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日子/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陈忠实 |
出版社 |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陈忠实,1942年生于西安市灞桥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七卷及散文集《告别白鸽》等40余种作品。《信任》获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8),在日本、韩国、越南翻译出版。曾十余次获得《当代》、《人民文学》、《长城》、《求是》、《长江文艺》等各大刊物奖。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目录 蚕儿 马罗大叔 毛茸茸的酸杏儿 到老白杨树背后去 两个朋友 日子 李十三推磨 十八岁的哥哥 蓝袍先生 陈忠实主要著作目录 精彩页 蚕儿 从已经开花的粗布棉袄里撕下一疙瘩棉花,小心地撕开,轻轻地扯大,把那已经板结的棉套儿撕扯得松松软软,摊开,再把铜钱大的一块缀满蚕子儿的黑麻纸铺上,包裹起来,装到贴着胸膛的内衣口袋里,暖着……在老师吹响的哨声里,我慌忙奔进由关帝庙改成的教室,坐在自个从家里搬来的大方桌的一侧,把书本打开。 老师驼着背,从油漆剥落的庙门口走进来,站住,侧过头把小小的教室扫视一周,然后走上搬掉了关老爷泥像的砖台。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只有我的邻桌小明的风葫芦嗓门里,发出“吱吱吱”的出气声。 “一年级写大字,三四年级写小字,二年级上课。” 老师把一张乘法口诀表挂在黑板上,用那根溜光的教鞭指着,领我们读起来—— “六一得六……” 我念着,偷偷摸摸胸口;那软软的棉团儿,已经被身体暖热了。 “六九五十四。” 胸口上似乎有毛毛虫在蠕动,痒痒儿的,我想把那棉团掏出来;瞧瞧老师,那一双眼睛正盯着我,我立即挺直了身子…… 难以忍耐的期待中,一节课后,我跑出教室,躲在庙后的房檐下(“风葫芦”说蚕儿见不得太阳),绽开棉团儿——啊呀!出壳了!在那块黑麻纸上,爬着两条蚂蚁一样的小蚕,一动也不动;两颗原是紫黑的蚕子儿变成了白色,旁边开着一个小洞。我取出早已备好的小洋铁盒,用一根鸡毛把小蚕儿粘起来,轻轻放到盒子里的蒲公英叶子上。再一细看,有两条蚕儿刚刚咬开外壳,伸出黑黑的头来,那多半截身子还卡在壳儿里,吃力地蠕动着。 “曜……”上课的哨儿响了。 “二年级写大字……” 写大字,真好啊!老师给四年级讲课了。我取出仿纸,铺进影格,揭开墨盒……那两条小蚕儿出壳了吧?出壳了,千万可别压死了。 我终于忍不住,掏出棉团儿来。那两条蚕儿果然出壳了,又有三四条咬透了外壳。我取出鸡毛,揭开小洋铁盒;“风葫芦”悄悄蹿过来,给我帮忙;拴牛也把头挤过来了…… “哐”的一声,我的头顶挨了重重的一击,眼里直冒金星,几乎从木凳上翻跌下去,教室里立时腾起一片笑声。我看见了老师,背着的双手里握着教鞭,站在我的身后。慌乱中,铁盒和棉团儿都掉在地上了。我忍着头顶上火烧火燎的疼痛,眼睛仍然偷偷瞄着扣在地上的铁盒。 老师的一只大脚伸过来,从我坐的木凳旁边伸到桌子底下去了。一下,踩扁了那只小洋铁盒;又一脚,踩烂了包着蚕子儿的棉团儿……我立时闭上眼睛,那刚刚出壳的蚕儿啊…… 老师又走回四年级那第一排桌子的前头去了。教室里静得像空寂的山谷。 放学了,我回到家里,一进门,母亲就喊:“去,给老师送饭去!” 又轮着我们家管饭了。我没动,也没吭声。 “噢!像是受了罚!”母亲看着我的脸,猜测说,“保险又是贪耍,不好好写字!” 我仍然立在炕边,没有说话。 母亲顺手摸摸我额头上的“毛盖儿”,惊奇地睁大了眼睛:“啊呀!头上这么大的疙瘩?”她拨开我的头发,看着,叫着,“渗出血了!这先生,打娃打得这样狠!头顶上敢乱打……” 我的眼泪流下来了。 “不打不成材!”父亲在院子里劈柴,高声说,“学生哪有不挨板子的?” 母亲叹口气:“给老师送饭去。” “我不去!” “去!”父亲威严地命令,“老师在学堂,就是父母,打是为你学好!” 我一手提着装满小米稀饭的陶瓷罐,一手提着竹篮——竹篮里装着雪白的蒸馍、菜碟、辣碟,走出了街门。这样白的馍馍,我大概只有在过年过节时才能尝到的。 进了老师住的那间小房子,我鞠了躬,把罐和竹篮放到桌子上,就退出门来,站在门外的土场上等;待老师吃完,再去取…… “来!”从小房里发出一声传呼,老师吃完了。我进了小房,去收拾那罐儿碟儿。 