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交流达成对双方有利的结果
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不同性格的人。因而,如何有效沟通,遇到问题如何解决,包括如何做到“容言”,变得现实和紧迫。
我们在和别人的沟通及交流中,一方面要听得进去别人所说的话,另一方面也要有自己的谈话目的。因而,为了使自己在交流中掌握话语的主动权,并且达到通过沟通尽可能达到有利于双方的结果,使对方认同你的主张,不仅要“容言”,而且在沟通时掌握技巧很重要,在说服别人时,尽量委婉低调。
1多采用含蓄的暗示方法
不管我们与什么样的人交流,对方首先理所当然地应该得到你的尊重。尊重他人表明了你有教养,同时也有自尊。而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并且如果与对方意见不同,要采取比较含蓄的、不直接指责的态度和说话方式。
《太阳和风》的故事,在小学课本上就已经学到过。风坚持自己是最强的。后来,它看到一位老先生迎面走来。风得意地对太阳说:“我可以证明给你看,你看那位老先生,我能比你更快地将他的外衣脱下来。”说罢,它鼓足浑身气力,朝那位老先生身上猛吹,未料它吹得愈大,那位老先生愈是将外衣裹得紧紧地,怎么也不肯松手,最后风只好摇摇头,放弃了。此时,太阳从云端探出头来,对老人慈祥地微笑起来,不出片刻,那位老先生就擦擦额头的汗水,把外衣脱了下来。太阳对风说:“不论何时何地,仁慈、友善终究是要比愤怒和暴力强出许多。”
所以,如果你想改变别人的想法,那么千万要用温和友善的态度说话。欧华斯?崔特曾经说过,一旦一个人说出“不”字,基于个人尊严之维护,稍后即使发现自己有错,也势必要力争到底,不肯轻易妥协。
2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
一个人如果想表达自己的要求,并希望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和建议,同时愿意配合,就要选择合适的语言来向他人述说,述说之前先要听听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同时真诚地与对方商量。这样,经过互相沟通和协商,会达到有利于双方的共识,对方满意后,你的目的和主张也就水到渠成了。
3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人的观点
生活中,人的观点多种多样,这些观点有容易理解的,也有摸不着头脑令人难以把握的。观点不同的人容易起冲突,观点一致的人沟通起来就容易得多,因为,人都不愿放弃自己的观点,所以,沟通时,对于观点不同的人不要轻易打击他人的观点,最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他人的观点。还可采取在沟通时,先接纳对方的观点,然后再指出存在问题的方法。
4换位思考
沟通应从换位思考开始,先找到一个有效沟通的契合点,便于一方掌握另一方的心态,有针对性的沟通。比如,在职场上,面对很多问题,如果一味以为自己对,就容易产生矛盾。而让自己多站在别人所处的位置想一想,既能引起他人的“共通”,同时也不易产生矛盾,因为这样能感受别人的情感,寻求到解决事情的最佳方法。P3-5
我们在生活中,能拥有多少幸福和快乐,取决于我们为做人出了多少宽容和友爱。其实,不论我们取得了多么巨大的成就或者占有多少资源,如果不能有助于人类的仁慈、善良与和平,那么,这些巨大的成就或资源,也不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幸福感。计较、吝啬、寡情少义的人,永远都生活在一己之私的荒漠中,而宽容、友爱才是幸福之源、生命之水。
宽容、友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心灵力量,包含着仁慈、宽厚、坦率、真诚、希望、耐心等诸多元素,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都源于此。宽容、友爱的胸怀是无价的,它能将痛苦转化为幸福,将伤心的泪水化作继续前进的力量。
宽容可以得到友情,友爱可以让希望添上翅膀,宽容、友爱可以使内心永远充满活力。宽容是光明的使者,友爱是幸福的引路人,她们如同照耀在茫茫草原上的一轮红日,如同百花丛中的绚丽阳光。人们无数欢快的念头,都是从与他人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中漫漫涌现;人们任何暖意融融的欢愉幸福,都来自自我对他人的宽容与谅解。
一个宽厚包容、友爱仁慈的人,幸福总会伴随于他,因为他能够给予别人幸福和快乐,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幸福和快乐。待人友善的回报,就是别人也以友善对他。这样的人,堪称君子,在生活中总是会得到幸福和欢乐的青睐。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个妇人走到屋外,看见院里坐着三位长着白胡须的老人。
她并不认识他们,于是说:“我想我并不认识你们,不过你们应该饿了。请进来吃点东西吧。”
“家里的男主人在吗?”老人们问。
“不在,”妇人说:“他出去了。”
“那我们不能进去。”老人们回答说。
傍晚当她的丈夫回家后,妇人告诉丈夫事情的经过。
“去告诉他们我在家里了,看他们还在院里吗,如果在,请他们进来吧!”
