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卷之一 阿弥陀佛讲和 观音菩萨托梦 嚼舌吐血 咬舌扣喉 锁匙 包袱 葛叶飘来 招帖收去 夹底船 接迹渡 卷之二 黄菜叶 石狮子 偷鞋 烘衣 龟人废井 鸟唤孤客 临江亭 白塔巷 血衫叫街 青靛记谷 卷之三 裁缝选官 厨子做酒 杀假僧 卖皂靴 忠节隐匿 巧拙颠倒 试假反试真 死酒实死色 毡套客 阴沟贼 卷之四 三宝殿 二阴芚 乳臭不琱 妓饰无异 辽东军 岳州屠 久鳏 绝嗣 耳畔有声 手牵二子 卷之五 窗外黑猿 港口渔翁 红衣妇、 乌盆子 牙簪插地 绣履埋泥 虫蛀叶 哑子棒 割牛舌 骗马 卷之六 金鲤 玉面猫 移椅倚桐同玩月 龙骑龙背试梅花 夺伞破伞 瞒刀还刀 红牙球 废花园 恶师误徒 兽公私媳 卷之七 狮儿巷 桑林镇 斗粟三升米 聿姓走东边 地窨 龙窟 善恶罔报 寿天不均 三娘子 贼总甲 卷之八 江岸黑龙 牌下土地 木印 石碑 屈杀英才 侵冒大功 扯画轴 审遗嘱 箕帚带人 房门谁开 卷之九 兔戴帽 鹿随獐 遗帕 借衣 壁隙窥光 桷上得穴 黑痣 青粪 和尚皱眉 西瓜开花 卷之十 铜钱插壁 蜘蛛食卷 尸数椽 鬼推磨 栽赃 扮戏 瓦器灯盏 床被什物 玉枢经 三官经 精彩页 阿弥陀佛讲和 话说德安府孝感县有一秀才,姓许名献忠,年方十八,生得眉清目秀,丰神俊雅。对门有一屠户萧辅汉,有一女儿名淑玉,年十七岁,甚有姿色,每日在楼上绣花。其楼近路,常见许生行过,两下相看,各有相爱的意。时日积久,遂私通言笑。许生以言挑之,女即微笑道肯。其夜,许生以楼梯暗引上去,与女携手兰房,情交意美。 及至鸡鸣,许生欲归,暗约夜间又来,淑玉道:“倚梯在楼,恐夜间有人经过看见不便。我今备一圆木在楼枋上,将白布一匹,半挂圆木,半垂楼下。汝夜间只将手紧抱白布,我在楼上吊扯上来,岂不甚便?”许生喜悦不胜,至夜果依计而行。如此往来半年,邻舍颇知,只瞒得萧辅汉一人。 忽一夜,许生因朋友请酒,夜深未来。有一和尚明修,夜间叫街,见楼上垂下白布到地,只道其家晒布未收,思偷其布。停住木鱼,寂然过去,手扯其布,忽然楼上有人吊扯上去。和尚心下明白,必是养汉婆娘垂此接奸夫者。任他吊上去,果见一女子。和尚心中大喜,便道:“小僧与娘子有缘,今日肯舍我宿一宵,福田似海,恩大如天。”淑玉慌了,道:“我是鸾交凤配,怎肯失身于你。我宁将银簪一根舍你,你快下楼去。”僧道:“是你吊我上来,今夜来得去不得了。”即强去搂抱求欢。女怒甚,高声叫道:“有贼在此!”那时父母睡去不闻,僧恐人知觉,即拔刀将女子杀死,取其簪、珥、戒指下楼去。 次日早饭后,其母见女儿不起,走去看时,见杀死在楼,竞不知何人所谋。其时邻舍有不平许生事者与萧辅汉道:“你女平素与许献忠来往有半年余,昨夜许生在友家饮酒,必定乘醉误杀,是他无疑。”萧辅汉闻知包公神明,即具状赴告: 告为强奸杀命事:学恶许献忠,心邪狐媚,行丑鹑奔。觇女淑玉艾色,百计营谋,千思污辱。昨夜,带酒佩刀,潜入卧室,搂抱强奸,女贞不从,拔刀刺死。遗下簪珥,乘危盗去。邻右可证。托迹黉门,桃李陡变而为荆榛;驾称泮水,龙蛇忽转而为鲸鳄。法律实类鸿毛,伦风今且涂地。急控填偿,哀哀上告。 是时包公为官极清,识见无差。当日准了此状,即差人拘原被告、干证人等听审。 包公先问干证,左邻萧美、右邻吴范俱供:萧淑玉在沿街楼上宿,与许献忠有奸已经半载,只瞒过父母不知。此奸是有的,特非强奸。其杀死缘由,夜深之事,众人实在不知。许生道:“通奸之情,瞒不过众人,我亦甘心肯认。若以此拟罪,死亦无辞。但杀死事,实非是我。”萧辅汉道:“他认轻罪而辞重罪,情可灼见。女房只有他到,非他杀死,是谁杀之?