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壮大,教学改革逐年推进,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了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人才需求,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稳压器”式、“三对接一贯穿”式、“三会”式等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制定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选择教学内容等,培养了大批适应智能制造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高职人才培养概述 1.1 智能制造对高职人才的目标需求和影响 1.2 高职制造类人才培养的要素和实践 1.3 复合型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素质模型构建 第2章 “稳压器”式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型 2.1 “稳压器”式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素优化概述 2.2 “稳压器”式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素优化机制 2.3 “稳压器”式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素优化过程 第3章 “三会”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探索 3.1 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探索与创新 3.2 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发展成效 3.3 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思考与建议 第4章 “三对接一贯穿”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4.1 “三对接一贯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施 4.2 “三对接一贯穿”项目研究实施的成效与创新 4.3 “三对接一贯穿”进一步研究、实践的思路 第5章 现代学徒制改革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中的应用 5.1 现代学徒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5.2 现代学徒制改革的实施策略 5.3 现代学徒制改革的保障机制 第6章 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6.1 专业设置的调研情况以及决策过程 6.2 校企合作如何共同打造专业课程 6.3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效果分析 第7章 以岗位接轨三步式为核心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7.1 校企合作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7.2 校企合作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7.3 数控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 后记 推荐阅读
导语 本书以高职专业建设为出发点,从“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的阶段性人才需求人手,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信息收集、整理、定量分析,探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控制论为指导,开展实现培养目标的各要素相关性分析,制定制造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量化评价体系,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控制、反馈、优化机制,推进人才培养要素的动态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