妇人走出去,看见三位老人还在院里,于是邀请三位老人进屋内。
“我们不可以一起进去。”老人们说。
“为什么呢?”妇人不解。
一位老人指着其中一位老人说:“他的名字叫财富。”然后又指着另外一位老人说:“他的名字叫成功,而我的名字叫宽容。”接着他又说:“你现在进去跟你丈夫讨论讨论,要我们其中的哪一位到你们的家里。”
妇人听了,感到非常好奇,她走进屋子里,告诉了丈夫刚刚与老人们谈话的内容。
丈夫高兴地说:“我们请财富进来吧!”
妇人不同意,说道:“亲爱的,我们何不请成功进来呢?” 丈夫想了想说:“我们还是邀请宽容进来吧,也许那样更好些。”
妇人同意了。
妇人到屋外向那三位老者说明了她和丈夫商量好的决定,宽容起身朝屋子走来,谁知另外二位老人也一起跟着他进屋里来了。
妇人惊讶地问财富和成功:“我们只邀请了宽容,你们怎么也一道来了呢?”
三位老者齐声回答:“如果你邀请的是财富或成功,我们其中的另外两个当然都不会跟进来;而你邀请宽容的话,那么无论他走到哪,我们——财富和成功两兄弟都会紧随他而至。有宽容就有财富、成功。”
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体现”。生活中,宽厚仁爱的人并不少见,他们容得下逆耳之言,容得下不平之事,容得下不合之人,他们的心灵是充盈的,是温暖的。
巴尔扎克说:“一颗灵魂要吸收另一颗灵魂的感情来充实自己,然后以更丰富的情感回送人家。”人与人之间倘若有了真诚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心灵就会充满生机。所以,当人们与宽容同行时,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一股足以融化冰峰的暖流——因为,宽容会使人们的生存空间变得融洽、和谐,宽容会使社会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的人生跃上新的台阶。一个人如果能有这种美好的品质,道德层次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书从如何能“听得进逆耳之言”、“看得开不平之事”、“容得下不合之人”三个方面分别阐释宽容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内容虽然琐碎但并不凌乱,事例具体而又贴近生活的本真。
本书中提及的很多问题可能都是我们曾经生活的缩影,阅读本书,希望读者能有所收获,感悟到人生的诸多哲理后胸怀更加开阔。
范宸著的《容言容事容人》为人生励志读本,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分别从容言、容事、容人三个方面阐述宽容的人生智慧。
本书从如何能“听得进逆耳之言”、“看得开不平之事”、“容得下不合之人”三个方面分别阐释宽容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事例具体而又贴近生活的本真。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感悟到人生的诸多哲理,胸怀变得更加开阔。
智者,知人不一定知己,知外不一定知内;而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用。
心容万物,则眼中处处是阳光,凡是计较,则胸中时时伏阴霾。
当你紧握双手时,里面容纳有限,可当你平摊双手时,世界就在你的手中。
范宸著的《容言容事容人》中提及的很多问题可能都是我们曾经生活的缩影,阅读本书,希望读者能有所收获,感悟到人生的诸多哲理后胸怀更加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