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上海市“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道路”探索系列(第一辑)——近代中国经济转型历史研究之一。 全书的基本研究框架,是在已有的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的形成与演变研究的基础之上,以近代银行监管制度思想的变迁为主要线索,分晚清时期(1897~1911)、北京政府时期(1912~1927)、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三个时段,对近代中国的银行监管制度思想的各个方面进行梳理和研究,以发现各时期内中国银行监管制度思想的发展脉络,总结各时期中国银行监管制度思想的发展特点。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思想的产生(1897—1911) 第一节 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二节 晚清时期银行监管思想的提出及监管目标 第三节 晚清时期银行监管主体机构思想及监管对象的确定 第四节 晚清时期的银行准入与退出制度思想 第五节 晚清时期银行监管思想的特点 第三章 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思想的发展(1912—1927) 第一节 北京政府时期银行监管制度思想发展的历史基础 第二节 北京政府时期银行监管必要性的探讨及监管目标 第三节 北京政府时期银行监管主体机构思想及监管对象的划分 第四节 北京政府时期银行准入与退出制度思想的发展 第五节 北京政府时期银行监管思想的特点 第四章 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思想的深化(1927—1949)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银行监管制度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银行监管必要性及监管目标的深入探讨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银行监管主体机构思想及监管对象的划分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银行准入与退出制度思想 第五节 国民政府时期银行监管思想的特点 第五章 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思想发展的规律及启迪 第一节 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思想发展的规律及特点 第二节 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思想的启迪 参考文献 报纸、杂志 著作、论文、资料汇编 后记 |