必是女要绝他勿奸,因怀怒杀之。且后生轻狂性子,岂顾女子与他有情!老爷若非用刑究问,安肯招认?”包公看许生貌美性和,似非凶恶之徒。因问道:“汝与淑玉往来时,曾有人楼下过否?”答道:“往日无人,只本月有叫街和尚,夜间敲木鱼经过。”包公因发怒道:“此必是你杀死的。今问你罪,你甘心否?”献忠心慌,答道:“甘心。”遂打四十收监。包公密召公差王忠、李义问道:“近日叫街和尚在何处居住?”王忠道:“在玩月桥观音座前歇。”包公分付二人可密去如此施行,讨出赏你。 其夜,僧明修复敲木鱼叫街,约三更时分,将归桥宿,只听得桥下三鬼一声叫上,一声叫下,又低声啼哭,甚是凄切怕人。僧在桥打坐,口念弥陀。后一鬼似妇人之声,且哭且叫道:“明修明修,你要来奸我,我不从罢了。我阳数未终,你无杀我道理。无故杀我,又抢我钗珥。我已告过阎王,命二鬼使伴我来取命,你反念阿弥陀佛讲和。今宜讨财帛与我并打发鬼使,方与私休。不然,再奏天曹,定来取命,念诸佛难保你命。”明修乃手执弥陀珠佛掌答道:“我一时欲火要奸你,见你不从又要喊叫,恐人来捉我,故一时误杀你。今钗环戒珠尚在,明日买财帛并念经卷超度你,千万勿奏天曹。”女鬼又哭,二鬼又叫一番,更觉凄惨。僧又念经,再许明日超度。忽然,两个公差走出来,将铁链锁住,僧惊慌:“是鬼!”王忠道:“包公命我捉你,我非鬼也。”吓得僧如泥块,只说看佛面求赦。王忠道:“真好个谋人佛,强奸佛。”遂锁将去。李义收取禅担、蒲团等物同行。原来包公早命二公差雇一娼妇,在桥下作鬼声,吓出此情。 次日,锁了明修并带娼妇见包公,叙桥下做鬼吓出明修要强奸不从因致杀死情由。包公命取库银赏了娼家并二公差去讫。又搜出明修破衲袄内钗、珥、戒指,辅汉认过,的是伊女插戴之物。明修无词抵饰,一款供招,认承死罪。 P1-3 导语 《包青天奇案》不但为《龙图耳录》《三侠五义》《七侠五义》等包公系列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且也是一部严谨的普法教科书,有助于人们了解古代法律的实施情况。 本书集故事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作品,可以使读者从中获益。 序言 古往今来,留名青史者众,但世易时移,许多人渐渐 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里,然而北宋名臣包拯却一直鲜活地 存在于人们的口耳之间。千百年来,有关他的故事在民间 代代流传,人们不但为他建立祠堂虔诚祭拜,而且演绎出 各种各样的故事来赞美他,《百断奇观重订龙图公案》是 其中较为出彩的一部作品。 此次出版的《包青天奇案》以最为通行的清嘉庆十三 年(1808)李西桥作序的藻文堂刻本《百断奇观重订龙图 公案》为底本,另参校其他版本以补漏订讹,略有删节。 此书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作者不详。全书共十卷一百篇 ,是一部短篇公案小说合集,各则故事独立成篇,彼此不 相属,大体采用了相似的叙述模式,即先叙述案情,后诉 状词,最后包公审案、结案。鲁迅先生对这部小说评价不 高,称其“文意甚拙,盖仅识文字者所为”(《中国小说 史略》)。诚然,此书文白夹杂,艺术上确实不够成熟, 但它最大的成就,在于塑造了一个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 “清官”形象。 包公铁面无私、不畏权贵,即便皇亲国戚犯罪,也严 惩不贷。