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凯迪克图画书奖是美国儿童图画书界非常重要的奖项,也受到世界各国童书出版社的高度重视。许多荣获凯迪克奖的作品已翻译、出版中文版,并广受读者喜爱。但可能很多人不清楚:凯迪克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这个美国的图画书奖却以英国插画家的名字来命名?奖章图案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终于在这本图文并茂的传记《凯迪克 永不停笔的插画家》里得到解答。 凯迪克生长于一个疾病经常造访的家庭。他出生几个月后,2岁的哥哥威廉就夭折了;他3岁时,家中的次女伊丽莎白只活了6个星期也早夭了;他6岁时,母亲也过世了。 而且,他并非从一开始就从事着自己喜爱的绘画事业,刚满15岁,他就去银行里上班了,当了一名小职员。但是他的名字之所以能够永垂青史,就是因为他不是一般人,为了成为一名插画家,为了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自己,他付出了很多具体的努力,这些努力全部都被本书的作者马库斯先生用生动的故事记录了下来,无论你是图画书研究者、爱好者、创作者,还是一个普通路过的读者,这本书都不仅仅是一本传记,而是成功之人的方法之书,你可以看到凯迪克是如何将一个大梦想分解成一步步可以达到的小目标,并最终到达梦想的彼岸的;是如何一步步精进画技,并分析自己的优劣势,认准自己的方向,和如何抵御住不适合自己的“糖衣”的;如何在期许、健康状况和自我怀疑间取得平衡的;甚至是如何与出版商谈判,争取到在当时很先锋的稿酬结算方式——版税的;以及是如何影响了一批站在图画书创作顶端的人的。 并且这些都是来自于信史,而非传说,书的后面附上了非常严谨的年表、作品列表、资料来源和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伦纳德·S.马库斯,现居纽约布鲁克林,是享誉世界的童书史学家,在图画书领域也有很深入的研究。他著述颇丰,包括:《文字的魔杖:幻想小说作家访谈集》《有趣的行当:与喜剧作家的对话》《亲爱的天才:厄苏拉·诺德斯特姆书信集》《童书守护人:理想主义者、实干家与美国儿童文学的成形》《金色传奇:金色童书的故事》等,还有大量评论、论文和访谈见诸《纽约时报书评》和《号角书》等报刊、杂志。他还在纽约大学教授儿童文学和儿童发展课程。关于《图画书为什么重要》,他曾说:“我们所喜爱的图画书在我们生命的起点就在对我们述说,并且在佘生继续打动着我们。我发现那是惊人的成就。” 目录 《凯迪克永不停笔的插画家(精)》无目录 序言 他像一道阳光/柯倩华 凯迪克图画书奖是美国儿童图画书界最重要的奖项, 也受到世界各国童书出版社的高度重视。许多荣获凯迪克 奖的作品已翻译、出版中文版,并广受读者喜爱。但可能 很多人不清楚:凯迪克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这个美国的 图画书奖却以英国插画家的名字来命名?奖章图案的意义 是什么?这些问题终于在这本图文并茂的传记《凯迪克永 不停笔的插画家》里得到解答。 原来。凯迪克开创了现代图画书的概念,奠定了图画 书的基本形式。他在19世纪构思的文图合作关系是:图画 里呈现文字中没有提到的人物和其他故事元素。文字讲了 一个故事,图画则是讲笫二个故事,两者互补。这让表面 看似简单的图画书有可能蕴含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个观念 对于当代的创作者而言,依然是想法和技法上的双重挑战 。他重视图像的生命力, “其他插画家所画的马看起来 跟真的马一模一样,但只有凯迪克知道如何让马在纸上奔 驰”。他的风格形成了图画书的重要特色——图像是否表 现出“活”的感觉。除了美学意义以外,就现代儿童认知 发展理论而言,这样的特色正符合儿童欣赏图画书时的特 点和需要。 本书以许多巧妙的例子说明凯迪克当时的思考(包括考 虑翻页的效果)和技巧。除了故事内容以外,还涉及绘画、 美术编辑和书籍设计。他对封面和版式的考虑,强调趣味 和创新,所以总是能让读者拥有新奇的阅读体验,具有真 正的原创精神。100多午后的今天,我们读到这些令人赞叹 的想法和作法。仍不得不佩服他的原创性和前瞻性。想要 深入认识图画书原理的读者、创作者或编辑,都能从这本 书里获得启发和帮助。 这本传记阐述了凯迪克养成出色技艺的诸多因素,包 括天分、个性、时代背景、社会因素、自学过程、不断实 验和创新的努力等。本书作者搜寻、参考大量史料,没有 像交代流水账般死板地依时序排列历史事件,而是将丰富 的文献资料消化后“剪裁”成好看的故事,借由诸多关联 性事件形成具有观点的历史脉络,使这个100多年前的英国 插画家栩栩如生地重新活跃在我们眼前。这种手法类似文 学性小说“以情节形塑角色”的写作技巧,只不过这里的 “情节”是真实的。