时代,人们为了表现每月的风情与时令,多用 “四”“十二”等数字构成浮世绘、屏风以及歌曲集的篇 章等。我仿照此法,作季节性俳句,希望季节之风也能吹 入这片草子。 内容推荐 和服,在日本,既是日常物品,也是宝石般珍贵的存在。它是父母传给孩子的物品,是出嫁女儿的财产,是贵族可夸耀的资本,也是飘浮着异国香气、引人浮想联翩的事物。 和服,历经一千三百年的时光,接触它们就像在读诗歌、俳句与古代故事,其中寄托着以历史为名的生命。 田中优子以四季流转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服。从讲述和服的历史、故事,以及穿衣心得中,探究何为“生活之美”,以及日本历史文化的变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