老师挡住我的手,指着花碟子,说:“把这些东西带回去,不准丢掉……” 我一看,那盛过咸菜的花碟里,扔着一块馍,上面夹着没有揉散的碱面团儿;另有稀饭中的一个米团儿,不过指头大,也被老师挑出来。我立时觉得脸上发烧——这是老师对管饭的家长最不光彩的指责…… 母亲看见了,一下子跌落在板凳上,脸色羞愧极了。 父亲瞅着,也气得脸色铁青,一把抓起“展览”着碱团儿和米团儿的花碟子,一扬手,摔到院子里去了。 后晌上学的时候,“风葫芦”在村口拉住我,慷慨地说:“我再给你一块蚕子儿!” 我心里冷得很:“不要咧。” “咋咧?”P1-3 导语 陈忠实曾提到:当我在稿纸上写下“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的开篇话句时,我的心境更沉静了,一种进入近一个世纪前的原上社会特有的沉静……我后来才意识到,此前用几个短篇小说练习叙述的功夫没有白做,更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 本书精选陈忠实的中短篇小说《蚕儿》《马罗大叔》《毛茸茸的酸杏儿》等九篇代表作品。 序言 不仅是为了纪念 ——“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文库总序 野莽 在一切都趋于商业化的今天,真正的文学已经不再具 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神话般的魅力,所有以经济利益为 目标的文化团队与个体,像日光灯下的脱衣舞者表演到了 最后,无须让好看的羽衣霓裳作任何的 掩饰,因为再好看的东西也莫过于货币的图案。所谓 的文学书籍虽然也仍在零星地出版着,却多半只是在文学 的旗帜下,以新奇重大的事件,冠以惊心动魄的书名,摆 在书店的入口处,引诱对文学一知半解的人。 这套文库的出版者则能打破业内对于经济利益的最高 追求,尝试着出版一套既是典藏也是桥梁的书,为此做好 了经受些许经济风险的准备。我告诉他们,风险不止于此 ,还得准备接受来自作者的误会,此项计划在实施的过程 中不免会遭遇意外。 受邀担任这套文库的主编对我而言,简单得就好比将 多年前已备好的课复诵一遍,依照出版者的原始设计,一 是把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被翻译到国外的,重要和发生影 响的长篇以下的小说,以母语的形式再 次集中出版,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收藏;二是精 选这些作家尚未出境的新作,出版之后推荐给国外的翻译 家和出版家。入选作家的年龄不限,年代不限,在国内文 学圈中的排名不限,作品的风格和流派不限, 陆续而分期分批地进入文库,每位作者的每本容量为 十五万字左右。就我过去的阅读积累,我可以闭上眼睛念 出一大片在国内外已被认知的作品及其作者的名字,以及 这些作者还未被翻译的本世纪的新作。 有了这个文库,除为国内的文学读者提供怀旧、收藏 和跟踪阅读的机会,也的确还能为世界文学的交流起到一 定的媒介作用,尤其国外的翻译出版者,可以省去很多在 汪洋大海中盲目打捞的精力和时间。为此我向这个大型文 库的编委会提议,在编辑出版家外增加国内的著名作家、 著名翻译家,以及国外的汉学家、翻译家和出版家,希望 大家共同关心和参与文库的遴选工作,荟萃各方专家的智 慧,尽可能少地遗漏一些重要的作家和作品,这个方法自 然比所谓的慧眼独具要科学和公正得多。 遗漏总会有的,但或许是因为其他障碍所致,譬如出 版社的版权专有,作家的版税标准,等等。为了实现文库 的预期目的,在全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出版者会力所能 及地逐步解决那些障碍,在此我对他们的倾情付出表示敬 意。 2018年5月12日改于竹影居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陈忠实的中短篇小说《蚕儿》《马罗大叔》《毛茸茸的酸杏儿》《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两个朋友》《日子》《李十三推磨》《十八岁的哥哥》《蓝袍先生》九篇代表作品。陈忠实将笔触深入到农村生活的各个层面,勾勒出诸多个性鲜明的农村人物形象。作品蕴涵着深厚的乡土情结,充满着对人物命运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反思,于平淡质朴中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