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童年/教育部统编语文教科书名著阅读文库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苏)高尔基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是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他与托尔斯泰、契诃夫被称为是俄国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哥罗德城,父亲是木匠。他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十一岁时,他便开始独立谋生。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沙皇时代的底层度过的。
1892年,高尔基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1895年,高尔基发表了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以及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
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
……
1925-1936年期间写的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的最后一部巨著。这部史诗是高尔基最杰出的艺术成就之一。
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并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
目录
第一章 去外祖父家
第二章 第一次挨打
第三章 小茨冈之死
第四章 火灾中的外祖母
第五章 外祖父
第六章 家庭斗争
第七章 外祖父是一个虚伪的宗教信徒
第八章 好事情
第九章 彼德大伯
第十章 母亲回来了
第十一章 父亲的故事
第十二章 母亲再婚
第十三章 走向人间
附录
序言
认识作者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
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被列宁称为
“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为了纪念他,他出生
时所在的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被命名为“高
尔基城”。
高尔基出身贫苦,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
祖父家。11岁起他开始独立谋生,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
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磨炼了他的斗志,促使他将早年的
经历著成了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内容梗概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自传体小
说。小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幼年丧父,母亲改嫁
后,他跟随脾气暴躁的外公和慈爱的外婆生活。作品生动
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和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
里行间体现出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写作背景
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
头。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经常到高尔基所在的公寓
做客,高尔基多次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生活。在列宁的鼓
励和劝说下,高尔基完成了这部著名的自传体著作。
艺术特色
小说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这样就给一幕幕
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
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
命运的巨大力量。作品运用了多视角描写手法,语言生动
活泼,同时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作品影响
《童年》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在《童年》中
,高尔基真实地再现了他自父亲死后到被外祖父抛弃之间
短短几年的苦难生活,深刻地批判了当时社会对人性的扭
曲。作品还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外祖母的形
象表明坚强、乐观、充满正义感,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
的形象之一。
主要人物
阿廖沙: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长过程是俄
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之路的缩影。他不
向丑恶势力屈膝,坚强而善良.勇敢而自信。生活的困苦
并不能使他退却,他总是坚强地生活下去。他相信黑暗终
将过去,未来将会走向光明。
导语
《童年》是高尔基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小高尔基3岁丧父后,不得不随母亲在下诺夫哥罗德市的外公家寄居,小小年龄便开始饱尝人间疾苦。9年间,他虽得到外婆的疼爱、呵护,听外婆讲述优美童话,但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评(媒体评论)
打开这套丛书,你就步入了知识的海洋、经典的
殿堂。这里的书,是古今中外典籍中裁出的精粹;这
里的文,是经史子集里剪来的华章;这里还有名师导
读、指津,与你一路奇文共赏、疑义相析,一路陪伴
,共同走向核心素养的美丽远方!
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 陈万

读经典的作品吧,它能滋润你的心灵,带你发现
生活的美好!读经典的作品吧,“读之者无论是何人
品,无不可取以自镜”。
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优秀
语文教研员 于立国
阅读不需要名家呼吁,也不需要师长鼓励,因为
阅读关乎你自己的成长。成长的标志就是改变,而改
变从阅读经典开始。岁月会使你的身体不断茁壮,也
会让你的身体不断衰老。但,你的生命精神却能因阅
读而永远年轻,不会老去。
淄博市特级教师、淄博市学科带头人 郭丽丽
精彩页
第一章 去外祖父家
名师导读
大多数人的童年都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快乐地度过的,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童年的阿廖沙就是和外祖母相依为命的。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在常人看来,父亲是家庭的支柱,失去父亲,他们孤儿赛母的命运将会如何呢?
在幽暗的小屋里,我父亲躺在窗下的地板上,他穿着白衣裳,身子伸得老长老长的;他的光脚板的脚指头,奇怪地张开着,一双可亲的手安静地放在胸脯上,手指也是弯曲的;他那一对快乐的眼睛紧紧地闭住,像两枚圆圆的黑铜钱;他和善的面孔发黑,难看地龇着牙吓唬我。
母亲跪在那里,上身没穿衣裳,下半身围着红裙子。她用那把我爱拿来锯西瓜皮的小黑梳子,把父亲又长又软的头发从前额梳到后脑勺;母亲老是自言自语,声音粗重而且沙哑,她的灰色眼睛肿得仿佛要融化似的,大滴大滴的泪水直往下滚。
外祖母拉着我的手。她长得圆圆的,头大,眼睛也大,松软的鼻子挺可笑;她穿一身黑衣裳,整个人都是柔软的,好玩极了;她也哭,哭得挺别致,仿佛挺熟练地伴随着母亲哭,浑身发抖,拉着我往父亲身边推;我躲在她背后,死撑着不愿去;我又害怕又觉得怪别扭的。
我从未见过大人哭,也不明白外祖母再三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跟爸爸告别吧,你再也看不见他了,亲爱的孩子,他不到年纪,不到时候就死了……”
我得过一场大病,刚能下地。我病着的时候记得很清楚:父亲高高兴兴地看护我,可是后来,他忽然不见了,却换了一个奇怪的人——外祖母来看护我。
“你从哪儿来的?”我问她。
她回答:“从上边,从尼日尼来的,不是走来的,是坐船来的,在水上不能走,小鬼!”
