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苦难与坚强(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战争)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彭玉龙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稿是一部有较高思想性和教育意义、可读性强的军史类通俗读物。开篇从近代中国苦难之源开始,充分论述近代中国与日本的不同发展,引申到抗日战争的发端、过程,再现了中国人民14年抗击日本侵略者全景,深刻说明中国作为一个平穷落后的国家,打败帝国主义国家的艰辛和不易,阐释了中国在这场历史大决战中的贡献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展现一系列国人艰难曲折的不屈抗争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暴行,通过对抗战前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状况的鲜明对比,以细节真实体现了中华民族所遭受的深重灾难和损失,全面反映了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正义所做的巨大贡献和牺牲。
作者简介
彭玉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战略研究部研究员,从事军事历史研究30余年,先后参与《中国抗日战争史》等多部国家和军队重要课题的研究与编著;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成果《中国抗日战争史》与《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专家组、课题组成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获得过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报刊理论文章一等奖等奖励。
目录
1 苦难篇
一、近代中国苦难之源
(一)近代中国的沦陷——资本一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
(二)甲午对决的惨败——封建主义的腐败落后
(三)近代日本的野心——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
二、罄竹难书的战争罪行
(一)血腥的屠杀和野蛮的轰炸
(二)违法的生化武器战和活体人体试验
(三)肆意掠夺中国的资源
(四)残害中国妇女的暴行与“慰安妇”
(五)实行奴化教育,肆意摧残中国文化
2 觉醒篇
一、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与觉醒
二、近代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和初步觉醒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历史使命
四、国民党对日政策的转变
五、中华民族的普遍觉醒
3 抗争篇
一、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二、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
三、全民族的抗战
四、东方主战场
4 新生篇
一、从战败国到战胜国
二、从无地位之弱国到反法西斯大国
三、从旧中国走向新中国20l
四、从睡狮到醒狮
后记
导语
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危机。《苦难与坚强(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战争)》以史实为基础,参考大量文献,吸收了学界有关研究成果,结合作者多年来的研究,力求客观公允地论述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坚强不屈的觉醒历程。
后记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
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
的重大转折点。在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在血与火的考验
、生与死的抗争中锻造出伟大的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
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
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中华民族战胜强敌、保家卫国的
精神支柱,历经苦难而巍然屹立的根与魂。
本书以史实为基础,参考大量文献,吸收了学界有关
研究成果,结合作者多年来的研究,力求客观公允地论述
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坚强不屈的觉醒历程。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有关部门和出版社的指导和
帮助,参考了有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
感谢。
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唐晓辉、王美玉、王树祥、章世
森、彭至汉等同志。
在写作过程中,虽精心写作,力争使本书达到高水平
,但由于水平和精力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恳请读者与诸方家不吝指正。
作者
于北京西山
精彩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但是,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
读懂中国首先必须读懂中国的历史文化。
在人类文明史中,曾出现过许多古老的文明国家,如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等,这些在金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产生的古老文明,无不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断裂以致消亡,其文化共同体的延续均为外力所中断而没能直接留存下来,而只有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文化从未被外来力量所中断而一直生存并绵延发展至今。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夏商周至18世纪中叶清中期,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中断、一以贯之并延续至今的国家。古代中国曾以世界上头号富强大国的身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古代中国的盛世有两个重要标识:
一是幅员辽阔,物产富饶。
从汉武帝始,古代中国的疆域版图就已经很辽阔了。唐朝盛世时的疆域版图为1000多万平方公里。元世祖忽必烈开辟的元帝国,其疆域版图逾越汉唐,达到古代中国的最大值,面积约为1500多万平方公里。清康熙年间设立台湾府,使古代中国疆域版图最后定格为130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和南海诸岛。清帝国中央政府对各地的管辖权和控制力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大值。据记载,到1840年,中国已有4.1亿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1/3)和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土。在当时,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领土面积第二,仅次于沙皇俄国。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这样描述:“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国家之一,它的领土和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相等。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土,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贮藏了丰富的矿产;有很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面。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之上。”
二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大。
古代中国是以农业立国的国家。祖先们对农业的投入最多,成效也最大,农耕技术的不断改进与积累,水利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既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16世纪末,中国的农业生产水平还保持在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手工业的发展在古代中国也是比较突出的。丝、棉、麻纺织业和陶瓷业、竹木业、榨油业等都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许多产品远销海内外。
最令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无疑当首推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作为精神文明发展创造的必要前提,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尽管如今计算机的文字处理技术已经使毕昇的活字印刷术黯然失色,但毕昇在人类印刷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况且,造纸术的功用至今还是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火药的使用在摧毁欧洲中世纪封建城堡乃至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过程中发挥了举世瞩目的作用,而欧洲的火药技术是从中国传入的。至于指南针的制作技术传入欧洲后,欧洲人用于航海,特别是用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乃至频频出击的殖民掠夺。此外,中国的天文、数学、冶炼、医学、造船等方面的科技水平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都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发明的。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的鸿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从确凿无疑的历史事实出发,经过中西对比得出结论:古代中国的许多发明创造“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希腊奇迹’的传奇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商业与对外贸易的繁荣提供了条件。17世纪前后,虽然明清两代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但对外贸易还是有所发展,中国的货物不仅销售到周边邻国,而且远达非洲、欧洲和美洲。
绚丽多彩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自成体系的官僚政治、典章制度、价值观念等都与作为主体的传统农业经济相呼应,也曾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国力强盛提供了保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