比如《狮儿巷》一篇,二国舅为霸占袁妻,绞死 袁秀才,杖杀其三岁小儿,手段残忍,包公用计拿下草菅 人命的二国舅以及为包庇其弟同样犯了大罪的大国舅。犯 人尚在牢中,求情者络绎不绝。先是皇后前来“说方便” ,包公不允;后仁宗遣众大臣到开封府劝和,包公示以“ 但入府者便与国舅同罪”;即使仁宗亲至求情,包公依然 不允,且回复“今二国舅罪恶贯盈,若不依臣启奏判理. 情愿纳还官诰归农”,仁宗闻言也只得放弃。至此,作恶 多端的二国舅终于被处决。虽然大国舅因仁宗大赦天下的 诏令而被释放了。但包公“铁面无私”的形象在这篇小说 里得到了极为丰富的展现。 包公不但秉公执法,而且在审案之时极富智谋,令人 拍案叫绝。比如《骗马》一篇,仆人兴福被黄洪用一匹瘦 骡骗去一匹好马,包公令人将骡子饿上三日,然后牵到被 拐骗之处,令其自行回家。依此计,果然寻到了骗马之人 。又如《三娘子》一篇,广东人赵信无故失踪,艄公张潮 、赵妻孙氏及打算与赵信一同进京买布的周义,三人都有 谋杀嫌疑。知县朱一明审案不明,将赵妻屈打成招。案卷 至大理寺,左任事杨清凭张潮敲门叫“三娘子”而不是“ 三官人”的口供,断定凶手乃是张潮,于是案发巡行官复 审。当时包公遍巡天下,审案之时,张潮拒不认罪。包公 拘了当日水手,先打四十大板,再说张潮控告水手谋害赵 信,水手情急之下招供,原来当日赵信四更到船,张潮撑 船至深水处将赵信推落水中,再回岸边假睡。如此充满智 趣的篇章,在小说中比比皆是。 应当提请读者注意的是,这部小说在思想上也有些许 糟粕。比如《观音菩萨托梦》这则故事,写邓氏被一淫僧 拐骗,囚在寺庙里受尽非人折磨。幸运得救后,包公却责 之日:“你当日被拐,便当一死,则身洁名荣,亦不累夫 有钟盖之难。”不独包公,其夫亦“恨其不死”,邓氏为 表忠贞,以头击柱,流血满地。至此,其夫才决定待之如 初。又如《烘衣》一篇,寒冬时节,一个和尚掉进沼中, 秀娘见而怜之,端出一盆火让他在外舍烘衣服,不料被丈 夫撞见,丈夫对此大为光火,大骂其妻道:“妇人女子不 出闺门,邻里间有许多人,若知尔取火与僧人,岂无议论 ?我秦得是个清白丈夫,如何容得汝不正之妇?”语毕即 将秀娘赶回母家。秀娘母亲知道女儿被逐之由,非但不同 情她,反而埋怨她惹出丑声,甚是轻贱她。邻里亲族,也 多有议论。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苛责与压迫,读之令人脊背 生寒,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予以摒弃的。 总而言之,《包青天奇案》是一部虽有缺陷,但瑕不 掩瑜的作品,它不但为《龙图耳录》《三侠五义》《七侠 五义》等包公系列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且也是一 部严谨的普法教科书,有助于人们了解古代法律的实施情 况。我们相信,这样一部集故事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 体的作品,一定可以使读者从中获益。 内容推荐 《包青天奇案》原名《百断奇观重订龙图公案》,收录宋代包拯审案断狱的一百则短篇故事,一般先叙案情和诉状,再述审案过程,最后是判词和结局。这些故事来源不一,有传统戏曲,有口头传说,有杂记案卷;内容驳杂,案情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里巷小民,兼涉妖怪鬼魂。这部小说集艺术成就虽不高,却为后世的长篇公案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