这真可笑,使人摸不着头脑。在我们家楼上住着几个染了头发的大胡子波斯人,地下室住着一个黄脸的加尔梅克老头子,是贩卖羊皮的;沿着楼梯,可以骑着栏杆溜下去,要是摔倒了,就翻着筋斗往下滚——这我是知道得很清楚的。可我却从没听说过从水上来的人。
“为什么我是小鬼?”我问外祖母。
“因为你多嘴。”她笑着说。
她讲起话来又亲切,又快乐,又流利。从见到她的第一天起,我就和她要好了,现在我希望她快点领我离开这问屋子。
母亲使我感到压抑,她的眼泪和号哭都在我心里引起新奇的、不安的感觉。我第一次看见她这个样子,她一向态度很严厉,很少说话;她总是打扮得干干净净,妥妥帖帖的,她的个子高高大大,像一匹马:她有一副筋骨坚硬的体格和两只极有劲的手。可是现在,不知为什么,她全身都膨胀起来,弄得乱七八糟,看去令人怪不舒服的,衣服也全撕得破破烂烂的;头发本来梳得很整齐,像一顶光亮的大帽子,现在披散到赤裸的肩膀上,耷拉到脸上,编辫子的那一半头发,来回摆动着,触动着睡着了的父亲的脸。我已经在屋里站了很久,可是她连一眼也不看我,她老是梳父亲的头发,不断地号啕大哭,眼泪扑簌簌地直流。
穿黑衣裳的乡下人和警察从门缝里伸头看。警察气哼哼地叫了一声:“快点收拾!”
窗户是用黑披肩遮着的,披肩给吹得像船帆似的鼓起来。有一次,父亲带我划帆船,忽然霹雳一声雷响,父亲笑起来,用膝头紧紧夹着我,大声说:“没关系,不要怕,‘大葱头’!”
母亲忽然从地板上费劲地挺身站起,马上又坐了下去,仰面倒下,头发铺散在地板上。她紧闭着两跟,刷白的面孔变青了。她像父亲那样龇着牙,声音可怕,突然说:“把门关上……阿列克谢,滚出去!”
外祖母推开了我,跑到门口喊道:“亲爱的人们,不要怕,不要管她,为了基督,请你们走开吧!这不是霍乱症,是生孩子,请原谅,好人们!”
我跑到黑暗的角落里,躲到箱子后面,从那里看母亲在地上打滚,呻吟,牙齿咬得咯咯地响,外祖母在她身边趴着,亲切地、快乐地说:“为了圣父和圣子,瓦留莎,忍着点儿!圣母保佑……”
我吓坏了。她们在父亲身旁的地板上忙成一团。碰他,唉声叹气,喊叫,可是他一动不动,仿佛还在笑呢。她们在地板上忙了很久。母亲好几次站起来又倒下去。外祖母像一个又黑又软的大皮球,从屋子里滚出去又滚进来。后来,忽然在黑暗中有一个小孩哭了。
“噢,感谢我的主,是男孩!”外祖母点着了蜡烛说。
后来的事我记不清了,也许是我在角落里睡着了。我记忆中可以接上去的另外的印象,是坟场上荒凉的一角。
下着雨,我站在粘脚的小土丘上,看着他们把父亲的棺材放进墓坑。坑里全是水,还有几只青蛙,有两只已经爬到了黄色的棺材盖上。站在坟旁边的,有我、外祖母、警察和两个手拿铁锹脸色阴沉的乡下人。雨点不停地打在大家身上。
“埋吧,埋吧!”警察下着命令。
外祖母又哭了起来,用一角头巾捂着脸。乡下人立刻撅起屁股来,往坑里填土。土打在水里,哗哗直响;那两只青蛙从棺材上跳了下来,往坑壁上爬,可是土块很快就又把它们打了下去。
“走吧,阿廖沙!”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