作者考证严谨笃实,但下笔举重若轻 ,让一般读者(包括青少午读者)可以感受到凯迪克亲和幽 默的特质,并体会这个精彩的人生故事对于寻找人生方向 的普遍意义。 凯迪克起初就像一般爱画画的小孩,一直画个不停, 随着年龄增长而技艺精进。精进的原因除了坚定不移的意 志,还有就是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需要学习和锻炼,因 此就需要适当的环境,也就是让他能够吸取养分,然后成 长、茁壮、发展的环境。所以他勇敢地搬到伦敦,接触高 明的编辑和艺术家,并把握能使自己成长的工作机会,接 受高难度的挑战,然后奋力做出最好的表现。他不仅知道 自己喜欢和不喜欢什么,也知道自己适合和不适合什么。 他被认为是个天才,但他的勤奋和专注,为了绘画不眠不 休的努力,更是他成功的关键。凯迪克的人生其实也不尽 如意,例如母亲早逝、父亲的不赞同、身体健康的问题等 ,但即使在困境中,他也永远保持着乐观、幽默、友善, 以正确的方式去开创自己的道路。人生的功课,似乎就在 有趣的故事里不知不觉地完成了。 这种高明的传记写法,端赖深入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 写作经验。 本书作者伦纳德.S.马库斯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儿童文 学史学家及评论家。他从1987年开始为《亲子杂志》撰写 书评,至今已有超过2000篇。他也为专业的《号角杂志》 《纽约时报》撰写评论,并数度担任《纽约时报》年度好 书评审及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童书评审。他访问过几十位世 界顶尖的童书作家和画家,对美国童书文化、历史及许多 经典作品都有精辟的研究分析。他还策划过许多和儿童文 学相关的展览,演讲对象包括创作者、图书馆馆员、教师 、家长和儿童。这本传记里有许多珍贵的插画、内文、编 排形式和版式设计,完全符合图画书所强调的“图文并重 ”的理念,以及凯迪克的特有风格。 凯迪克最喜欢也擅长绘制使人欢笑的图画——“使好 几个月没有笑容的疯子发笑”。他的友人形容他“像一道 阳光”照进人们的生活,使他身边的人都能因他的幽默和 风趣而得到快乐,也能借着他的眼光看到美好的事物。我 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对面的大罗素街46号前瞻仰墙上的纪念 标志时,再次体验到翻译这本书期间的感动,为自己能接 近一个如此充满热情和理想的艺术灵魂而感恩。那天,伦 敦阳光灿烂。但愿这本书能像许多美好的图画书一样,使 读者的生活多一些温暖、欢笑,和生命的气息。 导语 现代图画书之父!跟名人学做牛逼的人! 《野兽国》作者桑达克、《彼得兔》作者波特对他无比崇拜。阿甲、方卫平、柯倩华、李怀源、林文宝、彭懿、王志庚等联袂推荐! 国际重量级童书评论家力作+百幅难得一见的传世手稿! 书评(媒体评论) 一本追根溯源并向图画书先驱大师凯迪克致敬的 书,在满足了许多好奇心的同时,我们忍不住心生赞 叹:图画书的世界确实魔力无限! ——阿甲(儿童阅读推广人、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创 始人) 凯迪克是图画书艺术的“先驱者”,他是“最伟 大的插画家之一”。我“满怀嫉妒地欣赏”凯迪克的 作品,这一生都希望自己能画得像凯迪克一样好。 ——【英】毕翠克丝·波特(Beatrix Potter, 《彼得兔》作者) 现代图画书的艺术本身是多种多样的,但作为一 种在当代儿童文学版图上受到特殊重视的文体,图画 书在其不长的发展时期里形成了它最典型、最独特的 艺术,即文字与图画之间的创造性合作造成的独特表 意可能与表达效果,这种合作使它超越过去的配图童 书,成为了一种在艺术上具有独特魅力的儿童文学文 体。而凯迪克就是开创、推进了这种艺术的重要历史 人物之一。中国原创图画书要走向世界图画书艺术舞 台的中心,就需要先仔细学习、琢磨,进而发展图画 书的这种独特的艺术能力。这本书对图画书研究者、 创作者和爱好者来说,都会是一位很好的老师。 ——方卫平(图画书研究者、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这本书把读者拉回到时间的“跑道”边,看一个 生命所焕发出的所有力量。这个在跑道上奔跑的人, 就是永不停笔的凯迪克。穿越时空,感受生命,在书 中能看到一些大人物,也能欣赏到大师名画……这本 书足以鼓舞你去当一个画家,也足以激励你去实现你 的梦想。 ——李怀源(语文特级教师) 阅读这本书,犹如亲身体验凯迪克丰富的生命, 他的一生短暂却美丽。他靠着对绘画的热情,并透过 不问断的练习和尝试,创造了现代图画书,让我们可 以悠游于缤纷的绘本花园中。。凡是有梦的大人和小 孩都应该好好阅读凯迪克的故事。 ——林文宝(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荣誉教授) 凯迪克的图画具有一种动感,“灵活”这个词最 适合用来形容其精髓;生命的气息、瞬间的动态,我 认为这是童书插画最必要的特质。 ——【美】莫里斯·桑达克(Maurice Sendak, 《野兽国》作者) 图画书在孩子童午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对图 画书创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好故事不一定能 被做成一本好图画书,短短几十页,每一处你或许注 意不到的细节都大有文章。而这些文章,凯迪克探寻 了一生,我们应该感谢凯迪克,也感谢把凯迪克这些 毕生经验带给我们的马库斯。 ——彭懿(儿童文学作家) 伦道夫·凯迪克被称为“现代图画书之父”,他 是笫一个用图画和文字共同讲故事的西方艺术家,他 的作品不仅改变了英国的童书形态,也对欧美国家的 童书创作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在过去的一个多 世纪里。他启迪着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不断对图画书进 行完善和创新。插画家们对艺术与叙事的完美追求和 精进求新,使得图画书这种儿童媒介发展成为一种特 殊而综合的艺术形式。193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用他 的名字来命名全球笫一个儿童图画书奖——凯迪克奖 ,这是后人对凯迪克历史贡献的极大认可和最佳纪念 。 ——王志庚(国家图书馆少儿馆馆长) 精彩页 两只天鹅在水池边看到一只青蛙把头伸出水面,彼此交换了疑惑的眼神。只见青蛙紧抓着一张纸,好像是一封信。读着信的青蛙,一副金神贯注的模样。 画家在描绘这幅有趣的场景时,做了刻意的安排,让收到这幅画的小孩可以清楚地看到,青蛙手上的信纸标示的日期是1874午12月13日。那是接近圣诞节的时候,伦道夫·凯迪克在给一个6岁的小孩回信时附上了这幅素描,那个小孩送给凯迪克一幅“壮观的图画”作为圣诞礼物。在信中,凯迪克感谢了这个小画家,并加上了这些鼓励的话:我希望你会一直不断地尝试和学习画画。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事物等着我们去描绘。许多动物和花——噢!太多了。当然,还有人。对于有绘画天分的6岁小孩来说,这是美好的祝福;对于凯迪克自己而言。如果在他还只是个画出笫一幅图画的小男孩时,曾收到这样的祝福。应该也会很高兴。 伦道夫·凯迪克,1846午3月22日生于英格兰的切斯特市——约公元70年,罗马人在此地建造了城墙要塞。他的父母约翰·凯迪克和玛丽·黛娜·凯迪克共育有7个孩子,他排行老三。关于他的父母和他的童午生活,并没有太多文献记录。据1851年的人口普查报告记载,当时38岁的约翰·凯迪克是一个“零售帽商”,也有其他记录指称他是一个“有名望的会计师”。他很有可能身兼两职。他全家住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一楼是自家商店,上面两层楼用来住人,家里有两名打理家务的仆人和一名协助帽子店生意的学徒。 疾病经常造访这个家庭。不过,这样的情况在他们周遭其实非常普遍。凯迪克出生几个月后,2岁的哥哥成廉就夭折了:他3岁时,家中的次女伊丽莎白只活了6个星期也早夭了;他6岁时,母亲也过世了。那一午,凯迪克开始画画,并用木头和黏土做动物模型。凯迪克从小受凤湿热之苦,这个疾病对他的心脏造成了永久性的伤害。尽管如此,他还是热爱运动,喜欢在户外从事各种探险。很少让孱弱的身体状况妨碍他享受愉快的生活。 切斯特大教堂旁边有一栋小房子,那就是凯迪克就读的国王高中,学生总数不到20人。学校里只有一位老师——詹姆士,哈瑞斯先生,他负责教授所有的课程,包括英文文法,以及用拉丁原文研读罗马诗人的作品。据一位友人回忆,凯迪克的学业成绩很优秀,尽管他不符合“一般所谓的勤奋好学”,而且总是喜欢“一有空就到乡间闲逛”。从一本他小时候的课堂习作本可以看出来,他有时上课不太专心——这位未来的画家在习作本四周尽情地挥洒着他的潜能。 凯迪克体型高瘦、面貌俊秀,有蓝灰色的眼睛和淡褐色的头发,发尾时不时往上翘起。他随时保持笑容,态度亲和,经常以调侃自己为乐。同学们推举他为学生代表——大致如同“学生会会长”的地位和荣誉。他14岁时,完成了正式的学校教育。当时接受教育被视为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多半学校中的男孩都不超过这个午纪。1861年,在务实的父亲不停地催促之下,他到“惠特彻奇与埃尔斯米银行”担任职员。这间银行位于邻近的什罗普郡的惠特彻奇市,该市是有市集的商业城。那一年。凯迪克刚满15岁。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