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于漪亲自编订的一本语文教学自选集。作者精选从教60余年来各时期发表的代表性文章,编为四篇:先进教育理念的追寻与树立;语文教育真谛的探究与反思;课堂教学实践的多彩与遗憾;师道修为的觉醒与坚守。“教师的神圣职责是点亮生命灯火,学生的以及自己的。”本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坚持走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的思想和实践,展现了作者对师道修为和“既教文,又教人”的坚守,是作者孜孜趷趷,不忘教育初心,探求教书育人规律的见证。 作者简介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曾毕业于镇江中学,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现年79岁。 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目录 开篇絮语 第一篇 先进教育理念的追寻与树立 初心浅述 奠基,“奠”怎样的“基”? 树立精神风范,引领教育现代化 增强文化自觉,提升办学水平 教书要为育人服务 培养一颗中国心 教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与《上海教师》主编的对话 要使战略主题深入人心,自觉化为行动 教育就是“仁而爱人” 坚持走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 我们这支队伍,这些人 要建立自己的教育话语权 以教育自信创建自信的教育 第二篇 语文教育真谛的探究与反思 初心浅述 既教文,又教人 谈谈语文教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 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 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 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聚焦在文化认同上 课要追求“三动”的境界 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解放思想,释放语文教学的活力 第三篇 课堂教学实践的多彩与遗憾 初心浅述 《七根火柴》教案 《驿路梨花》教案 《周总理,你在哪里》教案 《出师表》教案 《一面》教案 《最后一次的讲演》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掌握知识宝库的钥匙——人物传记习作讲评教案 《少年中国说》教学实录 第四篇 师道修为的觉醒与坚守 初心浅述 难在自我塑造 奉献,教师的天职 “给”永远比“拿”愉快 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 学会追求,学会拒绝 师德·责任·与时俱进 教师的使命 复旦精神谱就我生命的底色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导语 坚持走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不忘教育初心,点亮生命灯火。 本书叙述了教师从事的是以人育人的工作,心中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仰望天空,志在高远,又脚踏实地,坚忍不拔地奋斗,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工作业绩,方能真正对学生施以良好的为人、为学、处世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